印光大师增订<<寿康宝鉴>>保身立命戒期

“印光大师增订<<寿康宝鉴>>保身立命戒期”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印光大师增订<<寿康宝鉴>>保身立命戒期”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印光大师增订<<寿康宝鉴>>保身立命戒期”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印光大师增订寿康宝鉴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精修订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印光大师增订寿康宝鉴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印光大师增订《寿康宝鉴》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1 福善祸淫之理,言之详矣,若夫夫妇之际,人所易忽,不知一岁之中,有

断宜斋戒之日,如月令先雷三日(乃春分前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是也。况人身气血流行,原与天地节气相应,倘非时走泄,则气血不能合度,其伤精损气,百倍他时,至于神明降鉴之期,而淫污冒渎,有阴被谴责而不觉者,故世有循谨之人,而阳受疾病夭札之伤,阴遭削禄减年之祸,往往皆由于此。与其追悔而莫挽,何如遵戒以自新,敬录戒期,及天地人忌,冀自爱者,咸遵守焉。

○四立,四离,四绝日,二社日,犯之皆减寿五年。四离(二分二至前一日),四绝日(四立前一日),二社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社日受胎者,毛发皆白。

○三伏日,弦日,晦日,每月三辛日,犯之皆减寿一年。三伏日(夏至后的第三、四个庚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甲子日,庚申日,太岁日,拈香持斋供谢佛日,犯之皆灭寿一年

○祖先亡忌日,父母诞日忌日,犯之皆减寿一年

○己身夫妇本命诞日,犯之皆减寿

○丙丁日,天地仓开日,犯之皆得病

○毁败日,大月十八日

保身立命戒期一览表(寿康宝鉴)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方便流通,让更多的人受益。

现恭录斋戒的日期,以及天地人的忌日,希望爱惜自身的人,都遵守它。以下介绍夫妻性生活应知的戒期和忌讳:

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

方便流通,让更多的人受益。

戒日 初一 初二 福德土地正神诞 斗降 初三 文昌帝君诞 雷斋日 初六 东岳帝君诞 月朔、一殿秦广王诞 万神都会

戒由(原因)

犯者报应(果报) 夺纪 夺纪 得祸

削禄、夺纪 减寿

释迦牟尼佛出家、三殿宋帝王诞 初八 张大帝诞、四天王巡行 十一 十四 杨公忌 四天王巡行 释迦牟尼佛涅槃 十五 月望(即月半)、太上老君诞 四天王巡行 十七 十八 至圣先师孔子讳辰 十九 廿一 廿三 廿五 廿七 廿八 廿九 三十 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 农历 戒日 初一 初三 初六 初八 四天王巡行 月朔、二殿楚江王诞 斗降、玄天上帝诞 雷斋日 六殿卞城王诞 三月 (共 17 日) 观音大士诞 普贤菩萨诞 四天王巡行 月晦日 斗降 人神在阴 四天王巡行 月晦、司命奏事 东方杜将军诞 四殿五官王诞

夺纪

削禄、夺纪

削禄、夺纪 夺纪

减寿 夺纪 得病 减寿

戒由(原因)

犯者报应(果报) 夺纪 夺纪 减寿 夺纪

方便流通,让更多的人受益。

牛鬼神出 初九 杨公忌 十二 十四 十五 四天王巡行 十六 十八 二十 子孙

寿康宝鉴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寿康宝鉴

印光大师 增订

前言 寿康宝鉴序 不可录重刻 不可录敦伦理序 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 训饬士子戒淫文 戒淫圣训 戒淫文 戒淫格言 邪淫十二害 四觉观 九想观 劝戒十则 戒之在色赋 福善案 祸淫案 悔过案 同善养生 发誓持戒 誓愿文式

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 保身广嗣要义 辟自由结婚邪说交 不可录纪验 前言

人从色欲而生。故其习偏浓,一不戒慎。多致由色欲而死。古圣王以爱民之故。即夫妇房事。不

1

惜令人以木铎巡于道路。冀免误送性命之虞。其慈爱为何如也。及至后世。不但国家政令不复提及。即父母与儿女。亦不提及。以致大多数少年。误送性命。可哀孰甚。不慧阅世数旬。见闻颇多。不禁悲伤。因募印此书。冀诸同伦。咸获寿康。所愿得此书者。各各详阅。展转流通。勿令徒费心思钱财。而毫无实益。则幸甚幸甚。

寿康宝鉴序

人未有不欲长寿康宁。子孙蕃衍。功业卓著。吉曜照临者。亦未有欲短折疾病。后嗣灭绝。家道倾颓。凶神莅止者。此举世人之常情。虽三尺孺子。莫不皆然。纵至愚之人。断无幸灾乐祸。厌福恶吉者。而好色贪淫之人。心之所期。与身之所行。适得其

印光大师念佛法语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印光大师念佛法语

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而一无所知、一无所能之人,但止口会说话,亦可为真念佛人。去此两种,则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依教与否耳。

至于修行净土,有决定不疑之理,何必要问他人之效验。纵举世之人皆无效验,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诚言可凭故。若问他人效验,便是信佛言未极,而以人言为定,便是偷心,便不济事。英烈汉子断不致舍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己中心无主,专欲以效验人言为前途导师,可不哀哉!(复永嘉居士书

为什么能念佛的人少?——印光大师

念佛不分圣凡。

圣指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凡指六道,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但天以乐故,不能念者多。三途以苦故,不能念者更多。修罗以瞋故,亦不能念。

惟人最易念。而富贵之人,便被富贵所迷。聪明人,以聪明迷。愚痴人,以愚痴迷。

芸芸众生,能念佛者,有几人哉。

既知此义,当勇猛修持,勿致欲念而不能念,则不负此生此遇矣。

——(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二

念佛宜念六字,或先念六字,至将毕则念四字。始终念四字颇不宜。以南无二字,即皈依,恭敬,顶礼,度我等义。人每图快图多,故多有念四字者。常闻有人主张专修之益,只

印光大师开示避免着魔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闭关专修净业,当以念佛为正行。早课仍照常念楞严、大悲、十小咒。如楞严咒不熟,不妨日日看本子念,及至熟极,再背念。晚课弥陀经、大忏悔、蒙山,亦须日日常念。此外念佛,宜从朝至暮,行住坐卧常念。又立一规矩,朝念一次,未念前,拜若干拜。先拜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次拜阿弥陀佛若干拜,再拜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各三拜。再拜常住十方一切诸佛、一切尊法、一切贤圣僧,三拜。即念佛,或一千声,或多或少。念毕,再拜若干拜。午前一次,午后一次,再歇一刻,做晚课。初夜念蒙山,后念佛若干声,拜若干拜,发愿回向、三皈依,后心中默念佛号养息。卧时,只许心中默念,不可出声,出声则伤气,久则成病。虽是睡觉,音教心仍常存恭敬,只求心不外驰,念念与佛号相应。若或心起杂念,即时摄心虔念,杂念即灭。切不可瞎打妄想,想得神通、得缘法、得名誉,想兴寺庙,若有此种念头,久久必至著魔。纵令心净妄伏,亦不可心生欢喜,对人自夸有一分就说有十分,此亦著魔之根。(三)复明心师书 ——以上为印光大师在文钞中的开示,以下末学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楞严降魔(印光大师)作者:印光大师

持咒却魔。初修行时,小小魔关,容易打破;等到道力渐深,藏在八识里面的多生根本习气,被功夫逼迫出来,或欲念横飞,或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方法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方法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印光大师 发布时间:2011-8-6 20:57:50 繁體版 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即皆有佛慧。但以贪、嗔、痴、等杂糅其中,则佛慧便成众生知见矣。今既知佛慧本具,务于居心、动念、行事处检点,不令贪、嗔、痴、等知见发生。又须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戒杀护生,爱惜物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行化他,同修净业,则其慧当渐渐而纯。若能守此勿失,往生西方,则其纯也更易矣。迨至烦惑净尽,福智圆满,则其慧纯至其极,而圆成佛道矣。世人每每妄谓自己有智慧,不知其为智慧,乃矿中之金,了无受用。必须烹炼,使其矿璞全消,方有利益耳。大意如此,祈为转致。学佛之人,务在躬行。今人多图口头畅快,是说食嘉美,无益枵腹,可哀也。。

至于修持法则,常当如子忆母,行、住、坐、卧,语、默、周旋,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任何事缘,不令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如是者,决定往生。又须心念仁恕,气象浑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常思己过,莫论人非。等觉菩萨,二六时中,礼十方佛,忏除宿业。况在凡地,常当惭愧,何敢自恃。若自恃者,纵有修持,皆属魔业。如是之人,切勿亲近,免致日久,与之俱化。直须守定宗

印光大师常持准提咒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印光大师常持准提咒!

印光大师复永嘉某居士书说:“修念佛法门的人,可以兼持咒,以持咒为助行,所谓‘万善同归’。修行若不分主助,犹似‘罗汉菜’,则有碍往生矣!准提、大悲,岂有优劣?心若至诚,法法皆灵;心不至诚,法法不灵。”天台宗的谛闲法师生病了,印光大师给他写信,讲述了一则念观音准提咒治愈疾病的例子。明朝崇祯年间,当涂县有个外地来的瘫子,以手代脚行走于市,到处讨饭,人们多厌烦他。这个瘫子心里难受,愤愤不平,就找水谷和尚诉苦。水谷和尚教他,发心出家,能得佛菩萨护佑,会有人送饭给他吃。瘫子真的就剃度出家,讨饭不吃荤腥的,挨骂甘愿忍受。水谷和尚又教他念观世音名号,兼持观音准提咒。他听话,念观音念准提咒两年后的一个秋夜,梦着一个老妇人呼唤他,并叫他站起来。瘫子回答说,我是瘫子,怎么起得来啊。老妇人扯他的两脚,他觉得脚居然能直着。待到早晨起来,瘫子的病完全好了,从此也成了可以昂首行走的僧人了。 展开剩余93% 印光大师在信中对此赞叹道:“观音大士,唯以寻声救苦为事。从古至今,其蒙感应而离苦恼者,何止百千万亿也。而载籍所传,乃亿万中略见一二而已。”汉地通行的佛母准提神咒如是:“南无萨多喃,三藐三菩陀。俱知喃,怛姪他,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

康寿宝鉴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康寿宝鉴》全书

题辞一

人未有不愿自己及与子孙悉皆长寿安乐者,若于色欲不知戒慎,则适得其反,诚可痛伤。故孔子曰:“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孟子曰:“养心者,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由是言之,人之死生存亡,系于色欲之能寡与否者,居其多半。不慧绝无救世之力,颇存寿世之心,爰增辑刊布此书,以期自爱而并爱其子若孙者,得是编而详阅之,则利害之关,明若观火,内而戒勖子孙,外而戒勖同伦。又祈展转流通,俾遍寰宇,庶一切同人,咸获寿康,是所馨香而祷祝者。

题辞二

人从色欲而生,故其习偏浓,一不戒慎,多致由色欲而死。古圣王以爱民之故,即夫妇房事,不惜令遒人以木铎巡于道路,冀免误送性命之虞,其慈爱为何如也!及至后世,不但国家政令不复提及,即父母与儿女亦不提及,以致大多数少年,误送性命,可哀孰甚!不慧阅世数旬,见闻颇多,不禁悲伤,因募印此书,冀诸同伦,咸获寿康。所愿得此书者,各各详阅,展转流通,勿令徒费心思、钱财,而毫无实益,则幸甚幸甚!

《寿康宝鉴》序

人未有不欲长寿康宁,子孙蕃衍,功业卓著,吉曜照临者。亦未有欲短折疾病,后嗣灭绝,家道倾颓,凶神莅止者。此举世人之常情,虽三尺孺子,莫不皆然。纵至愚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人常见的误区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人种种误区须知

一、念佛人忌不了解净土法门修持方法,盲修瞎练。《印光大师文钞》中摘录

净土行人当学习经典如下:

1、净土五经:《阿弥陀佛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行愿品》。

2、《净土十要》、《印光大师文钞全集》新版共六本、《安士全书》、《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寿康宝鉴》、《临终须知》、《藕益大师弥陀要解》、《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净土圣贤录》及其它净宗祖师语录等! 二、念佛人对研教,参禅,修密的态度:

A:禅律密净皆是了生死之大法,然末世众生分上论,则非修净土法门,决难现生了脱。以余法门皆仗自力,净土法门,兼仗佛力,佛力自力奚啻天渊悬殊。不知此义,妄效大力量人之修法,殊难得真实益。西方极乐世界为一切上圣下凡,修佛道者之归宿处也。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尽华藏世界海诸法身大士,以十大愿王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况末世众生,根机陋劣者乎!

B:禅宗功夫,虽到大彻大悟地位,以烦惑未断,犹不能即生了脱! C:密宗虽云可以成佛,然能成者,决非博地凡夫之事,凡夫妄生此想,则着魔发狂者,十有八九也。是以必须专志于念佛一门,为千稳万当之无上第一

法则也!

D:当今之世,纵

印光大师开示:常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心,凡起心动念不许萌一念之不善,则诸戒均可圆持!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戒为一切善法之根本,当看在家律要。然律文繁多,或难详读详记。但于心中常常存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心,凡起心动念,不许萌一念之不善,如此则诸戒均可圆持。倘只在事相上讲究,虽一戒不犯,亦未能称为持净戒人。以心中仍有犯戒之相,然而难矣。蘧伯玉,行年二十,而知十九年之非,以至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欲寡其过而未能。孔子,行年七十,尚欲天假数年,以期学易而免大过。此皆以心未能完全与天理吻合为过,非此等人,所作所为,尚有过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佛法戒经中之要义。后世钝根人,宜于此著力,则方为契理契机。 节选自《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上)》:“复峄县宋慧湛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诸恶莫作二句,乃三世诸佛之略戒经,切勿浅视,当从举心动念处审察。若能推致其极,尚可以上成佛道,况其余福慧果位乎哉。佛于大乘经中屡言之,非出于阴骘文,乃文昌帝君引用佛经耳。其余修持净业之说,文钞中具说之,此不详书。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复袁闻纯居士书” 修心者讲到极处,还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二语。此二语三岁孩童说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究竟能做到这两句,便是诸佛地步。所以望一般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