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反思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反思”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反思”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第二节“白山黑水” - 东北三省教案1 - 图文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第1课时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地图描述和归纳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对其农业生产的影响,知道本区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3.了解东北三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重点难点
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2.难点: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东北地区林海雪原等景观图片,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1.读图6.11,结合“中国政区图”,观察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等。
2.在图中找出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山脉,黑龙江、鸭绿江、图们江等河流。 3.师生共同总结,明确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形容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4.读图6.13,分析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可结合中国的气候分布来分析)
(1)东北三省主要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降水较充沛。但降水集中在夏季。 (2)东北三省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气温很低,降雪较多。
(3)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中温带,小部
第二节“白山黑水” - 东北三省教案1 - 图文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第1课时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地图描述和归纳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对其农业生产的影响,知道本区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3.了解东北三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重点难点
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2.难点: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东北地区林海雪原等景观图片,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1.读图6.11,结合“中国政区图”,观察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等。
2.在图中找出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山脉,黑龙江、鸭绿江、图们江等河流。 3.师生共同总结,明确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形容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4.读图6.13,分析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可结合中国的气候分布来分析)
(1)东北三省主要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降水较充沛。但降水集中在夏季。 (2)东北三省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气温很低,降雪较多。
(3)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中温带,小部
“白山黑水” - 东北三省说课稿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说课稿 (第一课时)
设计人:李晓敏
一、说教材
本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侧重培养学生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能力。本节内容是分析跨省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第一节,具有示范性作用。
二、说学情
经过一年半的地理学习,八年级学生已具备分析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能力,读图能力也较为完善。
三、说教学目标
1.课标陈述: 位置与分布: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联系与差异: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②运用地形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其地形特征。 ③运用地图及相关资料,归纳气候特征,并分析其差异及原因。 ④简要分析气候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提高读
第2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
页脚
第2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及已有的知识,说出东北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说出东北三省
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及原因。
2.通过分析相关资料,说出东北平原北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原因及措施。
3.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及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特色,并从资源和交通上说出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4.通过读东北三省部分工业中心的工业结构图,说出其工业结构特点及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说出东北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特色,并从资源和交通上说出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1.说出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及原因。
2.通过工业结构图,说出其工业结构特点及原因。
■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
. .
页脚【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如《闯关东
精编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二节“白山黑水” - 东北三省
精编地理教学资料
2019.4
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课 题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方法 第六章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 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河流和气候特征 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河流和气候特征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 小组合作学习 修订 审核 学 习 过 程 一、导入设计: 自主空间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自读教材,独立完成下面问题) 1.位置:东北三省包括_____省、____省和_____省,位于我国东北部。 2.地形和河流:东北三省地形以_______ 和__________为主,东部为_________山,东南方有_______和______流过,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为小兴安岭, 西部为________,两山的北部有_________流过,常用“____________”来形容这里的山河分布。 3.气候特征:东北三省气候_________,大部分地区冬季_________,夏季________。降水集中在__________季,冬季_______________较多。 三、合作互助,共同进步(小组内相互
白山黑水铸英魂_论文
白山黑水铸就了东北抗日联军不朽的英魂。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的那段历史我们不能忘却,法西斯的暴行令人发指,反法西斯战士的英勇惊天撼地。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悲壮惨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顽强更是流芳永世。
巍巍长白山,滔滔松江水,无不见证和记录着东北抗日联军将士的奋起、冲杀、流血、牺牲。
中华民族是崇尚和平的民族,更是不畏强暴的伟大民族。九一八事变后,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我东北大地,三千万东北父老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面对日寇犯我中华之暴行,东北各族人民紛纷擎起保家卫国、驱除日寇的旗帜,在白山黑水之间奋起抗争,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抗敌历史剧,谱写了一首首最为悲壮、惨烈的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历史篇章。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一伟大真理在东北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斗争中得到了充分验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坚持党的抗日主张和统一战线政策,紧紧依靠广大的东北各族人民,争取和团结各地、各界抗日武装,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在极为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在长达14年的艰苦岁月里,同穷凶
2022年-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地图描述和归纳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对其农业生产的影响,知道本区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3.了解东北三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重点难点
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2.难点: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东北地区林海雪原等景观图片,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读图6.11,结合“中国政区图”,观察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等。
2.在图中找出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山脉,黑龙江、鸭绿江、图们江等河流。
3.师生共同总结,明确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形容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4.读图6.13,分析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可结合中国的气候分布来分析)
(1)东北三省主要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降水较充沛。但降水集中在夏季。
(2)东北三省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气温很低,降雪较多。
(3)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中温带,小部分位于寒温带、暖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5.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完成课本的活动,进一步认识东北三省的冷
白山黑水铸英魂观后感文本参考
白山黑水铸英魂观后感文本参考【一】
家与国,喃育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亦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归属。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处,小家与大国,始终是镌刻在中华儿女灵魂中永不磨灭的印记。天下之木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国情怀如同一条柔韧的纽带,将每个人的成长与家国紧密相连,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幸福、国家的前途,同频共振、相偎相依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宏大的英雄气概,毋宁说是一种历史积淀的生命自觉,千百年来已成为中华民族最纯朴的气质。它驱使着新时代青年将个人志向融入到家国使命之中,沿着无数前辈的奋斗足迹,勇敢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一百载日升月落,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平凡之辈不吝个体之力开出英雄之花。寒冷的东北,作战物资极缺少,却有无数英雄在这里情牵华夏,不计小我,英勇抗战。
正如片中所提到的
东北三省 - 图文
简介编辑
东北三省地处中国东北方向,自古以来,就泛称“东
北”,而明以后又俗称“关东”,清朝时期至今也称之为东三省。事实上在1907年奉天、吉林、黑龙江设置行省之前,虽然是将军辖地,但“东三省”就已经是清朝对这一片区域的通称。比如《清高宗实录》中记载:“定简放东三省副都统城守尉例。论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向因风俗淳朴,地方宁谧,是以三省旗员皆放本处之人,即副都统、城守尉大员亦有简放本处者……”[2]嘉庆《大清会典》中明确指出:“留都曰盛京,其北曰吉林,又北曰黑龙江,是为东三省。”[3]嘉庆时西清所撰《黑龙江外纪》一书中也称:“黑龙江今为东三省之一。”[4]可见在清朝前期,即使还未设省,就已经称呼东北地区为“东三省”了。到清末,“东三省”这一用语更加普遍,比如1885年曹廷杰所著《东三省舆地图说》、1902年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1905年《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等。1907年,满洲改制,清廷正式将原属将军辖地的奉天(盛京)、吉林、黑龙江设为行省,各省任命巡抚,并置东三省总督一员。至此东三省成为正式名称,同时也称之为东省地区。尽管后来有东四省、东北九省、东北四省区等说法,但“东三省”或“东北三省”是最流行的,直到当代仍在民间盛行。
历代
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
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册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密度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它反映了物质特性的概念,它是在已有知识质量和体积的基础上运用比值定义法建立的概念。它既是后面学习和理解比热容、热值等物质的属性的基础,又为今后学习压强、功率等运用比值定义法建立的物理量打下了基础,密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课时:1课时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利用(数学知识)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4.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归纳出结论、总结出规律。初步学习用图像收集、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