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职业卫生”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职业卫生”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职业卫生健康
表9 车间卫生特征分级 卫生特征 有毒物质 1级 2级 3级 其他毒物 4级 不接触有害物质或粉 尘,不污染或轻度污 染身体(如仪表、金 易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剧毒 易经皮肤吸收或有恶臭 物质(如有机磷农药、三硝基 的物质,或高毒物质(如 丙甲苯、四乙基铅等) 烯腈、吡啶、苯酚等) 粉尘 严重污染全身或对皮肤 一般粉尘(棉尘) 属冷加工、机械加工 有刺激的粉尘(如碳黑、 等) 体力劳动强度 其他 处理传染性材料、动物原料(如玻璃棉等) 高温作业、井下作业 注: III级或 IV 级 皮毛等) 虽易经皮肤吸收,但易挥发的有毒物质(如苯等)可按3级确定。 7.2.2 浴室
7.2.2.1 车间卫生特征1级、2级的车间应设浴室;3级的车间宜在车间附近或厂区设置集中浴室;4级的车间可在厂区或居住区设置集中浴室。浴室可由更衣间、洗浴间和管理间组成。 7.2.2.2 浴室内一般按4个~6个淋浴器设一具盥洗器。淋浴器的数量,可根据设计计算人数按表10计算。
表10 每个淋浴器设计使用人数(上限值) 车间卫生特征 人数 注: 1级 3 6 2级 3级 9 4级 12 需每天洗浴的炎热地区,每个淋浴器使用人数
职业卫生题库
职业危害复习题
1#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24ppm。对
2#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不适合煤矿地面作业场所。错
3#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对
4# 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对
5# 采煤防尘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煤层注水、采空区灌水防尘、机采工作面防尘等。对
6# 尘肺病的发生与工人接触矿尘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错
7# 尘肺是长期吸入生产性无机粉尘所致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一类全身疾病的统称。对8# 呈气体、蒸汽、气溶胶(粉尘、烟、雾)状态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对
9# 除水采矿井和水采区外,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没有防尘供水管路的采掘面不得生产。对
10#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
11# 当矿井发生爆炸事故时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对
12#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煤矿企业应当按照《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
职业卫生方针
有限公司职业卫生基本方针
为了进一步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为员工创造并维持安全健康的工作场所,并积极地参与各项职业卫生管理活动,制定本方针。
##职业卫生工作遵循“为人民健康服务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两为”方针,在业务管理上具体实行“依法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原则。基本工作有三个层面,即:①职业性有害因素检测与评价;②接触有害因素作业员工健康监护;③职业病患者诊断和治疗。
公司的职业安全卫生基本方针适用于本工厂所有的职业卫生活动。 (l)遵守安全监督管理局等政府机构的检查和指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设置必要的自主基准寻求提高公司的职业卫生工作。 (2)为使职业卫生活动的推进成为可能,进行组织体制的整顿、所在责任的明确化。
(3)在职业卫生活动的所有领域中,就职业卫生方面加以充分地、科学地讨论,彻底进行危害检测与评价工作。
(4)意识到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在良好的沟通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尊重员工间的协议,维护劳动者健康以及相关权益,关注职业病高危人群,尤其是流动劳动者。
(5)针对所有的员工,要确保充分地实施职业卫生教育、训练。另外,在公司范围内的协作
职业卫生试题
一、判断题
1.个体防护用品选用时,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种类即可,不需考虑现场有害物浓度(或强度)。( 错 )
2.某工作场所噪声强度超过90 dB(A),则在该场所内作业的劳动者必须佩带护耳器。 ( 对 )
3.对安全性能要求较高,正常工作时一般不容易损耗的防护用品,如呼吸器(不包括氯气)、防护镜、面罩等,使用期限已过,若没有损坏,经检验后仍可继续使用。 ( 错 )
4.电焊工人除应注意眼睛防护外,还应防止焊尘、焊烟对人体的危害。 (对) 5.需要对多个危害因素或多个身体部位使用个体防护用品时,需考虑不同防护用品之间的协调性、匹配性及集成性。 ( 对 )
6.可燃气体与有毒物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LEL,有毒气体的浓度也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只设置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错 )。
7.同一种气体,既属于可燃气体,又属于有毒气体是,应设可燃气体探测器。 ( 错 )
8.如果有害环境性质未知或缺氧,或无法确定是否缺氧,都应做为立即危及生命和健康的浓度(IDLH)环境选择呼吸防护用品。 ( 对 )
9.事故通风通风机的控制开关应设置在室内便于操作的地点。 ( 错 ) 10.通风设备设施、运输设备设施等不属于应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整理
职业卫生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研究对象,创造安全、卫生和高
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al):以个体为主要对象,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
在健康潜在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
主要任务: 主要内容:
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有害因素的分类:
⑴环境因素:①物理因素、②化学因素、③生物因素 ⑵社会经济因素: ⑶与职业有关的生活方式: ⑷职业卫生服务的质量:
健康工人效应(healthy worker effect):由于职业人群多处于青壮年阶段,有些还经过
就业体检加以筛选,故较一般人群健康,至少在开始工作时是健康的,总发病率与死亡率将低于总体人群 职业有害病与职业病的区别:
我国目前职业病危害的特点:
① 接触人数多,患病数量大;
② ②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严重; ③ ③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
④ ④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危害往往被忽视; ⑤ ⑤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发生职业病的条件:①有害因素的性质; ②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练习题(题库)
一、.填空
1、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 为主的疾病。 2、无机粉尘按性质可分为 、 和 三类。 3、有机粉尘按性质可分为 、 和 三类。 4、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 和 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5、根据化学成分不同,粉尘对人体有 、 、 和 等危害作用。
6、粉尘分散度的两种表示方法是 和 。对于矽肺病发生、发展 的卫生学意义更大。 7、粉尘粒子分散度愈高,径粒较小的颗粒愈 ,沉降速度愈 ,对人体危害愈 。 8、粉尘粒子投影直径(dp)换算成AED的公式为 。 9、把直径小于 的尘粒称为可吸入性粉尘。
10、 微米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称之为可呼吸性粉尘。 11、沉积在呼吸道的粉尘主
职业卫生试题1
沁和能源集团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试试题
(职业卫生)
(全卷满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名1.煤矿应定期为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 )和姓 ( )。
2.煤矿企业必须为从业人员缴纳( )、( )、( )、 ( )、( )等社会保险。
3.三同时是指( )、( )、( )。 4.工会组织依法对( )防治工作进行监督。 5.新发尘肺病病例年均增长率控制在( )以内。 6.职业卫生培训率必须达到( )。
7.煤矿必须配备( )的职业( )。
8.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 )学时,在岗 期间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
职业卫生试题(三)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常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的有( )
A.检查表法 B.系统工程分析法 C.检测、检验法 D.风险评价法 2. 选择类比工种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
A.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原辅材料 B.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生产设备 C.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生产工艺 D.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生产规模
3.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能够开展的技术服务有( )。
A.为建设项目提供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B.为建设项目提供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C.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D.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与防护用品的效果评价 4. 常用的隔热方法主要有( )
A.热绝缘 B.热屏挡 C.通风 D.局部降温 5. 类比企业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 )。 A.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人员及管理制度 B.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 C.职业健康监护 D.应急救援设施及预案
6. 下列( )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必
职业、放射卫生试题
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A. 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B. 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 C. 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权益
D. 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权益 2. 《职业病防治法》实施日期是〈B〉
A.2001 年 10 月 27 日 B.2002 年 5 月 1 日 C.2002 年 10 月 27 日 D.2003 年 5 月 1 日 3.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A. 职业卫生标准 ( 规程、规范和卫生要求 ) 是职业卫生法律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卫生监督的重要依据之一
B. 职业卫生标准 ( 规程、规范和卫生要求〉不属于职业卫生法律规范体系组成部分
C. 职业卫生标准 ( 规程、规范和卫生要求 ) 仅是职业卫生监督的参考依据之一
D. 职业卫生标准 ( 规程、规范和卫生要求 ) 是职业卫生监督的唯一依据 4.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B〉。
A. 职业病危害 , 是指对劳动者可能导致的各种危害
B. 职业病危害 , 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
职业卫生与防护
职业性有害因素:劳动条件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各种因素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也称生产性有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病:从医学角度看,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称为职业病。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作用于人体,就能引起生理功能改变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称为毒物。
绝对致死量:这是指能造成一群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半数致死量:这是指能引起一群实验动物50%死亡所需的剂量。
中毒:有毒物质在体内起化学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破坏、生理机能障碍甚至死亡等现象称为中毒。
生产性粉尘: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其粒径多在0.1-10微米。
高温作业: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度或以上的作业。
低温作业:指在寒冷季节从事室外无采暖的作业,或在冷藏设备的低温条件下以及在极区的作业,工作地点的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摄氏度。
接触评定:是通过询问调查、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等方法,对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