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第二章课后答案

“物理化学第二章课后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物理化学第二章课后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物理化学第二章课后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第二章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2.15 容积为0.1m3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有一绝热隔板,其两侧分别为0℃,4mol的Ar(g)及150℃,2mol的Cu(s)。现将隔板撤掉,整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求末态温度t及过程的ΔH 。

已知:Ar(g)和Cu(s)的摩尔定压热容Cp,m分别为20.786J·mol-1·K-1及24.435 J·mol-1·K-1,且假设均不随温度而变。 解: 恒容绝热混合过程 Q = 0 W = 0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过程 ΔU=ΔU(Ar,g)+ΔU(Cu,s)= 0 ΔU(Ar,g) = n(Ar,g) CV,m (Ar,g)×(t2-0)

ΔU(Cu,S) ≈ΔH (Cu,s) = n(Cu,s)Cp,m(Cu,s)×(t2-150) 解得末态温度 t2 = 74.23℃ 又得过程

ΔH =ΔH(Ar,g) + ΔH(Cu,s)

=n(Ar,g)Cp,m(Ar,g)×(t2-0) + n(Cu,s)Cp,m(Cu,s)×(t2-150) = 2.47kJ

或 ΔH =ΔU+Δ(pV) =n(Ar,g)RΔT=4×8314×(74.23-0)= 2.47kJ

2.17 单原子理想气体A与双原子理想气体B的混合物

物理化学第二章作业及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章多相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2007-4-24 §2.1 均相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练习

1 水溶液(1代表溶剂水,2代表溶质)的体积V是质量摩尔浓度b2的函数,若 V = A+B b2+C(b2)2 (1)试列式表示V1和V2与b的关系;

答: b2: 1kg 溶剂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b2=n2, V2??∵ V=n1V1+n2V2( 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

∴ V1=(1/n1)(V-n2V2)= (1/n1)( V-b2V2)= (1/n1)(A+Bb2+c(b2)2-Bb2-2cb2)= (1/n1)[A-c(b2)2] (2)说明A ,B , A/n1 的物理意义; 由V = A+B b2+C(b2)2 , V=A;

A: b2→0, 纯溶剂的体积,即1kg溶剂的体积

B; V2=B+2cb2, b2→0, 无限稀释溶液中溶质的偏摩尔体积

A/n1:V1= (1/n1)[A-c(b2)2],∵b2→0,V = A+B b2+C(b2)2, 纯溶剂

物理化学第二章 - 习题及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填空题

1、一定温度、压力下,在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Zn(s)+2HCl(aq)= ZnCl2(aq)+H2(g)

若按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系统为 系统;若将系统与环境的分界面设在容器中液体的表面上,则反应系统为 系统。

2、所谓状态是指系统所有性质的 。而平衡态则是指系统的状态 的情况。系统处于平衡态的四个条件分别是系统内必须达到 平衡、 平衡、 平衡和 平衡。

3、下列各公式的适用条件分别为:U=f(T)和H=f(T)适用于 ;Qv=△U适用于 ;Qp=△H适用于 ; △U=?nCv,mdT适用于 ;

T2T1△H=?nCP,mdT适用于

物理化学第二章作业及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章多相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2007-4-24 §2.1 均相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练习

1 水溶液(1代表溶剂水,2代表溶质)的体积V是质量摩尔浓度b2的函数,若 V = A+B b2+C(b2)2 (1)试列式表示V1和V2与b的关系;

答: b2: 1kg 溶剂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b2=n2, V2??∵ V=n1V1+n2V2( 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

∴ V1=(1/n1)(V-n2V2)= (1/n1)( V-b2V2)= (1/n1)(A+Bb2+c(b2)2-Bb2-2cb2)= (1/n1)[A-c(b2)2] (2)说明A ,B , A/n1 的物理意义; 由V = A+B b2+C(b2)2 , V=A;

A: b2→0, 纯溶剂的体积,即1kg溶剂的体积

B; V2=B+2cb2, b2→0, 无限稀释溶液中溶质的偏摩尔体积

A/n1:V1= (1/n1)[A-c(b2)2],∵b2→0,V = A+B b2+C(b2)2, 纯溶剂

第二章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习题

1. 1 mol H2 于 298.2K 时、由 101.3 kPa 等温可逆压缩到608.0 kPa,求Q、W、△U、△H、△S。

2. 5mol理想气体,在300K时,分别经历下列两个过程由10L膨胀到100L。(1)等温可逆膨胀;(2)等温向真空膨胀,分别求两过程的△S系统和△S孤立。

3. 10g 0℃ 的冰加到50g 40℃水中,设热量没有其他损失,求上述过程的△S为多少?已知冰的熔化热△mH=333.5J·g-1,水的比热为Cp=4.184 J·g-1·K-1。

4. 在298 K、100 kPa下,1mol过冷水蒸汽变为298 K、100 kPa的液态水,求此过程的ΔS。已知298K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674 kPa,汽化热为2217 kJ·kg。

5. 画出理想气体系统从同一始态A出发的下列各线。

(1)等温可逆膨胀 (2)绝热可逆膨胀 (3)绝热不可逆膨胀 (4)等温可逆压缩 (5)绝热可逆压缩 (6)绝热不可逆压缩

6. 1 mol 0℃、0.2 MPa的理想气体沿着p/V=常数的可逆途径到达压力为0.4 MPa的终态。已知CV,m =5R/2,求过程的Q、W、△U、△H、△S。

7. 2 mol单原子理想

第二章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法1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法

第二节 水中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的去除 沉淀 混凝 澄清 过滤 气浮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法

一、沉淀沉淀是利用水中悬浮物质与水的密度差进行分离 的基本方法。 当悬浮物的密度大于水时, 的基本方法。 当悬浮物的密度大于水时,在重力作 用下,悬浮物下沉形成沉淀物; 当悬浮物的密度小 用下,悬浮物下沉形成沉淀物; 于水时,则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 于水时,则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油)。 通过收集 沉淀物和浮渣使水体得到净化。 沉淀物和浮渣使水体得到净化。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法

(一)沉淀理论基础颗粒参数 自由沉降 沉降类型 不变,离 不变, 散状态 下沉速度 不受干扰 产生条件 初沉池初 期沉淀 初沉池中期沉淀 和二沉初期

絮凝沉降 尺寸质量 渐大

渐大

不变, 拥挤沉降 不变,颗粒相 界面沉速 二沉池后期 对位置不变 压缩沉降 不变, 不变,颗 粒挤压 沉速加上重 力挤压 污泥浓缩池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法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法

(1)自由沉降牛顿提出: 牛顿提出:落入静止流体中的颗粒会进行加速 运动, 运动,直到作用于颗粒上的摩擦阻力与颗粒的 牵引力相等为止,这时颗粒作匀速运动。 牵引力相等为止,这时颗粒作匀速运动。浮力f 浮力 b 浮力 阻力

物理化学 课后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复习题】

【1】指出下列公式的适用范围。 (1)?minS??R?nBBlnxB;

(2)?S?nRlnp1?CTV2?CT2pPln2?nRlnvln; 2T1V1T1(3)dU?TdS?pdV; (4)?G??Vdp

(5)?S,?A,?G作为判据时必须满足的条件。

【解】 (1)封闭体系平衡态,理想气体的等温混合,混合前后每种气体单独存在时的压力都相等,且等于混合后气体的总压力。

(2)非等温过程中熵的变化过程,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到状态A(P2、V2、T2)时,可由两种可逆过程的加和而求得。(3)均相单组分(或组成一定的多组分)封闭体系,非体积功为成可变的多相多组分封闭体系,非体积功为0的可逆过程。 (4)非体积功为0,组成不变的均相封闭体系的等温过程。 (5)?S:封闭体系的绝热过程,可判定过程的可逆与否; 隔离体系,可判定过程的自发与平衡。

?A:封闭体系非体积功为0的等温等容过程,可判断过程的平衡与否;?G:封闭体系非体积功为0的等温等压过程,可判断过程的平衡与否;【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1)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的,而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 (

(物理化学)第二章 热力学基础概念题1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章 热力学基础概念题

一、填空题

1、一定量的N2气在恒温下增大压力,则其吉布斯自由能变 。(填增大,不变,减小)

2、物理量Q,W,U,H,V,T,p属于状态函数的有 ;属于途径函数的有 ;状态函数中属于强度性质的有 ;属于容量性质的有 。 3、对组成不变的均相封闭系统,???S??? ;对理想气体?p??T??S???? 。 ??p?T 4、W?nRTlnV2的适用条件是 ; V1 TV??1?常数的适用条件是 ;

?H?Qp的适用条件是 。

5、1摩尔理想气体经恒温膨胀,恒容加热和恒压冷却三步完成一个循环回到始态,

此过程吸热20.0kJ。则?U= ,?H= ,

物理化学第七章课后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七章 电化学

7.1 用铂电极电解

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 A,经过15 min后,问:(1)

?(2) 在的27 ?C,100 kPa下的

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质量的 解:电极反应为

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为

因此:

7.2 用Pb(s)电极电解Pb(NO3)2溶液,已知溶液浓度为1g水中含有Pb(NO3)2

1.66?10?2g。通电一段时间,测得与电解池串联的银库仑计中含有0.1658g的银

沉积。阳极区的溶液质量为62.50g,其中含有Pb(NO3)21.151g,计算Pb2?的迁移数。

解:电极反应为:阳极 Pb?Pb2??2e? 阴极 Pb2??2e??Pb

对阳极区的Pb2?进行物料衡算得n电解前(Pb2?),n电解后(Pb2?)和n反应(Pb2?),最后

n电解前(Pb2?t(Pb2?)?)-n电解后(Pb2?2?)n反应(Pb)?1?0.479

7.3 用银电极电解

,并知阴极区溶液中

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测知在阴极上析出的总量减少了

。求

溶液中的

的和

解: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显然阴极区

物理化学第七章课后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7.13 电池的关系为

电动势与温度

E/V?0.0694?1.881?10?3T/K?2.9?10?6(T/K)2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计算25℃时该反应的?rGm,?rSm,?rHm以及电池恒温可逆放电时该反应过程的

???(3)若反应在电池外在相同温度下恒压进行,计算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 解:(1)电极反应为

1阳极 H2?e??H?

2阴极 Hg2Cl2?e??Hg?Cl?

21电池反应为

(2)25 ℃时

E?0.0694?1.881?10

??3?198.15?2.9?10?6?298.15V?0.3724V2?

(?E?T)?1.881?10?3?5.8?10?6?298.15V?K?1?1.517?10?4V?K?1

因此,

?rGm??zEF?(?1?96485.309?0.3724)kJ?mol?1??35.93kJ?mol?1

?rSm?zF?E?T?1?96485.309?1.157?10?4J?mol?1?K?1?14.64J?mol?1?K?1

?rHm??rGm?T?rSm??35.93?10?298.15?14.6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