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的症状和体征
“休克的症状和体征”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休克的症状和体征”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休克的症状和体征”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集合过度的症状、体征及处理
山东省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滨州中心
高AC/A值型--集合过度 (集合过度引起调节滞后)
症状:
1.复视
2.眼紧张感、疲劳感、牵拉感 3.晚上额部疼痛 4.聚焦过度感觉 5.视物远近均可出现模糊 6.希望能尽可能避免近距离工作 7.阅读时喜欢将书本放的很近 8.喜欢闭眼
体征:
1.看近内隐斜
2.看近时内隐斜大于看远3棱镜度 3.负融像性辐辏(NRV)减弱
4.近处集散灵敏度减弱,使用底朝内(BI)的棱镜时明显 5.PRA减弱
6.双眼调节灵敏度,-2.00D镜片完成困难 7.BCC结果>+0.75D
8.集合近点(NPC)变近,接近鼻尖 9.计算性AC/A≧7:1 处理:
山东省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滨州中心
山东省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滨州中心
ADD处方,定期复查,眼位正常时换镜
山东省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滨州中心
2011年执业医师考试症状、体征部分
一、发热
发热是指人的体温超过正常高限,是体温调节异常的结果。人的正常体温是随测量部位不同而异,腋温为36~37℃。口温为36.3~37.2℃,肛温为36.5~37·7℃。正常人体温可有变异。一般上午体温较低,下午体温略高,24小时内波动幅度不超过1℃;妇女排卵后体温较高。月经期体温较低;运动或进食后体温略高;老年人体温略低。 (二)常见病因
发热的病因通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感染性更常见。
1.感染性发热 (1)急、慢性传染病。
(2)急、慢性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性疾病。
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 2.非感染性发热
(1)风湿性疾病:①风湿热;②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成人斯蒂(still)病等。
(2)恶性肿瘤:①各种恶性实体瘤;②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3)无菌性组织坏死:①内脏梗死:如心肌梗死、肺栓塞;②大面积组织损伤:如烧伤、大手术等。
(4)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如甲亢、嗜铬细胞瘤和严重脱水等: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等。
(6)物理因素:如中暑、日射病、放射线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 征的护理
想 一
想
说
说
一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呢?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占内科疾病25% 肺癌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肺结核 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肺部感染 ( 免疫抑制宿主 ICH) 均有增高的趋势。
全球疫情:国家 全球 墨西哥 美国 确诊 39万人 死亡 5000多
甲型H1N1型流感疫情 如何?
中国疫情(31个 省)省 总共 确诊 内地59478人 已治愈44662例。累计报告 重症病例242例,已治愈53 例,死亡 32例 5851人 1500人 1042人 140人(死亡1例)
17581人 149人 43771人 477人北京 广东 上海 湖南
澳大利 亚英国 日本
10387人 38人50万人 1790人 137人 0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1、新的呼吸系统疾病出现: 2、发病率:逐渐增加 3、死亡率:在城市:第4位,占13.6% 在农村:第1位,占22. 46%
下呼吸道分为:上 呼 吸 道
传导性气道(解剖死腔):从 气管至终末细支气管为气体出 入的通道,不参与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性气道(呼吸区): 从呼吸性细支气管开始一直到 肺泡
肺和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重点和难点]
一、咳嗽与咳痰
(一)概念:咳嗽是呼吸道粘膜受刺激引起的一种防御动作,借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防御异物吸入。
(二)常见病因
(三)咳嗽性质与痰的颜色、性状、量等
(四)护理评估:评估内容。
(五)常见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焦虑、有窒息的危险
(六)护理措施: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护理措施。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一)概念: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致,具体定义见教材。
(二)分类: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
(三)护理评估:评估内容。
(四)常见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
(五)护理措施: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措施。
三、咯血
(一)定义是指喉部以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的出血,血液随咳嗽由口腔咯出。
(二)常见的原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癌等
四、胸痛
(一)原因:胸膜炎、气胸、肺炎、肺癌等。
(二)性质:闷痛、隐痛、钝痛、刺痛等。
[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1.体位引流2.咯血3.肺源性呼吸困难
二、单项选择题
1.轻度体力活动便出现呼吸困难,此呼吸困难属于()
A.轻度B.中度C.重度D.中重度
2.呼吸困难的类型有()
A.单纯性和混合性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重点和难点]
一、咳嗽与咳痰
(一)概念:咳嗽是呼吸道粘膜受刺激引起的一种防御动作,借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防御异物吸入。
(二)常见病因
(三)咳嗽性质与痰的颜色、性状、量等
(四)护理评估:评估内容。
(五)常见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焦虑、有窒息的危险
(六)护理措施: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护理措施。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一)概念: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致,具体定义见教材。
(二)分类: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
(三)护理评估:评估内容。
(四)常见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
(五)护理措施: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措施。
三、咯血
(一)定义是指喉部以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的出血,血液随咳嗽由口腔咯出。
(二)常见的原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癌等
四、胸痛
(一)原因:胸膜炎、气胸、肺炎、肺癌等。
(二)性质:闷痛、隐痛、钝痛、刺痛等。
[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1.体位引流2.咯血3.肺源性呼吸困难
二、单项选择题
1.轻度体力活动便出现呼吸困难,此呼吸困难属于()
A.轻度B.中度C.重度D.中重度
2.呼吸困难的类型有()
A.单纯性和混合性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常见症状及体征
1.多尿多饮长期每昼夜尿量超过2500ml为多尿,常见于尿崩症、精神性多饮、糖尿病、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尿崩症因多尿而多饮,抗利尿激素不足引起的为中枢性尿崩症,对垂体后叶素反应不佳的为肾性尿崩症,包括遗传性抗利尿激素抵抗(受体缺乏)和后天各种原因的肾脏、肾小管病变致尿浓缩不良。精神性多饮是喝得多而尿多。糖尿病、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因尿中的葡萄糖或钙过多引起的渗透性利尿。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低血钾引起肾小管空泡变性致尿浓缩不良。
2.糖尿即尿中出现了葡萄糖。血糖过高性糖尿见于糖尿病以及各种原因的可能发生血糖升高的疾病,如肢端肥大症、库欣病、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胰高糖素瘤等。血糖正常的糖尿见于肾性糖尿、妊娠期糖尿和Fanconi综合征等。
3.低血糖血中葡萄糖水平低于正常。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常见于胰岛素瘤、胰岛B 细胞增生症、2型糖尿病早期(高胰岛素血症)、胰外肿瘤异位分泌类胰岛素样物质(如小细胞肺癌)、胃大部切除术后等。体内升血糖的激素分泌不足,如腺垂体功能减退(如Sheehan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其他如重症肝病肝糖原储备不足、糖原累积病、食物摄人不足、使用降血糖药物等。
4.多毛全身性
骨科各种体征
Laseque征
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双下肢平伸,检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膝部使膝关节伸直,另一手握住踝部并慢慢抬高,直至患者产生下肢放射痛为止,记录下此时下肢与床面的角度,即为直腿抬高角度。正常人一般可达到80-90度。若抬高不足70度,且伴有下肢后侧的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在直腿抬高试验的基础上,附加足背伸,使坐骨神经牵拉更紧,根性痛更甚为阳性。本试验结合直腿抬高试验为双阳性,意义更大。
直腿抬高实验的原理:当下肢抬高时,坐骨神经受到牵拉,加重了突出的腰间盘对神经的刺激。所以本试验阳性常见于腰间盘突出症,也可见于单纯性坐骨神经痛。在较为严重的腰间盘突出患者中,不仅患侧的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连健侧的直腿抬高实验也可以为阳性,这是由于健侧下肢抬高时可是神经根牵动硬膜囊,从而相应的改变了对侧神经与突出物的相对位置,而诱发了疼痛。
1、搭肩试验又称杜加(Dugas)试验,主要检查肩关节有无脱位。检查时先嘱患者屈肘,将手搭于对侧肩上,如果手能搭到对侧肩部,且肘部能贴近胸壁为正常。若手能搭到对侧肩部,肘部不能靠近胸壁;或肘部能靠近胸壁,手不能搭到对侧肩部,均属阳性征。
2、尺神经受压时:Froment试验:拇、示指用力相捏时,不能做成圆圈,而是
休克的诊断标准
休克的诊断标准
日本岛崎修次提出下列6项中具备2项以上便可诊断休克,有其实用意义,可供参考。
1、收缩压在13.3kPa(100mmHg)以下; 2、脉压在4.0kPa(30mmHg)以下; 3、出现冷汗、皮肤苍白等休克症状; 4、尿量<25ml/h; 5、血乳酸3mmol/L;
6、心脏指数<2.5L/(min.m);
心脏指数[L/(min.m)]=[心排出量(L/min)]/体表面积(m) 正常值为2.6~4.0L/(min〃m)。 发病机制
1、休克Ⅰ期(休克早期,代偿期,缺血性缺氧期) 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显著减少,引起循环容量降低、动脉血压下降。此时机体通过一系列代偿机制引起心跳加快、心排出量增加以维持循环相对稳定,又通过选择性收缩外周和内脏的小血管使循环血量重新分布,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有效灌注。此时微循环内动静脉间短路开放,前括约肌收缩,表现为“只出不进”,血量减少,组织仍处于低灌注、缺氧状态。若能在此时去除病因积极复苏,休克常较容易得到纠正。
2、休克Ⅱ期(休克进展期,失代偿期、淤血性缺氧期) 当休克继续发展,微循环将进一步因动静脉短路和直捷通道
2
2
2
2
大量开放,使原有的组织灌注不足更为加重。毛细血管中血流淤滞
血脂高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症状:
1.晨起头晕,不清醒,思维迟钝。一般要待吃过早餐后,头脑才逐渐变得清醒。
2.午餐后犯困,需要睡一会儿,否则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相反,晚餐后精神状态特别好。
3.蹲着干活气喘。下蹲时回到心、脑的血液减少,肺、脑等器官缺血,导致呼吸困难,故有气喘。
4.阵发性视力模糊。血液变粘稠了,流速减慢,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或者视神经或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看东西一阵阵模糊。
防止血粘稠或消除血粘稠的办法,这就是调整生活方式。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七点建议:
1.多饮水。水堪称为速效稀释剂。一夜酣睡后的失水、消化食物时消耗的水,都是血液变粘稠的因素。饮水可使血液立刻变稀。但饮水要讲科学,首先要掌握好时机,如清晨起床、三餐前一小时、晚间就寝前喝水200毫升。其次是选择稀释效果好的水:盐水可促进细胞脱水,不足取;冷水刺激胃肠血管收缩,有碍水吸收进入血液,不宜饮;纯净水太“纯”,其低渗状态会使水分很快进入细胞内,稀释血液的效果也不理想。理想的稀释水是20--25℃的白开水或者淡茶水,其张力、密度等都接近血液与组织细胞,值得提倡。
2.多吃具有稀释血液功能的食物。如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有黑木耳、洋葱、柿子椒、香菇及草莓、菠萝、柠檬等水果;具有类似阿司匹林抗凝作用
休克(习题)
第十一章 休克
一、选择题 1.休克的概念是
A.是剧烈的震荡或打击 B.是外周血管紧张性降低所致的循环衰竭
C.是机体对外界刺激发生的应激反应 D.是以血压降低、尿量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E.是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使全身微循环血液灌注严重不足,以致细胞损伤、重要器官机能代谢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2.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A.心输出量降低 B.动脉血压降低 C.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 D.外周阻力升高 E.外周阻力降低 3.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A.儿茶酚胺 B.心肌抑制因子 C.血栓素A2 D.内皮素 E.血管紧张素Ⅱ 4.休克早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
A.强烈兴奋 B.强烈抑制 C.变化不明显 D.先兴奋后抑制 E.先抑制后兴奋 5.自身输血的作用主要是指
A.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B.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 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组织液回流增多 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