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心律失常总结

“内科护理学心律失常总结”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内科护理学心律失常总结”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内科护理学心律失常总结”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心律失常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8
【bwwdw.com - 博文网】

心律失常

第一节 概述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和/或频率异常,这种异常是由冲动形成和/或传导障碍所致。

(一)发生机理: 1. 冲动形成异常 (1)自律性升高

(2)触发活动:是指心肌在复极过程中或复极后发生电位震荡,从而再次发生除极,这种除极被称为后除极化,包括:

早期后除极化 和 延迟后除极化。

自律性升高发生于本来有自律性的心机组织或本来没有自律性的心机因为某些病理因素而产生了自律性。 图:早期后除极化

图:延迟后除极化

2. 冲动传导异常

包括传导阻滞和 折返 。

传导阻滞引起心动过缓,折返引起心动过速。

(二)病因和分类: 1. 病因

(1) 独立疾病:如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和房室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病因是患者心脏与生俱来存在房室结双径路或房室旁路。

(2) 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炎)病、瓣膜病、高血压心脏病等。 (3) 心外疾病:甲亢、结缔组织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4) 自主神经调节障碍:高度精神紧张可以引起早搏,迷走神经张力升高引起心动过缓,严重者甚至引起心脏停搏。

(5) 电解质紊乱、药物的影响、心

心律失常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8
【bwwdw.com - 博文网】

心律失常

第一节 概述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和/或频率异常,这种异常是由冲动形成和/或传导障碍所致。

(一)发生机理: 1. 冲动形成异常 (1)自律性升高

(2)触发活动:是指心肌在复极过程中或复极后发生电位震荡,从而再次发生除极,这种除极被称为后除极化,包括:

早期后除极化 和 延迟后除极化。

自律性升高发生于本来有自律性的心机组织或本来没有自律性的心机因为某些病理因素而产生了自律性。 图:早期后除极化

图:延迟后除极化

2. 冲动传导异常

包括传导阻滞和 折返 。

传导阻滞引起心动过缓,折返引起心动过速。

(二)病因和分类: 1. 病因

(1) 独立疾病:如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和房室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病因是患者心脏与生俱来存在房室结双径路或房室旁路。

(2) 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炎)病、瓣膜病、高血压心脏病等。 (3) 心外疾病:甲亢、结缔组织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4) 自主神经调节障碍:高度精神紧张可以引起早搏,迷走神经张力升高引起心动过缓,严重者甚至引起心脏停搏。

(5) 电解质紊乱、药物的影响、心

抗心律失常药物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8
【bwwdw.com - 博文网】

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律失常药是能防治心动过速、过缓或心律不齐的药物。但一般指防治心动过速及某些心律不齐的药物。由于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比较复杂,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也多不相同,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必需作全面考虑,并应讲究用药的剂量及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抗心律失常药(2)抗心律失常药是一类用于治疗心脏节律紊乱的药物。随着对心脏电生理特性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的了解,使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

心律失常是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它可分为快速型与缓慢型二类。缓慢型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或拟肾上腺素类药物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比较复杂,它包括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快速及心室颤动等。本章主要讨论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 2药物机理

主要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膜的 Na+、Ca2+及K+转运,影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各时期,抑制自律性和(或)中止折返而纠正心律失常。

由于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比较复杂,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也多不相同,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必需作全面考虑,并应讲究用药的剂量及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病理机制

心肌细胞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工作细胞,包括心

心电图--心律失常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8
【bwwdw.com - 博文网】

诊断学

心律失常(arrhythmia)

诊断学

心律失常分类窦性心律失常:过速、过缓、不齐、停搏

诊断学

传导系统

诊断学

心律失常心肌电生理 心肌细胞特性 自律性:自动性和节律性 窦房结、心房传导组织、 房室交界、希氏束、束支、 浦肯野纤维 兴奋性: 一次兴奋之后有较长不应期 refractory period 传导性:浦肯野纤维最快(4000mm/s), 房室结最慢(20-200mm/s) 收缩性

诊断学

窦性心律 sinus rhythm 概念: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 ECG特点:P波规律出现,P波形态来自 窦房结(P波在I、II、aVF、V4-V6直立, aVR倒置) 频率:60-100次/分

诊断学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 窦性频率>100次/分 窦缓(sinus bradycardia):窦性频率〈60次/分 窦性心率不齐(sinus arrhythmia): 同一导联P-P间期 差异>0.12s

诊断学

窦性停搏 sinus arrest 规则P-P间距中出现P脱落,出现长P-P间距,与正 常P-P间距不成倍数关系, 出现逸搏心律

诊断学

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

诊断学

窦缓伴不齐、交界

8心律失常药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8
【bwwdw.com - 博文网】

一、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 ):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

动次序的异常。

二、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一)冲动形成障碍 (起源异常)1、自律性增高2、后除极和

触发活动(二)冲动传导障碍(传导异常) 折返激动(reentry) 三、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机制:1.降低自律性 ①减慢4相自动除极速度 ②上移阈电

位 ③增大最大舒张电④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2.减少后除极和自发活动 ①减少早后除极,Ca2+内流↑所致—钙拮抗药②减少迟后除极,细胞内Ca2+过多和短暂Na+内流----钙拮抗药+Na+通道阻滞药3改变膜反应性性,终止或取消折返激动:增强膜反应性→加快传导→取消单向阻滞→折返激动↓(利多卡因、苯妥英钠)减弱膜反应性→减慢传导→单向阻滞变为双向阻滞→折返↓ 4改变不应期,终止或防止折返的发生,可通过:⑴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ERP)而延长ERP更为明显,绝对延长ERP⑵缩短APD,ERP,而以缩短APD更为显著,相对延长ERP;⑶使相邻细胞不均一的ERP趋向均一化。

四、抗心律失常药的共同不良反应:1、低血压:用量过大或静注过快,可因抑制心血管系

统而致血压下降2、诱发心律失常:多

室性心律失常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8
【bwwdw.com - 博文网】

致死性心律失常是指可能致死的严重心律失常,常见的有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严重窦性停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内阻滞和心室停搏等,易恶化为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的室性心律不齐,也可能致死。

目前心律失常按心率可简单分为快速型(> 100次/分)与缓慢型(< 60次/分),按QRS波群宽度分为窄QRS波群与宽QRS波群,按节律分为规则性与不规则性。欧美国家对于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已有新的理念、方法和策略。

快速型心律失常 宽QRS心动过速

宽QRS心动过速是指心电图显示心率>100次/分,伴QRS波群增宽>120 毫秒(在走纸速度为25 mm/秒的标准心电图中>3个小格)。常见的有室性心动过速(包括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频发室性早搏可转为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而致患者死亡者,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预激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心房颤动,室上速伴差异性传导。此外还有提前激动所致心动过速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由房室折返所致心动过速如预激综合征。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致心室率过快时,患者均可因心脏有效射血不足、血流动力学紊乱而死亡。

1. 临床特点

室性心动过速 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8心律失常药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8
【bwwdw.com - 博文网】

一、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 ):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

动次序的异常。

二、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一)冲动形成障碍 (起源异常)1、自律性增高2、后除极和

触发活动(二)冲动传导障碍(传导异常) 折返激动(reentry) 三、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机制:1.降低自律性 ①减慢4相自动除极速度 ②上移阈电

位 ③增大最大舒张电④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2.减少后除极和自发活动 ①减少早后除极,Ca2+内流↑所致—钙拮抗药②减少迟后除极,细胞内Ca2+过多和短暂Na+内流----钙拮抗药+Na+通道阻滞药3改变膜反应性性,终止或取消折返激动:增强膜反应性→加快传导→取消单向阻滞→折返激动↓(利多卡因、苯妥英钠)减弱膜反应性→减慢传导→单向阻滞变为双向阻滞→折返↓ 4改变不应期,终止或防止折返的发生,可通过:⑴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ERP)而延长ERP更为明显,绝对延长ERP⑵缩短APD,ERP,而以缩短APD更为显著,相对延长ERP;⑶使相邻细胞不均一的ERP趋向均一化。

四、抗心律失常药的共同不良反应:1、低血压:用量过大或静注过快,可因抑制心血管系

统而致血压下降2、诱发心律失常:多

急性心律失常的抢救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8
【bwwdw.com - 博文网】

急性心律失常的抢救

(—)快速心律失常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包括房室结区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1)兴奋迷走神经,如深吸气后屏气、压迫眼球或颈动脉窦按摩。 (2)维拉帕米5mg静脉缓慢推注(5分钟),或西地兰0.2~0.4mg加人25%或50%GS20ml内静脉缓慢推注,或ATP10~20mg1~2秒内快速静脉注射。 2.室性心动过速:

(1)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室速:

立即同步电复律,能量为100J。若为无脉室速可非同步200J电击复律。此条适用于其他QRS波心动过速。

(2)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室速:

胺碘酮 150mg,10分钟以上静脉注射,然后以1 mg/分维持静脉点滴6小时,再以0.5mg/分维持静脉点滴。若无效,必要时再以150mg/分静脉注射1次,1日内最大剂量不超过2支。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不宜用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维米帕尔、地尔硫卓。

(3)尖端扭转性室速:

①首选硫酸镁,首剂2~5g,3~5分钟以上静脉注射。

②异丙肾上腺素有助于控制该类室速,但可使部分室速恶化为室颤,应慎用。 3.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1)立即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复律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进展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8
【bwwdw.com - 博文网】

CCME粼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第一篇中国心律学科发展现状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进展

马长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本文主要简述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性

心动过速(AT)的进展情况。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房颤)的进展将单独进行论述。

1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这两类心动过速的机制清楚,导管消融的效果良好。最近的一项包含了7693例患者的荟萃分析表明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3.2%,AVNRT的成功率略高于AVRT(94.3%vs.90.9%);手术死亡率0.1%;并发症发生率2.9%,其中最常见的是房室传导阻滞(1.4%),需要安装起搏器(0.6%)和穿刺部位血肿(0.3%)[110

2003年磁导航系统开始投入临床使用。术者

通过操作系统调控体内磁性导管的弯曲、旋转与进退方向。Ernst等首先报道了42例AVNRT患者使用

磁导航系统进行消融的临床研究,平均手术时间(145±43)min,平均x线曝光时间(8.9±6.2)mini2]。

该作者还报道了1例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的慢径消融手术,表明了磁导航技术在解剖复杂患者中

进行消融的优势【3】。随后的研究证实了该项技术在AV

低血钾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观察护理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8
【bwwdw.com - 博文网】

#1108#

及预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9A):73.

[4] 田文英1外用正红花油治疗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临

吉林医学2012年2月第33卷第5期

床观察[J]1中国医药导报,2006,3(32):1001

[收稿日期:2011-11-10 编校:朱林]

低血钾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观察护理

胡亚亚,景荣侠,冯亚芳 (陕西省凤翔县医院心内科,陕西 凤翔 721400) [关键词] 低血钾;心律失常;护理

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猝死的严重心律失常,因此预防及紧急治疗尤为关键[1]。而在此过程中血钾水平的变化严重影响此类患者的转归,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对照组选择我科2008年10月~2009年9月收住的病例6例,男3例,女3例,其中,冠心病、快速心房纤颤2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2例,冠心病、阵发性室速1例,病窦综合征1例。观察组选择我科2009年10月~2010年9月收住的病例7例,男4例,女3例,其中,冠心病、快速心房纤颤2例,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例,冠心病、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病窦综合征1例。

112 方法:所有病例均给予各疾病的常规治疗,不同的是对照组即时血清钾<315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