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管理小组的职责
“气道管理小组的职责”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气道管理小组的职责”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气道管理小组的职责”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
常黎明 陈金祥 吴明顺 丛霞
【关键词】人工气道;建立;管理
呼吸道梗阻是重症医学科最常见的现象之一,呼吸道梗阻导致严重缺氧直接影响到患者预后,甚至引起猝死。在很多紧急情况下,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存活。所谓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1]
。本文着重讨论建立确定性人工气道技术[2]
,常用的术前估计方法、处理困难气道的规则[3]
,以及人工气道的管理措施。
1 人工气道建立的目的
改善通气、纠正缺氧,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预防误吸,保证呼吸道的通畅,为机械通气提供封闭通道。
2 人工气道建立的方法
面罩和鼻罩 主要采用EC 法和借助固定带,起辅助呼吸功能,从而减轻呼吸肌的疲劳。
尽量选择组织相容性及密闭程度好的面罩。鼻面罩用
四头带固定,调整头带使松紧度以无明显漏气的最小张力为最适,并以患者舒适为目标,可用棉絮置于鼻翼两侧看是否有气流逸出,以及时调整[4]
。过松会造成漏气影响疗效,过紧则影响面部血液循环,使患者难以耐受
[5,6]
。
口咽通气道 应用于那些无知觉并缺乏咳嗽或咽反射的
患者,可直接取口咽通气道蘸清水后沿呼吸道走向置入,但此方法易使患者产生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33医院五病区 55
前言 人工气道是通过人工方法建 立的气道 各类危重病人抢救的关键技 术和第一步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 改善通气、纠正缺氧 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保证气 道通畅,有效清除呼吸道分 泌物
人工气道最基本的要求
定位 通畅性 封闭性
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 简易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1) 简易人工气道口咽导管 鼻咽导管 目的:解除上呼吸道梗阻
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2)气管插管 1. 2. 3. 适应症 严重低氧或高碳酸血症 气道分泌过多 上气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 食道漏
会厌 声带
气管
插管的途径 经口、经鼻两种途经 经口 易操作 易移位 <72小时 难护理(口腔)
插管的途径 经鼻 易耐受、固定、便于口腔护理 操作不易 鼻出血 鼻窦炎
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3)气管切开 1. 2. 3. 适应症 无法进行气管插管 需长时间机械通气 需长时间保留人工气道
不能首选气管切开
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3)气管切开 优点:1. 死腔小 2. 阻力低
3. 吸痰容易4. 患者易耐受 进食?
气管插管及气管套管的种类型号大小的选择 成人:7.5号(插管) 8~8.5号
临床路径管理小组职责
人民医院
* * *科临床路径管理小组职责
以科室主任为组长,科内讨论决定临床路径管理小组成员,并上报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备案,组员包括科室护士长、医疗人员和相关责任人。 主要职责:具体负责本专业相关病种临床路径实施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和执行本专业临床路径,定期梳理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及时上报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一个月召开一次科室临床路径总结评估会议,根据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对本专业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对执行临床路径与病种质量监控的病种依从性进行分析;对病种的质量、费用、成本进行分析评估;对进行临床路径与病种质量监控管理相关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参与院内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总结影响本试点专业病种质量监控的问题,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和改进,定期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情况开展情况先关信息等。具体包括: 1、根据本科实际情况,在卫生部下发的临床路径基础上,制定我科病种临床路径,组织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1) 临床路径基本理论、管理方法和相关制定。 (2) 临床路径主要内容、实施方法和评价制度。
1、 科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每一个月召开一次临
临床路径管理小组职责
人民医院
* * *科临床路径管理小组职责
以科室主任为组长,科内讨论决定临床路径管理小组成员,并上报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备案,组员包括科室护士长、医疗人员和相关责任人。 主要职责:具体负责本专业相关病种临床路径实施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和执行本专业临床路径,定期梳理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及时上报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一个月召开一次科室临床路径总结评估会议,根据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对本专业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对执行临床路径与病种质量监控的病种依从性进行分析;对病种的质量、费用、成本进行分析评估;对进行临床路径与病种质量监控管理相关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参与院内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总结影响本试点专业病种质量监控的问题,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和改进,定期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情况开展情况先关信息等。具体包括: 1、根据本科实际情况,在卫生部下发的临床路径基础上,制定我科病种临床路径,组织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1) 临床路径基本理论、管理方法和相关制定。 (2) 临床路径主要内容、实施方法和评价制度。
1、 科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每一个月召开一次临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www.365lunwen.cn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1.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对本科室医疗和护理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2.根据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要求,结合本科室的质量管理特点,制定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年度活动计划和年终总结,制定并完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并督促落实; 3.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全面排查和梳理科室质量与安全隐患,查找质量与安全质量漏洞、薄弱环节;检查本科室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医院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根据检查情况确定科室工作人员的奖惩,实现科室质量的持续改进。 4.根据上级下达的质量管理目标,收集、整理和分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指标与数据,并能够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进行科室的质量管理。
5.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有关质量与安全的相关要求,及时通报医院质量管理信息,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医疗、护理制度,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6.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及医院的各项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医
人工气道气囊的护理
人工气道气囊的护理
临床上人工气道常经口、鼻或气管切开建立。机械通气时,人工气道的气囊需合理充气以封闭气道、固定导管、保证潮气量的供给,还可预防口咽分泌物进入肺部,防止误吸,从而减少肺部感染。但若气囊充气量过大,即使使用高容低压气囊导管,过久压迫气管粘膜也会影响该处的血液循环,导致气管粘膜缺血性损伤甚至坏死,随后瘢痕形成而致气管狭窄,严重时可发生穿孔;相反充气不足,则导致气道漏气,而致潮气量损失、误吸等并发症。因此,合理的气囊管理至关重要。 1气囊压力
关于气管导管气囊内压的大小,有不同观点。气囊充气过度,对粘膜产生的压力大于25~32mmHg时可造成局部粘膜坏死。有调查表明为避免长期压迫气管内壁粘膜,防止缺血坏死,气囊充气后压力控制在18.4 mmHg以下,即低于正常的毛细血管渗透压。还有资料表明气囊压力应<25 mmHg或保持在18.4~22.1 mmHg,才能将其对气管粘膜的压力性损伤减小到最低范围。气管粘膜受压的压力超过4.4 mmHg会使气管粘膜淋巴管受压,粘膜纤毛运动受限;气管粘膜受压的压力超过22.1 mmHg(30 cmH2O)会使气管血流中断,粘膜坏死脱落,甚至造成气管壁穿孔、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当气管导管气囊内压力超过21.8 mmHg时,气管粘膜血流开始下降,达30.1 mmHg时,粘膜血流明显减少、苍白。当气管导管气囊内压达50.4 mmHg,15 min后气管粘膜可出现明显损伤,部分基膜剥离,而压力达100 mmHg 15 min内基膜开始分离。故理想的气囊压力为保持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间隙的最小压力,又可防止气囊对粘膜的压迫性损伤,最适宜的气囊压力为18.4~21.8 mmHg。 2气囊压力的测定方法
防止气囊压造成气管粘膜损伤,必须测定气囊压力,气囊压力测定的方法有很多。一般临床常用的有手捏气囊感觉法、定量充气法及气囊压力表测量法。手捏气囊感觉法是判断者根据临床经验,用手捏压气囊的压力感觉“比鼻尖软,比口唇硬”为适宜,此方法的判断标准不同个体的感觉存在很大差异,无法准确判断气囊压力。定量充气法是机械通气病人在选用大容量、低压型的气囊导
气道湿化的护理
气道湿化的护理课堂目标: 课堂目标:掌握气道湿化的操作技巧与护理 效果评估。 效果评估。 内容: 内容: 1、相关的解剖知识 、 呼吸道又称气道,由鼻腔、 呼吸道又称气道,由鼻腔、咽、喉、气 支气管及经末细支气管组成。 管、支气管及经末细支气管组成。上呼吸道 包括鼻腔、 下呼吸道包括气管、 包括鼻腔、咽、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 气管及经末细支气管。 气管及经末细支气管。上呼吸道的主要功能 有过滤、湿化、温暖的作用。 有过滤、湿化、温暖的作用。
目的及意义
保持气道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气道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呼吸道通畅, 稀释呼吸道内分泌物,易于咳出或吸引, 稀释呼吸道内分泌物,易于咳出或吸引, 有效地预防或减轻各种早期可能发生的呼 吸道并发症。
用物准备0.45%NaCl、 0.45%NaCl、 2%NaHCO3( 2%NaHCO3(对痰液粘稠 有稀释作用)、 有稀释作用)、
湿化液无菌注射用水、 无菌注射用水、 其他用物。 其他用物。
方法一: 方法一:气道内直接滴入液体吸气相时滴入液体
气道 内滴 入的 注意 事项
沿气管导管 内壁缓慢 匀速滴入
避免病人咳嗽时 滴入, 滴入,以免浪费
方法二: 方法二:超声雾化
注 意 事 项
避免长时间 雾
岗位职责之应急预案小组的职责
应急预案小组的职责
【篇一: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副组长)职责⑴及时向总监办、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公司以及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等报告事故及处理情况工程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1、项目经理xx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指挥工作。副组长由项目书记xxx刘超、副总工xx担任,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组长不在或授权时,副组长按序行使组长的权力。 2、组长(副组长)职责
⑴及时向总监办、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公司以及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等报告事故及处理情况,必要时请求援助,并接受其领导,落实指令。
⑵审定并签发本项目应急预案。 ⑶下达预警和预警解除令。
⑷下达本项目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
⑸负责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统一协调应急资源。 ⑹检查督促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做好抢险救援、信息上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活、生产秩序的工作。⑺负责对外联络,向新闻媒体发布相关信息。
⑻负责检查监督应急准备工作情况,组织开展应急培训
教育及应急预案的演练、操练和讲解活动。审批并落实项目应急准备及救援资金。
㈢、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及职责 ⑴综合协调组。 组长:
人工气道湿化的进展
神外五官科 高颖
概念(人工气道、气道湿化)
气道湿化的重要性常用湿化液种类 湿化方法、温湿度、时间、量、 注意事项
人工气道的概念 人工气道包括口咽人工气道、鼻咽人工气道、气管插
管、气管切开。它是一种通过口、鼻或直接经气管置 人导管而建立的气体通道.它的建立使上呼吸道丧失 了对吸人气体进行加温、湿化、过滤清洁和保水作 用.同时由于人工气道病人咳嗽能力减弱,呼吸道失 水增加,未经湿化的气体直接进入下呼吸道会损伤呼 吸道上皮细胞。导致气道组织发生病理学改变.引起 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并发症。
气道湿化的概念 气道湿化是指应用湿化器将溶液或水分散成极细微粒,
以增加吸人气中的湿度,使气管和肺部能吸人含足够 水分的气体。达到湿化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黏 液纤毛正常运动的一种物理疗法。
气道管理中为什么要重视气道湿化
气体湿化不足可以引起: 1. 破坏气道纤毛和粘液腺 2. 假复层柱状上皮和立方上皮的破坏和扁平化 3. 基膜破坏 4. 气管、支气管粘膜细胞膜和细胞质变性 5. 细胞脱落 6. 粘膜溃疡 7. 气道损伤后反应性充血 最终导致粘膜纤毛清除功能受损,小气道塌陷,肺不 张。损伤的程度与无湿化气体通气时间成正比。
气道管理中
成立质量监督小组及管理职责和管理流程
成立质量监督小组及管理职责
随着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因设计、施工、材料而影响质量的问题也逐步显现,为了强化质量管理,提高整体工程质量,经多晶硅工程部研究成立质量检查小组,主要旨在督促施工单位提高工程质量,加强监理公司和工程部的现场质量管理,质量小组的成立不代表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也不代表监理公司和工程处日常质量管理;质量小组成员主要由公司。
一、检查范围
联合化工施工现场所有工程项目。 二、检查内容
1、对已完工的工程或正在施工即将完成的工程进行彻底的排查,同时要对各施工单位是否完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专业工程的验收纪录和施工纪录等文件是否齐全。对现场发现质量问题要求要有书面报告,存在质量问题每月进行两次通报。
2、检查施工方案编制是否合理,施工规范的执行情况,监理工程师和工程建设处质量管理是否到位,检查存在质量落实情况。
3、检查设备和材料质量情况,现场非标设备的制作和安装质量,设备的随机技术附件和资料是否齐全。
三、时间安排
检查时间为每月不定期的进行质量检查两次,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检查要求
1、各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和配合质量检查工作,工程处现场代表组织,监理和工程处现场代负责督促落实;各检查组根据需要抽调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