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一
“新版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一”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新版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一”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新版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一”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一2.1.1《函数》word教案
学科:数学 课题: 2.1.1函数 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 (1)通过丰富实例,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2)学生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3)通过练习,学生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4)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函数的定义域; 教学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教学难点: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引入 新课讲解 典型例题分析 问题与任务 复习函数概念 引导学生理解函数概念 会求定义域、函数值 时间 3分钟 8分钟 18分钟 教师活动 1. 复习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强调函数的模型 化思想; 2. 阅读课本P29引例,体会函数是描述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的思想: 重点讲解函数概念,符号意义,函数的三要素和区间的表示 1.函数 注意:(1)“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教案
教 情 分 析 教材 地位 教学 理念 教学 设计 思路 教学 措施 学 情 分 析 学法 指导 教学 对象 学生 情况 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知识面狭窄。 探索、讨论
在编排方面.在每章均有章头图和引言,作为本章内容的导入,使学生对该章学习的内容产生悬念,发生兴趣,从而初步了解学习该章内容的必要性. 增加了教材旁注,并且多处提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认识空间图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几何观察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推理论证能力是高中阶段数学必修课程的一个基本要求。 在教科书中,各节根据需要,开设了“思考”、“观察”和“探究”等栏目,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编排内容,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和合作学习,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双重行为方式的转变. 空间几何体是几何学的重要主成部分,几何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的数学学科。 高一9、10班 1
学期教学计划安排 周次 1 教学内容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约4课时) 2 1.2函数及其表示(约4课时) 3 1.3函数的基本性质(约3课时) 小结
2019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一练习:2-3 函数的应用()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019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一练习:2-3 函数的应用(Ⅰ)
【选题明细表】
知识点、方法 一次函数模型 二次函数模型 分段函数模型 题号 1,2,7 3,4,5,8,9,11 6,10 1.某厂日产手套的总成本y(元)与日产量x(双)之间的关系为y=5x+ 40 000,而手套出厂价格为每双10元,要使该厂不亏本至少日产手套( D )
(A)2 000双 (B)4 000双 (C)6 000双 (D)8 000双
解析:由5x+40 000≤10x,得x≥8 000,所以日产手套至少8 000双才能不亏本,故选D.
2.一根弹簧提重100 N的重物时,伸长20 cm,当挂重150 N的重物时,弹簧伸长( D )
(A)3 cm (B)15 cm (C)25 cm (D)30 cm
解析:设弹簧伸长L时所挂物体重N. 则L=aN+b(a,b为常数),
把(0,0)及(100,20
新版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3习题:第二章统计 2.1.1
[k12]
2.1.1 简单随机抽样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一、基础巩固
1.关于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要求总体的个数有限 B.从总体中逐个抽取
C.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不一样,与先后顺序有关 D.它是一种不放回抽样 答案:C 2.下列抽样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的是( ) A.从50个零件中一次性抽取5个做质量检验 B.从50个零件中有放回地抽取5个做质量检验 C.从整数集中逐个抽取10个分析是奇数还是偶数 D.运动员从8个跑道中随机抽取1个跑道
解析:A项中是一次性抽取5个,不是逐个抽取,则A项不是简单随机抽样;B项中是有放回抽取,则B项也不是简单随机抽样;C项中整数集是无限集,总体容量不是有限的,则C项也不是简单随机抽样;很明显D项是简单随机抽样. 答案:D 3.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含有10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的样本,其中某一个个体a“第一次被抽到”的可能性与“第二次被抽到”的可能性的大小关系是 A.相等
B.“第一次被抽到”的可能性大 C.“第二次被抽到”的可能性大 最新K12
( )
[k12]
D.无法比较 答案:A 4.从某地参加计算机水平测试的5 000名学生的成绩中抽取200名学生的成绩
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一学案:1章末复习提升
数学
1.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集合中元素有两大特性——确定性、互异性,确定性是指构成集合的元素要有明确的标准;而互异性是指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不能有重复,求含有参数的集合元素时利用互异性来进行讨论,从而达到确定集合的目的. 2.空集的特殊性和特殊作用
空集是一个特殊的集合,它不含任何元素,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在解决集合之间关系问题时,它往往被忽视而导致漏解. 3.集合的运算
集合的运算有交、并、补三种.在集合运算过程中应力求做到“三化”: (1)意义化:即首先分清集合的类型,是表示数集、点集,还是某类图形?
(2)具体化:具体求出相关集合中函数的x的取值集合、y的取值集合或方程、不等式的解集等;不能具体求出的,也应力求将相关集合转化为最简形式.
(3)直观化:借助数轴、直角坐标平面、Venn图等将有关集合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借助数
数学
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 进行集合的运算时应当注意: ①勿忘对空集情形的讨论; ②勿忘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③对于集合A的补集运算,勿忘A必须是全集的子集;
④对于含参数(或待定系数)的集合问题,勿忘对所求数值进行合理取舍.
题型一 集合间的关系
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有包含和相等的关系,判断两集合
最新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4 2.1.1向量的概念 学案 Word版(精品)
2.1.1向量的概念
一.学习要点:向量的有关概念 二.学习过程: 一、复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量,其中一些量在取定单位后用一个实数就可以表示出来,如长度、质量等.还有一些量,如我们在物理中所学习的位移,是一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这种量就是我们本章所要研究的向量. 二、新课学习:
1.向量的概念: 。
2.向量的表示方法:
1.用 表示;
2.用 :AB;
3.向量的模:向量AB的 ,也是向量AB的长度称为向量的模,记作 4.零向量、单位向量概念: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0 0的方向是任意的 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单位向量.
说明:零向量、单位向量的定义都是只限制大小,不确定方向. 5.平行向量定义:
① 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
?②我们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
说明:(1)综合①、②才是平行向量的完整定义;
(2)向量记作 . 6.相等向量定义: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
《集合的概念》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新课标)】
《集合的概念》教学设计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是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此外,集合理论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感受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
【教学难点】
对待不同问题,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
标.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请分析以下几个实例:
1.正整数1, 2,3,;
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3.2018足球世界杯参赛队伍;
4.《水浒》中梁山108好汉;
)
5.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
新版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习题:第二章数列 2.4.1 含解析
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2.4 等比数列
第1课时 等比数列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基础巩固
1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4,末项为128,公比为2,则这个数列的项数为(
A.4 B.8
C.6
D.32
解析: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得128=4×2n-1,2n-1=32,所以n=6.
答案:C
2已知等比数列{an}满足a1+a2=3,a2+a3=6,则a7等于 A.64
B.81
C.128
D.243
解析:∵数列{an}为等比数列,设其公比为q,
又a1+a2=3,∴a1=1. 故a7=a1q6=1×26=64. 答案:A
3设a1=2,数列{1+2an}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则a6等于( ). A.31.5
B.160
C.79.5
D.159.5
解析:∵1+2an=(1+2a1)·2n-1=5·2n-1,
∴1+2a6=5×25, ∴a -
6
答案:C
4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a1a2a12=64,则a4a6的值为 A.16
B.24
C.48
D.128
解析:设公比为q,则a1a2a12
所以a1q4=4.所以a4a6=(a1q4)2=16. 答案:A
5若三个正数a,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五优化练习综合检测含解析
综合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a n }是等比数列,a 3=14
,a 6=2,则公比q =( ) A .-12
B .-2
C .2
D.12
解析:a 6a 3
=q 3=8,∴q =2. 答案:C
2.若a 、b 为实数,则下面一定成立的是( )
A .若a >b ,则a 4>b 4
B .若|a |>b ,则a 2>b 2
C .若a >|b |,则a 2>b 2
D .若a ≠|b |,则a 2≠b 2
解析:a >|b |?a 2>b 2.
答案:C
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a >b ?ac 2>bc 2
B .a >b ?a 2>b 2
C .a >b ?a 3>b 3
D .a 2>b 2?a >b 解析:选项A 中,当c =0时,ac 2=bc 2,所以A 不正确;选项B 中,当a =0,b =-1时a >b ,但a 2b 2,但a
答案:C
4.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a 1·a 9=16,则a 2·a 5·a 8的值为( )
A .16
B .32
C .48
D .64
解析: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a 1·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习题《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分层练习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分层训练
一、 过基础教材基础知识精练 知识点1 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1.下列各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拥有手机的人
B.某校高一(3)班成绩优秀的学生 C.所有有理数 D.小于?的正整数
2.[2018陕西西安一中高一(上)期中考试]已知集合?中的三个元素l,m,n分别是△ABC的三边长,则△ABC一定不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3.“notebooks”中的字母构成一个集合,该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是( ) A.5 B.6 C.7 D.8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1)某校高一年级的数学教师组成一个集合;
226(2)由?1,0,1,,?,,3,?3组成的集合中有8个元素;
332(3)由a,b,c组成的集合与由c,b,a组成的集合是不相同的. 知识点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5.[2018山东德州高一(上)期中考试]已知方程x2?16?0的解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4?A
1 / 10
B. {?4}?A C.?4?A D. 4?A且-4?A
6.用符号“?”或“?”填空.
(1)0 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