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诗比较

“李杜诗比较”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李杜诗比较”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李杜诗比较”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李杜诗五首》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李杜诗五首》学案

一、明确学习目标

? 学习目标:1掌握诗歌朗读技巧,读出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

2在诵读中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诗歌的沉郁风格,李白诗歌的飘逸风格。

? 重难点:1、在诵读中体会杜诗的形式美与内容美,感受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的特

有的诗歌风格。2、对李白、杜甫不同诗歌风格的理解与把握。 ? 课时安排:3课时

二、基础自主学习(A类)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花径( ) 家贫( ) 盘飧( ) 戎马( ) 旧醅( ) .....玉笛( ) 危樯( ) 蓬门( ) 阏氏( ) 平羌( ) .....坼裂( ) 涕泗(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地崩山催 朝避猛虎 乾坤 戎马 B、高堂明镜 烹羊宰牛 鱼樵 荆杞 C、牵衣顿足 引经据点 万壑 翰墨 D、飞湍瀑流 义愤填膺 金樽 藩篱 3、解释本课词语

A、《客至》:飧 ;兼味

B、

李杜诗美学风格分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李白杜甫风格各异,两人双峰对峙,平分秋色

李杜诗美学风格分析

摘要:李白杜甫两位诗人是大唐盛世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两者风格迥异,不具有可比性,可谓双峰对峙,不相伯仲。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有时代,个人经历,家族影响等综合因素所造成的。

关键字:飘逸清新 沉郁顿挫 产生原因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表现在文化艺术领域,各种不同风格的诗赋并行发展。李白诗歌飘逸清新,杜甫诗歌沉郁顿挫,李白诗歌想象奇特,多壮语,杜甫诗歌多现实关怀,多苦语。历代出现过不少的学者非要为古人争名,提出了李杜优劣论。其实,就笔者认为李白与杜甫诗歌风格迥异,并且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二者双峰对峙,成为大唐盛世在文化领域的表现。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谈到“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其用工有三:曰起结,曰句法,曰字眼。其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沈着痛快。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盖寡也。”

又言“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沈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离别》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

《李杜诗五首》学习要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李杜诗五首》学习要点

一、学习要点

(一)《峨眉山月歌》

1.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2.鉴赏要点

“峨眉山月半轮秋”,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影入平羌江水流”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夜发清溪向三峡”,交代诗人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

“思君不见下渝洲”,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诗人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下渝洲”后思君而不可见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通篇写月,实亦写人,峨眉山月,亦即峨眉山人。此外,四句中嵌入五地名,却流畅自如,略无斧凿牵强之迹,妙入化工。

(二)《春夜洛城闻笛》

1.写作背景

诗仙李白从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四川之后,便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了,直到他六十二岁时,在安徽长江边的采石矶醉酒

大学语文作业 - 李杜对比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李白杜甫诗歌对比

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但自唐代以来,人们多喜将他们并论,更有学者对他们的进行比较,以致很多诗评家都卷入了对李杜孰优孰劣的争论。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虽然学界还存在着李杜优劣论,但人们更喜欢探讨李杜诗歌思想和艺术之异同。

一、李白与杜甫的诗风比较

李白与杜甫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及价值取向。我们可以从下列几点来比较李白和杜甫:

思想上,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求仙出世和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的诗,很多时候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所以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风格上,李白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出热烈奔放的感情;杜甫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李白偏向于浪漫,杜甫偏向于写实。

擅长的体裁上,两人都能写各种体裁的诗歌,但李白的七言古诗和绝句写得最好,而杜甫的律诗写得最好。

二、李白、杜甫诗歌语言上的比较分析

李白诗歌语言具有清新、豪放、自然明快而又精美高华的特色,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5]杜甫更注意在锤字、炼句上下功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诗歌语言不同于李白的单纯自然,而是苍劲、凝练的,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比较阅读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一、理解性默写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 ,。

(2)诗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

(3)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

(4)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两句诗是:,。

(5) 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意境相似。

二、阅读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比较阅读及答案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这是两首送别诗。其中“五津”和 “五溪”在这两首诗中具有怎样相同的作用?(分)

2.比较这两首诗在表现作者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4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5题。

(甲)送元二使安西

论李白、李贺、李商隐的咏怀诗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中的苦闷

——论李白、李贺、李商隐的咏怀诗

姓名:余彭乐 学号:200721010343 指导老师:孔英民

摘要:李白、李贺、李商隐三位才华横溢、自信浪漫的天才级诗人,他们心中充溢着对于祖国、对于人民的热爱,想要一施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但是在现实的面前,在一次次的打击面前,他们心中愤懑,便借助纸笔倾吐了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对人生的思考,对自己所经历的不平遭遇的愤慨。他们相似的心路历程让他们的政治咏怀诗都有着大致相同的主旨,但是人生经历和个人性格的不同,又让他们彼此的咏怀诗在感情基调上、抒情方式上、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就三位诗人的咏怀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阐述。

关键字:咏怀 悲愤 浪漫主义 社会现实

引言

唐代出现了三位旷世奇才,李白,李贺,李商隐,他们被后世并称为“三李”。他们三人的诗历来被学者们所广泛研究,对于他们各自所写的咏怀诗历来也不乏研究者,然而大部分研究者都只是从某一位诗人入手对他们的诗进行评定,极少有将三人的咏怀诗放到一起来比较解读,进而发现他们三位咏怀诗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所谓咏怀诗就是,吟咏抒发诗人怀抱情志的诗,它所表现的是,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体悟,对于生命存

叙事中的抒情——读李双的诗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东京文学 2 0 1 3/O 2

文学汴军作品展

和其他十五个人。

西,试图在井口由超越获得轻松,那是行不通的。 这就是我每次读李双诗的感受。

有男有女,正像这个世界虽然白色就是没有虽然整座果园都是泥土的形状向上呼吸

有人物,必然关涉到叙事,但是他的叙事用的是抒情的笔法。这种饱含情感的叙事将他与很多现代诗人区别开来,他诗中的歌咏特色是来自中国传统诗歌的。 因此他是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接点上,诗根既丰厚又新

或者在一个人心上塌出一个窟窿鲜。

它们用阳光让我们进入它们用我们的眼睛看它们自己有人笑出一棵梨树:这是冯杰的个人美学无关夜晚

他对生活的捕捉和提炼恰如生活本身。只是我们很多人在观察中过于盲目或故作高明,在他展示的细节中没有一个是我们生疏、感到难以理解的,但他用点金棒

但有人在渴望夜晚

使它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实在又疏密有致。叙事瓷密易,疏朗难,在关紧处来一个闪烁或飞跃更难,但是李双做到了朴实的华美:“她咳嗽胸闷梦见生产队的羊群/长出人民公社的肉;她再也使不动翻地的铁铲了她

当它们用树根爬上人类的脸连接起女人和她们的男人

我一个人默然随手带出遍地青草梨花梨花。

用指甲/她再也爱不动她的儿女了她用死。”

在这里由震撼形成一个高潮。然后潮水舒缓地降落:早晨的晾衣竿搭在下午的位

李白杜甫白居易乐府诗之比较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李白杜甫白居易乐府诗之比较

唐代乐府发展史上,李白、杜甫是两个重要的转变性人物,李白既承上又启下,杜甫承之,直写时事,使乐府方向变化转型。李白乐府诗正多变少,杜甫乐府诗正变相半,迨元稹、白居易等人,已然大变。

“青莲集中乐府累累如贯珠”,李白是唐代写乐府诗最多的诗人,李白擅写古乐府而知变。其乐府“根植《风》、《骚》,驰驱汉魏”,“多有古辞”,“绝类汉魏”,又“无一语似汉魏者”。

李白在乐府中运用讽兴手法的诗更多。李白乐府秉承《风》、《骚》旨意,多兴讽当时君臣国事,如《上之回》讽明皇好神仙;《战城南》“刺黩武而戒穷兵者”;《幽州胡马客歌》刺天宝十载安禄山败于契丹等。李白较前人同题作品,诗歌容量体制扩大。李白依古题立义且变古词。这不仅体现在内容的变化,而且体现在句法的灵活多变,结构的跌宕起伏,及对古题意的新发明。内容上,李诗能学而不泥,变化前人。李白乐府能突破汉魏六朝乐府的句法形式。擅长结构变化多姿,文脉跌宕起伏。无论是《行路难》起伏多变的心路历程,抑或《蜀道难》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反复歌咏、一唱三叹、逐步深化,还是《鞠歌行》始伤士不遇、中羡昔贤遇合、终叹今不识士交自况,皆为确例。

赋法讲究铺排,李白常引之入古乐府。李诗意象较稀疏,上下句

比较高适和岑参边塞诗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比较高适和岑参边塞诗

姓名:余云贵 考号:222706410006 考区:曲靖

摘要:共同的背景和近似的经历形成了高、参边塞诗的共同特点:报国立功的理想抱

负,爱国主义和英雄献身精神,悲壮慷慨的风格。两人的生活基础、所处地域,性格心态的差异,使得二人的边塞诗有不同的创作风格:高适诗“尚质主理”,而岑参诗“尚巧主景”;高适诗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而岑参诗以浪漫主义为主调;高适诗语言沉实质朴,而岑参诗语言峻逸奇丽。两人的共性与个性都表现了时代的主旋律,具有永恒的魅力。

关键词:爱国;悲壮;尚质主理;尚巧主景;峻逸奇丽;沉实质朴

唐代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瑰宝,千百年来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在唐代众多的诗歌流派中,边塞诗派异军突起,成为唐代诗坛的大流派。高适和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盛唐疆域辽阔,边塞战争时有发生,许多文人尤其是仕途不得意者便纷纷从军边塞,想走一条通往仕途的捷径,最明显的是高适和岑参。他们出塞,一方面积极参与战争,进行民族交流,另一方面他们在军营中有着特殊的生活体验,这些经历为他们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高适与岑参的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内容,并且具有“悲壮”的共同特征,反映了特定范围内复杂的社会

谢灵运、谢朓山水诗的比较研究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谢灵运、谢朓山水诗的比较研究

【摘要】谢灵运与谢朓同为东晋谢氏大族的后裔,是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出来,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影响了一代诗风。谢朓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的细致,清新的特点,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意趣,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同时还摆脱了玄言成分,形成一种清新流利的风格,对山水诗的发展和永明体的探索做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二谢;山水诗;诗风;人格展现 1.二谢山水诗格局不同

谢灵运的山水诗一般篇制较长, 其布局多取时空结合的开放结构。他常常以时间为纬线, 移步换景地描摹游踪所至的山川风光。其玄言诗万象罗会、堆砌繁复的创作理念和辞赋的表现形式多有暗合,所以, 在解决新兴的山水诗的结构问题时, 不管是潜意识的积淀、还是有意识的借鉴, 他找到了辞赋这种文体的结构形式。把前后左右、四面八方、形形色色物象的表现方法, 转化为谢灵运山水诗对自然景观高低上下、山水错落的摹写。

谢朓山水诗的气象格局与谢灵运不同, 他讲究剪裁布局, 创造意境。其作品一般采用点面结合的内敛结构, 逐渐趋向明密省净。他往往通过视角的变化, 选取富于特征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