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风险
“关于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风险”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关于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风险”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关于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风险”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问题研究
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问题研究
吴忠民
2012-10-22 15:43:50 来源:《东岳论丛》(济南)2006年02期第5~31页
【作者简介】吴忠民(1959-),男,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北京100091)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群体(以农民阶层和工人阶层为主)的基本状况获得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明显的进步,但由于“自由相对有余而平等相对不足”的时代条件及中国渐进型改革中的失误等错综复杂的原因,导致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呈现弱势化趋向。其弱势化趋向主要表现在:同时经受着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双重困扰;劳动权利的维护处在十分弱化的状态之中;令人担忧的社会保障状况;劳动技能总体水准下降;程度不同的边缘化等。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的显著特征:一是社会成员基本权利的保护问题占据突出的位置;二是与特定的阶层结构化过程密切相联;三是其弱势化有进一步加重甚至加速发展的趋势。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势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其可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发展的意义,削弱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社会基础,严重削弱经济的拉动力,危害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等。应对之策主要是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矫
《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本社期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在研究和借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注释规定的基础上,我们对原有引文注释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特制定新的规定。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内刊》和《历史研究》。
一、 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 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 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
二 、注释的标注格式 (一)非连续出版物 1.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
引用翻译著作时,将译者作为第二责任者置于文献题名之后。 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示例: 赵景深:《文坛忆旧》,上海:北新书局,1948年,第43页。 谢兴尧整理:《荣庆日记》,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75页。 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3页。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北京:人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
孙立平: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潜在危机 执笔人:孙立平 李强 沈原
来源: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
一、导言
1.1 这里所说的中近期,指的是未来十年。作为自然时间标志转换的“世纪之交” ,就将发生在未来这十年当中。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时刻,我们同时也面临着中国社会的重 大历史转折:从长时段说,在整个二十世纪,经历了上半个世纪的动荡和革命,下半个世 纪的探索、迷途和改革,非常规化的时代即将结束,而进入一个常规化的时代;而就眼下 而言,改革中屡次被推迟的那些最棘手的问题,则必须在这十年左右的时间内被面对,与 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一系列社会与政治制度安排需要在这个时段开始建设。可以说,未来的 十年,将是我们这个民族所要经历的历史长河中非常关键的一段。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基 本走向,甚至于中华民族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我们在这个看起来似乎很短暂的 历史时刻中的思考、选择和作为。本报告所面对的就是在世纪之交即今后约十年时间内中 国社会将会面对的一些可能产生深远影响的问题,尤其是社会结构演变的基本走向以及这 个走向对中国社会生活的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1.2 理性使人类产生预测的偏好,但预测的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
张金超1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读完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感触比较深。这本书也是以时间顺序来介绍中国近代的历史状况,但是它却和很多著作中框架有显著的不同。总的来说,这本书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些在以前读过的历史著作中所很少涉及的一些人物和史实,我觉得这样会让我们更客观的去认识历史,引发我们自己的历史判断。
一、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过程
我认为用新陈代谢来描述中国近代社会的进程既贴切有形象可感,马上就可以让读者头 脑中有了一个系统的框架,中国近代社会是是一个新旧交叉的过程。
新陈代谢是生物学中的概念,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也就是同化和异化两个过程。
作者之所以用新陈代谢来描述中国的近代社会是因为,近代社会的过程和生物学里新陈代谢的过程是非常相像的,无论是从横向的过程来看,还是从纵向的过程来看,近代社会的确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新陈代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包括了同化和异化两
中国社会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社会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宋贵伦《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28日 13版)从2004年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至今,已经十年。十年来,我国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取得了新的大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年来,我们党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取得了新发展
以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为标志,开辟了中国社会建设新阶段。应当说,我们党是一贯重视社会建设的。关心群众生活、倾听社会呼声是党的优良作风。但真正向全党、全国人民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的任务,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高度,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申和展开了相关论述,使有关理论进一步系统化。
1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开创了我国社会建设的新局面。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建设格局中,明确指
尔雅中国社会与文化
1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形容的是以下哪个职业?() A、新闻工作者 B、律师 C、教师 D、政治家
我的答案A 得分: 0.0分 2
孙志刚事件促进了以下哪项法律法规的废止?() A、《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B、《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D、《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1978年著名的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初发表在哪份报纸上? A、人民日报 B、参考消息 C、光明日报 D、新华日报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4
从社会影响而言,新闻最根本的属性是每日都在影响社会的工作。() 我的答案:√
2
《纽约世界报》的创办者是()。
? ? ? ?
A、赫斯特 B、贝内特 C、普利策
D、亨利·斯坦利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
“人有多大胆,地有大产”是以下哪个时期的政治口号?()
? ? ?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
D、国内战争时期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3
新闻工作者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全面的判断,离不开其平时对于社会现状的了解和知识积累。()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中国社会阶层分析
对中国各社会阶层做翔实的分析,包括阶层、人群、工作、收入、家庭结构、在总人群占比、各类人群分别适合哪一类的房地产公司和房地产项目,非常详细,逻辑清晰。
阶层 1 顶层 2 上层
人群 省部级以上高管5000位、富豪榜2000位
人数 7000人 27万人 55万
户均人口 (人/户) 2.2 2.8
阶层人口
正副市厅级高管(含上一级退休)、富豪、顶级演艺体 育明星 正县处级官员(含上一级退休)、富裕人士、创业新贵 中上层A 3 中上层A 、大型外企高层、黑金人士、一线演艺及体育明星 中上层 副县处级官员(含上一级退休)、创业新贵、大型国企 4 中上层B 外企中高层、中型外企民企高层、上市公司享有股权激 中上层B 励中高层、高薪行业专业人士、演艺体育人士、黑金人 5 中层 6 7 8 9 10 11 12 底层 13 底层B 底层B 下层 中层B 中层B 中下层A 中下层A 中下层B 中下层B 下层A 下层A 下层B 下层B 下层C 下层C 底层A 底层A 城镇失业及半失业人员、部分农民工、大部分农民 中层A 中层A 正科级官员(含上一级退休)、民企中高层、外企高级 白领、知识精英、个体经营者、SOHO人士、二三线演艺 体育人士 副科级官员(含上一级退休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
张金超1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读完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感触比较深。这本书也是以时间顺序来介绍中国近代的历史状况,但是它却和很多著作中框架有显著的不同。总的来说,这本书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些在以前读过的历史著作中所很少涉及的一些人物和史实,我觉得这样会让我们更客观的去认识历史,引发我们自己的历史判断。
一、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过程
我认为用新陈代谢来描述中国近代社会的进程既贴切有形象可感,马上就可以让读者头 脑中有了一个系统的框架,中国近代社会是是一个新旧交叉的过程。
新陈代谢是生物学中的概念,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也就是同化和异化两个过程。
作者之所以用新陈代谢来描述中国的近代社会是因为,近代社会的过程和生物学里新陈代谢的过程是非常相像的,无论是从横向的过程来看,还是从纵向的过程来看,近代社会的确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新陈代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包括了同化和异化两
居委会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当下城市居民委员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及相关对策
专业班级: XXXX级社会工作 学生姓名: XXX 学生学号: XXXXXXXX 课程名称: 社区概论
2013年 6月
1
目 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3 引言???????????????????????????4 一、当下城市居委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5 (一)社区居委会承担职能与性质不符????????????5 (二)社区居委会事务参与严重不足?????????????5 (三)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关系不畅??????6 二、当下城市居委会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7 (一)社区居委会和政府部门关系理论与现实的错位??????7 (二)居民对社区居委会认识模糊 ??????????????7 (三) 新型商品小区发展对居委会的冲击???????????8 三、推进城市居委会建设的对策???????????????8 (一) 规范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实际操作性?????????8 (二)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居委会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当下城市居民委员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及相关对策
专业班级: XXXX级社会工作 学生姓名: XXX 学生学号: XXXXXXXX 课程名称: 社区概论
2013年 6月
1
目 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3 引言???????????????????????????4 一、当下城市居委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5 (一)社区居委会承担职能与性质不符????????????5 (二)社区居委会事务参与严重不足?????????????5 (三)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关系不畅??????6 二、当下城市居委会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7 (一)社区居委会和政府部门关系理论与现实的错位??????7 (二)居民对社区居委会认识模糊 ??????????????7 (三) 新型商品小区发展对居委会的冲击???????????8 三、推进城市居委会建设的对策???????????????8 (一) 规范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实际操作性?????????8 (二)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