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公转知识点
“地球的运动公转知识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地球的运动公转知识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地球的运动公转知识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地球的运动——公转
高三一轮复习用
地球的运动----公转 ----公转
高三一轮复习用
知识回顾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导致 昼夜交替 现象。 现象。 . 2.产生 地转偏向力 ,使水平运动的物体 . 方向发生偏转。 方向发生偏转。 3.使地球上不同 经度 的地方,形成不同 的地方, . 的地方时。 的地方时。
高三一轮复习用
地球的公转
高三一轮复习用
A
B
D
C 1.公转特征 (1)轨道:近似正圆的 ,太阳位于它的一个焦点上。 (2)方向:图中为 方向。 (3)周期 恒星年: 。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高三一轮复习用
1 2
3 4
高三一轮复习用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高三一轮复习用
影响(1)引起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往返运动
影响(2) 晨昏线的 分界点在 与 之间 往返运动
高三一轮复习用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判读及规律
高三一轮复习用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高三一轮复习用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高三一轮复习用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高三一轮复习用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3.昼夜长短计算的方法(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长时数= 夜 弧度数 弧度数/15°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 °
地球概论知识点总结
地球概论
一、填空 1.天体是宇宙中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总称,其中 恒星 和 星云 拥有极其巨大的质量,它们的集合体构成了星团和星系。
2.太阳大气按其物理性质的差异,从内到外依次可分为 光球 、色球 和 日冕。 3.0°经线和 180°经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而 20°W 经线和160°E 经线则是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
4.在中纬度地区,天体的周日圈与地平圈 斜交 ,所以人们所看到的天体都是从 偏东方 升起,然后在 偏西方 落下。
5. 昼夜长短 和 太阳高度 决定了地球表面得到的太阳热量,它们是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形成的主要因素。
6.地球上极昼极夜现象出现在 ±66°34′―― ±90° 的范围内。
7.历法是 协调回归年、朔望月、太阳日这三种天文自然周期的方法,即科学地、人为地安排年、月、日的法则。
8.二十四节气实质是反映了 太阳在黄道上 的运行周期,其长度等于 回归年,因而是地道的 阳 历。
9.恒星时是用 春分点的时角 来表示的,主要用于 天文学 方面,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时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10.区时就是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是该时区内使用的统一时间
地球和地图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考点归纳
一、地球和地球仪
1、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地球的形状是2、描述地球大小的三个数据:赤道周长
地球自转轴叫3 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
6、经纬网 含义:
作用:
三、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
概念:表示(1)比例尺 公式:比例尺=
表示方式: 大小1/100 1/100000
(2有指向标的地图:
经纬网地图:
(3)图例:地图的语言,包括2、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地面某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是
(4)等深线是
3、地图的用途
四、重点地图:11页地球公转示意图
12页地球上的五带
16页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示意图
典型试题
1、下列纬线中最长的是( )
A、10°N B、 20°N C、40°S D、60°S
2、当你到一个城市旅游时,你选择那种地图较为合适(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城市地形图 D、城市旅游交通图
3.如果两地的实际距离是50千米,那么在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直线距离应是:( )
A、10厘米 B、4厘米 C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篇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整理
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 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
2. 同一时刻, 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时差)
地方时-----每个地方所在经度的时间.
东面的时间始终要比西面的时间要早达到某一时刻.
A.时区和区时
(1)时区的划分:
为了统一时间, 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15°划为一个时区的方法,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区时:每个时区都以本区的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就是区时。
B.日界线
由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 日期要加一天,时刻不变
由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 日期要减一天,时刻不变
C.地球上的日期变更线
(1) 国际日期变更线: 180°经线. (规定)
(2) 零时线: (变化)
当零时区为正午12时时,全球只在同一天;
其他时间,全球均有两个日期.
D.区时计算方法
(1)用已知的经度推算时区;
经度数÷15°= 商整数即为时区数
余数>7.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SINOMAPS PRESS
人类对地球运动的认识 ——从托勒密到哥白尼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公元14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在总结前人工 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根据这一学说,地为 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 球转动。这一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 落、周而复始的现象,又符合上帝创造人类、地球必然 在宇宙中居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宗教教义,因而流传时间 长达1300余年。
到中世纪末,由于用托勒密地心体系推算出来的行 星位置与实际天象的观测结果不符,人们才开始怀疑地 心说的正确性。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他的不 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中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在他阐 释的日心体系中,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 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
哥白尼的“日心说”模型
按照日心学说,就地球 上的人来看,天上恒星的位 置应随着地球绕太阳运动而 发生变化。1838年,德国天 文学家白塞尔才首次利用三 角方法测出一颗名为天鹅61 的恒星的位置变化,并推算 出它的距离为11.2光年,从 而最终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 地动学说。
托勒密简介:
一、生平简介 托勒密(公元
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地 球 运 动 的 基 本 形 式
自 转 与 公 转
地 球 自 转 、 公 转 的 特 点
地 球 自 转 公 转 的 关 系
——
N地轴
w
地 轴 为 中 心 自 西 向 东
E
s
N
S
北极上空为逆时针旋转
南极上空为顺时针旋转
有关概念 1恒星日:以某一恒星为参照物,自转一周360°,所需 时间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 1太阳日: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 间24小时,即1个太阳日。 1恒星年:相对于认为无限远处的一恒星来说,地球绕日 转过了360°,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即一恒星年。 它是以恒星为参照物,太阳中心连续两次经过地球与某一 恒星连线的时间间隔.
线 速 度 由 赤 道 向 两 极 递 减
除 两 极 外 , 角 速 度 相 等
北极 15°/h
60°
15°/h
30°
15°/h 地心 赤道
南极
方 绕向 日自 运西 动向 东
开普列行星第二定理在行星公转轨道上,
相同时间内行星向径扫过的面积相等。
总结项目 区别
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地轴
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太阳
概念 轴心
自西向东方向 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转动 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转动 恒星
地球化学知识点总结(详细)
第一章
1.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称为克拉克值。元素在宇宙体或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称之为丰度。丰度通常用重量百分数(%),PPM(百万分之一)或g/t表示。 2 .富集矿物:指所研究元素在其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它在岩石总体平均含量的那种矿物。
3. 载体矿物:指岩石中所研究元素的主要量分布于其中的那种矿物。
4. 浓集系数 =工业利用的最低品位/克拉克值。为某元素在矿床中可工业利用的最低品位与其克拉克值之比。
5.球粒陨石:是石陨石的一种。(约占陨石的84%):含有球体,具有球粒构造,球粒一般为橄榄石和斜方辉石。基质由镍铁、陨硫铁、斜长石、橄榄石、辉石组成。划分为: E群——顽火辉石球粒陨石,比较稀少;O群——普通球粒陨石: H亚群—高铁
群,橄榄石古铜辉石球粒损石;L亚群—低铁群,橄榄紫苏辉石球粒陨石; LL亚群—低铁低金属亚群;C群——碳质球粒陨石,含有碳的有机化合物和含水硅酸盐,如烷烃、芳烃、烯烃、氨基酸、卤化物、硫代化合物等。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重要信息。分Ⅰ型、Ⅱ型和Ⅲ型。 Ⅰ型其非挥发性组成代表了太阳系星云的非挥发性元素丰度。
6.浓度克拉克值=某元素在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克拉克值,反映地质体中某元
运动学、声学知识点
【运动的世界】
一、1、机械运动: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称为运动,位置不变则为静止。 2、两类考题:⑴判断物体运动状态:只需看它与参照物的位置有否改变
(2)判断参照物:方法:先找到运动主体为研究对象,然后看它实际相对谁有这样的位置改变,谁就是参照物。如:“巍巍青山两岸走”, 青山走(运动),则青山是研究对象,相对于舟中人位置改变,故参照物是舟中人。 “小芳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她是静止的,说明小芳和参照物之间位置不变,只能选自行车为参照物。 二、长度的测量:1、国际单位:m
换算:1km=103 m、 1m= 10 dm = 10 2㎝ = 103mm= 10 6 μm = 10 9nm 2、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 使用前三观察: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 使用时:放:刻度尺放正,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 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图1
分度值:0. 1cm =1mm
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1.4cm+0.00cm=1.40cm
正对刻度线也要补零表估读!
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即刻度尺每最小格的长度)(如图1)
记:测量值由数值和单位组成。注:测量值的倒数第二位是分度值所在
天体运动知识点及练习
一、卫星的运动参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问题
天体的运动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即
由此可得线速度v与轨道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角速度与轨道半径的立方的平方根成反比;加速度a与轨道半径的平方成反比;周期T与轨道半径的立方的平方根成正比.
二、求天体的质量(或密度)
1.根据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卫星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向心力由中心天体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即
4π2r4π2r
3Mm由G2=m得M= TGTr
(若天体的卫星在天体表面附近环绕天体运动,可认为其
轨道半径r等于天体半径R,则天体密度)
2.根据在天体附近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的重力,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由天体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和天体的半径求天体的质量 由 得
(式中M、g、R分别表示天体的质量、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
度和天体的半径.)
三、双星问题
设双星的两子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相距L,M1和M2的角速度分别
为ω1和ω2,线速度分别为v1和v2,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1.双星中两颗子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相同
2.双星中两颗子星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和周期相同
3.两子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与质量成反比r1:r2=m2:m1
4.两子星圆周运动的 线
地球物理测井知识点复习 - 图文
1、 在扩散过程中,各种离子的迁移速度不同,这样在低浓度溶液一方富集负电荷,高浓度溶液富集正电荷,形成一
个静电场,电场的形成反过来影响离子的迁移速度,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如此在接触面附近的电动势保持一定值,这个电动势叫扩散电动势记为Ed。
2、 泥岩薄膜离子扩散,但泥岩对负离子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部分氯离子,扩散的结果使浓度小的一方富集大
量的钠离子而带正电,浓度大的一方富集大量的氯离子而带负电,这样在泥岩薄膜形成扩散吸附电动势记为Eda 3、 当地层水矿化度大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储集层自然电位曲线偏向低电位一方的异常称为负异常。 4、 当地层水矿化度小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储集层自然电位曲线偏向高电位一方的异常称为正异常。 5、 在钻井过程中, 通常保持泥浆柱压力稍微大于地层压力,在压力差作用下,泥浆滤液向渗透层侵入,泥浆滤液
替换地层孔隙所含的液体而形成侵入带,同时泥浆中的颗粒附在井壁上形成泥饼,这种现象叫泥浆侵入. 6、 高侵:侵入带电阻率Ri大于原状地层电阻率Rt; 7、 低侵:侵入带电阻率Ri小于原状地层电阻率Rt
8、 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距离小于不成对电极到成对电极距离的电极系叫梯度电极系。
9、 标准测井:是一种最简单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