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肾癌靶向治疗最新治疗进展
“晚期肾癌靶向治疗最新治疗进展”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晚期肾癌靶向治疗最新治疗进展”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晚期肾癌靶向治疗最新治疗进展”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肾癌的靶向治疗现状与进展
肾癌的靶向治疗现状与进展
寿建忠,马建辉
【摘要】靶向治疗是转移性肾癌的一线及二线治疗手段,其药物从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两类: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抑制mTOR途径。抗VEGF/VEGFR药物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贝伐珠单抗联合IFN-α和帕唑帕尼。抑制mTOR途径包括替西罗莫司、依维莫司等。多个靶向药物国外的III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显示,靶向药物明显改善了转移性肾癌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或PFS和总生存期(OS)。靶向药物有独特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多靶点药物。目前尚缺乏预测靶向药物治疗肾癌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标志物。在中国,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癌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可能与欧美国家有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肾癌;靶向治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TOR途径
从2005年12月美国FDA批准索拉非尼(sorafenib)作为治疗晚期肾癌的首个靶向治疗药物上市以来,陆续有舒尼替尼(sunitinib)、替西罗莫司(temsirolimus)、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联合IFN-α、帕唑帕尼(pazopanib)、依维莫司(everolimus)等靶向药物被批准在
2015年肾癌治疗指南
一线治疗
过去,转移性肾癌的治疗限于细胞因子治疗或新药临床试验。在过去15年间,有多个针对转移、复发或无法切除的透明细胞癌患者的IL-2与干扰素不同剂量不同形式的联合的临床试验。这些研究显示高剂量IL-2的有效率高于低剂量。高剂量IL-2对于部分患者可以获得较高的有效率,包括能获得完全缓解。这也是唯一报道能够获得持续缓解的药物。因此,行为状况好(KPS>80),特别是瘤负荷小或主要是肺转移的患者,可以采用高剂量IL-2治疗。入组临床试验,与接受高剂量IL-2治疗对于某些患者推荐为2A证据。
尽管过去15年间,细胞因子一度是晚期肾癌的标准治疗,但如今靶向治疗已成为了主要的一、二线治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审批了五种治疗转移性RCC的靶向药物:舒尼替尼、索拉芬尼、CCI-779、依维莫司、贝伐单抗联合干扰素。危险分层对于治疗的选择是重要的,MSKCC(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Criteria)危险因素评分是最常用的预后分层模型。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高LDH(超过1.5倍正常值)、高血钙(纠正钙>10mg/dL或2.5mmol/L)、贫血、诊断到全身治疗的时间小于1年及KPS评分<80分。无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预后好,1-2项为中等,≥3个为预后差。 透明细胞为主型
舒尼替尼
头颈部肿瘤的靶向治疗研究最新成果
第一节 概述
头颈部癌瘤包括三个部分:耳鼻喉部肿瘤,口腔颌面部肿瘤与颈部肿瘤。耳鼻喉部以鼻咽癌最多见,颈部以甲状腺肿瘤多发病,口腔颌面部肿瘤则以口腔粘膜上皮及涎腺上皮肿瘤来源为多见。 头颈部癌瘤占全身癌瘤中16.4-39.5%, 头颈部癌瘤中口腔颌面部肿瘤占1/3左右。 发病年龄高峰以40-60岁之间,74%病例在60岁以内,与西方国家相比约年轻10岁。 近年来,已经发现我国鼻咽癌具有突出的地区性和人群易感性,广东省以四会市发病率最高,据1987-1990年资料,男性为 33.21/10万,女性为7.42/10万,居中国首位,口腔癌中,好发部位顺序有所变化,60年代好发部位前三位依次为牙龈,舌,颊黏膜。舌癌的发病率,自80年代以来,已经跃居首位,其次为颊黏膜,牙龈,口咽,唇,口底。与美国Cunnin gham(1986)资料口腔癌发病部位舌,口底,下牙龈,颊,上龈,硬腭有所不同。喉癌的发病率在大城市中以辽宁省较高,为2/10万,其中,声门上癌最多,约占80%,次为声门癌,约占19%,声门下癌最少,约1%。 舌癌女性与男性之比已上升为1:1.17;特别是40岁以下的女性,其发病原因不十分清楚。40岁以下病员的淋巴结转移率(42.4
中医治疗晚期肝癌疗效评价
中医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晚期肝癌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脾虚证和湿热证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0%(28/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4.3%(19/35),p50分,按国际tnm分期标准分为ⅲ期48例,ⅳ期22例。患者肝功能child a级47例,child b级16例,child c级7例。将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tnm分期、肝功能分级、临床表现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辅以保肝、支持疗法。疼痛较剧烈的服用止疼类药物,突发性疼痛发作时给予相当于1/4~1/3 q 12h剂量的即释阿片类药物。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脾虚证和湿热证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①脾虚证:治以扶正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组方:白花蛇舌草30g、生地15g、白英15g、龙葵15g、黄芪1
DIC临床治疗进展
DIC临床治疗进展
摘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同时或继发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近年来,DIC特别是全身病理性纤维蛋白沉积的机制比较明了,并被认为是多器官衰竭发生的原因之一,其中许多细胞因子在凝血和纤溶紊乱中起重要作用。总结近年有关文献,对有关DIC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治疗进展
一、DIC的治疗原则
目前还没有指导DIC治疗的确凿依据,很多有关DIC最佳治疗还有争论。一般认为治疗DIC的关键是治疗引起DIC的基础疾病,根据对DIC机制认识而设计的支持治疗也是必要的,这些治疗包括血浆或血小板的替代治疗、抗凝治疗及使用生理性凝血抑制剂等。
二、血浆和血小板替代疗法
血小板和凝血因子降低可增加出血危险,但不能只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血浆和血小板替代治疗。要纠正凝血障碍可能需要大量血浆,尽管提高血浆中凝血因子的浓度可以减少这种需要量,但大量补充血浆仍不可取。因为补充的血浆中可能含有的即使是微量的活化凝血因子也可对DIC患者有害。另外,这些提高了凝血因子浓度的血浆中只包含了有限的几种凝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靶向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
当代医学2010年lfl第16卷第2期总第193期ContemporaryMedicine.Jan.2010,V01.16
NO,2IssueNo.19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靶向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张颜何明生
[摘要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恶性程度商、复发率高、多重耐药、预后差等特点,其治疗存在较大困难。化疗为其治疗的主要手段,不同
化疗方案与预后治疗效果有关。靶向基因治疗在化疗过程中取得明显效果.现将近年来靶向基因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靶向基因;治疗
[Abstract]Acutelymphoblastic
leukemiawith
a
highdegreeofmalignancy,recurrencerate,multi-drugresistance,poor
prognosis
features,there
is
a
greaterdifficultyinitstreatment.Chemotherapyfortheirprimarymeansoftreatment,differenttreatmentregimen
andprognosisrelated.Targeted
gene
therapyinthe
CO
关于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
1. A Study of Avastin (Bevaci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Xeloda (Capecitabine) and Cisplatin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recruiting participants)
Purpose
This 2 arm study will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vastin versus placebo, in combination with Xeloda and cisplatin, in patients who have received no prior treatment for advanced or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ill be randomized to receive either Avastin 7.5mg/kg iv or placebo iv, in combination with Xeloda 1000mg/m2 po bid on days 1-14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靶向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
当代医学2010年lfl第16卷第2期总第193期ContemporaryMedicine.Jan.2010,V01.16
NO,2IssueNo.19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靶向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张颜何明生
[摘要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恶性程度商、复发率高、多重耐药、预后差等特点,其治疗存在较大困难。化疗为其治疗的主要手段,不同
化疗方案与预后治疗效果有关。靶向基因治疗在化疗过程中取得明显效果.现将近年来靶向基因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靶向基因;治疗
[Abstract]Acutelymphoblastic
leukemiawith
a
highdegreeofmalignancy,recurrencerate,multi-drugresistance,poor
prognosis
features,there
is
a
greaterdifficultyinitstreatment.Chemotherapyfortheirprimarymeansoftreatment,differenttreatmentregimen
andprognosisrelated.Targeted
gene
therapyinthe
CO
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进展
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进展
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病变特点为滑膜炎,以及由此造成的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1]。全世界的发病率约为0.5~1.0%,我国发病率在0.3~0.4%,通常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目前治疗RA的传统药物有三类: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和糖皮质激素等。近年来,随着对RA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一些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RA 病理发生过程,而针对RA发病过程中不同环节的生物学治疗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单克隆抗体药物问世,代表着进入RA的靶向治疗时代。本文就RA的发病机制及其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以T细胞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治疗
多种T细胞在RA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通过直接接触或分泌炎性介质的方式参与RA的发生和发展,① Th1/Th2及Th17细胞:自身反应性Th1可产生IL-2、干扰素γ (IFN-γ)等促炎细胞因子,从而引起滑膜炎症,而Th2细胞可产生IL-4、IL-10、IL-13等抑炎细胞因子,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因此RA
分子技术在肿瘤靶向药物治疗的应用
分子技术在肿瘤靶向药物 治疗的应用中南大学病理学系 湘雅医院病理科 周建华
肿瘤靶向治疗 (Target therapy of cancer)
依据已知肿瘤发生的异常分子和基因, 设计和研发针对这些特定的分子和靶点 药物,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靶向治疗的前提就是明确肿瘤的特异靶 基因变异类存在与否和变异类型; 个体化治疗的雏形。
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技术
简介
FISH =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利用荧光标记的DNA探针检测组织或细胞内 与其互补的DNA片段 应用:遗传病诊断 血液肿瘤 实体瘤
样本:羊水、绒毛、流产组织、外周血、 骨髓、体液及各种肿瘤组织等
工作原理用已知的标记单链核酸为探 针,按照碱基互补的原则, 与待检材料中未知的单链核 酸进行异性结合,形成可被 检测的杂交双链核酸。由于 DNA分子在染色体上是沿着 染色体纵轴呈线性排列,因 而可以探针直接与染色体进 行杂交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 染色体上定位
荧光标 记探针
探针变性
杂 交
样本DNA变性
FISH技术在淋巴造血系统 肿瘤中的应用FISH检测染色体易位(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