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国共两党战略大决战的战争是
“揭开国共两党战略大决战的战争是”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揭开国共两党战略大决战的战争是”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揭开国共两党战略大决战的战争是”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战略大决战习题
战略大决战习题
1.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 A.南京解放后 B. 渡江战役后 C.三大战役后 D.全国大陆解放后
2.有人形象地称辽沈战役为“关门打狗。” 认为这里的“门”是指: A、辽宁 B、沈阳 C、长春 D、锦州
战略大决战习题
3、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
上
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战略大决战习题
5、标志统治人民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 台的事件是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南京解放 D、北平和平解放
战略大决战习题
6、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 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 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 国有殇。 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诗人总理”温家 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 会场上想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分离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战略大决战习题
1、参加淮海战役的人民解放
比较研究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比较研究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作者:杨青云
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04期
【摘要】以“九一八”事变后的历史史实为依据,从“事变”后国共两党的对日态度,国共两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的作用,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对比研究。论证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所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
【关键词】国共;两党;抗日战争;中流砥柱
近年来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成了抗日战争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并有着较大的分歧。一段时期内,尤其是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大陆学界否定或贬低国民党的抗战作用。目前大陆学界纠正了这种错误,但有一部分学者和关注这一问题的人,却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过分夸大国民党的作用,甚至极力诋毁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尤其是网络文章满天飞,有些文章通篇都是诋毁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作用的。影视作品也存在片面夸大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作用的现象。对比研究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有利于澄清抗日事实,还原抗日真相。 一、“九?一八”事变后国共两党对日本侵略的态度及
比较研究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比较研究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作者:杨青云
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04期
【摘要】以“九一八”事变后的历史史实为依据,从“事变”后国共两党的对日态度,国共两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的作用,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对比研究。论证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所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
【关键词】国共;两党;抗日战争;中流砥柱
近年来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成了抗日战争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并有着较大的分歧。一段时期内,尤其是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大陆学界否定或贬低国民党的抗战作用。目前大陆学界纠正了这种错误,但有一部分学者和关注这一问题的人,却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过分夸大国民党的作用,甚至极力诋毁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尤其是网络文章满天飞,有些文章通篇都是诋毁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作用的。影视作品也存在片面夸大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作用的现象。对比研究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有利于澄清抗日事实,还原抗日真相。 一、“九?一八”事变后国共两党对日本侵略的态度及
战略大决战习题
战略大决战
一、单项选择
1.1948年三大战役中首先展开的是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下列战役中,被陈毅称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是指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1949年初,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的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三大战役中“关门打狗”的战役是指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5.在辽沈战役中,被比做“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的一条扁担”是指 ( ) A.营口 B.沈阳 C.长春 D.锦州
6.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是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
1927:国共两党反目成仇的根源
1927:国共两党反目成仇的根源
1927年的蒋介石 1927年的汪精卫
1927年度事件:国共分裂
1927年的国共分裂,也就是国民党的武力“清党”——以暴力手段清除国民党内的共产党,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极为特殊的分水岭。在“革命”与“反革命”之外,考察这场巨大变故的前因后果,仍有许多值得深思之处…… 国共反目:“包办婚姻”的必然结局
“革命,反革命,不革命。 革命的被杀于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杀于革命的。不革命的或当作革命的而被杀于反革命的,或当作反革命的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并不当作什么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反革命的。 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革革……”——这是倾向于同情共产党的鲁迅在1927年9月所写下的一段文字。
“近来蒋介石们不堪共产党的压迫,已经翻过脸,宣言?讨赤?,而且残杀的程度比北方厉害多少倍。同时共产党势力范围内也天天残杀右派。据各方面的报告,最近三个礼拜内双方党人杀党人——明杀暗杀合计——差不多一万人送掉了,中间多半是纯洁的青年。可怜这些人胡里胡涂死了,连自己也报不出帐,一般良民之入枉死城者,更不用说了。”——这是倾向于同情国民党的梁启超在1927年5月写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
史学家把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划分为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难当头,国民党军队纷纷开赴抗日前线,从正面抗击日军;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不同版本的历史教科书总是或集中或分散的把两个战场的理论转达给我们。作为教师理解两个战场的理论以及真实存在没有问题,关键是学生。根据以往教学的经验,只要两个战场理论一出台,学生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抛出来:“都是打日本的战场,怎么会出来两个?”“敌后是什么意思?是敌人的背后,还是战场的背后,指躲起来不参加抗日?”“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向来英勇顽强,勇挑重担,为什么不去正面对敌,而要跑到后方?”学生的这些疑问确是初中历史这部分教材教学的难点,也恰好是教师处理好这部分教材内
容的切入点,只有帮助学生弄清楚这些问题才有可能突破“两个战场”这个难点。
一、敌后战场的概念
对于正面战场的概念,同学们的理解一般没有问题。而“敌后战场”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敌后战场是指在被日军已经占领的地方开辟出来的战场,由共产党领导,以开展游击战争为主要形式打击日伪军。所谓敌后,我从字面理解其含义是“沦陷给敌人以后”。这是抗战
初中:《战略大决战》黄石大冶十中 江旭芳
《战略大决战》说课稿
黄石市大冶市第十中学 江旭芳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战略大决战》,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课是《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该单元的主题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本课所讲的是战略决战时期的战争过程。课文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三大战役,二是百万雄师过大江。中共中央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胜利的牢固基础;三大战役以后,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的屈辱史,迎来的是新中国的诞生。本课在中国近现代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课标要求
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三)学情分析
1、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八年级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的创造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已经初步具备分析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2、通过调查,学生对三大战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18课战略大决战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板书设计
第18课战略大决战
一、三大战役(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1.背景
2.概况
3.意义
二、渡江战役(1949年4月20日至1949年6月1日)
1.背景
2.概况
3.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并用动态板书演绎解放战争发展形势:
1.蒋介石何时发动内战?(1946年6月)
2.头一年里,战况如何?(敌人对中原解放区、陕甘宁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等地发动进攻,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守。但是我军在正确战略作战方针指导下,大量歼灭敌军,粉碎了敌军的进攻。战争形势的变化,使人民解放军具备了转向全国性战略反攻的条件。)
3.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随着各战场的解放军转入反攻,国民党军队被消灭的数字达到200多万。他们只能把兵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通过决战彻底打垮敌他们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大决战阶段。(布置学生阅读93—98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三大战役
1.学生根据94页《三大战役示意图》与教师在黑板上手书的草图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导学案 新人教版 - 图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导学案 新人教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1 / 7 学习目标 理 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的主要历史特征 解 基础知识 掌 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等基本历史事实要素 握 阅读资料使从课文和插图中掌握三大战役等基本历史事实要素,形成正确的时用图表 空概念和练习使用图表的方法 力训练过程通过了解战局变化,从对比中区别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分析比较整方法 的历史意义;从装备优劣、兵力众寡、战局起伏等方面分析对比国合教材 共双方军力的发展演变,归纳出蒋家王朝灭亡的必然性 活动探究 “以史带论”,讨论、列举共产党以弱胜强,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 历史使命社决心学习毛泽东等战略家军事指挥家以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准确会责任 把握历史机遇、夺取革命彻底胜利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情感态度价 环保文保值 观 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军民避免了伤亡,大家都能比较安定地迎来新意 生活,保护了许多文物,保护了人文环境,有利于此后北
英国两党制的特点及反对党的作用_胡康大
英国两党制的特点及反对党的作用胡康大
内容提要:英国的两党制是其国内政治长期稳定的重要原因历史传统和现行的选举制度是现行两党制长期存在的决定因素而有效的政府,,。
。
保守主义的重要影响,
、
稳定的两党制导致了稳定无论,
使中央政府的权力高度集中,
。
英国政党的组织情况亦反映了这一点实权掌握在中央机构手里、
在中央还是地方有效执政如福利、
每个政党都有健全的组织。
,
因此执政党能够,
而反对党亦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英国的政党具有明显不同的阶级基础税收等问题的辩论,.
,
无论对政党的支持。
竞选宣言
还是下院对诸
无不具有一定的阶级色彩“、
政策和立法的趋同现象是两党制英国的两党制从根本上讲不是敌,
的又一特点
两党在政治上出现了一种新的中间立场两大政党的政策,
”。
对的
,
而是竟争性的
行动均以实效为重。
没有具体的理论
,
却有很大,
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从而使两党制得以长期稳定地存在,
反对党的存在是英国政党政治的重要特点
它的积极作用是两党制稳定的重要前提,。
而其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是它发挥制衡和监督政府作用
在选民要求改变政策时接过、
政府责任的保证
。
在某种意义上,
,
英国宪法的发展是随着两党制的发展而发展的,
英国的两党制与西欧大陆国家实行的多党制相比两党制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有其有利。
也有明显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