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史课后题答案马工程
“世界经济史课后题答案马工程”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世界经济史课后题答案马工程”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世界经济史课后题答案马工程”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世界经济史
1.世界经济史的含义
答:世界经济史的主题,就是研究各个国家不同时代的生产和交换关系。
具体说包括两个方面:
历时性。指的是按时序描述和阐释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 和制度演进。它决定世界经济史的时间范围。1 共时性。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和民族经济增长的实绩、经济交往,以及各民族经济在历史上的冲突与融合。它决定世界经济史的空间范围。
2.世界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答:经济史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过程。它一方面要求我们对
人类的经济活动历程进行客观翔实的描述,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对经济的发展做出时序性、规律性的阐释。
经济史学是按照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或者是专门
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历史上某一时段的状态,并从中探索经济的规律性的科学。经济史学的最大特点,是将时间概念引入经济分析。它是动态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如何理解世界经济史的时空结构
世界经济史的时间结构
世界经济史研究,从农业革命开始,并将1500年作为一个重要的界限: 1500以前为农业社会或传统社会。
1500年以后为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
1500年以后的人类社会历史是现代化的历史,因而现代化成为世界经济
史的主线。它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
世界经济史
第一章 资本主义的产生
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
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松动;
商品经济的日益活跃;
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
二、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1、城市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 ——意大利北部
威尼斯
佛罗伦萨
水城威尼斯
中介贸易;
手工业;
先进的威尼斯商业组织 。
图片:威尼斯位于亚得里亚海北岸的一些岛屿上,在12c-15c一直是西欧的商业之都和西欧最强大的海上霸主。至今仍是意大利的重要港口和地中海贸易中心之 一,市区建筑在118个岛上,有400座挤相连,以舟代车,有“水城”之称。
一:中介贸易
中介贸易通常是从阿拉伯、波斯、锡兰、印度、苏门答腊、马来亚和摩鹿加群岛和中国得到胡椒、肉桂、生姜、、肉豆蔻、丁香,甘庶糖、宝石以及棉纺织品、丝绒、丝绸、锦缎、绸缎,克什米尔羊毛披肩、香水、神香、玻璃、瓷器和其它珍贵的、便于运输的商品。
二:威尼斯的手工业
很发达,它有发达的造船业和丝织工业,还大 量生产亚麻布、呢绒、武器、玻璃、蜡烛、镜子及棉织品,以供出口交换。
三:先进的威尼斯商业组织
威尼斯商业组织本身在当时说来是先进的,因为在威尼斯最先出现交易所,并且最先制定了银行业和商业核算的技术。威尼斯是现代薄记
山东大学世界经济史课后题
第二章 古代东方的社会经济生活 关键术语
普遍奴隶制:在普遍奴隶制下,作为社会主要生产者的是在国家统治下,被组织在村社中的广大农民。他们不是奴隶,但也不具备独立的人格,他们依附于土地,依附于村社,依附于国家,而不依附于某个奴隶主普遍奴隶制指的是东方专制主义国家中人民所处的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明确的法律制度。与古希腊罗马发达的城邦奴隶制相比表现出非发达性,即身份差异模糊,不存在作为私有财产的明确的占有和活跃的买卖。这种奴隶制之下的奴隶不从属于明确的奴隶主,而是为国家(农村公社)的土地耕作,只是表现为社会地位低下。 东方普遍制存在的原因:东方国家的奴隶制,是以国家土地所有制和村社制度为基础的一种特殊的奴隶制度,具有社会阶层划分的单一性;是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产生的,社会中所有权制度落后;平民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不独立,导致普遍“奴隶化”现象出现。 亚细亚生产方式:马克思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但并没有给出定义。列宁和普列汉诺夫曾就这个问题进行争论。马扎亚尔总结亚生产方式的特征。但他的看法没被俄国和中国学者接受。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亚细亚所有制的前提是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包括家庭和通过家庭组成的部落或部落的联合。土地是共同体的
世界经济史期末复习
世界经济史期末复习
1、普遍奴隶制
存在于古代东方国家的一种不发达的奴隶制形式,普遍奴隶制指的是一种状态,而不是明确的法律制度。奴隶一般来源于战俘与债务奴隶,不是主要社会生产者和生产力的代表。作为社会主要生产者的是在国家统治下依附于土地、村舍和国家,没有独立人格、与奴隶差别不大的广大农民,具有“普遍奴隶”的性质。它广泛存在于古代东方,如中国、印度、两河流域等地。 2、罗马法
罗马法是在《十二铜表法》的基础上发展完善的,是罗马社会奴隶制和简单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部世界性法律,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确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罗马法一是确定了所有交换主体的平等地位。二是确定了私有财产关系,认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三是有极为明确的所有权概念,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和返还占有权等。
3、人口革命
是指近代开始的人口迅速增长。18世纪下半期,随着欧州各国近代农业革命的发生,欧州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迅速提高,这次人口增长以死亡率持续显著下降和生育率缓慢上升为特征。这一时期处在人口变革的突破期,突破了人口周期变化曲线的特征。荷兰和英国是首先开始出现人口持续增长,走出马尔萨斯陷阱的国家。荷兰、英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业革命使农业生产力持续稳
解读金本位之后的世界经济史:美元的升贬与世界经济的升腾和沉沦
经典
解读金本位之后的世界经济史:美元的升贬与世界经济的升腾和沉沦
看我帖子的会知道,起初我是指向这样的观点:美元贬值是各个市场牛市的基础。一日美元贬值不息,一日牛市上涨不止;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帖子开始认为美元继续贬值有可能会将世界经济拖入萧条,除了黄金,不再看好其它金属。
偶然间我突然觉得,当前的世界经济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滞胀时期其实非常相似。与其用昔日的日本、台湾来比拟现在的中国,或许远不如用那个70年代世界经济滞胀时期来比拟现在以及接下来将要进入的时代来得更贴切。
于是回过头再去看那段时间的史料和数据,不经意间突然发现整个美元指数表现出一个长期的贬值趋势,而美元指数的每一次大的升和贬,都恰巧对应着一个世界性的经济升腾和沉沦。现在就回过头去逐步回顾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金本位退出世界经济舞台以来的近40年的历史。
先看全图:
1967年1月-2007年12月的美元、黄金和美国股市S&P500指数(月数据)。为了能将它们放在一个图里,我采用了指数的处理方法,以1967年1月的月收盘为基期,基期取值为1。
首先要看到,在过去的近40年里,美元指数的走势中有一种长期的下降趋势。不要以为这种长期趋势是因为从2002年以来的这段下跌所导致的幻觉,即使
世界经济试题带答案
一、判断
1.多元化、立体性、整体性、国际化、全球化和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特性。(第3页)(对)
2.一体化是全球化的前提条件,全球化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第10页)(错,反了) 3.生产力先进国家及其产业转移过程决定国际分工格局。(第38-39页)(对) 4.世界经济的生产一体化阶段是由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的。(第42页)(错 第三次) 5.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世界市场竞争格局。(第59页)(错) 6.根据GATS,国际服务贸易主要包括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等四种模式。(第60页)(对)
7.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与网络垄断是当代国际分工的新形式。(第103页)(对) 8.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的邓宁在1876年提出的,是垄断所有权优势、生产区位优势和市场内部化优势理论的综合。(第84页)(错 1976年)
9.坚持开放、规避风险、分享收益、促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政府职能。(第106页)(错)
10.经济全球化引起政府经济职能的根本变化,从而导致各国主权的分化与让渡、强化与削弱等问题。(第122页)(对)
11.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交易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监管国际化是金融国际化的四种主要表
世界经济概论
世界经济概论 补本试题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得 分 1、共同市场 2、长波理论 3、国际分工 4、国际经济一体化 5、滞胀
得 分 二 、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本题共 20 分,每小题 2 分)
一 、名词解释(本题共 20 分,每小题 4 分)
1、亚当·斯密的绝对技术差异论中假定生产过程中只投入了劳动力一种生产要素,而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技术差异论中则假定生产过程中至少投入了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 )
2、从就业在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分布看,当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中的就业份额最大。( )
3、国际贸易是跨国界的商品交换活动,包括各种有形商品的进出口,但不包括旅游、运输等服务产品的跨国界交易。( )
4、东南亚国家联盟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建立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 5、海外投资者通过QFII制度投资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是我国引进国外直接投资的一种形式。( )
6、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的潜在冲突体现在,规模经济要求大规模生产相同产品降低平均成
世界经济概论
世界经济概论 补本试题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得 分 1、共同市场 2、长波理论 3、国际分工 4、国际经济一体化 5、滞胀
得 分 二 、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本题共 20 分,每小题 2 分)
一 、名词解释(本题共 20 分,每小题 4 分)
1、亚当·斯密的绝对技术差异论中假定生产过程中只投入了劳动力一种生产要素,而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技术差异论中则假定生产过程中至少投入了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 )
2、从就业在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分布看,当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中的就业份额最大。( )
3、国际贸易是跨国界的商品交换活动,包括各种有形商品的进出口,但不包括旅游、运输等服务产品的跨国界交易。( )
4、东南亚国家联盟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建立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 5、海外投资者通过QFII制度投资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是我国引进国外直接投资的一种形式。( )
6、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的潜在冲突体现在,规模经济要求大规模生产相同产品降低平均成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必考课后习题答案 - 考点
第一章 当代世界政治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演变的?
(1)战后初期的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3大国首脑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时称“雅尔塔体制”,它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 (2)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20世纪50年代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对美国的攻势,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对峙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3)两极格局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两大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4)两极格局的终结: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终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关系最大的变化是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世界分为两极世界。两极世界是以美
个人整理中国经济史课后答案(经济学综合第二本)
第一章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一、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总是建立在对一定的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就是不断开发、利用资源的历史。尤其在技术条件低下的古代社会里,自然资源禀赋影响着国家的经济规模、结构及性质。资源禀赋包括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两部分。
1.土地资源的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土壤特征各异,植物品种繁多。表现在农业生产上,能够为其提供种类繁多的土特产品。这是中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所在。但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国在土地资源上并没有优势。原因在于:
(1)中国古代农业可资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2)中国尽管土壤种类繁多,但具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性的土地较少。
(3)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
2.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国土广袤,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蕴含丰富,属矿产资源富庶国。由于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多。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也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富矿少,贫矿多。二是单一矿少。另外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矿产资源利用不充分,“风水说”观念对矿产资源开采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古代社会,以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