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半条棉被》有感作文
“观《半条棉被》有感作文”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观《半条棉被》有感作文”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观《半条棉被》有感作文”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观《半条棉被》有感
“一送红军下了山、二送红军大路旁、三送红军到拿山……十送红军望月亭。”9月4日,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歌曲《十送红军》在电影《半条棉被》湖南首映式现场响起。
10月14日晚上七点半,根据县局教育整顿要求和县局党委部署,我局积极组织了广大民辅警集体观看革命历史教育题材电影《半条棉被》。通过观看《半条棉被》重温红军长征期间“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故事,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坚守为民情怀,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
该影片根据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三位女红军借宿湖南汝城县沙洲瑶族村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徐家连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由此结下革命友谊的故事,以及红军为革命斗争不畏艰险、长途跋涉、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故事,展现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该片已被列为2020年湖南省“光影铸魂”电影党课的推荐片目。
我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90分钟,却久久沉浸在那个艰苦的革命年代。大雨滂沱的秋夜,三名女红军
观电影《半条棉被》有感
“半条被子”的故事只是红军众多军民鱼水情故事中普通的一个,却让我们看到了红军的信念、红军的理想。
“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在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二道封锁线后,11月初,中央机关、中央军委纵队等陆续抵达湖南汝城县沙洲村。
这时有三个女红军受伤脱离队伍,在自身受伤严重的情况下却把唯一的消炎药给了村民徐解秀发烧的儿子服用,并且在村里养伤期间,用行动感动了村民。她们发现徐解秀家贫困,天寒却没有御寒之物,就想把仅有的一条被子留在她家里。
临走时徐解秀坚决将被子还给三个女红军,在互相推让的过程中,最终女红军决定将被子剪成两半——一半送给村民,一半自己带走,并且承诺等革命胜利后给老百胜送条新被子。
“半条被子”的故事只是红军众多军民鱼水情故事中普通的一个,却让我们看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纪律严明。不仅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却抢着去帮助群众干农活,给人民群众提供帮助。长征时期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互动,展现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和谐景象,也充分体现出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温暖—凝聚前行的力量——观电影《半条棉被》有感
第一篇:温暖—凝聚前行的力量——观电影《半条棉被》有感
近来因习近平总书记湖南考察调研一行,80多年前发生在郴州汝城沙洲村“半条棉被”的真实红色经典故事再次在中华大地传颂,继而被搬上荧幕,再现了当年那段血雨腥风却又感人肺腑的历史。
雨像是这部影片的一条明线,一直在牵着每一个细节,揪着每一个人心。一场哗哗啦啦的大雨拉开了整个故事情节,三个女红军在秋风冷雨里等待大部队,饥寒交迫,前途渺茫,生死未卜......看到这不歇的雨,看到这受伤的女战士,我感到了一阵阵寒意。然而随着剧情和画面的推进,我的心里融入了更多的温暖,让我感动、让人奋进!
一把钥匙温暖三颗心。破旧简陋的老屋,家徒四壁的贫困,一把铜锁隔成两个世界。忽然,一把钥匙从门缝里悄悄塞了出来,屋里屋外两个世界瞬间合二为一,三位女红军与一位裹脚的年轻妈妈自此开启了相互认识、相互接受并惺惺相惜的互爱之旅,这是一场带爱的充满温情温暖的心灵旅程。正是因为这个开始,才有了后来广泛的、坚强有力的民心支持。
一缕阳光温暖整座城。万恶的旧社会滋生了那么多深重的苦难灾难,民不聊生,但影片的几个细节处理得很温婉,富有诗意。红军小分队在前线为天下劳苦大众的解放、安宁和幸福流血拼命,老百姓在后方自发集会,用最原始最简单的方式为
《半条棉被》 观后感
2016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述了“半条棉被”的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潇湘电影集团继2017年《十八洞村》,再次把握社会脉搏、呼应时代召唤,创作出品主旋律精品电影《半条棉被》,讲述红军长征艰难险阻中,与人民群众互相扶持的温情故事,展现出红军战士超越常人的神性德行,以及真实历史中,中华民族军民一心,赤诚性灵在俯仰天地之间的顽强生长。
一 地母人物:红军战士的人性与神性
《半条棉被》的故事源自历史真实事件,影片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别具匠心地对叙事构成进行戏剧性编排,将影像重点聚焦于红军董秀云的艰难经历,讲述了客观时间下董秀云和红军战士韩玉山的结合——寻夫不遇——留下棉被——英勇牺牲的创伤历史个人经验。在整个事件发生过程中,董秀云无不体现出“地母”意象的神性光辉,“地母&
《半条棉被》观后感范文
1934年11月初,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见到徐家家境贫寒,连御寒的被子都没有,就将身上唯一的一条行军被与徐解秀母子合盖。临走之际,女红军坚决要把被子留给徐家母子,可朴实的老百姓哪里会接受?就这样你推我阻,女红军最后只能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还说:“这半条棉被留给你,等革命成功后,我们再来看你们,到时候带一床很新很温暖的棉被给你们。”
红军走了,徐解秀惦念了五十多年,也将这个感人的故事在心头珍藏了五十多年。等了大半个世纪的徐解秀老人还是没能等到那三名女红军的到来,这三位不知名姓的女红军或许是在某次战争中光荣了,也或许成为了草地雪山的英魂……
电影《半条棉被》将这个感人的故事搬上了大荧幕,生动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段军民鱼水深情的历史,深刻展现了党领导人民军队与人民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生死与同的革命情怀。
看完《半条棉被》,我感触
革命题材影片《半条棉被》心得体会观后感范文模板
革命题材影片《半条棉被》心得体会观后感范文模板
影片《半条棉被》以红军长征为历史背景重现了1934年10月红军长征途中三名女红军借宿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徐家家境贫寒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的时候女红军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的故事场景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革命情怀。
一床棉被温暖几代人这床棉被是女红军董秀云结婚时唯一的礼物,也是她最珍爱的东西,更是她和韩玉山爱情的见证。这床棉被一直跟随着她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当董秀云看到徐解秀儿子在凄风冷雨中瑟瑟发抖时,她用这条棉被严实地裹着孩子,用爱温暖着漏雨的破房子。而当董秀云这支红军小分队临危受命要去保护大部队时,董秀云和徐解秀因为棉被的去留发生了“争执”。把温暖留下还是带走?秀云拿起了剪刀,把一条被子一分为二每家半条。这就是“半条棉被”的来由,它温暖的不仅是徐家,它温暖的是整个民心,整个中国,整整一代人几代人。“共产党是什么?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被子给老百姓的人!”徐解秀老人的这句话仿佛一记重锤敲击在人们心灵上,让我看完电影《半条棉被》后
观明显陵有感作文
7月1日,我和爸爸妈妈等一行十余人去游览钟祥的明显陵。
早晨6点,我们就驾车出发了。沿途有许多座奇形怪状的山,有的像骆驼、有的像狮子、有的像马……山上的树木密密麻麻,郁郁葱葱,我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不禁赞叹道:“好一个天然氧吧!”山间流淌着一条条清澈的小溪,远看像一条条白色的带子。山环抱着水,水倒映着山,真像是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大约走了两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了明显陵。据导游介绍,明显陵是明朝的嘉靖皇帝为了纪念他的父亲而建造的,现在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站在明显陵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大的门楼,上面镌刻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明显陵。门旁立着一块约有五米高的石碑,上面的字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导游告诉我们这块石碑叫下马碑,文武百官前来拜祭时,都要在此下马步行。
走进门楼,我们竟看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路中间铺着宽大的石板,而两边铺着一些卵石。正在我们诧异时,导游讲解道:走这条路是有讲究的,只有皇帝太子才能在中间石板上行走,而文武大臣只能从石子路上通过。我在心里暗暗想道:封建社会竟是如此等级森严。我连忙走在中间的石板上,感觉爽极了,仿佛我就是威严的皇帝。
大约走了两三百米,我们又看到一条小河。导游说这是一条人工河,它环绕着整个陵园,它的作用主要是泄洪
观《建国大业》有感,观《建国大业》有感作文450字
篇一:观电影《建国大业》有感
观电影《建国大业》有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犹如东流长江水,带走了无数英雄与故事。我有幸观看了《建国大业》这部主旋律影片,它带我回到了历史的轨道上,重视60年前那一幕幕难忘的历史和特殊的人物。短短两个多小时,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艰难而又催人奋进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建国大业》讲述的是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四年期间的一些重要历史大事,包括:1945年国共两党重亲和平谈判;1948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五一宣言》;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等。围绕着这些大事的是一些重要的战役与事件:三大战役、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冯玉祥黑海遇难、阎锦文营救民盟主席张澜等大概100多个重要情节。
很多人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不是为了学习革命先辈们的精神,而是在看里面诸多明星的表演。而对于我,因为我刚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深刻地明白这是一件多么神圣不容轻亵的事情。我把它当成一部纪实片来看,想从中还原出当年发生的种种:国共关系的突变,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交谊,国共的十年内战,中国与各个其他国家如苏联、美国等的关系??没有
观阅兵式有感作文
篇一:2015阅兵式观后感800字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观后感
2015年的金秋9月,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个月份里最重要的不是尊师重道的教师节,也不是阖家团圆的中秋节,而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
9月3日一大早,阴雨霏霏了的长春市,天空格外的晴朗,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凉爽的秋风吹在人身上,那种舒适与安逸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形容出来的。我一大早梳洗完毕就坐在了电视机前,等候9·3大阅兵的直播开始。 9·3大阅兵是中国政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开展的众多纪念活动中的一项活动。阅兵于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地区组织实施。此次阅兵是新中国历史上第15次大阅兵,是进入21世纪以来第2次大阅兵,同时也是第一次在非国庆节举行的大阅兵。
参阅部队从7大军区,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武警部队,解放军四总部直属单位抽组。阅兵装备方队展示的装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84%系首次展示。同时,这次阅兵还邀请有关国家军队派代表和方队参加。
此次阅兵,共编50个方队。其中,徒步方队11个,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2个、装备方队27个、空中梯队10个,正式受阅约1.2万人,动用40
观阅兵有感作文800字
阅兵,检阅部队,宣扬国力。今天这一场阅兵更是意义非凡,中国人民用鲜血奠定了这个天下,才有我们今天的生活。
强盛的君威,壮丽的军容无不告诉我们今天的中国强盛如斯。看着这一幕幕,当我们在心潮澎湃的同时,是否应该珍惜这一切的来之不易。
看着三军部队的英姿,我不禁陷入了深思,眼前仿佛出现了数十年前,中国的英雄和伟人们为了这个国家浴血混战,悍不畏死,才有了今天中国的强盛和地位。再细想中国如今年轻一代的种种思潮。些许无奈涌上心头。
中国人总是善忘,就这几十年的时间已经将曾经的一切都当成了遥远的历史,甚至娱乐故事。
行走在各个城市之间,时常可以听到青年人,少年人。这中国新一代的支柱,毫无顾忌张口间便是评论那些英雄,伟人的功绩。更有甚者直接言语间抨击,谩骂,为这个民族国家奉献了一生的英雄和伟人们。他们完全忘了是谁让他们过上了如今的生活,在闲暇之余还有时间批判那些死去的英灵。不得不说人的劣根性是多么的可怕,尤其中华民族这个创造了伟大文明的民族所存在的问题,更是触目惊心。
渐渐的我似乎有点明白了,当初鲁迅在面对无数中国人民的麻木不仁时是何种心情。
还记得,当初看一部极具中华文化的台湾戏剧时,那里面有一个曾经拯救了万民的英雄人物,因为拯救天下而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