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及表面工程就业方向

“金属材料及表面工程就业方向”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金属材料及表面工程就业方向”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金属材料及表面工程就业方向”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解读金属材料表面工程的应用与发展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解读金属材料表面工程的应用与发展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urface engineering of metal materials 外表工程学是一门触及资料科学、冶金技能、机械工程等很多范畴的归纳学科,包含外表科学理论、外表工程技能、外表工程技能设计、外表剖析与检测技能、外表质量与技能进程操控工程、外表工程办理与经济剖析等几个方面。其间外表工程技能是和出产实践联络最为亲近的,一起也代表着出产技能水平的高 低。科学技能的开展和前进对出产设备与仪器提出了更高的需要,杂乱多变的工 况检测着资料功能的好坏,必须在确保经济性前提下,归纳运用各种高新技能进步和改进金属资料功能。

Surface engineering is a discipline information science touch induction, metallurgy,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kills in many areas, including the appearance of scientific theory, the appearance of engineering skills,

钢铁材料及有色金属材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合金钢:

一、 钢的合金化概论

目前常用的合金元素有:硅、锰、烙、镍、钨、钼、钒、钛、铌、锆、铝、铜、钴、氮、硼、稀土等 (一)、钢中的合金元素

钢是以铁为基础的合金,其点阵结构是由铁决定的。由于冶炼时所用的原材料冶炼方法和工艺操作等的影响,使其还有十多种或更多种元素。钢中除了碳可能还有其他元素【硅、锰、硫、磷、铜、镍等它一般作为杂质或残余元素对待,而不认为是合金元素】

锰可有生铁带入钢中 ,锰与硅还可以以脱氧剂的形式加入。残余元素的存在有时可以起到一定有益的作用(如镍、烙可以提高钢的淬透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残留的镍、烙、铜存在会对钢的焊接性冷变形加工形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对于优质碳素钢都规定了残余元素的最高许可量。

在冶炼过程中,钢液不可避免的隐含微量的气体—氧、氮、氢。这些元素在钢中的含量虽然过少,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或超过一定的含量后,都会对钢的性能显示重要影响,因此不能不加以考虑。 PS:【碳素钢】压力加工较方便,价格低,其机械性能可以满足多方面的要求,尤其是经过热处理后,性能有很大的改善,因此碳素钢的产量占90%以上。

【碳素钢局限】不锈、耐酸、耐磨物理性能、工艺性能、大尺寸、

高强度。

PS:【硫:降低韧性,可以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模块一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项目二 钢的热处理 任务一: 钢的普通热处理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碳钢的基本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工艺方法。 2、 研究冷却条件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3、 分析淬火及回火温度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钢的淬火 所谓淬火就是将钢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后放入各种不同的冷却介质中( V冷应大于V临 ),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碳钢经淬火后的组织由马氏体及一定数量的残余奥氏体所组成。 为了正确地进行钢的淬火,必须考虑下列三个重要因素:淬火加热的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 (1)淬火温度的选择 选定正确的加热温度是保证淬火质量的重要环节。淬火时的具体加热温度主要取决于钢的含碳量,可根据 相图确定(如图4所示)。对亚共析钢,其加热温度为 +30~50℃,若加热温度不足(低于),则淬火组织中将出现铁素体而造成强度及硬度的降低。对过共析钢,加热温度为 +30~50℃,淬火后可得到细小的马氏体与粒状渗碳体。后者的存在可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2)保温时间的确定 淬火加热时间是将试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2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2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5道小题) 1. 二元合金在发生共晶转变时,其相组成是( )。 (D) 三相共存

2. 实际金属结晶时,通过控制晶核形成率N和成长率G的比值来控制晶粒的大小,在下列( )情况下获得粗大的晶粒: (B) N/G很小时

3. 常温铁素体是碳溶解在( )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A) α-Fe

4. ( )属于冶金缺陷。 (D) 缩孔

5. 铁素体的机械性能特点是( ) (C) 高塑性、低强度

6. 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发生共晶反应时,其反应式为( )。 (C) L?A+Fe3C

7. ( )为共晶体。 (A) 莱氏体

8. 在Fe-Fe3C相图中,Acm线也称为( )。 (D) 固溶度线

9. 下列铁碳合金在室温平衡状态,( )成分的强度最高。 (B) 0.8%

10. 铸铁的含碳量一般为( )。 (C) 2.11~6.69%

11. 钢的含碳量一般为( )。 (A) 0.0218~2.11%

12. 脆性相以( )析出的危害最大。 (A) 网状

13. 热处理能使钢的性能发生变化,其根本原因是( )。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模块一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项目二 钢的热处理 任务一: 钢的普通热处理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碳钢的基本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工艺方法。 2、 研究冷却条件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3、 分析淬火及回火温度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钢的淬火 所谓淬火就是将钢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后放入各种不同的冷却介质中( V冷应大于V临 ),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碳钢经淬火后的组织由马氏体及一定数量的残余奥氏体所组成。 为了正确地进行钢的淬火,必须考虑下列三个重要因素:淬火加热的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 (1)淬火温度的选择 选定正确的加热温度是保证淬火质量的重要环节。淬火时的具体加热温度主要取决于钢的含碳量,可根据 相图确定(如图4所示)。对亚共析钢,其加热温度为 +30~50℃,若加热温度不足(低于),则淬火组织中将出现铁素体而造成强度及硬度的降低。对过共析钢,加热温度为 +30~50℃,淬火后可得到细小的马氏体与粒状渗碳体。后者的存在可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2)保温时间的确定 淬火加热时间是将试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设计之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金属学及热处理

课程设计之汽车半轴

学院:化工装备学院 班级:09材料

姓名:程立阳 学号:220090204

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一、题目:

汽车半轴是传递扭矩的典型轴件,工作应力较大,且受一定的冲击载荷,其结够和主要尺寸如图1-1所示。对它的性能要求是:屈服强度σS>600MPa ,疲劳强度σ-1>300MPa,硬度30-50HRC,冲击吸收功AK=45~47J。是选择合适的材料,指定加工工艺路线,说明每步热处理的目的,工艺规范及组织,并做出热处理工艺卡。

二、材料选择

汽车半轴主要作用为支撑传动零件及传递动力,在机床、汽车、拖拉机等制造工业中,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影响机械设备精度和寿命的关键零件。轴按负荷可分为转轴、心轴、传动轴等,在工作是受多种应力作用,大部分轴受交变应力及一定的冲击作用。因此从选材角度看,材料应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局部承受摩擦的部位要求具有一定的硬度,以提高其抗磨损能力。轴类零件的选材还根据其应力状态和负荷种类考虑材料的淬透性和抗疲劳性能。轴类零件的选材依据是轴的尺寸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材料加工方向实验指导书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材料加工方向

实 验 指 导 书

1

目 录

实验一 金相样品的制备与显微组织的显露???????3 实验二 盐雾腐蚀实验??????????????6 实验三 有色金属合金的显微组织观察 ????????8 实验四 焊接工艺实验??????????????10 实验五 碳钢热处理后显微组织观察?????????11 实验六 不同基体轴承合金的显微组织观察 ???????13 实验七 焊口样品制备与组织分析观察?????????15 实验八 45钢金相组织中晶粒度的测量及定量金相?????18 实验九 制定高碳钢的正常淬火热处理工艺 ????????21 实验十 制定铝合金的固溶和时效热处理工艺 ???????22 实验十一 制定低碳钢的双相热处理工艺 ??????????23 注:最后三个实验为设计实验。

2

实验一 金相样品的制备与显微组织的显露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金相样品的制备过程; 2、熟悉显微组织的显露方法;

3、学习利用金相显微镜进行显微组织分析。

二、 实验原理

利用金相显微镜来研究金属和合金组织的方法叫显微分析法。它可以解决金属组织方面的很多问题,如金属夹杂物、金属与合金的组织,晶粒的大小

金属材料-多孔金属材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金属材料&多孔金属材料Metal Material & Porous Metal Material

报告人: 符彩涛

号:157692196

材料科学与工程 导 师:刘芳老师

目录研究进展 多孔金属结构特征与特性 多孔金属的制备方法 多孔金属的应用 多孔金属的展望

1.研究进展1密度小、孔隙率高、比表面 积大

优点3

2

强度及韧性高、导电导热性好、 抗冲击能力强

能量吸收性好及特殊的传热 和声学等特点

多孔金属材料 是20世纪40年代发 展起来的一种新型 材料,由金属基体 和大量孔隙组成, 孔隙将金属相分割 成许多小单元,又 称为多孔泡沫金属, 具有与传统材料不 同的新型结构。

多孔金属在近几十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在能源环 保、石油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应用,可解决生产过程中液体、气体原料和贵重 资源的回收,产品的提纯净化等问题,推动了现代工业技术的进步。

王静,杨军,张建. 多孔金属材料制备技术研究进展[A].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

多孔金属材料的类型根据其孔洞的连通性可分为闭孔和开孔二大类,前者是含有大量独立 存在的孔洞,后者是连续畅通的三维多孔结构。

三维闭孔材料

三维开孔材料

闭孔材料具有比重小,刚性和比强度好,吸振及吸音性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复习资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回火脆性

2、过冷度

3、调质处理

二、单项选择题

1、实际生产中,金属冷却时( )。 A、理论结晶温度总是低于实际结晶温度 B、理论结晶温度总是大于实际结晶温度 C、理论结晶温度总是等于实际结晶温度 D、实际结晶温度和理论结晶温度没有关系

2、二元合金在发生共晶转变时,其相组成是( ) A、单一液相 B、单一固相 C、两相共存 D、三相共存

3、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叫( )。 A、弹性 B、硬度 C、塑性 D、强度 4、钢经表面淬火后,将获得( )

A、上贝氏体 B、全部马氏体 C、下贝氏体 D、一定深度的马氏体 5、( )主要用于各种弹簧淬火后的处理。 A、低温回火 B、中温回火 C、高温回火 D、调质 6、常温铁素体是碳溶解在( )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A、α-Fe B、γ-Fe C、δ-Fe D、β-Fe 7、铸铁的含碳量一般为( )

A、0.008~4.3% B、0.008~6.69% C、2.11~6.69% D、4.3~6.6

非铁金属材料及其合金课件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五节 非铁金属及其合金

主要内容 铝及铝合金

铜及铜合金 钛及钛合金

镁及镁合金 轴承合金

1.定义 : 除黑色金属 ( 钢、铁 ) 以外的所 有金属。 2.性能特点: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 重金属(密度>3.5); Cu、Ni 等。 轻金属(密度<3.5); Al、Mg 等。 贵重金属; Au、Ag、Pt 等。 稀有金属; W、Ti、Nb 等。 半金属; Si、Te、B 等。

3.分类

铝及铝合金铝合金概述

1、产量占有色金属首位;成本低廉(地壳含量8.2%);

2、密度低(2.63~2.85g/cm3) ,比强度高;3、导电,导热性好(纯铝的导电性仅次于Ag、Cu、Au而

位居第四位,约为纯铜导电率的60%);4、耐蚀性好(Al2O3膜的存在,只有在卤素离子及碱离子 的强烈作用下氧化膜才会遭到破坏); 5、优良的工艺性能(极好的铸造性能,良好的可塑性)。

工业纯铝物理性能:银白色光泽,密度小(2.7g/cm3),熔点低(660℃),为非磁性材料。 原子结构:固态铝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无同素异构转 变。因此铝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在0~253℃之间塑性 韧性不降低。

分类:纯铝按其纯度分为高纯,工业高纯和工业纯铝,纯度依次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