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辨析题英雄史观是一种唯物史观
“马原辨析题英雄史观是一种唯物史观”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马原辨析题英雄史观是一种唯物史观”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马原辨析题英雄史观是一种唯物史观”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唯物史观与历史哲学
唯物史观与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是一个与历史学有关的哲学分支,通俗易懂的“历史哲学”的界定:历史哲学是以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旨在探讨历史的模式与意义、历史学的性质与方法、历史写作的结构与规律等问题。历史哲学有二义:广义指研究社会历史最一般规律或研究认识这些规律的方法的边缘性学科;狭义指近现代西方哲学中关于历史演变规律和关于历史理解性质的学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哲学”一词专指那种用幻想的联系代替历史真实联系的社会历史观。
就广义而言,历史哲学的内容和范围随着历史的变迁有很大变化。中国古代有过五德终始说,认为历史的变迁是由土、木、金、火、水五种德性或性能反复循环更替决定的;欧洲中世纪有过上帝决定论,认为人们仅仅是历史的话剧演员,上帝才是他们的导演。这些思想反映出了当时对社会历史发展根由的看法,但还没有构成历史哲学的专门学科。最早把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作为专题,在唤醒人们的“历史意识”方面做出贡献的是18世纪意大利的思想家G.B.维科,他力图在神意之外寻找历史规律,以反对宗教神学的历史理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明确使用了“历史哲学”一词,意指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应超越堆积的史实,达到一种哲学的或理性的认识。之后,历史哲学渐渐成为人
马恩唯物史观的差异
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理解之差异
内容摘要: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存在着差异:恩格斯限于“经济关系起决定作用”的观点,而马克思则进一步推进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的思想。这种差异反证了马克思才是创立唯物史观的第一提琴手。
关 键 词:唯物史观;第一提琴手问题;生产力;生产关系
作者简介:鲁克俭(1968- ),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
中图分类号:A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21(2012)02-0050-07
尽管关于马克思与恩格斯是否存在对立或差异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经有诸多讨论,但“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是否存在差异”却是一个一直没有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不仅如此,人们已经习惯于从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来解读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笔者在《马克思〈博士论文〉与恩格斯〈谢林和启示〉之比较》一文中,通过比较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与恩格斯的《谢林和启示》得出了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大同小异”的结论[1]。但具体到“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是否存在差异”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恰恰进一步反证了马克思才是创立唯
唯物史观形成史研究及其意义
《东南学术) 0 3 2 1年第 2期
唯物史观形成史研究及其意义冯景源
提要:我国学界,在马克思哲学(不加主义 )长期以来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什么是马克思哲学; 一、二、
怎样研究马克思哲学;为什么研究马克思哲学。《三、历史唯物主义的两种诠释路径》把马克思哲学归结为唯物史观已是贴近马克思哲学了,可要进行诠释,而且有两种诠释,这样使得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又复杂了。这是不是马克思的原意?这样做是不是有利于对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解?对此,文将进一步依据文本探本
索,图回答以上提出的三个方面的问题。这样的探索,力不用加“主义”的马克思哲学,不再用马克思和恩也格斯两个人的名义,以免引起理论理解上的歧义。 关键词:唯物史观;实践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结构论中图分类号:一 肋 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 8 5 9 2 1 )2— 0 4— 9 10—16 (0 3 0 0 0 0
我在《探寻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的意义》《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1 ) 02年第 3期)一文中,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解是一个路径。近日了《读历史唯物主义的两种诠释路径》《 (哲学动态) 0 2 2 1年第 5 )以下简称《期,两种诠释路径》感觉对唯物史观的理解越
马原辨析题
仅供参考,但不是考试题。
辨析题
1.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答案要点] 这是错误的观点。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 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2. 世界统一于存在。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 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马克思 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 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 之所以是错误的, 是因为“存在” 是什么, 在这里不明确的; 如 果存在是精神,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 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 反过来, 如果存在是物质, 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 一于物质, 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3. 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所谓重点论是指在分析解决矛盾时, 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两点论则是指在着重 抓重点的同时, 对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给予适当的关注。 重点论
马原辨析题
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答:这一说法不准确。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只有用发展了的理论才能指导发展了的实践。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
马原辨析题
六、材料分析题
(一)
1、从古到今的哲学家们都承认人们所感知的世界存在着千姿百态,复杂多样的事物和现象,并力求探索世界万物共同的本质、本原,作出了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是因为万物都是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是从湿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则是潮湿本性的来源。 材料2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的本原是一。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3
近代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大机器,是各种机械的集合,一个活生生的人也不过是一架完全按力学规律运动的机器而已,心脏不过是发条,神经不过是游丝,关节不过是些齿轮,甚至连欲望、愤怒、爱情、恐惧等情感活动,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 材料4
19世纪德国人杜林认为,“包
唯物史观、经济史观的对比分析与产权史观初探 - 诺思《经济史中
学术中国 >> 人文平台 >> 10年1月A >> 阅读 点击量:3874 发布时间:2010-01-19 唯物史观、经济史观的对比分析与产权史观初探——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
变迁》读书笔记
一、“对比分析”与“初探”的由来
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所谓历史观既是关于历史发展的理论,也是关于社会运行及发展的理论。故历史观又可称为社会观,而它又有自身的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经济史观1是新经济史学(它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的代表诺思提出的一种历史观,它的理论基础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是其产权理论,和西方主流的微观经济学。
作为本文的开篇,需要说明作者何以会进行这一“对比分析”和“初探”。首先是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潮流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大家更多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外部世界,知道了不仅要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就是思想理论界也可以并应该吸取西方有价值的思想和理论,以作为完善和发展自身的借鉴。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发现,西方有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固然有许多抵制和曲解,但有时也还能比较客观地对其某些方面给以相当高的正面评价,诺思对唯物史
观的许多评论就
马原辨析题题库
辨析题题库
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答:这一说法不准确。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只有用发展了的理论才能指导发展了的实践。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
马原辨析题题库
辨析题题库
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答:这一说法不准确。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只有用发展了的理论才能指导发展了的实践。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
从实践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到唯物史观
从实践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到唯物史观
第六讲 从实践观点的哲学思维 方式到唯物史观【学时】10学时。 学时】10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该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概念和历史概 念的解释循环来阐释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世 界观基础。该讲要求同学们了解马克思的 实践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与唯物史观的内 在的关联,掌握马克思的独特的历史观。
从实践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到唯物史观
一、马克思的实践概念1、从劳动概念到实践概念 (1)莱茵报期间,马克思根据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民主 等理念,批判了德国现实的专制主义。 (2)他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发现,和国家的法律制度的根本 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因此,不是从自然状态的 设定出发,而是从物质资料的生产出发,才能揭示社会、国 家的本质和秘密。 根据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劳动创造一切财富和一切商品 的价值。马克思进一步得出结论: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活动,人通过劳动创造自己和世界。 (3)一种社会社会和国家的不合理性归根结底体现为劳动的 剥削,即劳动的异化。社会和人的发展最终可以理解为劳动 的解放。由此提出“改造世界”的实践哲学命题。
从实践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到唯物史观
2、实践活动的本质规定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