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观点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观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观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观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祁喜和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7年第06期
[摘 要]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不仅是提高民族劳动者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更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 键 词]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7-0008-01
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转轨期以来,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差距较大,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水平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落后于东部地区。就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总数而言,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近两倍。 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民族地区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十二个省、市和自
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国家把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摆上了重要位置。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和经济发展的制约,人们还存在着对职业教育、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支持力度不大等一些问题,已经制约了这些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当地经济。
维普资讯htt p:/w/w.wqcvip.cmo随着我国经持济续康的健发展,家把国进一步调整育结构教,
的专业不对口,之培训进修不够 ,加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的展需
致力发大职展业教,提育劳高者动质素,摆了上要重置位但。于受由要。南于专业师教乏缺, 有使些专业无 法办开。所以应及时调整在想传统教育和观经济展发的约制人们还,在存着对业教育职、别是教队师伍继,续保持稳现有定专业 教师前的提下 ,办法选拔录特
对实行其期培训定制,到生产一参线实加经济发达欠地区业职教育展的发认不深识、重视不、够持支度力 用不场市急需的业教师专,大等一问些,题经已制约了这地些区职业教育发的展,而进影响了当地经济 。一
技术操作践,进一充步实自己。同还应把教师管理纳入到工时考作之核中 坚持,优胜汰、劣能上能下,对于在教学中作突出出绩成的予大张给鼓旗的彰表奖和励。 兰强实、实习训基地建,
破解瓶颈 完善机制 推动民族地区高中教育健康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破解瓶颈 完善机制 推动民族地区高中教育健康发展
作者:高家余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4年第14期
[摘要]目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教育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诸多因素的存在也导致了“瓶颈期”的出现。本文将从招生制度、资金投入、教师积极性、评价体系等因素入手,探讨瓶颈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立足点提出应对策略,力求完善机制,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边疆地区;高中教育;瓶颈;对策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教育公平特别是高中教育公平尚未得到很好的落实,学校的硬件投入、师资力量、优质生源还存在着很大差异,加之评价机制不够科学,部分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刻,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学校间形成无序竞争甚至恶性竞争,优质学校得不到优质生源,优质生源得不到优质的教育,教育的合力未能在教育中发挥出更好的效用。因此,如何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破解高中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制约民族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 1.各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 本文关键词:教育质量,民族地区,因素,影响,基础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 本文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低下问题,必须要全面把握民族地区影响基础教育质量的内外因素的地区性、民族性。为此,基于对云南省G县教育考察,文章提出民族地区影响基础教育质量的学生、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 本文内容:
【摘要】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低下问题,必须要全面把握民族地区影响基础教育质量的内外因素的地区性、民族性。为此,基于对云南省G县教育考察,文章提出民族地区影响基础教育质量的学生、教师及社会与家庭等表现出的民族性与地区性,运用建构主义、感官民族志及文化认同等相关理论对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民族地区教育质量进行深层次分析,进而提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影响因素;提升策略
“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提要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一直重视民族问题。创造性地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施多种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对于促进国家的稳定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的现状及相对落后原因,并对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展开了探索性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几点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民族经济政策
少数民族指得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在我国指汉族以外的民族,如蒙古、回、藏、维吾尔、哈萨克、苗、彝、壮、布依、朝鲜、满等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为1.13亿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8.49%左右 ,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目前,中国的少
基于SWOT分析的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乡村旅游
农村经济与科技2 0 1 3年第2 4卷第l l期(总第3 2 9期)
基于 S WO T分析的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李丽娇,徐家存。王筱春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 6 5 0 0 9 1 )[摘要]基于S W OT分析方法,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以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村落大理市喜洲镇上关村为例。综合分析论证了民族村落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风险,在S W OT分析的基础上,把握民族村落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 .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策略以期促进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关键词] S W OT分析;民族村落;旅游产业;上关村
[中图分类号】 K 9 0 1 . 6
[文献标识码] A雪、洱海月”是大理的四大绝景。其中“上关花”就出在上关村。 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不远万里来寻访“上关花”,他在游记中写道:“其花黄如钯,大如莲,开时香闻甚远,士人谓之十里香。榆城有风、花、雪、月四大景,上关以此花著。”。2 0 o 7年,通过上关村村委会的不懈努力,“上关花”品牌已经注册成功。这一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政府政策与资金的扶持、旅游企业的推广以及各级开发商的参与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覆盖了农林牧副渔各个领域。国家旅游局
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与民族地区特色美术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与民族地区特色美术教育
作者:何鑫
来源:《艺术科技》2012年第05期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优势,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当地年轻人思维的变化,这些历史悠久的艺术瑰宝正面临着逐渐失去传承的危险,虽然地方高等院校也承担起了收录、发展及传播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的重任,但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艺术在当地基础教育中仍然呈现弱势状态,本文通过将少数民族地区艺术资源融入到当地基础美术教育之中的教学探索活动进行浅谈,以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特色教育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艺术,这些民族艺术都是各族人民对其从事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进行的总结创作,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风俗习惯、精神内涵及民族感情,也是本民族经验积累和知识传承的重要途径。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具有研究
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如何提高新闻的有效传播的思考
我们这次的社会调查到了云南的边陲——德宏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全州总人口105.8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68万人,占总人口的19.53%;少数民族人口54.6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少数民族人口中,傣族、景颇族12.89万人占叫较多数,同时又是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等民族杂居的状态。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在这个地区新闻传播的效用是大打折扣的,民族语言和多民族杂居的现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信息的发布、沟通、接受和反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对于民族团结、共同进步也有很大的影响。如何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提高新闻的有效传播是我们值得去思考的问题。
新闻传播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具有文化传承、社会关系协调、教育等社会功能。新闻传播所独有的社会功能和广泛的、强力的渗透性。因此建设和谐社会,在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新闻事业。
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语言和文化环境对新闻传播制约较大,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硬件设施不足、传播渠道不畅、信息内容不均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寻找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新传播
浅谈民族地区的音乐课改
浅谈民族地区的音乐课改
音乐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全国已经实施了几年。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几年的不断摸索、不断积累,在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上也随之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现行的教育教学环节还有许多的问题是和整个社会发展不相适宜的。比如: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呆板;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不齐,不到位的问题;教学内容中的歌曲过于“老化”和时代脱节的问题等等。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要进一步落实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师要面对的各种压力、各种机遇随之而来。面对现状,作为音乐教育的工作者,自身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有所转变、有所升华才能进一步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
1、转变教育理念,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引音乐课教学
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是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满堂灌 ”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唱歌+乐理+欣赏+音乐知识”的教学内容;音乐教育被过多赋予了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并被片面夸大。而忽视了音乐教育应该以美育为其宗旨,是音乐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这一基本职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特别注重知识、技能等非审美的体验,而忽视情感、兴趣、想象、创造等外在价值,种种误区导致音乐课
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动态
职业教育
五国职业教育发展动态【德国】
发布时间: 2010-03-26 浏览次数: 816
德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始终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2005年修订并实施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用法律保障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的责任和义务,以加强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德国在职业教育政策制度、管理服务和科学研究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使德国的职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在稳定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职业教育政策制度层面
1)构筑实现各类教育等值的途径:建立有利于衔接和沟通各类教育的国家资格框架
德国致力于建立一个“跨教育领域且学习结果导向”的德国国家资格框架(DQR),使其成为各类教育之间衔接与沟通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等值的工具。该框架的宗旨是:“国家资格框架所指称的所有能力基本上都可通过学校、企业、高校以及职业教育和职业生涯等途径实现”[1]。2008年初德国国家资格框架开始试行。这一资格框架与欧盟资格框架是协调一致的,它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各国资格的透明度,以实现不同教育体系和各国教育系统之间的通融性[2]。
2)实施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措施:设立有利于提高和改善职教质量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