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规划课题
“全国教育规划课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全国教育规划课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全国教育规划课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全国教师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知识竞赛试题
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教师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知识竞赛试题
一、填空题
1.指导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20字工作方针是_______。(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2.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评聘办法。(教师资格标准 专业技术职务)
3.教育优先发展主要体现为“三个优先”,即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__________,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教育投入)
4.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__________、发展科学__________、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专门人才 技术文化)
5.《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持德育为先、坚
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6.《教育规划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
2018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图文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
序课题类别 号 1 国家重大 2 国家重大 3 4 5 6 7 8 9 国家重大 国家重大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课题名称 我国教育2030年发展目标及推进战略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调整与建设研究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制度建设与推进策略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舆情研究 新高考制度实施与动态调整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和监测研究 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建设研究 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研究 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研究 预防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研究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和策略研究 西方教育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 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基本理论问题与制度保障研究 重申教学的教育性:个体成人的教学哲学探究 教育变革中教师的生存和发展状态研究 基于教育过程公平的学校变革研究 基于社会融合的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区社区教育模式研究 我国农村教育观念、观念变迁及农民子女教育获得研究 一种可能的教育学:教育现象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研究 基于实践立场的教育理论实践应用机制研究 中美残疾幼儿融合教育社会支持比较研究 德国教育法律
2018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图文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
序课题类别 号 1 国家重大 2 国家重大 3 4 5 6 7 8 9 国家重大 国家重大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课题名称 我国教育2030年发展目标及推进战略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调整与建设研究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制度建设与推进策略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舆情研究 新高考制度实施与动态调整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和监测研究 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建设研究 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研究 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研究 预防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研究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和策略研究 西方教育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 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基本理论问题与制度保障研究 重申教学的教育性:个体成人的教学哲学探究 教育变革中教师的生存和发展状态研究 基于教育过程公平的学校变革研究 基于社会融合的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区社区教育模式研究 我国农村教育观念、观念变迁及农民子女教育获得研究 一种可能的教育学:教育现象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研究 基于实践立场的教育理论实践应用机制研究 中美残疾幼儿融合教育社会支持比较研究 德国教育法律
江苏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
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
申请、评审书
课 题 名 艺术班英语作文快速提升策略
--英语作文模版化教学研究
单 位 丹阳市第五中学 学 科 高中英语
课题负责人 王国俊 课题成员 魏琰 夏立新 刘欣 联系电话 办公室:051186982187 手 机:13606109988
江苏省教育学会制
2017年 3 月 28 日
第 1 页 共 7 页
一、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 艺术班英语作文快速提升策略 --英语作文模块化教学研究 主持人 姓 名 王国均 性别 男 民族 汉 年 龄 58 主持人享有的拔尖人才称号 行政 职务 最后 学历 工作 单位 通讯
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
编号
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
“十一五”专项课题
《校园网建设与管理的校本模式及策略研究》
子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 题 类 型 校园网在师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与研究
学 科 分 类 物理
课 题 名 称 利用校园网构建物理教与学新模式研究
课 题 申 请 人___________左其圣_______________
填 表 日 期_________2007年元月_____________
淮南市第二十六中学
教科研工作委员会 制
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一、本人自愿申报、认可所填写的子课题申请〃审批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子课题申请〃审批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同意学校教科研工作委员会有权使用子课题申请〃审批书所有数据和资料。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学校教科研工作委员会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遵守《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修订)》及学校《教
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
编号
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
“十一五”专项课题
《校园网建设与管理的校本模式及策略研究》
子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 题 类 型 校园网在师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与研究
学 科 分 类 物理
课 题 名 称 利用校园网构建物理教与学新模式研究
课 题 申 请 人___________左其圣_______________
填 表 日 期_________2007年元月_____________
淮南市第二十六中学
教科研工作委员会 制
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一、本人自愿申报、认可所填写的子课题申请〃审批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子课题申请〃审批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同意学校教科研工作委员会有权使用子课题申请〃审批书所有数据和资料。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学校教科研工作委员会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遵守《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修订)》及学校《教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申请·审批书
NOESP
全 国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题成果鉴定申请·审批书
课题批准号 课 题 名 称 课题负责人 所 在 单 位 填 表 日 期
年 月 日
1
声 明
本申请鉴定的研究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拥有宣传介绍、推广应用本成果的权力。特此声明。
课题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填 表 说 明
一、本表仅适用于列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的课题鉴定结题申请。 二、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如实地填写表内栏目。无内容填写的栏目可空白;所填栏目不够用时可加附页。
三、“工作报告”及“研究总报告”、“课题成果公报”的写法和要求见该栏目的“内容提示”。
四、课题研究完成后直接向鉴定组织单位报送鉴定材料6套(5套提交鉴定专家、1套存档),每套材料包括:课题立项通知书、《课题申请?评审书》、开题报告、中期报告、《成果鉴定申请?审批书》、成果主件(研究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规划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认真执行教育法规,依法治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形成素质教育的社会共识。学校也不断探索有效途径,形成素质教育的模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
二、学生素质教育目标:
1、思想素质目标
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和抱负,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为民族兴旺和国家富强而拼搏的精神。
②具有民主法制意识、竞争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良好的社会公德、现代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劳动习惯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③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强烈的进取精神以及经受挫折的韧性。
2、文化素质目标
①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和探讨研究的能力。
②知识结构合理。语、数基本功扎实。
3、身心素质目标
①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全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达96%以上,体育合格率
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知识竞赛
“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知识竞赛”试题
一、填空题(多个答案之间请用分号间隔)
1.指导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20字工作方针是_______。 2.《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_________。
3.《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_________,逐步实现_________,缩小区域差距。
4.教育优先发展主要体现为“三个优先”,即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__________,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5.《教育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________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全国教育科学、新科艺课题指导纲要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
《科学与艺术启蒙教育整合实验研究》
课题指导纲要
一、问题的提出 (一)提出的背景
1.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21世纪人类发展研究的主题。19世纪和20世纪,人类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使人类生活大为改善,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海德格尔认为:人们越是强
[1]
烈地想用理论概念和技术成就去把握各类本质,就越是会遗忘根本的东西。人们越逻辑化、机械化和过于科学化,就越难于寻找到人的本真。这一事实已被许多人类社会历史上的悲惨事件所证实。人类在强调科学的同时,还应通过艺术的人文熏陶,去陶冶人的心灵,使人向善、求美。所以,李政道、杨振宁等著名科学家积极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并付诸实施。如促成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等国内名牌大学创建艺术学院;2001年5月31日,“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在北京展出,江泽民亲自观看展览,指出:艺术和科学在很多方面可以相互交融,通过艺术的手段表现科学发现和科学精神,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也可以增强人们的科学精神;[2]2001年6月,中外著名科学家相聚清华大学,共叙艺术和科学;杨振宁先生发表了惊世之作《美与物理学》等。
2.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是21世纪我国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极好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