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第一单元历史知识要点
“初一第一单元历史知识要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初一第一单元历史知识要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初一第一单元历史知识要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初一下学期历史知识要点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统一
1、隋朝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朝统一南北: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朝经济的繁荣:
(1)原因:隋文帝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2)表现:人口激增,粮仓丰实(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二、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7、开通的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三、隋的灭亡: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唐高祖传位于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
隋亡的教训,人民的伟大,不
初一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初一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初一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选题
1、我国境内目前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蓝田人 D、元谋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会劳动 B、会制造工具 C、会用石器 D、会用木棒
3、隋朝建立于( )
A、581年 B、585年 C、586年 D、589年
4、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
A、汉朝 B、三国 C、隋朝 D、唐朝
5、隋炀帝发动的三次战争是对( )
A、匈奴 B、北魏 C、东突厥 D、高丽
初一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6、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是( )
A、李渊 B、李建成 C、李世明 D、李元吉
7、唐太宗时期,先后进谏200多次的著名大臣是( )
A、房玄龄 B、魏征 C、姚崇 D、杜如晦
8、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9、我国饮茶之风风靡全国始于( )
A、秦朝 B、汉朝 C、南北朝 D、唐朝
10、下列农具中,可用于灌溉的是(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课
1、归属感的含义:对团体的依赖和需求的感觉就是归属感。 2、我们对班级和学校的归属感的表现
答:对校园生活的期盼,对老师、同学的想念,就是我们对班级和学校的归属感。 3、我们对班级学校产生归属感的原因(“家”的感觉(校园生活给我们的感受))
答:①有温馨,有快乐,有关爱,也有快乐和烦恼。②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分享收获的喜悦;③我们共同生活,相互鼓励,共享成功的快乐。 4、为什么说班级和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园地:(意义、地位和作用)
答:①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场所 ②是我们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环境,③是我们培养兴趣和发展特长的园地。 第二课
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1)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
(2)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离不开集体。
(3)集体由个人组成,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的利益和发展。 2、集体的含义:是由许多人集合起来的、有组织、有共同目标和行为规范的团体。
团伙的含义:一些人简单地聚合在一起或是为了错误目标而组织起来的群体。团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
3、集体的四个特征:①有共同的目标 。②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③具有一定的组织制度,拥有集体的组织机构,有一定的集体活动准则,以及集体成员对各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课
1、归属感的含义:对团体的依赖和需求的感觉就是归属感。 2、我们对班级和学校的归属感的表现
答:对校园生活的期盼,对老师、同学的想念,就是我们对班级和学校的归属感。 3、我们对班级学校产生归属感的原因(“家”的感觉(校园生活给我们的感受))
答:①有温馨,有快乐,有关爱,也有快乐和烦恼。②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分享收获的喜悦;③我们共同生活,相互鼓励,共享成功的快乐。 4、为什么说班级和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园地:(意义、地位和作用)
答:①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场所 ②是我们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环境,③是我们培养兴趣和发展特长的园地。 第二课
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1)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
(2)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离不开集体。
(3)集体由个人组成,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的利益和发展。 2、集体的含义:是由许多人集合起来的、有组织、有共同目标和行为规范的团体。
团伙的含义:一些人简单地聚合在一起或是为了错误目标而组织起来的群体。团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
3、集体的四个特征:①有共同的目标 。②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③具有一定的组织制度,拥有集体的组织机构,有一定的集体活动准则,以及集体成员对各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课《新天地 新感觉》 一、知识梳理
1、 从小学到中学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要跳跃,我们应当尽快适应。 2、成为了中学生了,我们感到很新鲜,别人对我们也有新的看法和要求。
3、初中生活是一种全新的生活,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和新困难,我们应学会正确解决。 4、 初中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我们是初中生的一员。
5、 因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每一个初中生都存在差异,应当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6、 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愿望和要求,更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剥夺。 二、有问必答
1、我们该怎样解决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如何适应初中生活) ①、拥有平常心,认识到困难、压力的存在水正常的
②、积极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③、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④、从小事做起,落实好行为规范 2、保护我们受教育权的法律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怎样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①、青少年应加倍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②、树立远大的理想,刻苦学习,立志报效祖国 ③、自觉遵纪守法
历史知识的要点记忆法
一、名词五点法
即用五个要点概括名词
即: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内容;⑤评价或意义。
此法适合于人物、事件、著作等类别的名词。
如:《孙子兵法》可这样概括:①春秋时期;②吴国;③军事家孙武所著;④总结了前人及自己作战经验写成《孙子兵法》;⑤世界闻名的古代兵书。
二、数学代表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个或几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
如: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提取字头法
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头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
如:记646年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时,可记为“分田土改”即分配土地给农民;田地不得买卖;土地属国家;改革行政制度。
四、谐音趣味记忆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
如:记苏联在1924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有两只鹅”。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外高加索。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而牢。
五、关键字词法
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2014届中考历史知识要点整理
2014届中考历史知识要点整理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原始人群时期)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氏族社会)
第3课 华夏之祖
1、华夏族的形成: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涿鹿中原),从此,炎帝、黄帝部落
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黄帝——“人文初祖”(贡献:制衣、挖井、舟车、养蚕缫丝、文字、乐谱) 3、尧、舜、禹的传说: 1) 生活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
2) 优秀的传统美德﹕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不畏艰辛,为民造福。 3) 禅让制---原始的民主政治。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禹传启建立夏朝,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建都阳城。 2、
3、★★
(1)目的:巩固西周奴隶主统治
(2)主要措施: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
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意义: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5
2014届中考历史知识要点整理
2014届中考历史知识要点整理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原始人群时期)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氏族社会)
第3课 华夏之祖
1、华夏族的形成: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涿鹿中原),从此,炎帝、黄帝部落
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黄帝——“人文初祖”(贡献:制衣、挖井、舟车、养蚕缫丝、文字、乐谱) 3、尧、舜、禹的传说: 1) 生活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
2) 优秀的传统美德﹕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不畏艰辛,为民造福。 3) 禅让制---原始的民主政治。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禹传启建立夏朝,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建都阳城。 2、
3、★★
(1)目的:巩固西周奴隶主统治
(2)主要措施: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
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意义: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5
初一历史上册同步练习之第一单元复习试题
初一历史上册同步练习之第一单元复习试题 初一历史上册同步练习之第一单元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 ?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答 ?1、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这样,中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A、10万年 B、20万年 C、100万年 D、120万年 ?2、2009年是世界生物科学巨着《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也是该作品作者达尔文逝世200周年。他在书中提出人类史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在人类漫长的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语言 B、直立行走 C、劳动 D、自然环境 ?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谋人是目前已确定的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 D、远古人类都过着氏族生活 ?4、学习了《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课后,同学们对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究,你认为结论正确的的是哪一项 ?A、为了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 B、智力低下 ?C、喜欢过群居生活 D、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陋,只靠个人力量难以生存 ?5、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必修Ⅰ专题一首轮复习
本专题反映了中古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从早期国家 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到战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
政治制度,到此后历代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到晚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向衰亡!
相关联系:中古经济结构;中古主流思想、中 古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中古遗址 (长城、兵马俑、故宫);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
中国历史年代发展顺序 古代朝代更替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学习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早期国家的出现:(2)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夏—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传子,家天下); 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西周---嫡长子继承制; 2.分封制:夏商---逐步形成; 西周---发展完备; 春秋战国---逐渐解体; 3.宗法制:夏商---逐步形成; 西周---发展完备; 春秋战国---动摇破坏;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封邦建国,以蕃屏周
分封制1、分封制目的: 巩固政权,有效统治 2、基本内容: “烽火戏诸侯”
①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 ②分封办法、诸候的义务与权利: A、王族(姬姓贵族);B、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