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力作用和地质构造的关系

“内力作用和地质构造的关系”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内力作用和地质构造的关系”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内力作用和地质构造的关系”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4.2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7
【bwwdw.com - 博文网】

考点二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一.考情分析

纵观近三年高考命题可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预计未来几年,仍会以地形与人类活动关系为线索,以地质构造图或其他图表为载体,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典型地貌的成因,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二.主干梳理: 1.地质构造的种类及判断 褶 皱 种类 背斜 形态 岩层向 上拱起 岩层向 下弯曲 岩层新老关系 岩层中心 老、两翼新 岩层中心 新、两翼老 形成地貌 一般成山,有时成谷(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一般成谷,有时成山(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山岭) 向斜 断 层 地垒 地堑 两个断层之间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 两个断层之间相对下降的岩块,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 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1)利用向斜找水: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2)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3)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在断层地带建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4)地下隧道的开凿应避开向斜部位,背斜是隧道的良好选址。

(5)在背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在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 地质地貌原理 常考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练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7
【bwwdw.com - 博文网】

2019

1 常考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3题。

1.据图可推断乙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

A .浩瀚沙漠

B .冷湿沼泽

C .温暖浅海

D .长寒苔原

2.图中山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

A .背斜成山

B .向斜成山

C .块状山地

D .地堑

3.关于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按成因分类,甲、乙属同一类岩石

B .丙、丁生成的地质环境相同

C .丙、丁是优良的建筑和装饰材料

D .乙受热变成丙

答案 1.C 2.C 3.A

关键原理

1.地壳物质循环

2019

2.板块构造理论

3.地质构造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

1.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 )

A.地垒 B.地堑 C.背斜 D.向斜

2.按成因分类,乙处岩石属于( )

A.喷出岩B.侵入岩

C.沉积岩D.变质岩

答案 1.A 2.D

下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2

2019

3

3.据图分析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由早到晚,叙述正确的是( )

A .沉积—褶皱—断层—岩浆侵入

B .褶皱—断层—岩浆侵入

C .断层—岩浆侵入—沉积

D .沉积—褶皱—断层—岩浆侵入—沉积

4.图示地区,易发生岩体滑动的地区是( )

A .甲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7
【bwwdw.com - 博文网】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课件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课件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课件

科学家经过对当今世界上最高峻的喜马拉雅 山脉的考察和精密测量,发现它在2500万年以前 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科学家还在喜马拉雅山上发 现了许多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而且 还发现喜马拉雅山现在还在不断地升高(上升的 速度是每年18.5毫米)。另外,据考证,现在台湾 是什么力量促使 海峡的底部也保留着古河道的痕迹。这两个例子 地表形态在不断 变化? 都说明了什么?

说明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课件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 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类 型内 力 作 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的影响 内外力关系

在空间是相 来自地球 互联系,在 内部热能 时间上同时 进行。在一 定的时间和 外 来自地球外 风化、侵 把高山削低 地点,往往 力 部太阳辐射 蚀、搬运 把盆地填平 是某一作用 作 能以及地球 、沉积等 使地表趋于 占优势,起 用 平坦 重力能 作用 主导作用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等

形成高山或 盆地,使地 表变得高低 不平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课件

知识窗

板块构造学说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课件

构造运动与地质年代关系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7
【bwwdw.com - 博文网】

家们统称“加里东运动”(即加里东构造旋回),而狭义的“加里东运动”则是指发生在志留纪末期,或志留纪与泥盆纪之交的褶皱运动、造山运动。其典型地区是英国北方苏格兰延至斯堪地纳维亚半岛西部的挪威。那里分布有褶皱山系和变质程度很高的岩石,对全球地质和生物演化影响很大。早古生代末古大西洋关闭,从而使北美板块与俄罗斯板块碰撞对接,形成“劳亚大陆”。中国西部柴达木板块与中朝板块拼合,古祁连海褶皱关闭。其他许多古海洋(如古鸟拉尔海洋、古北亚海洋、古太平洋、原特提斯洋等)都遭到加里东运动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各大陆板块边缘的陆壳增生。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古老地台更趋向于稳定。 褶皱运动褶皱运动褶皱运动褶皱运动 加里东运动其所形成的褶皱带称加里东褶皱带。1888年由休斯(E.Suess)创用,主要指欧洲西北部晚志留纪至泥盆纪形成北东向山地的褶皱运动。这一时期的地壳运动,使延伸于北爱尔兰、苏格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东向格兰扁地槽、西伯利亚的萨彦岭地槽、中国东南部加里东地槽、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地槽及北阿帕拉契亚地槽(古大西洋)形成褶皱山地。加里东运动的完成标志着早古生代的结束。 形成影响形成影响形成影响形成影响 加里东运动在寒武纪时最主要的

冀东长城式金矿构造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与金矿化的关系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7
【bwwdw.com - 博文网】

第13卷 第4期

1998年12月地质找矿论丛  1998年

樊秉鸿②② 汪振彬

,天津,300061)

摘 要 ,本文从金矿床的构造地质特

征及其演化的角度,

阐述了长城式金矿构造与金矿化的独特关系。

关键词 长城式金矿,构造,演化,地体拼贴带

近年来,随着对冀东地区找矿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在青龙、迁安、迁西、宽城等县境内的一条北西向构造带中,发现了产在中晚元古宇富镁碳酸岩地层里的金矿床,与已知金矿对比在赋矿地层、控矿构造、矿化特征、矿物共生组合、围岩蚀变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本文侧重从构造地质特征及其演化与金矿化的关系进行讨论。

1 区域地质背景及金矿化特征

1.1 金矿带范围、地层特征

长城式金矿冷口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燕山台褶带,具体指迁安冷口至迁西大岭寨的NW向构造带。该带长50公里左右,宽3~5km(见图1)。目前带内已发现有道窄门子沟、小井沟、小东峪、斧刃山、军屯等金矿床和金矿化点。

带内主要出露了一套中晚元古宇及少量早中寒武统的海相沉积浅变质岩或未变质岩,由老到新依次为长城系大红峪组、高于庄组、蓟县系杨庄组、雾迷山组、青白口系井儿峪组、下马岭组和早、中寒武统,其上部有中侏罗统髫髻山组安山岩侵入。

冷口金矿带北侧为遵化2迁西地体太古宇地层和老花岗岩,与该

冀东长城式金矿构造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与金矿化的关系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7
【bwwdw.com - 博文网】

第13卷 第4期

1998年12月地质找矿论丛  1998年

樊秉鸿②② 汪振彬

,天津,300061)

摘 要 ,本文从金矿床的构造地质特

征及其演化的角度,

阐述了长城式金矿构造与金矿化的独特关系。

关键词 长城式金矿,构造,演化,地体拼贴带

近年来,随着对冀东地区找矿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在青龙、迁安、迁西、宽城等县境内的一条北西向构造带中,发现了产在中晚元古宇富镁碳酸岩地层里的金矿床,与已知金矿对比在赋矿地层、控矿构造、矿化特征、矿物共生组合、围岩蚀变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本文侧重从构造地质特征及其演化与金矿化的关系进行讨论。

1 区域地质背景及金矿化特征

1.1 金矿带范围、地层特征

长城式金矿冷口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燕山台褶带,具体指迁安冷口至迁西大岭寨的NW向构造带。该带长50公里左右,宽3~5km(见图1)。目前带内已发现有道窄门子沟、小井沟、小东峪、斧刃山、军屯等金矿床和金矿化点。

带内主要出露了一套中晚元古宇及少量早中寒武统的海相沉积浅变质岩或未变质岩,由老到新依次为长城系大红峪组、高于庄组、蓟县系杨庄组、雾迷山组、青白口系井儿峪组、下马岭组和早、中寒武统,其上部有中侏罗统髫髻山组安山岩侵入。

冷口金矿带北侧为遵化2迁西地体太古宇地层和老花岗岩,与该

岩石的成因和分类、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7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九讲岩石的成因和分类、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 一、内容提要:

本讲主要讲述①岩石的成因和分类:主要造岩矿物—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及其分类。常见岩石的成分、结构及其他主要特征。②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褶皱形态和分类、断层形态和分类、地层的各种接触关系;大地构造概念;地史演变概况和地质年代表。二、重点、难点:

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及其分类;褶皱形态和分类、断层形态和分类、地层的各种接触关系和地质年代 三、内容讲解:

第一节 岩石的成因和分类 一、主要造岩矿物 (一)矿物的基本概念

矿物是存在于地壳中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形态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组成地壳的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岩石的特征及其工程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矿物成分、性质及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变化。已被发现的矿物有三千多种,而最主要的造岩矿物只有三十多种。

造岩矿物绝大多数是结晶质,其基本特点是组成矿物的元素质点在矿物内部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稳定的结晶格子构造。矿物的外形特征和许多物理性质都是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的反映。但当外界条件改变到一定程度后,矿物原来的成分、内部构造和性质会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次生矿物。 (二)矿

第八章 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7
【bwwdw.com - 博文网】

第八章 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解岩层的产状(原始产状、产状要素、线状构造产状要素、地层不整合的观察和研究);褶皱构造(褶皱和褶皱要素、褶皱的分类、褶皱的组合形式和叠加形式、褶皱的成因、褶皱的野外观测与研究);断裂构造(节理、断层要素和断层位移的概念、断层分类、断层形成机制、断层的野外观测与研究);

重点:要求掌握构造变形的研究方法,了解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特点主要识别方法与技术。

难点:要求掌握构造变形的研究方法,了解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特点主要识别方法与技术。

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地质构造:地壳运动中岩层和地块受力后产生的变形和位移的形迹。反映了某种方式的构造运动和构造应力场。

第一节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侵入岩是在地下形成,但现在大量突出地表,甚至形成高山;沉积岩,原始应水平沉积,在地表却大量倾斜、弯曲、断裂。

这些说明地壳上岩石发生了运动,发生变形、变位,改变了原来的状态。

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地壳的机械运动

运动的结果为岩石变形、变位,导致地质构造的形成。

岩石变形——地壳中岩石变改了原有的空间位置和形态。

地质构造——岩石变形的产物包括褶皱、断裂两大类。

综上所述,构造运动(地壳运

第八章 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7
【bwwdw.com - 博文网】

第八章 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解岩层的产状(原始产状、产状要素、线状构造产状要素、地层不整合的观察和研究);褶皱构造(褶皱和褶皱要素、褶皱的分类、褶皱的组合形式和叠加形式、褶皱的成因、褶皱的野外观测与研究);断裂构造(节理、断层要素和断层位移的概念、断层分类、断层形成机制、断层的野外观测与研究);

重点:要求掌握构造变形的研究方法,了解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特点主要识别方法与技术。

难点:要求掌握构造变形的研究方法,了解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特点主要识别方法与技术。

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地质构造:地壳运动中岩层和地块受力后产生的变形和位移的形迹。反映了某种方式的构造运动和构造应力场。

第一节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侵入岩是在地下形成,但现在大量突出地表,甚至形成高山;沉积岩,原始应水平沉积,在地表却大量倾斜、弯曲、断裂。

这些说明地壳上岩石发生了运动,发生变形、变位,改变了原来的状态。

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地壳的机械运动

运动的结果为岩石变形、变位,导致地质构造的形成。

岩石变形——地壳中岩石变改了原有的空间位置和形态。

地质构造——岩石变形的产物包括褶皱、断裂两大类。

综上所述,构造运动(地壳运

全球地质构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7
【bwwdw.com - 博文网】

全球地质构造之我见

目前,关于全球地质构造的学说主要有:板块构造学说和地幔柱假说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Plate tectonics)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地壳),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板块本身是不会变形的,地球表面活动便都在这三种状态下集中发生.

板块构造学说是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它是海底扩张说的具体引伸。

也就是说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顶部。新全球构造理论认为,不论大陆壳或大洋壳都曾发生并还在继续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但这种水平运动并不象大陆漂移说所设想的,发生在硅铝层和硅镁层之间,而是岩石圈板块整个地幔软流层上像传送带那样移动着,大陆只是传送带上的“乘客”。 地球是唯一一个适合板块构造学说的行星

板块构造学说示意图

太阳系外发现的巨大类地行星被命名为“超级地球”。“超级地球”引发科学家们研究他们在哪些方面可能像地球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