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分析
“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分析”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分析”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分析”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纪录片中虚构的运用
唐平艳 学号5000109102 广电091班 15270998961 邮箱1175863204@qq.com
纪录片中虚构的运用
【摘要】: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和灵魂,但是由于时空的易逝性,我们无法同时停留在一个
时间内和一个空间内,因而对于之前发生的事情,我们只能以一种叙事的方式去还原它。纪录片不存在绝对真实,不能把纪实绝对化,它的人文价值和文献价值方面应该是纪录片的核心价值。
【关键字】:纪录片 纪实 真实 虚构
一纪录片的定义及演变
纪录片的定义众说纷纭,说法不一。如在《电影术语词典》中对纪录片做了至今认为最精辟和经典的界定:“纪录片,纪录影片,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生活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在我国的普遍定义是:以摄影或摄像手段,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和历史事件等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并给人一一定审美享受的影视作品。
无论何种不一的定义,但普遍地认为是一种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纪实艺术,真实性是它的生命和灵魂,是纪录片感染力的酿造基础。
纪录片的基本创作模式从20世纪30年代到至今有过几次策略和风格的演变。在美国学者比尔·尼克尔斯的著名文
纪录片大全中国纪录片库
篇一:中国纪录片
幻灯片1
中国纪录片
幻灯片2
? 纪录片是了解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文化发展的最好渠道和方式。真实的纪录片
集纳起来所保留的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它的珍贵价值是无法替代的。
幻灯片3
1958-1966
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历史 电视新闻片
初始形态
20世纪50年代,新闻属性 新闻专题片
特点:以“报道”方式记录当时的重大事件;每个月“两长八短”。“两长”指电视片或电视纪录片。 代表作:《珠江三角洲》、《长江行》、《欢乐的新疆》、《芦笛岩》、《战斗中的越南》、《英雄的越南南方人民》、《收租院》以及专为国际交换每年一次的“贺年片”等。 幻灯片4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
?
幻灯片5
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历史
20世纪60-70年代
特点:总体上题材面严重狭窄,艺术形式和手法僵化,公式化、概念化、形式主义之风盛行等。 代表作:《深山养路工》 《放鹿》 《三口大锅闹革命》 《泰山压顶不弯腰》等
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
纪录片的初步繁荣
特点:从题材内容到表现形式,迅速冲破极“左”的禁锢。 纪录片栏目化、系列化、长篇化
内容涉及人物、城市风光、民俗、宗教、民族、历史文化等,体裁出现了散文式、抒情诗式、音画式、调查报告式、报告文学等。 幻灯片6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
中国纪录片发展
纪录片分析范文
影视编导专业考试范文
影像化的“诗情画意”
——纪录片《腊梅花儿开》评析
电视纪录片《腊梅花儿开》讲述的是拥军模范周大妈几十年如一日拥军爱兵如子、乐为军人牵红线、当红娘的感人故事。整个片子在内容的表述上,也侧重将镜头对准物像“腊梅”,影片标题一语双关地借此暗喻周大妈牵媒的“硕果”。此处“梅”与“媒”既是一个谐音,似乎也将巧合和喻意融汇其中
本片以纪实的手法跟踪纪录了红娘周大妈为海军士官周连明和女青年彭清芳的婚事牵线搭桥为主线,并辅以纪录了热心大妈为其他军人们的婚事而四处奔走 从而形成了复式结构为特征的纪录模式。编导巧妙把镜头对准平凡生活中人物的心灵深处,影像化地诠释了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鱼水深情,让观众在视听形象中见证了一个真实、质朴、执著、锲而不舍、乐于助人、光彩夺目的拥军大妈的人物形象
除了在选材角度有独到创新之外,在视听的表现手法上,该片也带来了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首先本片没有完全依赖解说词,而是较多地运用镜头的调度和剪辑进行故事化的讲述。如:影片开头就采用一组无解说词的循序渐进式的画面语言,利用富有可视性语言画面进行叙述,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样样具备,推、拉、摇、移、跟镜头各司其职,短短一组画面既介绍了环境,又交待了人物,
纪录片分析讲义
艺文教育——专业的考试专家 精英计划课程讲义——纪录片分析 作业:纪录片《海豚湾》影评 一、纪录片的意义 纪录片是了解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文化发展的最好渠道和方式。真实的纪录片集纳起来所保留的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它的珍贵价值是无法替代的。 二、纪录片的定义 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 ──法国《电影词典》 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具有一个有说服力的主题 ──美国《电影术语汇编 抓住现实的片断,将其有意义地结合起来。 ──维尔托夫 创造性地处理现实。 ──格里尔逊 纪录片就是一种非虚构的,看得见、听得见的传播形式,而被它所纪录的内容则是天文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Ⅰ》的风格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Ⅰ》的风格分析
作者:赵晓蕾
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3期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大陆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舌尖》发扬和传播了中国“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传统文化理念,选取了中国境内如海洋、湖泊、草原、山林等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中最具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族群为故事主角,充分展现出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馈赠给中国人食材,中国人又是如何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Ⅰ》;纪录片;中国传统美食文化;风格分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Ⅰ》(以下简称《舌尖》)从2012年5月14日开始,在CCTV-1晚间10:30的《魅力·纪录》栏目陆续播出。《舌尖》是中国大陆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在娱乐泛化和快餐消费的荧屏背景下,《舌尖》剧组却潇洒地一头扎进中国饮食文化的深水区,辗转在市井阡陌、山川河海中,寻觅中华饮食的文化神韵和精神脉络。不同于之前的饮食类纪录片,《舌尖》披着美食的外衣,把镜头对准了市井平民,从美食制作的工艺入手,深挖中
纪录片分析-怎么写
一.主题:
1.影片力图告诉我们什么。
2.通过对纪录片主题、立意及影片的整体视听形象,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二、结 构
典型的纪录片结构往往是顺序型的、线型的排列关系,而在实际运用时则更为复杂。
有时纪录片的结构会依据于人物的心理线索、情绪线索而发展。 有时则是两者交叉进行。 三、人物
纪录片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
分析表现各个人物所用的时长、镜头数量、景别表现、直接发言的频率、形体动作的表现、光线运用等; 四、场景
外景:大自然中自然景观的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比较广阔,由于受自然光线的限制,光线的处理要选择光线的时机
五、景别 景别最最根本的含义,是表达画面所包括的范围 远景近景全景 六、空间
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空间是影片具体场景的体现 七、机位
1在纪录片的拍摄中运用较多,占主体地位。 局限性:
工作量大,镜头活动量多,容易显得单调,使观众感动视觉疲劳,产生厌倦心理。
对场面把握不全面、角度局限大、对细节捕捉不透充分和及时
2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摄像机,面对同一场面同时拍摄不同角度和景别的画面。
运用环境:
纪录片分析《沙与海》
纪录片分析——《沙与海》
影片概述
刘泽远是内蒙与宁夏交界处,沙漠边缘的农民,在沙化的土地上种植粮食,饲养骆驼,全家的水源来自一口井,每年的收入是五千圆。刘丕成是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孤岛--井洼岛上的渔民,当地人传说他已经赚了四十多万的家产,他很不愿意引人注目,甚至对摄像机产生了敌意。虽然两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不一样,但是编导试图在表现各自独有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寻找某种共同点。事实上,他们的生活都牢牢被大自然左右,沙暴可以摧毁一切,正如海潮可以摧毁一切一样,而对两位主人公来说,对于未来、子女的难以把握,也给他们带来了同样的孤独感。全片冷静地将两个完全不相识的家庭放在了一起进行了考察。 基本资料
导演:康健宁,高国栋主演: 刘泽远,,刘丕成
片长: 29分钟年份: 1989年类型: 纪录片国别: 中国语言: 国语 宁夏方言 影片解读
结构结构上,平衡对称,错落有致。整个片子非常严格地按照介照完刘丕成之后,紧接着介绍刘泽远的顺序,两户人家,一个在湛蓝的大海上,一个在银色的沙漠里,两种地方风貌穿插,让人感觉清晰有序,新鲜不刻板,不会给观众造成视觉疲劳。
音乐音乐的运用,统一并富有情趣。本片的音乐选择绝对是一个亮点。看一个片子的元素是不是一个亮点
中国远征军纪录片
篇一:美记者75年前拍纪录片《苦干》成日军侵华又一铁证
《苦干》片头
《苦干》截屏:日军轰炸场景
《苦干》截屏:摄影师斯科特骑马登上重庆朝天门码头
《苦干》75年回家路
1937年—1940年
美籍华人李灵爱策划出资、美国记者斯科特来中国拍摄抗战
《苦干》在纽约首映,引起巨大轰动
1941年
《苦干》在第十四届奥斯卡奖上被授予纪录片特别奖
1942年
这部影片消失于人们的视野,杳无音讯
二战后
美籍华裔电影制片人罗宾龙发现《苦干》
21世纪初
3年修复,85分钟完整版《苦干》出炉
2012年
罗宾龙和《苦干》与中国成功对接
2014年
9个月谈判,中方签署合同拿到《苦干》
2015年
据新华社电 全面真实记录抗战期间中国人民“在艰苦受难中的英雄气魄”的纪录片《苦干》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尘封70多年后,回到了它的拍摄地中国。
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波8日上午在彩色纪录片《苦干》新闻发布会上说,设于重庆的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于日前获得该片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20年的使用权,将对媒体、公众和研究者开放用于研究、宣传与教育。
《苦干》的主题是“在艰苦受难中的英雄气魄”,国学大师林语堂担任前言部分导读。该片于1941年在美国首映,并于次年获得第14届奥斯卡奖第一次设立的纪录片奖项。该
电视纪录片与电影纪录片的区别
电视纪录片与电影纪录片的区别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上,纪录片动态影像和声色并茂的优势是文字、
绘画和照相术等传统手段所难以比拟的,正因为如此,“真实”成为纪录片经典定义中不可或缺的词汇。但纪录片真的像镜子一样“真实”的反映了现实吗?不尽然。纪录片摄像时的开机时间、镜别和角度的选择,后期制作时的剪辑加工等工作,无不渗透了制作者个人的创作理念和表达欲念,所以,纪录片只是“创造性地处理现实”(格里尔逊语),只是“抓住现实地片断,将其有意义地结合起来”(维尔托夫语),它不是复制现实的一面镜子,而是面向现实的一条渐近线。
由于纪录片与现实的这种密切关系,它一度被赋予了“纪录时代进程”的宏大使命。在电影纪录片时代,几乎每个可预测的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摄影机的在场见证,同时也催生了像“飞翔的荷兰人”伊文思这样的时代重大事件纪录片导演。电视摄制技术出现以后,其简易和接受面的宽广的优势尽显无疑,它进一步把纪录片的内容做了横向的扩展和纵向的延深,业内人士认为,“电视业即使在最初几年对纪录片所作的贡献,就超过电影业60年的总和”。
电视纪录片来源于电影纪录片,而电影纪录片是与电影故事片相对立的,弗拉哈迪的《北方
纪录片美丽中国观后感
篇一:美丽中国观后感
《美丽中国》观后感
我是在我同学的电脑上找到这个纪录片的,当时同学想我推荐,我怀着不是很放心的心情去看,结果实在让我震惊了!!因为这是我看过拍中国最美的纪录片!!!它的英文名叫《Wild China》,中文官方译名最后被定为《美丽中国》。该片是由世界闻名的英国BBC自然历史制作小组和中央电视台影视制作主力——中视传媒——合作制作的一部关于中国野生动物和自然风光的系列记录片,也是BBC和中国电视台的首次合作。
《美丽中国》分为“富饶华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长城以外”、“龙之疆域”、“喧闹海岸”6集。这部投资达500万英镑(合计人民币7500万元)的纪录片延续了BBC狂野系列的概念,但却将视角扩展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BBC环球公司首席执行官史约翰先生说:“我们很自豪地将这个宏伟的系列片介绍给世界各地的观众,所有镜头都是高清拍摄。”这里我选择了它的第二集,也就是拍云南的那集,告诉了我中国美丽的动植物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片名也叫做《香格里拉》。
云南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它能供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栖息,这就是选择那里的首要条件吧。按气候划分,既有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动物,也有寒带的动物。按植被类型划分,既有高山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