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视频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视频人教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视频人教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视频人教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1 教 学 预 案 调整与补充 课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内容】教材50页例1。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米尺,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填空(投影出示) (1)0.1是( )分之一。 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 10个0.01是( )。 (3) 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4)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1.教学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 (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 1000÷1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试卷
一、在广州火车站的出站口,竖着一面道路指示牌。你能根据道路指示牌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东莞在火车站 偏 约 的方向上,距离是 千米。
(2)顺德在火车站 偏 约 的方向上,距离是 千米。
(3)深圳在火车站 偏 约 的方向上,距离是 千米。
(4)珠海在火车站 偏 约 的方向上,距离是 千米。
二、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1)小刚的家在学校的正东方,距离约800米;
(2)电影院在学校的南偏西45度,距离约400米;
(3)公共汽车站在学校北偏东25度,距离约400米;
(4)邮局在学校北偏东60度,距离约1000米。
三、填空。
(1)超市在家的南偏西40度,距离约200米。那么家在超市的 偏
(2)长春市在北京市的北偏东60度,距离约500千米。那么北京市在长春市的
四、请根据下面的描述,把刘枚的路线图画出来。
刘枚早上从家出发,向正西方的方向走了约500米,来到早茶店吃早茶;吃完早茶后又向南偏东30度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课时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
教
学
预
案
调整与补充
课题: 课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内容】教材 50 页例 1。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 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抽象 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米尺,卡纸等。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 填空(投影出示) (1)0.1 是( (2)10 个 0.1 是( (3) 写成小数是( )分米=( )分之一。 )。 )。 0.7 里有( )个 0.1。 )。 )。
10 个 0.01 是( 写成小数是( )厘米=( )毫米。
(4)1 米=(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 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 产生和意义) 1.教学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 (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 1000÷10= 100÷10= 10÷10= 1÷10=
(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二 、水产养殖场 ——多边形的面积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用数方格或转化的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图形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立体图形知识的基础。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知识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学时,要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新知,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教学重点是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三、教学中注意:
1.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优化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5分)
1、一个数和0相乘,得( )。一个数和1相乘得( )。
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都得( )。
3、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 )
按顺序计算。
4.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 )。
5. (90-21×2)÷12,计算时要先算( )。小括号里面有减法和乘法,要
先算( )。
6、650与250的和减去240除以8的商,算式是( )。
7、5×(□-8)=5 □÷2+3=6 (320÷□)-52=28
8、南栅小学五年级同学植树45棵,四年级同学植树的棵数比五年级的2倍少18棵,四年
级同学植树( )棵。
9、根据下面的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1)221×3=663 (2)217+123=340
208÷1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三、四单元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三、四单元整理与复习
一、看谁填得好。(每空1分,共31分) 1. 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卷面总分97分 书写3分 总分 ( )直线,( )是射线,( )是线段。 2. 蝴蝶飞行的速度每分钟可达500米,又可以写成( )。 3. 计算16×300时,可以先算( ),再在积的末尾添( )。 4. 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汽车的速度是( )。
5. 1周角 = ( )平角 = ( )直角 = ( )度。 6. 根据85×32=27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85×64= 85×16= 85×8= 85×320= 7. 8公顷=( )平方米 60000平方米=( )公顷 5000公顷=( )平方千米 90平方千米=( )公顷 1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整合教案
《中彩那天》《万年牢》《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备课人:寿光市稻田镇中心小学 李惠英
【课型】
自主预习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彩那天》《万年牢》的主要内容。
2.识记生字,明白词语的意思,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并积累语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明白词语的意思,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并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了解《中彩那天》《万年牢》的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印制定时定量检测题、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读,感知主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预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两篇课文,预习课文之前,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上的“单元导读”部分,请大家认真读,哪一位同学能从这些内容中读出我们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知道哪些关于“以诚待人”的名言?
请同学们自读语文园地二的“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两部分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小测试:(幻灯片2—4)
1.比一比:谁能把大屏幕上的名言读的最流畅?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整合教案
《中彩那天》《万年牢》《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备课人:寿光市稻田镇中心小学 李惠英
【课型】
自主预习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彩那天》《万年牢》的主要内容。
2.识记生字,明白词语的意思,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并积累语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明白词语的意思,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并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了解《中彩那天》《万年牢》的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印制定时定量检测题、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读,感知主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预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两篇课文,预习课文之前,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上的“单元导读”部分,请大家认真读,哪一位同学能从这些内容中读出我们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知道哪些关于“以诚待人”的名言?
请同学们自读语文园地二的“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两部分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小测试:(幻灯片2—4)
1.比一比:谁能把大屏幕上的名言读的最流畅?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 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教学难点: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 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 生:方便全面观察
3.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生: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观察物体(二)说课稿
《观察物体(二)》说课稿
霍市一小 赵成成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我说可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例1的内容。
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几何体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几何组合体。这些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而例1呈现的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成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获得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的表象,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和学生的认识,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情感与态度:在探究图形变化的过程中感受乐趣,学会
欣赏数学美。
把教学重难点确立为: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感受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二、教法学法
1.教法: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活动方式,对于小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特别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