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考点
“辅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考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辅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考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辅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考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公安基础知识考点汇总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考点汇总
一、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一)警察的起源与发展 1、警察的含义
警察的含义一般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2、警察的起源
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 警察产生的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2)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使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3)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4)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3、警察的发展 (1)萌芽期的警察
在警察萌芽时期,同时伴生的有监禁行为、审判行为的萌芽
(2)古代警察的特点:a、军警不分,警政合一b、行使职权时在法律上极不严格c、私刑、私狱普遍存在
(3)近代警察
较早建立近代警察制度的国家是法国和英国,由于受英法两国警察制度的影响,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警政管理体制:地方自治制和中央集权制,地方自治制以英国为代表,中央集权制以法国为代表
4、中国的近代警察 时间 1898年 1905年 1912年 1927年 1946年 建立者 陈宝箴 名称 湖南保卫局 备注 我国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
二、招警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资料复习重点2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资料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1.公安机关的性质:
(1)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2)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司法机关. (3)公安机关具有武装性质.
2.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公安机关的必然要求.
3. \警察\这一概念表明了警察的性质和警察的任务.任务是: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性质: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
4. 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原始社会没有警察.
5. 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国家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暴力组织,而警察则是这个组织中执行国家专政职能的工具.
6. 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
7. 警察产生的条件:经济(生产力的发展),阶级(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性),社会(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政治(国家机器的形成).
8. 古代警察:职能由军队,审判机关和行政官吏分别掌管.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与官吏,叫做古代警察.古代警察军警不分,警政合一;古代警察行使职权在法律上极不严格,神权,皇帝或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私刑,私狱普遍存在.
9. 近代警察是适应资本主义制度需
2018年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本文为word版资料,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2018年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40题40分)
1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以上的多数通过。 A.2/5 B.2/3 C.1/3 D.3/5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2边防警察实行( )。 A.聘任兵役制 B.义务兵役制 C.职业兵役制 D.志愿兵役制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口9个城市进行了边防检查职业化改革试点,由兵役制改为职业制人民警察。 3(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 A.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B.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C.牢固树立公仆意识 D.牢固树立民生意
辅警公安业务知识试卷(含答案)
绍兴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辅警 公安业务及法律知识测试
(测试时间60分钟)
姓名 成绩 .
一、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
1、在我国领域、船舶、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有法律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 √ ) 2、人民警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应当采取强制手段。( × )
3、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应当调解处理。( × ) 4、间歇性的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 )
5、宋某因泄私愤持炸药到孙某家中相威胁,民警接到报警后到现场,发现宋某正欲点燃炸药引爆。在这种情况下,民警可以不警告即使用武器。( √ )
6、公安机关对年满70周岁以上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能执行行政拘留。( √ ) 7、城市人民警察执行巡逻时,一般以车巡为主,自行车、步巡相结合的方式。( × ) 8、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处理的,不再处罚( √ )
2014年河南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1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公考培训 第一品牌
第一部分 判断题
判断下列所给出的命题正确与否,正确的,在机读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下填涂A;错误的填涂B。1-30题各1分;共30题30分
1.我国公安机关和世界各国警察机关都具有专政的职能,其专政对象是相同的。( )
2.区分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的关键是是否使对方觉察、了解工作意图,是否采取被对方了解、认识直至使对方配合的方法和措施开展工作。( )
3.某县发生了一起山林纠纷,县公安局长即刻指派有关人员组成指挥部进行现场处置。
( )
4.某犯罪嫌疑人系少褡澹谘段手兴
渑浔阜肴嗽薄? )
5.在执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时,要注意教育不是治安管理的辅助手段。( )
6.如果被搜查人或者其家属不在场,公安机关则不能进行搜查。 ( )
7.张某在一超市偷钱50元,因其又聋又哑,所以可以不予处罚。 ( )
8.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的行政管理工作,除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公开的事项外,都要予以公开。 ( )
9.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不受任何监督。 ( )
10.对人民警察的辞退不需任何手续。 ( )
11.如果脱离了与国家的任用关系,其作为人民警察的义务也就终止了。 ( )
12.公民有通信自由,公安机关无权检查。 ( )
13.
2014黑龙江招警考试 - 公安基础知识 - 复习方式实例
黑龙江中公教育:http://hlj.offcn.com/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专业性较强,考生平时接触的不多,复习起来时常会感到抓不住重点,提不起兴趣。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公安基础知识的一个具体知识点——警察的起源为例,详细说明公安基础知识的复习方法:
(一)警察的起源
1.警察的含义。“警察”一词英文为police,它源于希腊语politician,最初的含义是指都市的统治方法或都市行政。(这句对考试来讲其实算废话,只是为了知识的整体性才放这儿了,考到的概率不高,大致了解就可以了。)在现代,警察的含义一般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现代社会警察的含义是考试的重点,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都需要大家尽可能的记住。)
【释义】
“警察”最初的含义有两个方面:(1)都市的统治方法,或者(2)都市行政。现代警察需从三个方面理解:(1)警察是“国家行政力量”;(2)警察“具有武装性质”;(3)警察具有三项职能:①维护社会秩序②惩治犯罪③保卫国家安全。(警察的起源是考试的重点,其考查不局限于知识的记忆,需要详细的理解警察一词的含义,释义部分要重点
2011年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11年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公安机关权力的单向性,是指公安机关各项权力都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反映的是国家意志。( )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文化的、法律的等手段和措施。( )
3防范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 )
4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是社会管理职能的前提,社会管理职能是政治镇压职能的基础。( )
5国家政治保卫局是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 )
6警察的职能是否集中于一个统一的警察机关是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区别之一。( )
7地方自治警政管理体制以英国为代表。( )
8公安执法监督,是指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 )
9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的监督,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督察监督等。事后监督是对执法行为的后果进行的监督。(
10督察机构认为需要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给予行政处分或者降低警衔、取消警衔的,督察机构可以提出建议,移送有关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
2014河南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备考指导:监狱概论5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公考培训 第一品牌
2014年河南招警考试中,监狱专业基础知识是我们要认真掌握的考点,中公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网针对监狱这一考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考生能够好好掌握。
一、监狱的概念与特征
1.监狱的概念:监狱是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刑罚,实施惩罚与改造的国家刑罚执行机关。
2.监狱的特征:阶级性(监狱的根本属性)、惩罚性(刑罚的根本属性)、封闭性。 二、监狱的性质和任务
1.我国监狱的性质: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是国家构成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法定职能是执行刑罚;监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机关(政治属性),国家性质决定监狱的性质。
2.执行刑罚的概念:指监狱对经人民法院生效刑事判决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依法实施监管,剥夺其人身自由,强制进行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的活动。
3.执行刑罚的目的:惩罚罪犯(首要任务);改造罪犯;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的。 4.惩罚的概念:指监狱在刑罚执行的过程中,依法将罪犯予以监禁,剥夺其人身自由,剥夺或限制其某些权利,而使罪犯遭受一定痛苦或损失的司法活动。
5.对罪犯惩罚的意义:剥夺其人身自由,避免继续危害社会;监狱对罪犯违反监狱法规的行为进
2011年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2
1.某派出所李所长在一次执行任务过程中,有违纪行为,主管部门给予其降职的行政处分,按照有关规定,李所长可向行政监察部门申诉。 ( )
2.对人民检察院发出纠正违法的口头通知或纠正违法通知书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纠正,并将纠正情况及时通知上一级公安机关。 ( )
3.公安部1997年6月20日发布施行的《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对督察机构的设置、职责、权限及督察的方式、程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 )
4.村民王某的经营自主权遭到公安机关的侵犯,王某要想提起行政复议,必须要有证据证明该事实已发生。 ( )
5.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警察力量。 ( )
6.国家产生之后,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警察也产生了。 ( )
7.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阶段条件。 ( )
8.军队、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分别掌管警察的职能是古代警察的特点之一。 ( )
9.1898年湖南巡抚陈宝箴在长沙成立“湖南保卫局”,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 ( )
10.1995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为济南交警题词“严肃执法,微笑服务”。 ( )
11.公安机关民主职能的实质,就是巩固社会主义制
2017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人民警察的录用
2017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人民警察的录用
伴随着公考行业的发展,警察类的考试一直热度不减。而不管是对于省级公务员考试而言,还是专门招警类的考试,对于公安基础知识的考察都不可避免。中公招警考试网对人民警察的录用进行介绍。
(一)人民警察录用的条件
1.担任人民警察的条件。《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了担任人民警察应当具备的条件: (1)年满18岁的公民
年满18岁,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龄。达到了这个年龄,才具有完整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政治信仰、心理意志、生理发育才逐渐成熟。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所有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全体公民的比较高行为准则。我国宪法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国家一系列基本制度,既体现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又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利益和愿望。做一名人民警察,必须拥护宪法,捍卫宪法。
(3)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良好的政治素质,就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