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分析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分析”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分析”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分析”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5
【bwwdw.com - 博文网】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1

  经过这段时间学习,我校教师无论在教学的理论水平、计算机操作水平、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及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要的转变,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对现在和今后的教育教学有较大的指导和帮助。现总结如下:

  1、提高了信息技术的素养,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的整合,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信息技,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新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全体教师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直观形象,学生明白易懂,特别是教学流程图让教学过程更加明朗化,为教师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教师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5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

一、总则

(一)为指导各地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规范引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以下简称:能力标准),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类似培训时可参照执行本标准。

(二)《课程标准》综合考虑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差异,旨在满足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起点教师的能力提升需求,推行“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教师培训选学机制,确保按需施训。

(三)《课程标准》要求实施主题式培训,强化任务驱动,突出实践导向,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促进各地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推行网络研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推动教师学用结合。

(四)《课程标准》依据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

1

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个系列的课程,共27个主题,帮助教师提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5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

一、总则

(一)为指导各地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规范引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以下简称:能力标准),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类似培训时可参照执行本标准。

(二)《课程标准》综合考虑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差异,旨在满足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起点教师的能力提升需求,推行“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教师培训选学机制,确保按需施训。

(三)《课程标准》要求实施主题式培训,强化任务驱动,突出实践导向,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促进各地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推行网络研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推动教师学用结合。

(四)《课程标准》依据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个系列的课程,共27个主题,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5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

(征求意见稿)

培训课程标准起草工作小组

2014年3月

1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渗透性最强的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对教育的诸多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从学习资源、学习途径、学习方式、交流互动到教师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与教学组织形式中的角色转变,信息技术使教育面临巨大的改革发展压力。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的建设,旨在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提出的“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是实现“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的重要保障。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以下简称:能力课程)以《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为依据,以“专题导向、学科结合、研修实践”为宗旨,在充分分析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与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全面调研所形成的,能够向不同省区、学校,提供多层次、体系化服务的结构化课程,是帮助各省区等教育行政管理部

石南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5
【bwwdw.com - 博文网】

石南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14-2017)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要求,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和《关于实施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桂教师培 〔2014〕17号)等文件精神,决定于2014年起实施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实施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1.制定我校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检测实施方案。

2.整合相关项目和资源,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新模式,于2014年起到2017年止,分年度组织我校所有在职在岗教师参加不低于50个学时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确保每位教师均能按要求,按时、保质量的完成50学时的培训学习,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3.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的动力。 4.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5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心得体会

黄协艺

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和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现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一、树立了新的理念

1、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天的时间,但是每一天的网上学习都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在平时我都停流在基本应用上,然而通过此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专业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为自我更新,补充新识,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

2、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

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

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5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

一、总则

(一)为指导各地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规范引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以下简称:能力标准),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类似培训时可参照执行本标准。

(二)《课程标准》综合考虑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差异,旨在满足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起点教师的能力提升需求,推行“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教师培训选学机制,确保按需施训。

(三)《课程标准》要求实施主题式培训,强化任务驱动,突出实践导向,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促进各地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推行网络研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推动教师学用结合。

(四)《课程标准》依据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

1

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个系列的课程,共27个主题,帮助教师提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试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5
【bwwdw.com - 博文网】

1.与仅仅开放课程资源不同,MOOC允许学生大规模参与在网络上开放的课程并主动进行教学互动。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解析:

2.互联网不良信息泛滥的原因有多种,网络道德观念的缺乏属其中一种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解析:

3.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解析:

4.提前读写,就是指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大量识字的基础上,能独立阅读书籍,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并能把自己会说的话,想说的话,看到的听到的通过书面表达出来。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解析:

5.要将思维导图生成演示文稿,必须先对主题执行“从主题新建幻灯片”命令。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解析:

6.在Moodle的讨论区设置中,教师可以限制上传附件的大小。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解析:

7.在移动学习环境中,学生使用无线网络、智能手机等设备,可以将学习空间扩展到课外、校外。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解析:

8.能力提升工程非常重视学用结合,因此并不是学完内容就可以了,还要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A. 正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试题及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5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试题及答案(判断题题库)

A. 正确

B. 错误

一.

1在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复习与总结时,可以使用数形结合的法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对比与

分析答案:A

2.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答案:A

3.FLV格式的视频在PPT中播放时需要插入控件,并且只能在本台电脑上使用。答案:A

4.英语老师可以选用.ram,.mp3 ,.mid ,.wmv等这些音频格式的媒体教学答案:B

5.在灵活性面,交互白板比PPT强大答案:A

6.在 Photoshop 中,要保存一幅以前从未保存过的新图像的快捷键是Ctrl+V 答案:B

7.教学评价总是可以调动老师工作茧自缚的积极性,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答案:B

8.网络学习空间只属于技术领域畴的概念答案:B

9.学生使用LAMS进行学习时,容易产生“迷航”现象,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答案:A

10.在ipad的APP store中只可购买应用程序答案:B

11.教师应改变观念,调整自己的教学式,将课堂教学由“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答案:

A

12.合作学习的问题要适合合作研究,要基于独立思考基础之上。答案:A

13.防护罩也是监控系统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答案:A

14.网络教学平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试题及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5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线下测

评试题库及答案

(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一、判断题题库 A. 正确 B. 错误

1在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复习与总结时,可以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对比与分析答案:A

2.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答案:A 3.FLV格式的视频在PPT中播放时需要插入控件,并且只能在本台电脑上使用 。 答案:A

4.英语老师可以选用.ram,.mp3 ,.mid ,.wmv等这些音频格式的媒体教学 答案:B 5.在灵活性方面,交互白板比PPT强大 答案:A

6.在 Photoshop 中,要保存一幅以前从未保存过的新图像的快捷键是Ctrl+V 答案:B

7.教学评价总是可以调动老师工作茧自缚的积极性,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答案:B

8.网络学习空间只属于技术领域范畴的概念 答案:B

9.学生使用LAMS进行学习时,容易产生“迷航”现象,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 答案:A

10.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评价系统的设计原则是评价与教学紧密结合。 答案:A 1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应充分考虑培训主体庞大,充分考虑教师群体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