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翻译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翻译”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翻译”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翻译”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4 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来源:Z。xx。k.Com]
【知识与技能】
1.熟读并背诵课文,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关键词句,积累成语,翻译课文。(重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重点) 2.通过比较阅读,理解《孙权劝学》与《伤仲永》的异同,提高学生的阅 读分析能力。(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后天学习的重大作用,勉励学生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重点) 导语设计
设计1:(情景导入)
说到三国,不由得让人想起“滚滚浪花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鼎立时期,英雄辈出,刘备、曹操、孙权可谓水火不容,但是,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能让对手如此赞叹,可见孙权非同一般。孙权手下有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信赖。可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现在孙权又来劝说了,今天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
设计2:(故事导入)
三国故事中有“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的故事,想来大家都很熟悉。后来,孙权、鲁肃都想要夺回荆州,终不能如愿。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令守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丑小鸭教案
教案
第三课 丑小鸭
【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教案
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 去编织奇异的情节。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 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 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 去编织奇异的情节。 一般来说,童话故事主要是写给孩子 的,不过,有童心的成年人同样能够 在童话故事中找到快乐, 让心灵纯净。 (先让学生说,教师再做补充) 4.引导学生说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因父早逝,十三岁即出外谋生。当 过商店学徒
、剧院杂役。1827 年开 始文学创作,写有诗歌、戏剧、小 说、游记等各类体裁作品,以童话 创作成就最大。共一百六十余篇。 《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 、 、 的小女孩》《丑小鸭》《小克劳斯 、 、 和大克劳斯》等均为脍炙人口的名 篇。因有底层生活经历,作品多能 站在劳苦人民的立场。暴露统治阶 级的奢侈、残暴和愚蠢,描述劳动 人民的贫困与智慧。 以丰富的想象、 生动的情节、深刻的内容、简洁而 明快的艺术形式著称于世。 生二: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小时候的故 事和本文 产生感情的共鸣
合 作 探 究
1 教师明确 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兴趣自 主阅读。用时不少于 10 分钟 2.在读的过程中要求 (1)整体感知故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丑小鸭教案
教案
第三课 丑小鸭
【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教案
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 去编织奇异的情节。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 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 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 去编织奇异的情节。 一般来说,童话故事主要是写给孩子 的,不过,有童心的成年人同样能够 在童话故事中找到快乐, 让心灵纯净。 (先让学生说,教师再做补充) 4.引导学生说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因父早逝,十三岁即出外谋生。当 过商店学徒
、剧院杂役。1827 年开 始文学创作,写有诗歌、戏剧、小 说、游记等各类体裁作品,以童话 创作成就最大。共一百六十余篇。 《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 、 、 的小女孩》《丑小鸭》《小克劳斯 、 、 和大克劳斯》等均为脍炙人口的名 篇。因有底层生活经历,作品多能 站在劳苦人民的立场。暴露统治阶 级的奢侈、残暴和愚蠢,描述劳动 人民的贫困与智慧。 以丰富的想象、 生动的情节、深刻的内容、简洁而 明快的艺术形式著称于世。 生二: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小时候的故 事和本文 产生感情的共鸣
合 作 探 究
1 教师明确 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兴趣自 主阅读。用时不少于 10 分钟 2.在读的过程中要求 (1)整体感知故事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诗两首
4.诗两首
教与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背诵诗文。 能力目标:
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领悟诗句蕴涵的哲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正确面对人生中的挫折。 教与学重难点
1、熟读背诵全诗。
2、感悟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3、体会此诗和婉亲切、热诚坦率、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的语言特点。 教与学方法 指导,点拨、导读 ,自我探究、合作学习
第一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苏东坡在屡遭贬谪之际唱出的人生哲理。同学们,你们又曾有过什么 “阴与缺”?比如学习上、跟同学交往中、与家长沟通时曾经历过什么困难、挫折?面对这些困难与挫折我们该怎么办?世界著名大诗人普希金为此写了一首诗,给了我们一番特别的叮咛和嘱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交流作者情况
提示: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却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歌,引起沙皇俄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 沙与沫 教学资料长春版
四 沙与沫
文本解读 一、整体感知
课文《沙与沫》选录的23条格言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人生感悟。仔细品读课文,多联想,不难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方方面面的深刻哲理。
课文中的几则内容在引导我们反思自己的生存状态。如:“只有你被追逐的时候,你才快跑。”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惰性,只有我们身边有一个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令我们明显地感受到自己被追逐,我们才往往能够发掘自身的潜能,有更快的奔跑速度,如果追逐自己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内心呢?也许我们的生存状态会更积极一些。又如:“我们都是囚犯,不过有的关在有窗的牢房里,有的则关在无窗的牢房里。”如果生活是一个大的牢房,不得不受到各种各样束缚的我们就必然成了“囚犯”,但有的人却可以生活在“有窗的牢房里”,而有的人却只能生活在“无窗的牢房里”,那么这扇连接希望的窗是谁开的呢?其实我们自己就是那个开窗人,既然现实生活中有着必然的束缚,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心底开一扇窗呢?也正如第11则所说:“愿望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让自己的心中始终充满希望、始终拥有目标,我们的生命定会更精彩!
此外,课文中的许多格言也在引导我们要注重个人修养。如:“一个人的意义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所企求成就的东西。”我们应把自身的品格、素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祖父教案长春版
8、祖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朗读中的几种基本语调, 能正确、清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等方法,把握文中有感染力的语句,由此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
3、初步了解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作用
4、引导学生用孩子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培养品味重点语句的意识,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2.作者把“我”对祖父的深情与祖父对“我”的爱融入大花园的生活再现中,“我”对事物的热爱、自由自在的成长与祖父的爱密不可分,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由学生大多有和祖辈生活的经历,导入课文《祖父和我》,看看文中的“我”和祖父的一段生活经历 二、朗读课文 1.标上小节号
2.圈出读不出或读不准的生词,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读音问题,教师协助(预初新生或许没有带字词典的习惯,需要教师协助解决)读音上的共性问题板书重点落实,加强印象 三、朗读指导
1、提问:你从文中感受到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快乐、自由) 板书:感情基调 2、圈划,并有感情地朗读你觉得能够体现“我”快乐、自由情感的句子或段落(给予充分的朗读时间)
3、朗读课文30小节,体会并读出作者所表达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学案人教版
8.木兰诗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新词,能准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2、掌握文言重点词的含义,并能够准确的翻译课文。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诗歌的主旨。
【相关链接】
文学常识: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编的《》,是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和《》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二者异曲同工,交相辉映。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听教师范读,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2)正确、流畅、放声地自由朗读;
(3)指名几位同学朗读,师生共同纠错并评价。
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不会的字词小组商量。(1)给加点字注音。
机杼()可汗()鞍鞯()辔头()
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
戎机()金柝()策勋()十二转()
红妆()磨刀霍霍()著()我旧时裳()
云鬓()扑朔()雄雌()
3、初读感知,了解木兰。
(1)说说你以前所了解的木兰,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习题(含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
一、字音、字形 1. 给加粗的字注音。
当( )涂 即更( ) 为( )博士 遂( )拜 自以为( ) 但当(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卿今当途掌事 B、蒙辞以军中多务 C、非弗吴下阿蒙! D、孤岂欲卿治精为博士邪 二、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 ,北宋 、 ,选自 ,记载了从 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语言应用
1.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C.明天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
D.英国诗人雪莱在他著名的《西风颂》里写道:“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2.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 (3)见往事耳 (4)及鲁肃过寻阳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三、阅读理解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目标
在学习中深入理解开卷有益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及作家作品。 2、品析生动传神的人物对话。
3.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开卷有益的道理。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品析 教学辅助:多媒体 教学方法:诵读、品析 教学过程: 一、认一认。
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和久必分”。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一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的信赖。可他不爱读书,吴王多次劝说,他总
1
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今天,孙权又来劝说,结果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孙权劝学》。 (过渡语)这篇短文选自《资治通鉴》,请同学们齐读有关这部著作的资料并做笔记。 PPT 1:《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体通史,记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鲁迅自传》练习 语文版
有效构建 合作探究
《鲁迅自传》同步练习
【同步达纲练习】 一、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厦门( ) 皖南( ) 学籍( ) 乞食( )
2.páng huáng( ) shuāi败( ) chóu办( )
zhâ江( ) nà喊( ) 亲qī( )
二、根据语境,理解加粗词语的意思
1.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看书的学力。
2.但我到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3.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常走的两条路。
4.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
三、阅读理解
(一)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