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是非题题目及答案
“传染病是非题题目及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传染病是非题题目及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传染病是非题题目及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传染病题目回忆
多选共30个
1、病毒和立克次体区别还是什么的?? 2、出芽方式生长微生物特征 3、结核病治疗原则的解释 4、基层冷链装备要求 5、二类疫苗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哪些
7、省政府1小时报卫生部的有哪些卫生事件 8、疟疾的确诊依据有哪些 9、隐孢子虫病的感染特征 10、森林脑炎 11、刚果出血热 12、
案例:
1、麻疹与统计学相结合
2、诺如病毒、腺病毒(学校腹泻、社区腹泻) 3、乙肝孕妇阻断 4、狂犬病分级及处理
5、鼠疫有一个(具体忘了)
6、学校食物中毒(大学生是否可以上课,哪些危险因素) 7、麻疹高发因素调查
8、流感症状与养鸡因素等 9、02
10、不明原因肺炎 11、AIDS 12、结核
13、疫苗接种反应监测
没有考到的题目:风疹、流腮、流行性与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病、副伤寒、弯曲菌病、布病、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猩红热、真菌感染、回归热、莱姆病、黑热病、弓形虫病、除血吸虫以外的其它吸虫、钩虫、蛔虫、蛲虫等病。
重点病种:霍乱、结核病、艾滋病、出血热、鼠疫、禽流感、非典、狂犬病、细菌性腹泻、细菌性食物中毒、水痘。
传染病竞赛题目
一、选择题
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B)。 A.1989年2月21日 B.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2.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A )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A.预防 B.控制 C.治疗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B )。 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A类、B类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B )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5.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C )报告。
A.政府卫生部门 B.公安部门 C.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6.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B )
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 B.全部免费 C.全部收费 7.流行性感冒属于(C )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8.病原携带者是指(C )
A.恢复期传染病病人 B.急性期传染病病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试题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一)单项选择题
1、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英文名称缩写为:( ) A、AIDS B、SARS C、ARDS D、HFRS 2、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为:( )
A、轮状病毒 B、新型冠状病毒 C、衣原体 D、支原体 3、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传染源为:( )
A、隐性感染者 B、患者 C、潜伏期感染者 D、慢性感染者 4、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早期症状不包括:( )
A、高热 B、全身性中毒症状 C、大量咳痰 D、肺部湿哆音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早期白细胞计数:( )
A、升高 B、不升高或降低 C、不变 D、不用检查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肺部X线检查没有:( ) A、呈片状或絮状阴影,逐渐融合 B、呈毛玻璃状、片状阴影 C、阴影在发病两周内发展迅速 D、大片均匀致密影,边缘清晰 7、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临床确诊必须的依据是:( ) A、明确的流行病史 B、符合临床症状和体征 C、核酸阳性或抗体阳转
D、明确的流行病史,符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和核酸阳性或抗体阳转 8、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疑似
是非题
是非题(2分×20 = 40分)
1、野生鱼自然成长,无需担心非法添加剂等人为食品安全风险,因此一定比人工养殖的更安全。
? B、错
2、经批准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的兽药,应当由兽药生产企业制成药物饲料添加剂后方可添加。禁止将原料药直接添加到饲料及动物饮用水中或者直接饲喂动物。
? A、对
3、任何符合卫生要求、有相应技术水平的企业均可生产食品添加剂。
? B、错
4、牛初乳是乳牛产崽后7天之内的乳汁,营养成分高,同时含有大量的免疫蛋白,适合用于加工婴幼儿配方食品。
? B、错
5、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
? A、对
6、保质期不是判断食品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可能由于存放方式、环境变化等引起过早变质,所以食品应在保质期内尽早食用。
? A、对
7、食品安全标准包括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
? B、错
8、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味精等食品标签上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
? A、对
9、有些餐馆的餐盘里会垫一张色彩鲜艳的广告纸,有些人会把食物直接放在上面,这样做是不安全的。
? A、对
10、稻谷加工精度越高,制成的大米的外观和口感越好,但营养价值
2014传染病试卷及答案
2014年下高职高护《传染病护理》期终试卷A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名词解释:(5*5’=25’) 1、病原携带状态: 2、疫源地消毒: 3、Koplik斑 : 4、AIDS: 5、稽留热:
二、填空题:(15*1’=15’)
1、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 、 。 2、影响病原体致病力的因素有病原体的 、 、 和 。 3、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 引起的以__________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 传播。
4、水痘是由 所引起的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 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是通过 传播。
5、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 引起的 传染病,以 的炎症与溃疡为主要病变。
三、单项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最佳选择题(共 50题,每题1分) 1 ?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 B A. 口腔念珠菌病 B.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 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疱疹性直肠炎
E.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 D
A.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
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外毒素 C. 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6.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 B
7.菌痢的病原体属于:
&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 C
A.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潜伏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受感染的动物 9.
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D
A.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C.迟发型变态反应
D.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接触性溶解细胞作用及水解酶使组织破坏 E. 继发感染
10.
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 A A.血涂片| B. 血培养 C.
骨髓培养 D. 骨髓涂片 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镇和农村要求于发现霍乱后多少时间内上报: B
A. 3小时和6小时
B. 6 小时和12小时
C. 12 小时和24小时
D. 24小时和48小时
E. 48 小
传染病总论传统题
传染病护理总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传染病 : 2.散发 : 3.地方性传染病: 4.传染源 : 5.易感者 : 6.显性感染:; 7.稽留热 : 8.脓毒血症 : 9.疫苗 : 10.计划免疫: 二、判断题
1.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 )2.有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点。( ) 3.皮疹的分布特点对某些传染病有重要的鉴别价值。( ) 4.每一个传染病可由多个病原体引起。( )
5.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目前仍是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 ) 6.任何传染病都有一定的传染性。( )
7.以野生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疾病,属于地方性传染病。( )
8.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9.母婴传播指病原体由胎盘方式给胎儿或婴儿。( )
10.蠕虫病感染后一般不产生保护性免疫,因而往往产生重复感染。( 11.动物间的传染病,均可传给人类,引起严重传染病。( ) 12.空气、食物、土壤、用具均可成为某些疾病的传播途径。( ) 13.寄生虫病和虫媒传
传染病培训试题及答案
科室: 姓名:
一、单选题(每题5分)
1.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
A.属地管理原则B.异地管理C。就近管理D。户籍管理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类.
A.甲类和乙类B.甲类和丙类C.甲类、乙类和丙类D.乙类和丙类
3。传染病防治法新增传染病达到()种
A.39种B.35种C.36种D.37种
4.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A.1 B.2 C.3 D.n
5.传染病防治法从()年实施。
A.2002年1月1日B.2003年10月1日C.2004年1月1日D.2004年12月1日
6.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疾病,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24小时
7.发现其他乙类、丙类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人,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进行网络直报。
A.12小时B。10小时C。24小时D.6小时
8.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年。
A.10年B.15年C.5年D.3年
9.以下是甲类传染病的有()
A.鼠疫和霍乱B.炭疽C.艾滋病D.梅毒
10.以下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
A.流行性腮腺炎
传染病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
汝南双语学校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型生物导学稿
八年级班姓名日期
课题:§8.1.1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关注艾滋病,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培养奉献爱心的社会责任感。
1.1988年上海曾流行甲型肝炎,后查明原因是食用了不清洁的毛蚶引起的。这种不清洁的毛蚶属于()A.传染源 B.病原体C.抗原 D.易感者
2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是()
A.水传播 B.饮食传播C.飞沫和空气传播 D.接触传播
3.下列四种疾病中,属于体表传染病的是()
A.蛔虫病 B.急性结膜炎C.肺结核 D.病毒性肝炎
4. 下列通过飞沫、空气传播的疾病是:()
A.沙眼B.肺结核C.疟疾D.伤寒
5. 传染病的致病因素是()
A.传染源B.传播途径C.病原体D.易感人群
6. 一切人员入境时,都要进行检疫,其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计划免疫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者
7. 隔离传染病病人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者D.积极治疗患者
8.将下列合适的内容,填写在对应的栏目中:
(1)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部分:
1、 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D 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 B.病原体感染必引起发病 C.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
D.显性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各种不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全部 E.病原体必引起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 2、 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正确的是?D
A.所有的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 B. 病原携带者不是重要的传染源 C.发生于临床症状之前者称为健康携带者
D.病原携带者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 E.处于潜伏性感染状者就是病原携带者 3、隐性感染增加时:E A.病原携带者增加B. 慢性感染病人增加C.潜伏性感染增加D.显性感染增加 E.免疫人群扩大
4、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 A.爱滋病 B. 鼠疫 C. 乙型肝炎 D. 疟疾 E. 麻风病 5、斑疹伤寒患者血清中可测出对变形杆菌“OX19”,的抗体,是属于:D
A.间接凝集反应 B. 直接凝集反应 C. 反向凝集试验D.交叉凝集反应 E.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6、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是:E A.病毒性肝炎 B. 登革热 C. 炭疽 D. 爱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