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复国
“国史复国”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国史复国”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国史复国”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外国史
第一章 原始美术
第一节:欧亚大陆
一、史学界对原始文化的划分
(一)旧石器时代:几十万年以前
(二)中石器时代:现代地质时代的开始 (三)新石器时代:公元前6千-3前年 (四)金属时代:前3千-奴隶社会 二、原始美术的风格 (一)写实
1、再现型:阿尔塔米拉洞 2、观念型:歪曲透视法 (二)抽象
1、 无目的装饰-彩陶图案
2、有象征目的的形式—反映宗教崇拜 (三)创造模仿形式最早的人类
—克罗马农人(智人) 三、旧石器时代的艺术
(一)洞岩壁画——分布于法国西南部与西班牙北部山区
1、拉斯科洞穴:其作品最早可追溯至奥瑞纳。壁画用黑色勾勒,红.褐色渲染,气势雄壮规模宏伟,史称“旧石器时代”的卢浮宫。
2、阿尔塔米拉洞穴:其壁画轮廓细腻明暗突出,结构动态准确。
3、三兄弟洞穴:位于西法交界,由孔特·拜岗的三个儿子于1912年钻过小洞而发现的,因此命名.
拉斯科洞穴、拉斯科洞穴、拉斯科洞穴、阿尔塔米拉洞穴、阿尔塔米拉洞穴、三兄弟洞穴岩画
四:中石器时
国史概要
《国史概要》读后感
樊树志先生的《国史概要》是一部与其他历史著作有着显著差异的书籍。它即不依照时间顺序也不依照政治、经济、文化顺序。而是以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与演变作为主线。而且它采取了很多小标题,每一个小标题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看似独立但却又环环相扣。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自由选读。这也是我在众多书籍中选择《国史概要》的原因。
樊树志先生的《国史概要》另一个优点就是它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它能用简练的句子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能用短小的篇幅营造所要营造的画面。全文读来严谨却不失趣味。
在《国史概要》所展现的一幕幕场景中,我最感兴趣还是《西汉与东汉——帝国规制的完备化》中的平民皇帝——刘邦。如果说,每一个白手起家的故事都代表着一个传奇;那么刘邦由布衣而帝王,无疑将这份传奇演绎到了极致。 刘邦简介: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历任沛县泗水亭长、 沛公、汉王。秦时陈胜起事后不久,集合县中约3千子弟响
国史概要
《国史概要》读后感
樊树志先生的《国史概要》是一部与其他历史著作有着显著差异的书籍。它即不依照时间顺序也不依照政治、经济、文化顺序。而是以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与演变作为主线。而且它采取了很多小标题,每一个小标题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看似独立但却又环环相扣。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自由选读。这也是我在众多书籍中选择《国史概要》的原因。
樊树志先生的《国史概要》另一个优点就是它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它能用简练的句子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能用短小的篇幅营造所要营造的画面。全文读来严谨却不失趣味。
在《国史概要》所展现的一幕幕场景中,我最感兴趣还是《西汉与东汉——帝国规制的完备化》中的平民皇帝——刘邦。如果说,每一个白手起家的故事都代表着一个传奇;那么刘邦由布衣而帝王,无疑将这份传奇演绎到了极致。 刘邦简介: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历任沛县泗水亭长、 沛公、汉王。秦时陈胜起事后不久,集合县中约3千子弟响
国史复习资料
国史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是:A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改运动基本结束 C.“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赴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A A.彭德怀 B.罗瑞卿 C.杨勇 D.杨得志 4.1952年冬,我国土地改革运动基本完成时废除了:C A.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B.富农经济 C.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D.农民土地制度 5.下列哪项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D A.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在农村组织人民公社化运动 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C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7.“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中国共产党哪一次路线的内容:B
复习题(国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共同纲领》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七届三中全会, 4、 抗美援朝战争5、“三反”、“五反”运动6、“一五”计划, 7、过渡时期总路线 8、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四马分肥” 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1、双百方针12、中共八大13、《论十大关系》, 14、反右派斗争 15、“大跃进” 16、人民公社化运动17、 第一次郑州会议 18、成都会议19、 庐山会议20、 反右倾运动21、“八字方针” 22、七千人大会,23、西楼会议 24、“四清”25、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26、“文化大革命”27、 《五一六通知》28、 《十六条》29、“一月风暴” 30、文化革命五人小组 31、中央文革小组32、“二月抗争”( “二月逆流” ) 33、“全面夺权”34、 红卫兵35、“五七”指示 36、上山下乡运动 37、九一三事件38、 批林批孔39、 四五运动 40、《中美联合公报》 41、联产承包责任制42、“两个凡是”43、 四项基本原则 44、“一国两制” 45、 对外开放46、中英联合声明 47、邓小平南方谈话 48“863计划” 49、火炬计划50、 “科教兴国
英国史 拓展
英国历史
英国: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欧洲西北部岛国,国土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岛上的北爱尔兰 4部分和众多小岛组成。她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大历史时期。
目录
古代不列颠
中古时期日耳曼入侵 丹麦入侵 诺曼征服 瓦特泰勒起义 资本原始积累
专制王权和宗教改革 近现代史简述 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次内战初期 工业革命
议会改革与宪章运动 殖民扩张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后情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后重建 古代不列颠
中古时期日耳曼入侵 丹麦入侵 诺曼征服 瓦特泰勒起义 资本原始积累
专制王权和宗教改革 近现代史简述 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次内战初期 工业革命
议会改革与宪章运动 殖民扩张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后情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后重建
古代不列颠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
约公元前第3千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克尔特人已知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并已使用货币。生产力发展促使克尔特社会逐渐分化。
公元前55和前54年,G.J.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
国史复习资料
国史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是:A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改运动基本结束 C.“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赴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A A.彭德怀 B.罗瑞卿 C.杨勇 D.杨得志 4.1952年冬,我国土地改革运动基本完成时废除了:C A.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B.富农经济 C.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D.农民土地制度 5.下列哪项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D A.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在农村组织人民公社化运动 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C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7.“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中国共产党哪一次路线的内容:B
2017尔雅德国史章节测试
德国史 序言(一) 1
以下哪一项是德国选侯制度时期的诸侯国:() A、托莱多 B、普鲁士 C、里斯本 D、迦太基 正确答案:B 2
普鲁士联合奥地利首先对抗的国家是:()。 A、俄罗斯 B、意大利 C、比利时 D、丹麦 正确答案:D 3
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灭亡是在:()。 A、962年 B、1640年 C、1806年 D、1038年 正确答案:C 4
维也纳体系的核心部分是围绕意大利问题而展开的。()正确答案:× 5
联合国是一个邦联。() 正确答案:√
德国史 序言(二) 1
德意志吞并奥地利时,两国人民的态度是()。 A、德国人民支持,奥地利人民反对 B、德国人民反对,奥地利人民支持 C、两国人民都较为支持 D、两国人民都较为反对 正确答案:C 2
德意志第三帝国是由()建立的。 A、俾斯麦 B、罗斯福 C、拿破仑 D、希特勒 正确答案:D 3
俾斯麦成就的是:()。 A、德意志第一帝国 B、德意志第二帝国 C、德意志第三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正确答案:B 4
《圣日尔曼条约》中受到约束和制裁的国家是意大利。()正确答案:× 5
德意志第二帝国是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的。() 正确答案:√
德国史 序言(三)
共和国史复习题
共和国史复习题
杨帆、曾杨伟合作编辑
一、名词解释
1.银元之战: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整顿金融打击投机资本的措施。针对当时银元投机猖獗的情况,人民政府明令禁止金、银、外币在市场流通,由人民银行挂牌收兑,在上海封闭金融投机大本营证券大楼,对银元投机分子予以严惩,同时加强私营金融机构的管理,将其置于国家银行控制之下,经过“银元之战”,基本上制止了金融外币的投机活动,很快稳定了金融市场,保障人民币占领了大陆的全部市场。
2.“一边倒”外交方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之一,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文章中将其正式公诸于世。二战后,已经形成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两大阵营对抗局面,而在内战中美国实行“扶蒋反共”以及之后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因而新中国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的战略。它的实行,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外交孤立,在历史上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 3.大炼钢铁:大跃进时期掀起的全民炼钢运动。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提出钢产量在年底达到1070万吨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央实行书记挂帅、全党全民办钢铁的方针,全国上下一切为炼钢“停车让路”,以“小、土、群”为特征的全民炼钢运动迅速开展。虽然在年底达到这一目标,但其中很多不合
简明日本战国史
日本的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义政时期的应仁之乱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纷乱及群雄割据的一段时期。最终,历经一个半世纪的混战,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了江户幕府,1615年灭丰臣氏,正式统一全国。 时间 永禄11年(1568年) 元龟4年、天正元年(1573年)事件 织田信长上洛(进入京都)成功。 织田信长攻陷二条御所,室町幕府灭亡。 丰臣秀吉消灭关东地方的后北条氏,降伏东北地方各大名,大致完成日本的统一。 德川家康创立江户幕府。 德川家康于大坂夏之阵打败丰臣秀赖,丰臣氏灭亡。 天正18年(1590年) 庆长8年(1603年) 庆长20年、元和元年(1615年)
应仁之乱,战国登场
参见:幕府 (日本)、征夷大将军、嘉吉之乱、守护及守护代 室町幕府自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之后便纷扰不断。在政治上,除了关东的古河公方与幕府的对抗外,层出不穷的政治谋杀以及各地诸侯的反抗、私战亦破坏了各地的政治平衡;而在社会上,各地爆发的一揆(暴动)如同一颗颗不定时炸弹,对整个社会秩序造成大小不一的伤害。可是室町幕府从未放弃稳定全国局势的决心与努力,直到1441年的一场意外引发全国混战而化为乌有。
嘉吉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