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解题公式高中数学
“数学解题公式高中数学”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数学解题公式高中数学”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数学解题公式高中数学”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数学解题宝典
高中数学部分内容的复习资料,供同心们参考。
目 录
前言 2 第一章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3
一、 配方法 3 二、 换元法 7 三、 待定系数法 14 四、 定义法 19 五、 数学归纳法 23 六、 参数法 28 七、 反证法 32 八、 消去法 九、 分析与综合法 十、 特殊与一般法 十一、 类比与归纳法 十二、 观察与实验法 第二章 高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 35
一、 数形结合思想 35 二、 分类讨论思想 41 三、 函数与方程思想 47 四、 转化(化归)思想 54 第三章 高考热点问题和解题策略
高中数学解题小技巧
高中数学解题小技巧
一、代入法
若动点P(x,y)依赖于另一动点Q(x0,y0)而运动,而Q点的轨迹方程已知(也可能易于求得)且可建立关系式x0?f(x),y0?g(x),于是将这个Q点的坐标表达式代入已知(或求得)曲线的方程,化简后即得P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为代入法,又称转移法或相关点法。
【例1】(2009年高考广东卷)已知曲线C:y?x2与直线l:
x?y?2?0交于两点A(xA,yA)和B(xB,yB),且xA?xB,记曲线
C在
点A和点B之间那一段L与线段AB所围成的平面区域(含边界)为D.设点P(s,t)是L上的任一点,且点P与点A和点B均不重合.若点Q是线段AB的中点,试求线段PQ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巧解】联立y?x2与y?x?2得xA??1,xB?2,则AB中点Q(15,), 2215?s?t22设线段PQ 的中点M坐标为(x,y),则x?, ,y?2215即s?2x?,t?2y?,又点P在曲线C上,
225111∴2y??(2x?)2化简可得y?x2?x?,又点P是L上的任一
228点,
115?2,即??x?, 2441115∴中点M的轨迹方程为y?x2?x?(??x?).
844且不与点A和点B重合,则?1?2x?【例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good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换元法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或者变为熟悉的形式,把复杂的计算和推证简化。
它可以化高次为低次、化分式为整式、化无理式为有理式、化超越式为代数式,在研究方程、不等式、函数、数列、三角等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换元的方法有:局部换元、三角换元、均值换元等。局部换元又称整体换元,是在已知或者未知中,某个代数式几次出现,而用一个字母来代替它从而简化问题,当然有时候要通过变形才能发现。例如解不等式:4x+2x-2≥0,先变形为设2x=t(t>0),而变为熟悉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和指数方程的问题。
三角换元,应用于去根号,或者变换为三角形式易求时,主要利用已知代数式中与三角知识中有某点联系进行换元。如求函数y=x+ x的值域时,易发现x∈[0,1],设x=sin2α ,α∈[
高中数学解题思想和解题方法
目 录
前言 ????????????????????? 2 第一章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 3 一、 配方法 ??????????????? 3 二、 换元法 ??????????????? 7 三、 待定系数法 ????????????? 14 四、 定义法 ??????????????? 19 五、 数学归纳法 ????????????? 23 六、 参数法 ??????????????? 28 七、 反证法 ??????????????? 32 八、 消去法 ??????????????? 九、 分析与综合法 ???????????? 十、 特殊与一般法 ???????????? 十一、 十二、 第二章
类比与归纳法 ?????????? 观察与实验法 ??????????
高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 ???????? 35
一、 数形结合思想 ???????????? 35 二、 分类讨论思想 ???????????? 41 三、 函数与方程思想 ??????????? 47 四、 转化(化归)思想 ?????????? 54 第三章
高考热点问题和解题策略 ???????? 59 一、 应用
高中数学公式汇总
1. 2.3.4.集合
个.
,.
.
的子集个数共有
个;真子集有
个;非空子集有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
5.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顶点式(3)零点式4切线式:设为此式 6.解连不等式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
;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时,设为此式
时,设为此式
时,
;当已知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坐标为
。当已知抛物线与直线
相切且切点的横坐标为
.
7.方程在内有且只有一个实根,等价于或。
8.闭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次函数具体如下: (1)当a>0时,若
,则
;
在闭区间
上的最值只能在
处及区间的两端点处取得,
,,.
(2)当a<0时,若,则,
若
9.一元二次方程
,则,
=0的实根分布
1
.
1方程2方程
在区间在区间
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
或;
或或;
3方程在区间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或 .
10.定区间上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或有解)的条件依据 (1)在给定区间
的子区间形如
。
的子区间
。
(3) 在给定区间
。
(4) 在给定区间
。
对于参数及函数若若函数11.真值表 p q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2
,,不同上含参数的不等式(为参
数)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2)在给定区间
上含参数的不等式(为参数)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的子区间上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总结》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总结》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2 、集合
的子集个数共有
个;真子集有 个.
个;
非空子集有个;非空的真子集有
3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 一般式: (2) 顶点式 : 坐标
时,设为此式)
(当已知抛物线与轴的交
时,设为此式)
。(当已知抛物线与直
(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
(3) 零点式: 点坐标为 (4)切线式: 线
相切且切点的横坐标为 时,
设为此式)
4、 真值表: 同真且真,同假或假
5 、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6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下图):(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充要条件: (1) 要条件;
(2)
且q ≠> 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
则P是q的充分条件,反之,q是p的必
(3) p ≠> p ,且 件;
(4)p ≠> p ,且
则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 函数单调性:
增函数:(1)文字描述是: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数学符号表述是:设f(x)在 若对任意的 则就叫
减函数:(1)、文字描述是:y随x的增大而减小。
高中数学公式汇总
皖西学院 计算机网络 程 坤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
榆林教学资源网 http://www.ylhxjx.com 考试内容:
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
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考试要求: 榆林教学资源网 http://www.ylhxjx.com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01. 集合与简易逻辑 知识要点
一、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逻辑三部分:
二、知识回顾:
(一) 集合
1.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 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A;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果A?B,同时B?A,那么A = B. 如果A?B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x?A?x?CUA,x?CUA?x?A. 2.德摩根公式
CU(A?B)?CUA?CUB;CU(A?B)?CUA?CUB.
3.包含关系
A?B?A?A?B?B?A?B?CUB?CUA
?A?CUB???CUA?B?R
4.容斥原理
card(A?B)?cardA?cardB?card(A?B)
card(A?B?C)?cardA?cardB?cardC?card(A?B)
?card(A?B)?card(B?C)?card(C?A)?card(A?B?C).
5.集合{a1,a2,?,an}的子集个数共有2 个;真子集有2–1个;非空子集有2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f(x)?ax2?bx?c(a?0); (2)顶点式f(x)?a(x?h)2?k(a?0); (3)零点式f(x)?a(x?x1)(x?x2)(a?0). 7.解连不等式N?f(x)?M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nnnN?f(x)?M?[f(x)?M][f(x)?N]?0
M?NM?Nf(x)?N|??0 ?|f(x)??22M?f(x)11?. ?f(x)?NM?N8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x?A?x?CUA,x?CUA?x?A. 2.德摩根公式
CU(A?B)?CUA?CUB;CU(A?B)?CUA?CUB.
3.包含关系
A?B?A?A?B?B?A?B?CUB?CUA
?A?CUB???CUA?B?R
4.容斥原理
card(A?B)?cardA?cardB?card(A?B)
card(A?B?C)?cardA?cardB?cardC?card(A?B)
?card(A?B)?card(B?C)?card(C?A)?card(A?B?C).
5.集合{a1,a2,?,an}的子集个数共有2 个;真子集有2–1个;非空子集有2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f(x)?ax2?bx?c(a?0); (2)顶点式f(x)?a(x?h)2?k(a?0); (3)零点式f(x)?a(x?x1)(x?x2)(a?0). 7.解连不等式N?f(x)?M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nnnN?f(x)?M?[f(x)?M][f(x)?N]?0
M?NM?Nf(x)?N|??0 ?|f(x)??22M?f(x)11?. ?f(x)?NM?N8
高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论文
高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论文
【摘要】培养高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至关重要,不容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数学解题思想和意识,掌握一定的数学技巧和方法,做题时认真审题,不马虎大意。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
高中生不仅面临着高考的激烈竞争压力,而且还有繁重的学习任务。虽然学生知道数学在高考中的分值比重大,有时候甚至决定能否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难题,尤其是函数中的三角函数和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都是学习的重难点,其运算量大,公式多,容易出错。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反复训练,培养解题能力。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只是简单传授基本的解题方法,缺少对学生数学思想和解题能力的培养,更缺少针对性地思维训练和培养,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特别是函数的学习,如果学生学不会,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想学,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产生挫败感,同时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培养高中生的解题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基本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近年来,高考的内容与生活越来越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