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作图题教学视频
“平面镜成像作图题教学视频”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平面镜成像作图题教学视频”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平面镜成像作图题教学视频”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平面镜成像作图题
平面镜成像作图题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4A是平面镜,B是镜前人眼位置,C是人眼睛在平面镜前看到的烛焰像上的一点。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C对应的物点D。
(2)完成眼睛看到C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
5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确定烛焰上A点在平面镜中像的位置.
6S为平面镜MN前的一个发光点,A为平面镜前某一点,请在图上画出所有通过A点的光线。
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9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8(09锦州)请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9(09遂宁)如图8所示,B为隧道中的一堵墙,墙的左侧有一激光器S,发出一束徽光经 平面镜MN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
符合要求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2010南沙)如图11所示,平面镜前一个发光点S和它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作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并作出这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
3(2010杭州)36.(4分)右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c点。
13.在图8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虚像。
//答案有误!
2(11
平面镜成像作图题
平面镜成像作图题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4A是平面镜,B是镜前人眼位置,C是人眼睛在平面镜前看到的烛焰像上的一点。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C对应的物点D。
(2)完成眼睛看到C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
5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确定烛焰上A点在平面镜中像的位置.
6S为平面镜MN前的一个发光点,A为平面镜前某一点,请在图上画出所有通过A点的光线。
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9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8(09锦州)请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9(09遂宁)如图8所示,B为隧道中的一堵墙,墙的左侧有一激光器S,发出一束徽光经 平面镜MN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
符合要求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2010南沙)如图11所示,平面镜前一个发光点S和它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作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并作出这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
3(2010杭州)36.(4分)右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c点。
13.在图8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虚像。
//答案有误!
2(11
平面镜成像应用及作图压轴题
平面镜成像及作图的初中物理组卷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2.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
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 A.2m B.1.4m
C.0.6m
D.2.6m
4.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做镜面,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
第1页(共44页)
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等大的虚像
5.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实际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张惠煌
教材依据: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第2课时“平面镜成像”。 教学流程:围绕本节中心“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特点)”展开。
引入新课→实验探究→讨论交流→模拟演示→应用实例→练习巩固
学生活动线索:观察→实验→分析→欣赏→再观察→小结升华→……
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用它来解释简单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实验、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简单介绍我国水镜、铜镜等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美育目标:欣赏一组精美的“倒影”照片,领略祖国优美而富有诗意的河山,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熏陶,同时进行热爱大自然和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学重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对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虚像的概念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人眼为什么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说明:在学生作出回答后,教师根据情况点评与补充,并引导学生从“
平面镜成像探究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探究教学设计
1.提出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的起点,人们只有发现和提出了问题,才会积极认真地思考,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一环节要尽可能鼓励或启发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老师进行引导与筛选.由于学生对平面镜很熟悉,老师可先让学生提出一些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疑问,老师再引入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形状及位置与物体的大小、形状及位置有什麽关系?平面镜所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老师此时指出物像的关系可能有很多方面的关系,如像与物的上下左右关系,像相对于物运动的快慢关系、物象大小关系(从距离镜面远近的角度分析、从静止角度分析、从运动角度分析等),目的是为学生留有再思考的余地.此环节由学生提出疑问,老师引导提出问题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自然地引到平面镜成像这个问题上来.
(注:为使学生在下一步进行猜想与假设时明白所问的问题,老师可事先将本节课涉及到的重要问题写好投影片或用多媒体技术在电脑屏幕上逐一显示出来,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2.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它能使探究者明确探究方向,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探究.此环节让学生去做一是提高了学生对本节的兴趣,二是可以让学生充分想象不
《平面镜成像》教学记录与反思
一、用“趣味引入”的方式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把课上出趣味性一直是我追求的理想课堂模式,我上的每一节课(尤其是新授课)都力求在趣味性上下功夫。我觉得趣味性课堂的一个很大的好处是能在上课铃响过之后瞬间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目光聚焦到我要讲课的内筒上来。
《平面镜成像》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一个实验探究出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天天照镜子这件事看到的现象用物理规律解释一番。为了一开始就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我先用课件播放两张图片,第一张是西游记中猪八戒的照片,第二张是猪八戒照镜子的照片。学生一下子就被猪八戒的形象所吸引住了,当学生看到第二张图片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大笑起来。我知道绝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已经被吸引过来了。
然后我接着问:
谁能从第二张图片中说出一个歇后语?
好多同学都举起了手
然后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我又接着问:“谁能说出猪八戒照镜子,为什么里外不是人呢,谁来解释一下”
这个问题好像有点突然,课堂一片静默。
终于,有一个同学说:“因为他是猪八戒在照镜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与反思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水白中学叶森峰
【课程标准要求】
1.知道平面镜的作用及成像特点,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2.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就是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体会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和交流评估。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主要以学生分组实验、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分析讨论,逐步形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由于学生在小组实验中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系列过程,遇到困难时通过小组合作想办法解决困难,使学生体验到实验成功带来的乐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任务及学情分析】 平面镜学生很熟悉。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进而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本节课所提出的问题,并不需要学生立即回答,只是为了引起研究兴趣,为进一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必要的铺垫。目的在于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自己总结出规律,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实验
最全的平面镜成像实验题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
(1)成像特点: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大小相等
④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正立”“等大”“虚像”“像、物关于镜面对称。 (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4)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
问题解决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解答: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是中,我们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选择的玻璃板要较薄,应选2mm厚的块玻璃板。
2.实验中对选择的两支蜡烛,要求是什么?为什么?
解答:实验中要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支点燃,另一支不点燃,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实验中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实验中利用刻度尺比较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大小关系。
4.实验中用蜡烛作为研究对象,实验装置放在明处好还是暗处好? 解答:由于蜡烛的烛焰是发光的,因此实验放在暗处效果好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 图文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奎屯市第七中学 张文静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奎屯市第七中学的张文静。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四方面来谈谈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光反射的主要应用,可以说它既延续了光的直线传播,又巩固了光的反射。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接触“像”的概念,研究像的特点,为下一章“探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光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安排教材、选择教法、设计教学程序的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
4.3平面镜成像 - 图文
授课时间 第 课时 No 学1.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普市16中学 初三物理 《导学案》 主备人 张超群 班级 领导审阅签名 学生 习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 掌握平面镜成像作图。能利用平面镜解决实际问题。 课题 4.3平面镜成像 课型 新授 重目难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标 4.能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了解,感受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 ☆ ☆ 教 学 流 程 ☆ ☆ ☆ ☆ 点 难点:会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自主预习——分组展示——反馈评价】 【自主预习——分组展示——反馈评价】 【自主预习——分组展示——反馈评价】 一、自主预习 次数 物体到平像到平面像与物的像与物对应点四、达标测试 1.某人站在镜子前面,在镜中会看到另一个“他”,则镜中的这个“他”面镜的距镜的距离大小比较的连线与镜面就是这个人在平面镜中的______. 离s/cm s/cm (放大、缩的关系(平行、1、水面也和平面镜一样能成像,我们从水中看到空中的飞机是____2.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则镜中的像距平面镜______m,镜小或等大) 垂直等) 像(填“虚”“实”);若水深为2 m,在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