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一通三防专业隐患排查制度 - 图文
“一通三防”专业隐患排查制度
一、每周由分管公司领导组织1次“一通三防”专业隐患排查。 二、“一通三防”专业隐患排查由分管公司领导、通风科、信息中心、调度室、安检科、机电科、通风队、抽放队及有关生产单位人员参加。
三、“一通三防”专业系统隐患排查,主要是着眼于大系统的安全隐患。
四、“一通三防”专业系统隐患排查主要由通风科负责组织。 五、“一通三防”专业系统隐患排查要有记录,具体工作由通风科负责。
六、排查出的隐患按照“五定”原则落实整改,同时,由安检科建立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台账,对重大隐患进行跟踪管理。
七、对“一通三防”专业系统无法治理整改的隐患,由分管公司领导牵头,通风科整理后(报送安检科)提交矿井综合隐患排查治理会议。本公司不能治理的隐患,由通风科上报集团公司通风部解决。
八、通风科要将每次的隐患排查及整改情况及时报送安检科。
综采(炮采)工作面“一通三防”专业隐患排查表
工作面名称: 施工单位: 检查日期:
项目 通 风 管 理 考核内容 1、风门或密闭墙前后5m范围内无堆放材料、杂物、积水和淤泥,发现一项扣2分;2、风门连锁绳保持完好,破坏一次扣1分;3、风门(包括小风门)保
隐患排查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篇)
篇一: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
一、目的
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及时发现与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企业财产不受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安全检查的基本任务、内容、原则、形式和要求;适用于公司对各部门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工作。
三、定义
1、安全检查:指为了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而开展的各项安全检查活动;旨在为去发现和寻找存在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进行记录。
2、安全隐患:是指公司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隐患治理:指为纠正和改善不安全因素,消除危害而开展的各项工作,使之符合安全要求。
四、相关文件
《安全生产法》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总局16号令)
《关于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通知》(安委办〔2012〕1号)
五、工作程序
1、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并按照本公司制度管理程序进行审批,以正式文件发布实施;
2、公司质安部应当建立对分包、分租单位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山东省莘县华祥石化有限公司 企业安全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建立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发挥全员排查安全隐患的积极性,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隐患,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厂内所有车间及部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
三、定义及分类
本制度所称事故隐患是指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1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人的行为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规章制度规定的情况。 2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相关制度未作明确规定,但企业危害识别过程中识别出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人的行为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安全隐患分重大隐患、较大隐患和一般隐患三大类,重大隐患是指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治理的,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装置自身
难以排除,需要公司解决才能排除的隐患;较大隐患是指危害比较严重,或有一定的工程量,需由车间限期解决的隐患;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篇一: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强化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迅速消除安全生产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有效遏制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项目部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 隐患及其分类
1、隐患:本制度所指隐患,是指可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
2、隐患分类:一般隐患系指危险性较低、事故影响或损失较小的隐患;重大隐患系指危险性较大、事故影响或损失较大的隐患;特别重大隐患系指危险大、事故影响或损失大的隐患。
二、隐患整改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2、“抓生产必须先抓隐患整改”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3、“谁存在事故隐患,谁负责筹措资金进行整改”和迅速、及时、彻底完成彻底隐患整改原则;
4、实行隐患部门及主要负责人负责制,重特大隐患整改期间昼夜监控和重特大隐患整改逐级上报制。
三、隐患建档
所有隐患必须建立隐患档案,重特大事故隐患应“一事一档”。隐患档案一般包括:隐患部门、具体位置或部位、类型、相关图片、整改方案、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整改期限及标准要求,隐患整改
阶段性总结及情况反馈意见、隐患注销和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查处事故隐患等相关资
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一通三防”重大隐患排查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及时发现和排除“一通三防”重大隐患,牢固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严防重大事故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一、“一通三防”重大隐患的确认
根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的规定,下列情况均属“一通三防”重大隐患:
1、矿井全面产量超过矿井通风核定生产能力的; 2、矿井月产量超过当月产量计划10%的; 3、瓦斯检查员配备数量不足的;
4、不按规定检查瓦斯,存在漏检、假检的; 5、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的;
6、未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和抽放瓦斯系统,未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的;
7、高瓦斯矿井未按《煤矿安全规程》第145条规定建立瓦斯抽放系统的;
8、虽建有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但未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使用和维护的;
9、传感器设置数量不足、悬挂位置不当、调校不及时,瓦斯超限后不能断电并发出声光报警的;
1
10、矿井总风量不足的; 11、主井、回风井同时出煤的;
12、没有备用主要通风机或者两台主要通风机能力不匹配的; 13、违反规定串联通风的; 14、没有正规设计形成通风系统的; 15、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风地点
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一、通风部门、领导 、岗位人员“一通三防”工作责任制
1、矿长
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全矿的“一通三防”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一通三防”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一通三防”的指示、决定。
(2)主持研究本单位的“一通三防”工作,针对“一通三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3)组织参加“一通三防”专项检查和“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抓好本单位“一通三防”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
(4)负责本单位“一通三防”工作所需的人员配备充足,安全投入足额、及时、到位。
(5)组织和指挥“一通三防”事故的抢救、事故的处理和恢复生产工作。
2、总工程师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一通三防”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一通三防”的指示、决定,对本单位的“一通三防“工作负全面技术责任。
(2)负责组织对有关“一通三防”的各种设计、措施的审批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3)负责制定有关“一通三防”方面技术管理规定和制度。
1
(4)负责审查、督促矿井灾害预防事故与处理计划的贯彻和实施。 (5)负责每月组织一次“一通三防”系统调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
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一、通风部门、领导 、岗位人员“一通三防”工作责任制
1、矿长
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全矿的“一通三防”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一通三防”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一通三防”的指示、决定。
(2)主持研究本单位的“一通三防”工作,针对“一通三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3)组织参加“一通三防”专项检查和“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抓好本单位“一通三防”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
(4)负责本单位“一通三防”工作所需的人员配备充足,安全投入足额、及时、到位。
(5)组织和指挥“一通三防”事故的抢救、事故的处理和恢复生产工作。
2、总工程师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一通三防”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一通三防”的指示、决定,对本单位的“一通三防“工作负全面技术责任。
(2)负责组织对有关“一通三防”的各种设计、措施的审批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3)负责制定有关“一通三防”方面技术管理规定和制度。
1
(4)负责审查、督促矿井灾害预防事故与处理计划的贯彻和实施。 (5)负责每月组织一次“一通三防”系统调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
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一通三防”重大隐患排查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及时发现和排除“一通三防”重大隐患,牢固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严防重大事故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一、“一通三防”重大隐患的确认
根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的规定,下列情况均属“一通三防”重大隐患:
1、矿井全面产量超过矿井通风核定生产能力的; 2、矿井月产量超过当月产量计划10%的; 3、瓦斯检查员配备数量不足的;
4、不按规定检查瓦斯,存在漏检、假检的; 5、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的;
6、未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和抽放瓦斯系统,未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的;
7、高瓦斯矿井未按《煤矿安全规程》第145条规定建立瓦斯抽放系统的;
8、虽建有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但未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使用和维护的;
9、传感器设置数量不足、悬挂位置不当、调校不及时,瓦斯超限后不能断电并发出声光报警的;
1
10、矿井总风量不足的; 11、主井、回风井同时出煤的;
12、没有备用主要通风机或者两台主要通风机能力不匹配的; 13、违反规定串联通风的; 14、没有正规设计形成通风系统的; 15、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风地点
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现特制定我矿专项水害隐患排查制度; 一、 认真落实水害防治责任
增强做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水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水害防治工作职责。各相关科室、部门要针对安全生产专项行动中查出的煤矿水害隐患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分析情况,提出措施,对重打水患立即整治除检。 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要承担起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技术责任。要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配备水文地质技术人员,设立专门的煤矿防治水机构、建立健全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制度、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配备齐全的探放水设备和专业队伍等,不断促进矿井防治水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 加强煤矿防治水基础工作
矿井按照“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认真开展防治水工作。采用适合本矿井的物探、钻探、等先进适用技术,查明矿井或采空区水文地质情况;定期收集、调查核对本矿及相邻煤矿的废弃老窑情况,编制《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等基础图纸资料,准确掌握矿井水患危险的情况,对矿井生产区域的地质构造情况,水害类型等进行预测预报,提出预防和处理水害的针对性措施。 三、 加大重大水患
一通三防试题
一、填空题 。
二、选择题
1、安装在进风流中的局部通风机距回风口不得小于( A )。
A、10m B、15m C、20m
2、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B )时,使人短时间失去知觉。
A、5~10% B、10~20 C、20~25%
3、从防尘角度考虑,较适宜的排尘风速为( B )。
A、0.5~1m/s B、1.2~1.6m/s C、2~3m/s
4、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而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都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 B )以下时,方可复电开动机器。
A、1.5% B、1% C、0.5%
5、矿井火灾的遇难人员中,95%以上的人员是因( A )中毒而死亡。
A、CO B、CO2 C、CH4
6、用光学瓦斯检定器在火区、密闭区等严重缺氧地点进行瓦斯浓度测定时,测定结果比实际浓度( B )。
A、偏小很多 B、偏大很多 C、基本相等
7、排放独头巷道内的瓦斯时严禁一风吹,必须使排出的风流与全风压风源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 B )。
A、1.0% B、1.5% C、2.0%
8、当巷道中出现异常气味,如煤油味、松香味或焦油味,表明风流上方存在( C )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