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新人教版三年级《分数的简单计算》嗮课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 P96-97例1、2、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分数并能比较分数的大小,本节内容包括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加减法及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教材第96页例1从分吃西瓜的情境引入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图中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块),哥哥吃了2块,教材分析 弟弟吃了1块,要求一共吃了多少块,即计算2152+是多少。教材第96页例2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减法。通过一个女孩从中拿出,来8866展示计算过程,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算理。接着让学生通过填空,来呈现思考的过程。这样逐级展现算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对分数减法算理的理解。 在本单元的前面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分数并能比较分数的大小,有了对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初步掌握做铺垫,学生分析 因此学生在学习分数的简单计算的时候不会那么陌生。再者,每个学生都有郊游这种愉快的情感体会,这节课利用这一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主动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就是积极引导,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生成知识、掌握知识。 1、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加减法,初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99《2、分数的简单计算》 二、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及分析来发现分数的简单计算,因此目标与策略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要与教材设计意图想吻合,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直观的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了突破算理理解上的难点,教学前我设计了一些填空练习,加强对几分之几里有几个几分之一的练习。导入新课时我没用教材吃西瓜的情景而是用切开我准备的苹果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引出分数的简单计算。在探究新知的环节中,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感知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在进一步的感知中,经过对比观察,合作探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应用
练习题
1、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1份苹果是总数的(),2份苹果是总数的()。
2、有12名学生,其中31是女生,3
2是男生,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3、一桶油,用去了4
3后,还剩6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4、某班共有36人,男生占9
5。则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5、某养殖场,养鸭49只,养的鸡的一半是养的鸭的72。则养鸡多少只?
6、小明家有大米81千克,现在吃掉了9
3,还剩多少千克?
7、小东家有64千克大米,第一天吃了8
1,第二天吃的是第一天吃的8
3。这两天一共吃了多少千克大米?还剩多少千克大米?
8、妈妈买了15个苹果,小刚吃了31,小娟吃了原来的51。他们俩谁吃的多一些?为什么?
9、有81本图书,其中9
7是故事书,剩下的是连环画。请问,是故事书多一些,还是连环画多一些?多多少?
10、一根长49米的铁丝,第一次用去他的7
2,第二次用去的一次的7
4,两次共用去多少米?
11、某饲养组饲养了27只兔子,其中3
1是黑兔,黑兔有多少只,白兔有多少只?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执教者:王芳琴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 93页
教学目标:
1.明确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
2.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3.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分数的基本意义
2、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学习分数的重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师),各种形状的纸片(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引入分数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分东西的事过吗?分糖、分书 王老师这里有4个苹果,想分给两个人,你认为怎么分比较合理?(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吃几个?(课件1)
思考:如果是2个,你认为怎么分比较合理?每人得到几个?
思考:如果只有1个,平均分给俩人,每人可以得到几个?(引出半个) 思考:每个人吃的个数还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可以用怎样的数表示?(引出1/2)
(如果学生说出来了,问:你会写二分之一吗?到黑板上写一写。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说:可以用1/2,看清楚老师是怎么写的吗?(板书:1/2 )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1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入
人教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2)
教 学 设 计
姓名:姜云
班级:11数本2班
学号:11020115
人教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一:概述
1: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2: 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
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3:学习内容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教材先通过例1~例2两道例题,分别让学生认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几分之一的表象。教材又通过例3教学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4:本节课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分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方法与内容。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 图文
《分数的初步认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花桥小学 吴星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
2、会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4、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并能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
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对“几分之一”内涵的认识,会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关键: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并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及挂图 学生准备:纸片及各种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冲突
1.体验分数的产生过程。
谈话:同学们,中秋节刚过,你们吃月饼了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月饼。 (课件出示4个月饼,两个小朋友)
(1)提问:如果把4个月饼分给2个人,怎么分才公平合理?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在数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教学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一、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
本单元以“细心观察”为主题,共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花钟》讲对植物的有趣观察和发现;《蜜蜂》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玩出了名堂》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一篇略读课文《找骆驼》,一个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内容丰富多彩,并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2、主题学习内容
第一大板块?神奇的植物世界”包括六篇文章,二大板块“有趣的动物”包括11篇文章,三大板块“思考探索”包括10篇文章,第四大板块“观察世界”包括7篇课文。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文章分析
第四单元专题是“细心观察”,在教材导语中提示了本专题,又提示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则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应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而“宽带网”则引导学生去搜集和阅读更多的观察与发现的故事。前面有布臵、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从中可以看出各种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
这四篇课文,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教学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心中的秋天”
一、教学内容
教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语文园地三》《主题丛书》:“秋韵如诗”、“心中的秋天”“斑斓秋色”、“倾听秋语”四组中的文章。
二、教材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三》中注重了词的积累,“地”字短语的用法,以及“对子”“绕口令”等趣味语文的魅力。“主题丛书”中“秋韵如诗”、“心中的秋天”“斑斓秋色”、“倾听秋语”四组文章中有古诗,有诗歌,有散文,探寻的角度不同,描写的方法多样,但蕴含的热爱之情却是那样的浓烈、深沉。
这组教学内容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激发人们对秋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三、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生字(难读的字:坊、衔、匙);会写本单元要求写的词,(易混淆的词:加紧、垂头丧气、磨坊、回忆、异乡、遍插茱萸);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教学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一、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
本单元以“细心观察”为主题,共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花钟》讲对植物的有趣观察和发现;《蜜蜂》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玩出了名堂》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一篇略读课文《找骆驼》,一个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内容丰富多彩,并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2、主题学习内容
第一大板块?神奇的植物世界”包括六篇文章,二大板块“有趣的动物”包括11篇文章,三大板块“思考探索”包括10篇文章,第四大板块“观察世界”包括7篇课文。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文章分析
第四单元专题是“细心观察”,在教材导语中提示了本专题,又提示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则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应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而“宽带网”则引导学生去搜集和阅读更多的观察与发现的故事。前面有布臵、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从中可以看出各种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
这四篇课文,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城关镇张家岗小学 范海琴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95、96页例3、例4。
教材分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文具店购物情境,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方面的经验和整数加减法的认知经历,对于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有比较直接的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⑴理解并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⑵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 情感与态度: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1. 理解并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2. 通过让学生试算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设计理念: 自主建构,互动生成,以学定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现在进行一场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出示:32+54 68-2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