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孟子》”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孟子》”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孟子导读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孟子》导读

一、名句经典

1、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4、“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7、“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 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1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1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梁惠王上》 1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3、“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1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16、“生于

孟子选读(4)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孟子生于(公元前372-289年)。孔子代表儒学的创始阶段,孟子则代表儒学的成熟发展时期。孟子的哲学系统较孔子严密,除了时代背景外,亦与孟子有高度的思辨能力有关。这个暑假,大家一起来和孟子做朋友。

孟子选读(四)主讲者:陈淑仪老师

孟子生于(公元前372-289年)。孔子代表儒学的创始阶段,孟子则代表儒学的成熟发展时期。孟子的哲学系统较孔子严密,除了时代背景外,亦与孟子有高度的思辨能力有关。这个暑假,大家一起来和孟子做朋友。

目 录一 告子上、下

二 尽心上

孟子生于(公元前372-289年)。孔子代表儒学的创始阶段,孟子则代表儒学的成熟发展时期。孟子的哲学系统较孔子严密,除了时代背景外,亦与孟子有高度的思辨能力有关。这个暑假,大家一起来和孟子做朋友。

鱼与熊掌36. 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 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 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 苟得(苟且保全生命)也;死亦我所恶,所 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逃避)也。

孟子生于(公元前372-289年)。孔子代表儒学的创始阶段,孟子则代表儒学的成熟发展时期。孟子的哲学系统较孔子严密,除了时代背景外,亦与

孟子的启示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孟子选讲作业

读《孟子》所感

学号:22222222 姓名: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读书使人明理并学会思辨,常远行使人眼界开阔心胸宽广;而真正认真的读一本“正经”,更是让我们受益无穷。自读《孟子》,感慨颇多,从日常生活的点滴琐事到家国兴衰的大事,从外在物质的追求到内心浩然之气的凝练,从人性善恶的思辨到仁义道德的宣扬等等;透过这些流传千年至今依然鲜活的语句,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孟子的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

关于人性本是善还是恶,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上的一个重要命题。然而,不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在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以理性科学的态度而言,这种先天决定论都显得无法让人信服。与其相信性善性恶的先验理论,不如接受早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学者所认为的那样:人生来就如一张白纸,他今后是善是恶全看他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熏陶。人性是善还是恶则是由先天性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共同决定,这已成为大部分人的共识。由此也使我联想到英国学者C.P.斯诺曾提出的“两种文化”的概念,两种文化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有效提高彼此的作用和意义,避免像很久以来的那样,两种文化以对立互不理解的方式,各自怀着鄙夷的心理在自己的范围内揣度着对方,始终不肯“屈身求教”。

孟子 - 全文翻译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孟子》解读

万 章 上(共九章)

(一)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 万章问道:“舜走到田里,对着天诉说、哭泣,他为什么要诉说、哭泣呢?”孟子曰:“怨慕也。” 孟子说:“因为他(对父母)既抱怨又眷念。”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

万章说:“?父母喜欢自己,高兴而不忘记父母;父母讨厌自己,忧愁而不抱怨父母。?(按您这么说,)那么舜是抱怨父母吗?”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①:?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

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尔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②: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③,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

孟子二章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中考复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 ....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困于心衡于虑 。 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 )(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空乏其身 (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孟子经典语录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圣贤孟子经典名言50句

圣贤孟子经典名言50句

1、尽信书,不如无书。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

9、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1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1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1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14、其进锐者,其退速。【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15、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

孟子生于忧患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生于忧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在田间种地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隐居滨海被举用;百里奚从市集中被举用。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

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通“弼”,辅佐。所以动心忍性。 忍,通“韧”,坚韧。这里作“使(他的性格)坚韧”。词类活用生于忧患(生)名词作动词,生存死于安乐(死)名词作动词,死亡...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孟子所举的例证是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孟子读后感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孟子》读后感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认同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孟子怀抱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觉,用他的“义”与“道”,从个别情况的“应该”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导人向善,也就是“觉此

《孟子》读后感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孟子的治国之策

自动化(信号)1204 焦啸宇

12212091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孟子作为战国中后期儒家的领军人物,也在积极地向各路诸侯推行儒家的治国思想。通过借助梁涛先生所编著的《孟子解读》一书,我在此想谈一谈自己对孟子推行的治国之策的理解。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孟子所在时期的局势,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在这期间发生了以下重要事件:赵韩分周为二,秦商鞅变法,齐稷下之学复兴,五国合纵伐秦,齐灭燕。当时各国战乱不断,秦国还没能取得绝对优势地位,各国尚有一战之力,各诸侯国为了争霸需要,纷纷开设学馆,招揽人才,稷下学宫的复兴就是显著标志。所以当时士的地位有所提高,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有名气的士人往往成为国君的座上宾,为其实现各自的政治抱负创造了条件。

《孟子》一书中,记录了孟子游说滕文公,魏惠王和齐宣王等国君。滕国相信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在史书中也很难见到踪迹。就目前的资料看,滕国是周初姬姓封国之一,方圆五十里,夹在齐楚两国之间,历史上曾被宋所灭后复国。滕文公时期,滕国是鲁国的附属国。在《孟子.滕文公上》中写道“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滕文公向

孟子读后感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7
【bwwdw.com - 博文网】

《孟子》读后感

孟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学者。他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他认定个人不能单独存在,一切行为都是人和人相互关系的行为,都是伦理的行为。而《孟子》一书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语言和政治观点,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论辩。今年暑假,我就好好品读了一番《孟子》这本书。

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在这本书里也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

这就是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并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