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读准多音字“血”、“着”等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多元解读父与子的“了不起”,抓住父亲的“挖”和儿子的“让”来体会。 3、 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感悟文本中高于爱的亲情教育带来的影响。 4、 学会用比较,想象,练习,质疑等阅读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解读父亲的了不起,感受父亲的内心世界。 2、 难点是感悟父亲对儿子的“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地震

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配乐旁白:地震,一个令人沉痛的字眼,它使一个城市在转眼间变成有一片废墟,它使千万个家庭在一瞬间家破人亡。然而,这种不幸却降临在了1994年的美国落杉矶。出示课文第一节(师读) 2、 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 3、 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 1、学生自读课文

自由地朗读课文,读读了课文后想想: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2、检查字词

阿曼达 砸着 血迹 3、引出中心句: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滴紧紧拥抱在一起。

三、精读

同学们,读了课文我们知道,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多么了不起,那么你从哪里看出了父亲的了不起,又从哪里看出了儿子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一、 教材简析:

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与子之间的亲情。

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一篇感人至深,颇受教育的好文章。 二 、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佳句;领悟作者抓住

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情感目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

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三、 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四、 教时:两课时 五、教学时间:2011-10-27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 师 活 动 一 、 故事情境导入 学 生 活 动 教师叙述这场大地震,常设情境氛围,带领学1、学生认真聆听,走入故事。 生走进故事。同学们,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故事呢?2、学生读课文 请你们打开课本读一读这个感人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引入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对上一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新授课】 语文 吴丽芳

设计理念 语文课重在品词析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体会。语文教学倡导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学生在品位词句的过程中,不仅能积累语言,丰富词汇量,也能受到情感的熏陶,充分调动自身的体验融入故事中。

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选自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从教材编排来看,本组课文都是以“父爱母爱”为主题的,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能够感受到父爱母爱的伟大,体会作用通过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有一位父亲在废墟中挖了38小时,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们的感人故事。课文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信任,赞扬了这对在地震中了不起的父子,感情真挚,文笔流畅。文中出现较多对人物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的描写,作者借这些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显得真实、感人。

新课标对小学高段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学习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能够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和人物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篇一: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通过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和琢磨教学设计案例,我对本教学设计案例的反思得出以下几点拙见: 首先谈谈教学设计案例中的优点: 一、注重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案例中的教学紧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讨论交流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例如,先找出课文中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以及针对评价父与子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等重点语句,有针对性地设计提问,“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再指导学生抓住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

地震中的父与子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 “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起火爆炸。”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rd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表现在特殊环境下父子之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既然是感人的故事,我们常常会由情入手来展开我们的教学。我抓住了“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个情感线索来展开教学的。

首先由地震后,一群孩子的父母见到自己孩子所在的漂亮三层教学楼化为废墟之后的言行举止与阿曼达的父亲做比较入手。让孩子们感受到同样是对孩子的爱,但阿曼达的父亲更多了一分执着。

而后在探讨阿曼达的父亲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的过程中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出父亲的执着,不顾一切。而这一连串的言行举止都缘于他心中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在这部分教学中主要抓住了两个语段:

1、父亲不顾旁人的劝说,依旧执着地挖着。

2、父亲不顾自己的身心俱疲,依旧执着地挖着。而这两部分的教学,我把他们紧紧的整合在一块来展开教学。

其次是第二个层面,这句话对阿曼达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正是这个信念让阿曼达在身处险境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镇定,关爱同学,确实了不起。

最后也便升华、理解了父子之间的挚爱与信任。

不足之处就是朗读还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学生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腔调一个情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就比如在重点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细柳完小殷静静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里面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但篇幅较长。在教学时我紧紧围绕“情景的感染、形象的感悟、心灵的感动”来教学,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情景的感染。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受到感染。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所以我就播放一段洛杉矶大地震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大地震带给人们的上海市巨大的,调动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教师谈话激情:“地震带给人类的无疑是巨大的灾难,然而在1994年的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有一对父与子却为我们上演了感人的一幕,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对父与子呢?”这样一下子就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顺势导入课题。

二、形象的感悟。

父亲和儿子的形象都是如此的了不起,教学时,我紧紧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父与子的了不起。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我是这样落实的:以多种形式的读为主线,抓住文中一个文眼——“了不起”,以此为立足点,对全文进行解读,在解读父子“了不起”的过程中,又以丰富的情感体验为载体,避免了那样纯理性、毫不动容的对文本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传奇故事。文章描写具体、情感真挚。

一个伟大的父亲,一个坚强的儿子!这是本文给我们展示的两个人物形象。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悟父爱的伟大?在反复研读课文后,我觉得要抓住课文的主线进行教学,通过对父亲的感情变化来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

本课安排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教学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教学目标是:初读课文,完成生字教学,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在教学中,我先设疑,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配上图片及解说,让学生对地震造成的巨大伤害有个感性的认识,为后面父亲克服一切困难救儿子做好铺垫。接着我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的新词语,并将词语配上背景图、加上解说,然后将词语串联成一句话,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既认识了词语又通过相应的配图理解了词语的含义和课文内容,这样的生字教学方法新颖直观,图文并茂,学生易于理解,并能很快记住这些新词语,我想这是高年级识字教学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栾敏利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栾敏利 【教学目标】

1.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与联想、感情朗读、小练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展现“阿曼达在废墟下坚持信念,鼓励同学”这一情景的相关段落。

3.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4.理解这对父子为何了不起。 【教学难点】

1.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2.感受地震灾难,体验地震带给人心灵的巨大冲击。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素材包括:展现地震场景的视频,震后废墟图片,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技术处理),白玫瑰花背景图片,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音乐,音乐《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第一,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第二,再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学生借助看书、上网查询等学习渠道,了解地震灾害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篇一: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通过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和琢磨教学设计案例,我对本教学设计案例的反思得出以下几点拙见: 首先谈谈教学设计案例中的优点: 一、注重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案例中的教学紧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讨论交流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例如,先找出课文中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以及针对评价父与子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等重点语句,有针对性地设计提问,“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再指导学生抓住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