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五脏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教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医基础理论五脏教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医基础理论五脏教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五脏之脾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化生,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因而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在五行中属土,与胃相表里。 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进一步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具体体现在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主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的作用,及输布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的功能。饮食入胃,经小肠的进一步消化吸收,脾的转输作用,将水谷化为精微,上输于心肺,并经心肺输布全身。脾的运化功能的正常进行,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了物质基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亦为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提供了充分的营养。若脾气健运,则营养充足,脏腑功能旺盛,身体强健。若脾失健运,消化吸收功能失常,则见腹胀、便溏、食欲不振、消瘦、倦怠乏力以及气血生化不足等病理表现。因此,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称。
2)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具有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水入于胃,经脾转输作用上输于肺,经过肺的宣降作用,外达皮毛以润泽肌肤,化生汗液,下输于肾,经肾的气化作用,化生尿液排出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供本科90学时用)
教材主编:孙广仁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编写说明
本教案根据现行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为蓝本,结合我室教学特点,按90学时设计、编写而成。
本教案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学、美容学等专业本科学生授课时使用。
本教案中教学目的要求,按主次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教学内容除明确概念外,对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教学上的详略处理等均加以标示,并提出注意点,以突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每一章后面附有主要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以供教师备课时参考,并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2007年8月
2
目录
绪论 (4)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9)
第二章精气血津液 (22)
第三章藏象 (34)
第四章经络 (56)
第五章体质 (64)
第六章病因 (68)
第七章发病 (78)
第八章病机 (81)
第九章防治原则 (97)
3
绪论
【学时】 6
中医五脏的虚证表现
五脏的虚证表现
一.肺。
肺虚泛指肺气不足或肺阴虚而言.临床表现有少气,呼呎浅短,耳聋,咽干等.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肺主皮毛,司呼吸.肺虚体质多表现为肺气虚和肺阴虚两大类型 1. 肺阴虚。多因津液消耗,肺失润养所致,通常表现为形瘦羸弱;干咳无痰,或痰少质黏,或咳而痰中带血丝;潮热盗汗,午后颧红,少寐失眠;口干咽燥,喉痒音哑,舌红少苔等
2. 肺气虚者多为久病亏耗,病后元气未复;或因久咳伤气,以致肺气亏虚,表现为咳而气短,咳喘无力,久咳不愈,痰液清稀;倦怠懒言,声音低怯;面色发白,畏风形寒,易患感冒;或有自汗,舌淡苔薄白等.肺虚者多见于肺结核病,肺气肿,肺心病,肺痿,肺不张以及肺癌晚期之人.
二.脾
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
1. 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脏白
2. 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 3. 胃气虚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
4. 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
三.肝
1. 肝阴虚又称肝阴不足。指肝脏阴液亏虚的证候。多由气郁化火,肝病及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所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1
第一章 绪 论 Ⅰ 课程内容
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也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继后《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小儿药证直诀》,以及金元四大医学流派,直至温病学派等都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中医学中\天人合一\、\神形一体\、\疾病可知\、\标本缓急\、\正治反治\、\异法方宜\、\病治异同\等观点,都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思想。 四、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这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其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其二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包括辨证与论治两个主要内容。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与病、症是有区别的。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和论治有不同的含义,是统一的整体。 Ⅱ 考核目标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 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 4.掌握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 5.自学时数:4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五行与五行学说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故五行最初称作“五材”。
五行学说,是在“五材”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哲学概念。
(一)五行的特性
1.木的特性 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2.火的特性 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3.土的特性 古人称“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4.金的特性 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5.水的特性 古人称“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中医学基本概念: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即中医学的基础医学,它是知道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2.《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写成的,《伤寒论》是中医学中成功的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伤寒论》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以脏腑的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析,发展了《内经》的病因学说,提出:“千般灾难,不越三条??” 3.《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病因病机症候学专书; 《三因极―病证方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 《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4.金元四大家的医学思想:
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气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称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以汗、吐、下为攻去病
中医基础理论
144277789.doc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形体结构:五大系统—脏—腑—体—窍
2)生理活动: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经络为通道,气由精、精液、为活动的物质基础,阴阳五行为准则,各司其职,分工有序,相互联系,彼此为用,共同完成人体的生命活动。
3)病理活动:局部病变是整体病理的反应,整体病变可以出现局部的病理反应。
4)诊断疾病:整体出发,察外知内。
5)治疗疾病:“治病求本”,对局部病变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整体的调 。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天人合一”观)
1)气候、四季、寒热温凉与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相应。 2)昼夜晨昏的变化与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相应。
3)地理环境、地域性气候、水土、生活习惯与人的生理活动相应。 3.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和谐与统一
经济发展、生活状况、饮食结构、环境状况与人的生理病理活动相应。 (二)辨证论治
病:是对具有特定的病因、特有的临床表现、病理机制转归的全过程的概括。 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疾病、病位、病性、病势的概括。
症:单一的疾病外在表现。
第一章 精气、阴阳、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药学发展形成概况
一、中医药学的形成 先秦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素问》《灵柩》)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 《难经》 战国秦越人
《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 角力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伤寒论》《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 收载药物365中 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二、中医药学的发展
晋隋唐时期:
《脉经》 西晋·王叔和 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肘后备急方》 东晋·葛洪 早期方剂学专书
《诸病源侯论》 隋·巢元方 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侯学专书
《新修本草》 唐·苏敬等 我国第一部政府颁发的药典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孙思邈 第一个食疗专篇 第一个医学伦理学 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病证方论》 宋·陈无择 外因:六淫外感 内因:七情 不内外因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宋 第一部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寒凉派 主火派 病由火热生 张从正 攻下派攻邪派 汗吐下 病由邪生 李杲 “内伤脾胃 百病生由” 补土派 朱震亨 养阴派 相火论 明清时期
《本草纲目》 明·李时珍
《瘟疫论》明·吴又可
《外感温热篇》叶天士 创卫气营血辩证 《温病条例》吴鞠通 创三焦辩证
《医林改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一、 中医理论体系的概念
中医学: 是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理论和诊疗方法的传统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科,为专业基础课性质。
二、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 理论体系的形成
1、 形成标志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
2、 体系的确立
《难经》:阐释并发展《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第一部临床辨证论治专著。
《神农本草经》: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二) 理论体系的发展
1、 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针灸学专著。
《脉经》: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病因学专著。
2、宋、金、元时期
《小儿药证直诀》:儿科学专著。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寒凉派。
张从正:攻下派。
李杲:补土派。
朱震亨:滋阴派。
3、明清时期
温病学:温热邪气导致的外感热病理论。
《瘟疫论》:戾气导致外感热病理论。
《医林改错》:重视实践,发展瘀血致病理论。
4、近现代时期
中西汇通:主张西学中用。
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
三、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 整体观念
1、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构成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
在组织结构上不可分割。
在生理上互相联系。
在病理上互相影响。
在诊断上要综合分析。
在治疗上要整体考虑。
2、人与
五脏及经络的基础知识
五脏及经络的基础知识
中医的子午流注与养生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1. 卯时( 5点至7点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 辰时( 7点至9点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
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
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7.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
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9.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10.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帮助消化; 11.丑时( 1点至3点 )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提高免疫;
12.寅时( 3点至5点 )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