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月相变化》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月相变化》教学设计”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资料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一、单元内容概述及本课在单元教学中的位置
《月相变化》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单元的第二课。
《宇宙》这一单元属于《科学(3—6年)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的范畴。《宇宙》单元在结构安排上是非常严密的,这一单元从认识月球开始,以学生的感知为基础,再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使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的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同时令他们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深入的科学道理,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月相变化是有周期性的,月球的规律性的圆缺变化与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月亮本身不发光,所以它无论转到什么位置,总是对着太阳的一面明亮而背着太阳的一面黑暗。因而,在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不同,看到的月亮明亮部分的形象也就不同。《月相变化》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在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月相变化跟月
月相变化
月相变化 编辑
当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被太阳直射的月球部
分,这就是满月。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不被太阳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朔;而当首度再见到月球明亮的部分时,称为“新月”。当地月联线和日地联线正好成直角时,我们正好可以看到月球被太阳直射的部分的一半,这就是上弦月。
月相的更替周期是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它是历法中历月和星期的来源。这个时间比月球公转的时间(恒星月)要长,因为当月球绕地球公转时,地球也在绕太阳公转,一个朔望月月球大约要绕(360+360*29.53/365.24)=389.11度(公转只绕360度)。所以一恒星月大约为29.53 * 360 / 389.11 = 27.32天。
中文名 月相变化 外文名 暂无 分 类 天文 定 义 月球 卫星
目录
1概述
2概念
3产生原因
4月相周期变化 ? 新月
? 娥眉月 ? 上弦月
? 凸月 ? 满月 ? 下弦月 5月相的名称
6月历
7相对的农历
8月相识别 ? 识别方法 ? 月相变化歌 ? 月相变化规律 9其他内容 1概述编辑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面(白道面)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
卫星图片
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规律
1.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其视形状见图1中A位置。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其视形状见图1中B位置。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
3.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其视形状见图1中C位置。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下同,) 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上半晚可见。
4.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其视形状见
月相变化教学反思4篇
篇一:月相变化-教学反思
《月相变化》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
宇宙知识是科学中比较难的知识。因为学生不能到宇宙中去考察,同时脑海中也没有宇宙的空间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知道农历每个月的十五月亮会,也见过月球的圆缺变化的,只是不知道这就叫月相。
教材分析:
我上的就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的第二课《月相变化》。在第一课《月球》的基础上去认识月相,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和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成因除了和月球公转有关,其实也与地球的自转、公转,月球的自转以及日、地、月三者的位置也有关系,但这些不在本课以及小学阶段的教学范围内。虽然如此,月相变化的规律和月相的成因还是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设计分析: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说月相、识月相、画月相、探月相、议月相、拟月相一些环节,循序渐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并多次采用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不但让学生自己找到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和月相的成因,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宇宙的神奇。我还通过“补月相,观月相”的环节,补充了一些课外的月相知识,让学生略微了解一下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升起落下的时间和可见的方位,以方便课后去观察月相。最后用朗读月相的谚语的形式下课,这样不但巩固了本课的知识,也让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篇二:月相变
月相变化教学反思4篇
篇一:月相变化-教学反思
《月相变化》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
宇宙知识是科学中比较难的知识。因为学生不能到宇宙中去考察,同时脑海中也没有宇宙的空间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知道农历每个月的十五月亮会,也见过月球的圆缺变化的,只是不知道这就叫月相。
教材分析:
我上的就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的第二课《月相变化》。在第一课《月球》的基础上去认识月相,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和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成因除了和月球公转有关,其实也与地球的自转、公转,月球的自转以及日、地、月三者的位置也有关系,但这些不在本课以及小学阶段的教学范围内。虽然如此,月相变化的规律和月相的成因还是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设计分析: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说月相、识月相、画月相、探月相、议月相、拟月相一些环节,循序渐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并多次采用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不但让学生自己找到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和月相的成因,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宇宙的神奇。我还通过“补月相,观月相”的环节,补充了一些课外的月相知识,让学生略微了解一下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升起落下的时间和可见的方位,以方便课后去观察月相。最后用朗读月相的谚语的形式下课,这样不但巩固了本课的知识,也让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篇二:月相变
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
月相变化习题
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新教材突出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兴趣。
●难点磁场
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 )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 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 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 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
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 )
A.新月 B.满月 C.蛾眉月 D.下弦月 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 )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 )
A.近日点、朔、大潮 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 C.远日点、望、大潮 D.近日点、满月、大潮
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据此判断6~7题。 6.有
相变化蒸汽压试题与答案
0201
为使空气液化应采取的措施是------------------------------------------------------------( C) (A) 升温加压 (B) 降温降压 (C) 降温加压 (D) 恒温加压 0202
等摩尔的物质 M 发生下述相变时,吸热最多的是----------------------------------( B ) (A) M(l) → M(g) (B) M(s) → M(g) (C) M(g) → M(l) (D) M(g) → M(s) 0203
0 ℃的定义是 ------------------------------------------------------------------------------( D
相变化蒸汽压试题与答案
0201
为使空气液化应采取的措施是------------------------------------------------------------( C) (A) 升温加压 (B) 降温降压 (C) 降温加压 (D) 恒温加压 0202
等摩尔的物质 M 发生下述相变时,吸热最多的是----------------------------------( B ) (A) M(l) → M(g) (B) M(s) → M(g) (C) M(g) → M(l) (D) M(g) → M(s) 0203
0 ℃的定义是 ------------------------------------------------------------------------------( D
月食月相
日食和月食
1在自然现象中,日、月食可以被列为最著名之列了。直到今天,许多教派还赋予日月食宗教的色彩。例如在印度,某些部落就认为月食是一条龙吞食了月球。幸运的是有一个英雄砍掉了龙的头。所以月亮很快就重现了。在我国也有天狗吃月亮的传说。不管现在人们是否相信这些传说,这并不重要,但它反映出人们对
这种自然现象的强烈关注。
2那么,日月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吧! 3太阳的光辉被别的星体遮住了的现象叫作日食。在一切自然现象中,没有什么比日全食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了。在日食开始时,人们看到太阳圆面的西边先产生一个黑影,黑影逐渐扩大,太阳变成了月牙形,暗淡的光辉好似黄昏来临一样。接着,太阳全部被遮黑了,日全食发生了。天色突然变黑,犹如夜幂降临,天空中出现了星星,气温迅速下降,鸟雀纷纷归巢,鸡鸭匆忙回窝……过了几分钟,太阳的西缘开始露出一丝亮光,好似清晨来临,同时,鸡鸣雀噪,直到太阳逐渐
复明,整个大地再次成为欢腾的世界。
4 月食是月亮进入地影、月面变暗的现象。农历十五或十六,月亮转到地球背日方向,当月亮进入地球影子里的时候,太阳照到月亮上的光被地球挡住了,因
此我们看到的月亮便失去了光明,这就是月食。
《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嵊州市育英小学 俞益
【教学目标】
●通过体验,学生能够分清楚声音的强弱和高低;认识到声音强弱是由物体振动幅度决定的。
●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发声物体越小、细、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反之就越低。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幅度决定的。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能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能了解大小、粗细、松紧、长短对声音高低的影响。 【教学难点】
辨别声音的强弱与高低。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钢尺、4个玻璃杯、小木棒、水、钢尺声音强弱的实验记录单、1根橡皮筋、长短不同两根铁钉、粗细不同3根钢管、简易排箫;课件、一把吉他、扬声器。 【教学设计】
一、 听声质疑导入
1. 我们已经听过了各种各样的声音,知道了物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声音,你觉得声音有哪些变化?
2. 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些声音。听钢琴声。(同音,强弱不同;不同键,高低不同。) 这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课件钢琴图片)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个强?(你觉得哪个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