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习题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考点归纳
一、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两者的联系:化学变化表现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决定化学变化。
两者的区别:化学性质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可能性;化学变化是物质发生质变的形式。区分两者最简便的办法是:看叙述中有没有“可以”“能”“会”“容易”“具有”等关键词,有上述关键词的一般是化学性质。 二、实验基础知识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 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①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②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使受热均匀) ③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
④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⑤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2. 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________,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________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 mL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________mL。
3. 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________g)。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dsadasdsadasd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绪言)
1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等。
5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6巨大贡献。
(空气)
1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分成原
初三化学第一章单元检测
初三化学第一章单元检测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基础是 ( )
A、计算 B、实验 C、测量 D、推理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
A、有颜色变化 B、有新物质生成 C、有发光、放热现象 D、有固、液、气、三态变化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木炭研成粉 B灯泡发光 C动物呼吸 D玻璃破裂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钢铁生锈 B、食物腐败 C、汽车轮胎爆炸 D、烧制陶器
5、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樟脑放在衣橱中逐渐消失 B、 汽油挥发 C、金属导电 D、高粱酿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中空气体积的1/5。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表达式:磷(P) +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P2O5)
5、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
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
初三化学第一章复习教学案
初三化学第一章教学案(一)
学习过程:
重点梳理:
1、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以及。
2、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 反应。该变化现象
4、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 反应,该变化的现象 。
5、我国有些化学工艺发明较早,象劳动人民在商代会制造 ,春秋战国时期会 ;
湿法冶金术发现 时期,在 已应用于生产,该方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
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电灯通电发光 B、分离空气法制氧气
C、金属生锈 D、海水晒盐
7、下列属于对物质化学性质描述的是( )
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B、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味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 D、石蕊试液遇盐酸变成红色
8、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该物质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体现它深灰色、质软)、干电池的电极(体现了它的导电性)、电车的电刷(体现了它的导电性,滑腻感、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做润滑剂(体现它具有滑腻感)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
4、C60: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属于碳单质。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2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六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两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三个可能改变
微观:分子个数(化学计量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
⑴质的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量的意义:a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
b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点燃 例如:以2H2+O22O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点燃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
初三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本质):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
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 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 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 烧杯 酒精灯 漏斗 滴管 集气瓶 水槽 铁架台
6、各种常见仪器:
(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 块状—镊子 (一横二放三慢滑)
(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总结: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物质的构成
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举一反三)
2、分子
(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
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2)分子的基本性质
①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③分子在不停运动。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的内部结构
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3、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