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能力答题模板
“教育知识能力答题模板”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教育知识能力答题模板”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教育知识能力答题模板”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要点
1、简述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
(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4)理论与实践统一;
(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2、简述贯彻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德育原则的要求
(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
(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持续发展。
3、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4、简述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1)真诚;
(2)尊重与接纳; (3)同理心。
1
5、简述学校教务活动的基本环节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其中,上课是中心环节。
6、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简答题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简答题汇总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 2、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古代产生了学校。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道统性、专制型、刻板性和象征性。 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4、现代教育的新特点
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教育与人口的相互关系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教育的人口功能: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简答题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简答题汇总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 2、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古代产生了学校。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道统性、专制型、刻板性和象征性。 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4、现代教育的新特点
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教育与人口的相互关系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教育的人口功能: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模板
1.教育的概念。(辨析题、简答题)
答:广义的教冇,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冇,指学校教冇,是教弃者根据一立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2.简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答:第一,遗传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第二,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第三,教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主导因素;第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答:第一,学校教冇是有目的的、有汁划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第二,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 ?简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答:第一,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岀枕会性规范。第二,学校教冇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第三,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5.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与内容。
答:①课程il?划又叫教学计划,是课程设巻的整体规划;②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而安排,具体规左学校应设置
2018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1)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简答题
一、教育基础
小学教育的特点
小学教育的特点包括:(1)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2)小学教育的义务性;(3)小学教育的基础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具有继承性。(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者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教育对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知识能力: 1.苏格拉底
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自知其无知”。第二步称为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2.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
柏拉图认为人类要想从“现实世界”走向“理念世界”.重要的就是通过教育获得真知.以“洞察”理想的世界。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3.亚里士多德著作《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每一个公民”不包括奴隶。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源泉。 4.昆体良。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是古罗马的《雄辩术原理》又名《论演说家的教育》,提出“模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递进的学习过程。
5.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史上的哥自尼”,提倡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学科的标志。一、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二.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教育知识能力001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1 辨析题(2012) 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这句话是不正确的。题干中的描述属于生物起源说的观点,认为教育不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1.2辨析题(2011) 教育必然促进人的发展。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因此,题干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1.3 马克思主义认为,正确的教育起源论是()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神话起源说 【C】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1.4(201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B】原始社会的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而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是没有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的,学校教育基本上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所以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奴隶社会。 1.5(2011)奴隶社会的“政教合一”体现了教育的() A.民族性 B.阶级性 C.生产性 D.相对
2018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1)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简答题
一、教育基础
小学教育的特点
小学教育的特点包括:(1)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2)小学教育的义务性;(3)小学教育的基础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具有继承性。(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者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教育对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知识点、模板大全
小说阅读专题
一、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 二、人物形象分析: 1、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①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手法为“衬托”)②环境衬托,通过人物所处的环境(自然的或社会的)来烘托性格。 2、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①外貌、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B、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③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④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 3、解题技巧与答题格式 ①人物性格特征归纳
首先要确定人物身份,阐明其代表性、象征性。 答案组织格式:某某某是一位什么样的(一般为形容词,表示此人性格特点的词,如勤劳、简朴等。)什么人(表示人物身份的,如农民、工人、诗人等),或者某某某是什么阶级(如:农民、工人、诗人)的代表、象征、缩影等。一般用判断句。
其次如果题目要求简要分析的话要分条阐述。答案组织格式: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家总结
1、 教育起源: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桑代克(动物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
心里起源说——孟禄(《教育史教科书》无意识模仿),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
1、 苏格拉底“助产术”,柏拉图“寓学习于游戏”,亚里士多德“教育遵循自然”; 2、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教育》),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将学习过
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 3、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育学》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早提出
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4、 加里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 卢梭:《爱弥儿》,“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会变坏了”,儿
童本位;
6、 康德: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
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本来的自我; 7、 裴斯泰洛齐:《论教学方法》,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
化”,西方教育史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8、 洛克:“白板说”: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
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9、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