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根本慧论讲记pdf

“中观根本慧论讲记pdf”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观根本慧论讲记pdf”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观根本慧论讲记pdf”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观根本慧论讲记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中观根本慧论讲记--索达吉堪布(1)

深广浩瀚智慧虚空界,遣除常断黑暗之光芒, 离边中观璀璨之杲日,恭礼绝伦导师遍知佛。 无始沉卧心间三有魔,密布有实无实束缚网, 能以智慧利剑斩除尊,至诚顶戴文殊智慧藏。 堪忍法海甚深之谛义,顶部蛇冠宝饰极显赫, 发出缘起空性之轰鸣,敬礼龙树父子传承师。

首先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大家知道,本师释迦佛无碍通达世出世间一切万法,他的智慧如同广阔无垠的虚空,既深且广、浩瀚无边。在如是深广的智慧虚空界中,高悬着一轮卓尔不群的璀璨杲日,这就是远离四边八戏的大中观,它散发的光芒能遣除常断等一切邪见黑暗。对这样绝无仅有、无与伦比的导师遍知佛陀,我们应当毕恭毕敬地顶礼!

其次顶礼文殊智慧勇士。无始以来,在一切众生的心间沉睡着三有的魔王。所谓三有魔,就是如云雾般障蔽众生心性的轮回习气,它密布有实无实的束缚网,使众生深陷轮回无法出离。唯有依靠文殊菩萨的智慧宝剑,才能斩除一切束缚从而出离三有。所以,我们也应当至诚顶礼文殊菩萨这一智慧宝藏。

文殊菩萨是一切诸佛的智慧总集,想要生起智慧就应诚心祈祷。1987年,上师如意宝要求每一位弟子都要念一亿遍文殊心咒,上师还以谛实语发誓:?现在我要前往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如果有谁跟

我一起去,一定能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

黄念祖居士一九八八年讲于北京居士林

(本记据黄老居士录音带整理成文后,复经黄老居士亲自校订)

壹、释名

贰、辨体

参、明宗

肆、论用

伍、教相

解释论文

诸位大德,我们共同研究华严念佛三昧论,实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因缘,一切法是从因缘生,不离因缘。此中有殊胜因缘,可分五方面来说:

一、我们都知道,华严是经中之海。‘海’表示广大无边,无穷无尽。华严是经中之海,无所不摄。华严在佛法中又称为经中之王,最尊贵、最高深。华严讲四种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只有华严讲得最清楚透澈。华严的特点是事事无碍法界。华严有十玄,因此最尊。今此‘论’名为‘华严念佛三昧论’。‘华严’二字,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简称。此名太长,故取‘华严’二字代表。《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圆教,乃最高之法。在华严中讲了种种三昧,无量无边无穷的三昧,‘念佛三昧’是其中之一。但是,念佛三昧是《华严经》中所有一切三昧之‘王’。此论单讲华严念佛三昧,‘经’是经中之王,所提倡的‘三昧’又是三昧之王。很自然的,此‘论’是王中之王、殊胜中的殊胜、尊贵中的尊贵。因此,称为法殊胜。

二、讲此论要有书可读。圆德法师印《龙舒净土文》,将此论附印出来。有书是另一殊胜。若无书空谈、没有文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一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一.txt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这是人最大的悲哀。付出真心才能得到真心,却也可能伤得彻底。保持距离也就能保护自己,却也注定永远寂寞。

南无第二法王无上悲智雪山善巧贤慧普闻文殊应化根本大师宗喀巴尊足下恭敬顶礼伏乞一切时处普垂摄护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

宗喀巴大师造

法尊法师译

万善根本从师出能生利乐如良田

依止违法善根断如理事师求加持

一切时处普摄护诸善知识真佛身

但观功德毋寻过并念大恩求加持

殷重敬信为意乐身命财物如教修

殊胜供养作加行唯令师喜求加持

八难既离十圆满小大显密总能修

后恐此身难再得愿受心要求加持

死仇决定终须到容或今日便降临

死时世事均当舍速修妙法求加持

无始所集不善业死堕恶趣不自由

若堕当受寒热等思苦难忍求加持

能除众怖作依怙真实不虚无他方

虔皈三宝受学处总别遵行求加持

黑白业感苦乐果各别应受勤止作

别于无始所集罪四力对治求加持

此生勤修白业因一得人天贤善身

自性之苦不能越愿出轮回求加持

有海飘流不自由作此恶剧是惑业

业复依于烦恼起誓诛惑仇求加持

业惑增上成流转结生相续系缚坚

离此当得无漏乐勤希解脱求加持

为脱有苦依三学出家身德佛所称

生生愿持解脱戒如护眼珠求加持

但求解脱虽可得惜于自利且未圆

愿修能满二利行入大乘道求加持

恩怨中庸今虽现思量各各无决定

不应虚妄

净土十疑论讲记-净界法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Р

Й К

!

!

ф-1-

!

!

!

!ч !! !

Р !

!

Р

!

!

!!

Ы Й !

-2-

!

Й

Й Й !

Й

!

Й

Р

Й ф

!

Й

-3-

Й Й Й Й Й Й Й

шЙ Й ЙК ! Й Й

ЙК Й !

Р

!

Р

! ! Й

-4

生西法师入行论讲记第33课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生西法师入行论讲记第33课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是阐释整个大乘菩提心的精华论典。

平时我们说: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实际上要在内心中真实地发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必须有一个殊胜的引导。如果没有引导,每天说发菩提心,结果还是无法真正了知菩提心的真实含义。在发菩提心的过程中,质量非常重要。上师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曾经讲过,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发心不重要,生心最重要。平时我们在口头上说一下:我要发菩提心是很简单的,关键是在发心的同时,内心要生起一种真实利益众生的菩提心。所以观待二者来看,发心不重要,因为只是在口头上讲一讲;生心才重要——从内心中产生真实无伪的菩提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学习如何生起菩提心的殊胜方法。

现在我们所学的内容,按照华智仁波切的科判,就是菩提心未生令生的窍诀。如果我们真正认真学习、实践了前三品的内容,即便是以前没有生起菩提心,但是通过学修前三品颂词所表达的意义,就可以生起菩提心。里面讲了菩提心殊胜的功德利益,怎样通过净障积资、发心利益众生等修行,逐渐让自己的心抛弃自私自利,然后一心一意地利他等等。这

些都是帮助我们产生菩提心,生

生西法师入行论讲记第33课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生西法师入行论讲记第33课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是阐释整个大乘菩提心的精华论典。

平时我们说: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实际上要在内心中真实地发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必须有一个殊胜的引导。如果没有引导,每天说发菩提心,结果还是无法真正了知菩提心的真实含义。在发菩提心的过程中,质量非常重要。上师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曾经讲过,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发心不重要,生心最重要。平时我们在口头上说一下:我要发菩提心是很简单的,关键是在发心的同时,内心要生起一种真实利益众生的菩提心。所以观待二者来看,发心不重要,因为只是在口头上讲一讲;生心才重要——从内心中产生真实无伪的菩提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学习如何生起菩提心的殊胜方法。

现在我们所学的内容,按照华智仁波切的科判,就是菩提心未生令生的窍诀。如果我们真正认真学习、实践了前三品的内容,即便是以前没有生起菩提心,但是通过学修前三品颂词所表达的意义,就可以生起菩提心。里面讲了菩提心殊胜的功德利益,怎样通过净障积资、发心利益众生等修行,逐渐让自己的心抛弃自私自利,然后一心一意地利他等等。这

些都是帮助我们产生菩提心,生

唯识与中观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三境与三量

(摘录于 南师讲述之《唯识与中观》)

我们现在先把这个《八识规矩颂》了解一下。第一首哦,「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所以有些同学我要你们背啊,觉得很痛苦。别说你们觉得背书痛苦,我的记忆力背书方法比你们都高明,当年背这颂也花很多时间,因为它不是诗很拗口。但不论用什么方法,必须把它背来。这个不像诗或好的文章,可用情感去背,很容易就背来。这个要用理性去背,要分析去背,你就背来了。所以往往看到似诗八句,你也像读诗一样??用感情去背,绝对背不来。

现在看下面注解。性境,比如现量,前五识哦,通三性。我们先拿现量这个名词来讲。唯识学有三量,这个「量」有三量,必须记住哦。「现量」、「比量」、「非量」。这三个量要记得。实际上还有个名称,三量以外还有「圣教量」,这圣人的圣,教育的教。这是三量。

我们晓得现量,量是个什么东西?量是逻辑上的一个观念,量是逻辑上的观念。勉强拿现在观念来讲范围,也可以说内含的意思。拿逻辑来比方,量是这么个意思。这个是眼睛当时的现量。等于照相机备好了个镜头,哦照相机会全显出来。这个叫现量。现量境。这个就呈现出来。好了我们晓得现量是这样。

(现量)

「现量」在唯识学上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第二十卷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二十卷A面

都嫌那个父母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知识也不好,什么也不好,你们想想看,要你们看到这种人怎么说呀?但是他看见的事实,他留学的眼睛高的不得了,那个父母是个土包子,什么都不认识,开起口来,这个土理土气的样子,就是这副德相。现在我们看看这个人好像笑他,实际上我们回过头看看我们自己,我们现在这里学了一大堆的学问,看看这个也是,对吗?所以在这里我们真正要学的就是这个。第一件事情呢?如果我们想到的话,就感激自己的剃度恩师,然后你能够这样想的话,妙了!慢慢慢的什么人都是你的恩人。乃至于这个人今天瞪你一眼,骂你一言,你就觉得,阿弥陀佛,他成就我的忍辱,他使我成佛,不是吗?既然你要想成佛而感激佛,现在这个人来成就你的布施、成就你的忍辱、成就你的精进,你怎么不感激他呢?同样的成就你,使你成就佛呀!这个地方你了解了这一点,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同时那个时候你就如法了。反过来还妙了!那个时候你发现你的心里的烦恼就没有了。本来你那个慢心是不晓得多大,然后呢一天到晚跟人家讲道理,闹得心里边都是那些烦恼,那个时候,你这个烦恼都没有了,你只有一片感恩之心,一片如法相应之心,你福报、智慧,再再增长,你跑到那里,人家也就会欢喜你,所以佛在任何

俱舍论讲记 分别定品第八(a4)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分别定品第八

分别定品第八

因不孤起,必有助缘。上品明无漏因。此定品则明无漏缘。

定者,禅定。梵语质多翳迦阿羯罗多。此云心一境性,名之为定。一境性者,专注一缘,离于散动,是断惑证果的助缘,故被摄入三学、六度中,由定发慧,依慧证果。定有二种:1、生得定,指生来就具足定;2、修得定,即以修习的功夫所得的定。此品广明禅定,故名分别定品。全品共三十九颂,总分三段:1、明定功德:2、明正法住世。3、明造论宗旨。(即流通分)今一一述之。

定的种类,定在《光记》中举有三名。详细一点,即有七种名:

1、三摩地(等持):是持心识于平等,而转于一境之意。(或简写为三昧,或三摩

提,普受通用)。

2、驮那演那:即(禅那,译为静虑)略称为禅,禅定,坐禅等禅。均基于此而来。

总于色界定而名(旧译思惟修)。

3、三摩钵底(等至),依定力将身心至于平安之等,是专注之意很强(下面八等至,

乃据此而得名)。

4、三摩四多(等引)。等,指身心的平等安静的状态,是引发此状态之谓。 5、奢摩他(止),指心寂止于一处的状态。

6、质多翳迦阿羯罗多(心一境性),将心止于一境的状态,是定的自性。 7、现法乐住,对于四禅的根本定而名,谓住于现前的法乐,是依果而附名者。 定 的 异 名

俱舍论讲记 分别贤圣品第六(a4)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分别贤圣品第六

分别贤圣品第六

佛法的宗旨,是为令众生离苦得乐,早成正觉,上来三品,虽别明有漏,使众生懂得什么是苦以及招感苦果的亲因和疏缘,从而生起厌离之心,但如何断这些苦呢?从本品开始将给我们指出一条离苦得乐的道路——即无漏妙果以及证果的方法,所以称为别明无漏。

贤圣品讲无漏果,贤为善和之意,所谓修善根,伏烦恼,调和心神。圣为正会之义,是起无漏的正智,而会达四谛的正理。又贤,以有漏智修习善根之位;圣即发无漏智,而证悟正理之位。总之,都是指向上之路之行者的地位。贤有三贤,四善根,圣有四果,四向。此品有广分别之,故名分别贤圣品。全品共有八十三颂,分为三大部分:一、总明道体性;二、道所证谛;三、约圣道辨人。(修行位次表,要义112页)

丁 丁一 总明道体性

三 二 一

己说烦恼断 由见谛修故 见道唯无漏 修道通二种

上面己述断烦恼之事,但断惑之事,并非短期而可完成,而应经过长期之修习,始可获得证果之地位,因此下面应述修道的阶位次第,以明

约圣道辨人明道所证谛总明道体性 丙 一 明无漏果三 实践内容。不过,实践的根本义。究竟乃不出四谛之原则,故应述四谛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