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号》观后感700字
“《集结号》观后感700字”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集结号》观后感700字”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集结号》观后感700字”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集结号》观后感
《集结号》观后感
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当时的中国与国民党反动派做殊死的较量。谷子地连长率领着他的九连,起初有一百多人,与敌人交战一场后牺牲了一大半,只有47人活着。人手少,危险多,谷子地连长率领着47人投入了更加残酷的坚守战中,他们用大炮,手榴弹轰炸敌人的战斗坦克,炮声震撼着大地,处处浓烟滚滚,地上躺满了牺牲者,场面十分惨烈,土地、河水都被鲜血染红。那,是先烈的血!
战士们一个接一个的牺牲,整个连队以集结号为命令,没听到号声绝不后退,可是号声始终没有响,连里的47位战士都十分守纪,一切命令听指挥,就像天空中的大雁,飞行中不管怎样变换队型,都会排列得整齐有序,这就是纪律。
最终全连47人除了连长谷子地以外全部牺牲,谷子地带领的九连用47位战士的鲜血换来了整个战争的胜利,为中国解放战争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这是一部要用心去看的电影。面对死亡的挑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迎接还是逃避,然而战场上的士兵则只能选择忠于职责。“枪林弹雨”这个词以前对我来讲实在是太遥远了,而面对大荧幕,的确,我胆怯了。
面对战争,我们会说“死亡是太容易的事”了,难的是怎样勇敢地战斗下去。生离死别是人所面对的最痛苦的
集结号观后感800字
篇一:集结号观后感范文
红色电影《集结号》观后感
前一段时间,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身为入党积极份子的我观看了导演冯小刚导的红色电影《集结号》。虽然这部电影之前已经看过一次了,但是重新再看一次,依旧给内心带来不小的震撼。感叹战争的残酷,感动谷子地对九连的情怀,更感怀他为九连全体弟兄正名的那份不屈。
电影《集结号》讲述的是1948年的淮海战役,张涵予饰演的一三九团三营九连连长谷子地接受了一项阻击战的任务,他与团长约定以集结号作为撤退的号令,如果集结号不吹响,全连就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在一开始的这场战争中战争场面,效果以及各种特效,都是我所看过其他的片子中没有见过的。在老外的大片中的场面这样的战争视角也是不多见的。可以说是很独特。在九连接到团长命令后,全连战士义无反顾,冲向了最前线。这次的阻击任务是以一个连的兵力,阻击敌军的主力部队,可以说是鸡蛋与石头相撞。团长的命令是,在没有听到集结号吹响的的情况下,就算剩下最后一人也要坚持的打完。他们打到了最后剩下最后一人,也就是连长谷子地。共击迎接敌军的正面进攻4次。其中3次击退敌军,共击毁敌军坦克3辆。全连牺牲人数47人。要知道他们的武器只是一挺重机枪,一门火炮,其它都是步枪和手榴弹!在这样的悬殊这样的火力情况下,
《集结号》观后感
《集结号》观后感
“不管几点钟,以集结号为令,随时准备撤退,听不见号声,你就是打剩最后一个人,也要接着给我打下去”。
“是”。
摘自影片《集结号》
团长坚定的下命令,连长一样坚定的回答着。
影片在一场激烈残酷的巷战中拉开帷幕,以九连连长谷子地领头的数十名战士围攻敌军却惨被埋伏,孙指导员刚出场没多久就被炸弹炸成两截,血流成河……紧接着,整部影片就围绕着这段简短的对白展开着——1948年中原野战军独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连长谷子地奉命在汶河南岸旧窑厂附近打阻击,以牵制敌军力量。军备力量的悬殊差距,作战人员数量的对比,坚守地势的恶劣,不管是天时、地利、还是人和,九连全体指战员都面临着重重困难。每一刻,他们都面临着殊死性的斗争。生命固然可贵,但作为一名军人,命令当前,什么都是次要的。唯有拼劲最后一丝气力,等待约定好的集结号声。战争永远如你意想不到的那样残酷,当谷子地将所有兄弟的遗体拖进窑内,当王金存点燃自己手中紧握的导火线,当最后一颗炮弹飞向敌军坦克,留下的就只有埋葬英灵的废墟和新的弹壳碎片。
集结号观后感800字
篇一:集结号观后感范文
红色电影《集结号》观后感
前一段时间,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身为入党积极份子的我观看了导演冯小刚导的红色电影《集结号》。虽然这部电影之前已经看过一次了,但是重新再看一次,依旧给内心带来不小的震撼。感叹战争的残酷,感动谷子地对九连的情怀,更感怀他为九连全体弟兄正名的那份不屈。
电影《集结号》讲述的是1948年的淮海战役,张涵予饰演的一三九团三营九连连长谷子地接受了一项阻击战的任务,他与团长约定以集结号作为撤退的号令,如果集结号不吹响,全连就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在一开始的这场战争中战争场面,效果以及各种特效,都是我所看过其他的片子中没有见过的。在老外的大片中的场面这样的战争视角也是不多见的。可以说是很独特。在九连接到团长命令后,全连战士义无反顾,冲向了最前线。这次的阻击任务是以一个连的兵力,阻击敌军的主力部队,可以说是鸡蛋与石头相撞。团长的命令是,在没有听到集结号吹响的的情况下,就算剩下最后一人也要坚持的打完。他们打到了最后剩下最后一人,也就是连长谷子地。共击迎接敌军的正面进攻4次。其中3次击退敌军,共击毁敌军坦克3辆。全连牺牲人数47人。要知道他们的武器只是一挺重机枪,一门火炮,其它都是步枪和手榴弹!在这样的悬殊这样的火力情况下,
思想汇报:集结号观后感
思想汇报集结号
今天在班级团支书的组织之下,我们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在教室里一同观看了本月的红色电影------国产战争大片《集结号》,这是我第三次观看这部影片了,但是每一次观看都能感觉到不同的味道,每一次看完内心都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连长谷子地接到团长的命令,要求他所带领的连队里47名战士坚守阵地4小时,只有在听到集结号时才可以撤退,否则就算牺牲到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了也不可以撤退。后来任务开始了,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了,但集结号始终没有吹响,而焦排长的牺牲之前说,欺骗连长自己听到了集结号,可以撤退了,但是指导员站出来说明了没有号声的真相,连长始终没有带领战士们撤退,直到最后,47名战士全部牺牲了??从这以后,谷连长开始寻找事情的真相。原来,集结号真的没有吹响,为了让大部队顺利转移,团长让谷连长所带的连队去牵制敌人,他们是被选择牺牲的一群人。但却没得到烈士的称号。谷连长为此痛心不已,决心找到当年47个战士的遗骸,为他们争取“烈士”的称号??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革命先辈们“人性化”的一面,以前我们只看到他们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可以不顾一切甚至于牺牲自己,就如同神一般,然
长江七号观后感300字
篇一:《长江七号》观后感作文300字
今天,我在网上看了一部影片《长江七号》影片讲述了一个民工周铁和他上小学的儿子小狄,父子俩相依为命,家里很穷,买不起生活用品,更买不起玩具,但是父亲让儿子上最好的学校,培养儿子。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在垃圾堆里为儿子捡了一个小玩具,小狄叫它长江七号,其实这是一只外星狗。一天意外发生了,小狄的爸爸从高楼上掉了下去,去世了。是七仔牺牲了自己用魔法把他救活了。 看了这部影片,我就喜欢那只外星狗--七仔,它很可爱,也很有爱心而且会很多的魔法,我也想有一只这样的玩具陪伴我。其实我和小狄比起来,我幸福多了,我有爸爸妈妈爱我,我感谢他们,我更珍惜我现在的生活。吉林省通化市东风小学三年级:张丁文
篇二:《长江七号》观后感
《长江七号》观后感
如果大家非要说《长江七号》是一部无聊的影片,那确实有点委屈星爷了。尽管星爷的
这部转型片实在是有待商讨,但无可厚非的是,星爷在这部影片上的努力还是有目共睹的。在这里,我不好批评或表扬,成功的‘四不像’是我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最符合我对这部影片看法的词语。说他是四不像是有理可依的,温情片?应该是吧,最起码这是星爷在经过多方面的严格的市场调查之后,得出的最迎合观众心理需要的,而《长江七号》就是这个调查的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700字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无比感人的好电影。1949年,一个名叫克莱蒙·马修的音乐老师走进了一所管教寄宿学校担任代课老师。在他上任的那一天,他亲眼目睹了学生们可怕的恶作剧和学校对他们的严厉惩罚。后来马修老师发现了孩子们爱唱歌,就用这能净化心灵的音乐把学生们纯净的心从地狱深处拉了回来。
面对这一群行为和思想极端恶劣的学生,马修老师并没有恨之入骨,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惩罚,也没有把他们交给穷凶极恶的拉齐校长,而是不断的包容、宽容,给予他们无私无限的爱,这种爱,就是音乐。这音乐把学生们感动,把他们拯救。
这部由音乐贯穿始终的电影,采用倒叙手法,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好老师用音乐感化一群学生的故事。看着这部电影,曾经对着能净化人类心灵的音乐嗤之以鼻的我羞愧得恨不能从地缝钻下去,可转念一想作文,这事就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怕什么?现在,我就要把它说出来。
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妈妈总觉的要学一门艺术才好。学什么呢?不如就学唱歌吧!在我4岁那年,我和我的发小在妈妈的要求下无奈地去学习唱歌。
一开始,我根本不想唱,只是草草应付了事。第四周时,老师让我去预习一首歌,可到第五周时,我完全把此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老师叫我唱,可我唱得五音不全,被老师批评了一顿:你不学就算了,还
防震减灾观后感_作文2200字_观后感
防震减灾观后感_第1篇: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难免会发生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海啸等等。
刚刚我在绍兴科技馆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震吧!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不停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气力,当这股气力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岩层发生急剧的破裂,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强烈振动,这就是地震。地震分为三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发生地震时要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避开高大建筑物和高大支撑物或悬挂物。一定不要在高楼附件狭窄的胡同里过,天桥下躲避地震,以免被倒下的建筑物砸伤。如埋在废墟里时,收音机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灾情,得到救援信息,黑暗中手电筒可以带给光亮和信心,吹哨子或敲击金属声音,可以传得更远,并有效节省体力。
地震是可怕的,但只要我们认真地了解它,也就不这么可怕了,再说现在的科学越来越先进了,加强各建筑物的防震度,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让灾难远离我们吧!
现在我们四周,考卷这些自然景观,都是地质运动的结果,没有地球的运动变化,我们就看不到今天美丽多彩的世界。
防震减灾观后感_第2篇:
在5月12日我国“防灾减灾日”到来前夕, 5月9日上午,我们红星路小学科学社团的同学们,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带
《24号大街》观后感10篇
《24号大街》是一部由NHK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日本 / 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4号大街》观后感(一):城市化并不是你无家可归的借口
一个小人物—苏永禾由于城市化的进程被迫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轨迹。他可以和情人在杭州简陋的工地棚户生活下去,但是随着开发的进行,不得不离开杭州回到老家,以前欠下来的账终究要还的,他本来可以回家养老,但他这么多年不给家里一分钱还搞了外遇,这是他老家的妻儿无法容忍的,他不得不又回到杭州继续他的流浪生活……
真的是城市化使他流浪吗?!我觉得并不是。是他对家人不负责,他的自私自利使他流浪。他既然选择了和小老婆一起生活,就要做好回不去家的准备,还带着小老婆回老家,想一起生活, TOO NAIVE!他并没有给自己留下后路,只能咬着牙,继续过着流浪的生活。
《24号大街》观后感(二):只谈一点点想法
在我的理解里,片子想讲的即是大时代背景下个体的生活困境,所以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映后有好几个人都在问导演想表达什么?难道不是自己的感受最重要吗?
七年,让24号大街从开发状态变成体面的城市街道,而老苏代表的一类群体,仍旧漂浮在这个城市隐形的水面上,个体生命力的坚守
《抗震减灾》观后感_观后感
防震减灾观后感范文一
不知道你有没有观看过《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这部影片再次重现了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中国唐山7.8级大地震,造成24余万人死亡,那一段段画面让人看得胆颤心惊,防震减灾观后感--平晨昊。2019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重创了中国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一组组数据,一个个生离死别的画面,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新世纪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防震减灾"。
今年春节,妈妈带我参观了"防震减灾展览"。通过这次参观让我明白了其实自然界的动物可以做我们的"通讯员",比如: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如果出现这些现象,我们就要提高警惕,提前撤离。把损失减到最低。另外,位于亚洲东北部的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一次次的地震灾难,一次又一次的惨痛教训,使日本人逐渐形成了很强的防震减灾意识。他们十分注重和强调"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抵御自然灾害"。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最后,我们可以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