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必考知识点
“单片机必考知识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单片机必考知识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单片机必考知识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单片机复习知识点2017
单片机复习知识点
一、理论知识:
1.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要求会计算) 二进制转十进制:加权求和。 十进制转二进制:
整数部分:除二取余,逆序排列,即最初得到的余数是二进制整数的最低位,最后得到的余数是二进制整数的最高位,如下所示:
小数部分:乘二取整,顺序排列,即最初得到的整数是二进制小数的最高位,如下所示:
2. 什么是单片机?
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 和RAM)及各种输入输出接口(I/O)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就称之为单片微型处理器,简称单片机。存储器按功能划分可分为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
3.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组成:
单片机最小系统由工作电源、时钟(或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三部分组成,它为单片机的工作提供最基本的硬件条件。
4. 单片机的复位条件是什么,复位后的I/O 口状态是什么?
单片机的复位条件是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复位后的I/O 口为FFH。 5. 单片机的时序:
晶振电路为单片机的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时序。
时钟周期:也称振荡周期,定义为时钟频率的倒数,也就是外接晶振频率的倒数,是单片机
1
中最基本、最小的时间单位。
机器周期:单片机的基本操作周期,在一个操作周期内,单片机完成一项基本操作,它由12 个时钟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考试复习知识点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考试复习知识点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考试知识点:
1、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
(1)各种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数
方法:各位按权展开相加即可。 (2)十进制数转换为各种进制
方法:整数部分采用“除基取余法”,小数部分采用“乘基取整法”。 (3)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方法:每四位二进制转换为一位十六进制数。 2、带符号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1)原码:机器数的原始表示,最高位为符号位(0‘+’1‘-’),其余各位为数值位。 (2)反码: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把原码的最高位不变,其余各位求反。 (3)补码: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为反码加1。
原码、反码的表示范围:-127~+127,补码的表示范围:-128~+127。 3、计算机中使用的编码
(1)BCD码:每4位二进制数对应1位十进制数。
(2)ASCII码:7位二进制数表示字符。0~9的ASCII码30H~39H,A的ASCII码41H,a的ASCII码61H。 考试复习题:
1、求十进制数-102的补码(以2位16进制数表示),该补码为 。 2、123= B= H。
3、只有在________码表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单片机知识点
汇编指令由操作码或伪操作码、目的操作数和源操作数构成 DW(Define Word) 定义数据字命令
功能:用于从指定地址开始,在程序存储器单元中定义16位的数据字。 格式: [标号:] DW 16位数表 存放规则:高8位在前(低地址),低8位在后(高地址)。 DS(Define Storage) 定义存储区命令
功能:用于从指定地址开始,保留指定数目的字节单元为存储区,供程序运行使用。汇编时对这些单元不赋值。
格式: [标号:] DS 16位数表
用EQU可以把一个汇编符号赋给字符名称,如上例中的R1,而DATA只能把数据赋给字符名。 寻 址 方 式 立即数寻址 直接寻址 寄存器寻址 寻 址 空 间 ROM(汇编后数据直接存放在ROM中) 片内低128字节和SFR 通用寄存器R0~R7 某些SFR,如A、B(乘除指令中)、DPTR 片内RAM低128B[@Ri,SP(仅PUSH和POP)] 片外RAM(@Ri,@DPTR) ROM(@A + PC,@A + DPTR) ROM 256B范围 片内RAM 20H~2FH单
单片机PPT知识点整理
PPT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两大部分,即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其基本组成如下图所示:
2、计算机的制造技术都是基于科学家冯·诺依曼1946年提出的“程序存储”概念。这样的计算机称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
3、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大基本部分组成计算机系统,并规定了这五部分的基本功能。(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数据和指令。(3)采用存储程序即把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预先存入计算机主存中,使计算机工作时能连续、自动、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一条条指令并执行,从而自动完成预定的任务。
4、典型的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框图
5、哈佛结构单片机: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是分开的,并且有各自的寻址机构和寻址方式。
6、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存储程序和执行指令。 7、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字长(2)运算速度(3)时钟频率(主频)(4)内存容量 8、将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各功能部件: 中央处理器 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等制作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中从而构成完整的微型计算机-故称作单晶片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知识点整理(高级) - 图文
单片机知识点整理
一、 书本课后练习
第1章P35, 3、4、5、7、8、9
1、MCU是英文Micro Controller Unit的缩写,中文含义是 微控制器。P1 2、MCU选型时主要应该注意哪三个方面的因素?各自含义是什么?P11 适用性:主要考虑MCU的片内资源能否满足实际需要 可开发性:所选择的的MCU是否有足够的开发手段
可购买性:MCU是否容易购买;MCU是否有足够的供应量;MCU是否仍然在生产之中;MCU是否在改进之中 3、Freescale S08系列MCU的HCS08核由哪些部分组成?CPU寄存器有哪几个、位数是多少、各有什么作用?P27-P31
HCS08核由下面四部分组成:HCS08CPU,背景调试器,支持高达32个中断/复位源的中断/复位机制,片级地址解码器。
AW60CPU寄存器包括一个8位的累加器A、一个16位的变址寄存器H:X、一个16位的堆栈指示器SP、一个16位的程序计数器PC和一个8位的条件码寄存器CCR。
累加器A(Accumulator):8位通用寄存器,用来存放操作数和运算结果
变址寄存器HX(Index Pointer) :16位寄存器,H是高8位,X是低8位,可单独使用
堆栈指针SP(S
小学必考知识点
英语语法第一单元 名词名词可分为专有名词与普通名词,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简单名词与复合名词。学习本章后要求学员掌握可数名词复数的变化形式,特别是名词的不规则复数形式的变化;掌握复合名词的复数形式;掌握名词所有格的构成及用法;注意区分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第二单元 冠词冠词置于名词之前,用来说明名词所指的人或事物,它不能离开名词而单独存在。英语冠词有: 1. 定冠词:主要功用为特指,表示同类中的某一人或某一类人和物。 2. 不定冠词:主要功用为泛指,指某类人或物中的任何一个或某一个。 3. 零冠词:它是名词中的一种无形冠词,用在一般所谓的不定冠词的场合。有三类名词使用零冠词:复数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用单数形式)及专有名词。本章要求熟记与冠词有搭配关系的常用习语以及一些不用冠词的固定词组。重点学习定冠词+单数形式的名词;不定冠词用于物质名词、抽象名词、形容词最高级及序数词;不定冠词的位置;零冠词用于名词;零冠词用于 零冠词+带定语的名词结构。第三单元 代词代词是代替名词或起名词作用的短语、分句和句子的词。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相互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连接代词和不定代词等。本章要求学员掌握多种代词的形式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一. 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得到声音
【解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
2、人的听觉是有一定的频率范围的,即:20~20000Hz,频率低于 20Hz 的声波叫次声波,如发生海啸、地震时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而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波是超声波,如医院里的 B 超。对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听到的。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除了与频率有关外,还更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如果距离发声体太远,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后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动,还是听不到声音。
二.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不一定”下沉
【解析】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有三种情况,下沉、悬浮、漂浮,到底处于哪种状态,与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关:
1、下沉。根据 F 浮=Vρ 水 g 和 G=Vρ 物 g,因为 ρ 水<ρ 物,F 浮,物体下沉,此时,该物体是实心的。例如:铁块放在水中下沉。
2、悬浮,当该物体内部的空心所造成该物体的重力与它浸没在水中所排开水的重
考试必考的知识点
01
牛顿第必定律
1、牛顿第必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效果,得出了牛顿第必定律,其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感化的时候,总坚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活动状态。
⑵阐明:
A、牛顿第必定律是在少量经验事实的根蒂根基上,经由过程进一步推理而归纳综合出来的,且承受住了实践的查验,所以已成为大师公认的力学根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成能的,因此不成能用尝试来间接证明牛顿第必定律。
B、牛顿第必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本来静止的物体将坚持静止状态,本来活动的物体,不论本来做什么活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活动.
C、牛顿第必定律报告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活动可以不必要力,即力与活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发生或保持活动的缘故原由。
2、惯性:
⑴界说:物体坚持本来活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阐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环境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不是受力、受力大小、是不是活动、活动速度等皆无关。
操纵惯性:跳远活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让它滑行。
避免惯性带来的风险:小型客车前排搭客要系平安带;车辆行使要坚持间隔。
02
二力平衡
1
考试必考的知识点
01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大全
.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大全
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千家万户,它是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关键时刻,是千千万万莘莘学子十多年寒窗苦读生涯最后的收获季节。以下是一篇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平抛运动公式总结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tg=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tg=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
.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与的关系为tg=2tg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