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公式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公式”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公式”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公式”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公式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公式
答: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淮》GB/T50107―2010,评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有:用统计方法和非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又分一、二,但一、二适用的条件不同,一、适用方差已知的统计方法,二、适用方差未知的统计方法)。 一、方差已知的统计方法:《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淮》GB/T50107―2010中规定公式进行评定。
5.1.2 一个检验批的样本容量应为连续的3组试件,其强度应同时符合下列规定:
m?cu≥?cu,k+0.7σ0 ( 5.1.2—1) ?cu,min≥?cu,k-0.7σ0 ( 5.1.2—2)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20时,其强度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cu,min≥0.85?cu,k ( 5.1.2—4)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20时,其强度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公式大全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公式,尤其适合学习整定过程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公式
1、负荷计算(移变选择):
Sca
kde PNcos wm
(4-1)
式中 Sca--一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kVA;
∑PN--具有相同需用系数Kde的一组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kW。 综采工作面用电设备的需用系数Kde可按下式计算
kde 0.4 0.6
Pmax PN
(4-2)
式中 Pmax--最大一台电动机额定功率,kW;
cos wm--一组用电设备的加权平均功率因数
2、高压电缆选择:
(1)向一台移动变电站供电时,取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即
Ica I1N
SN 103U1N
3
(4-13)
式中 SN—移动变电站额定容量,kV A;
U1N—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压,V; I1N—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A。
(2)向两台移动变电站供电时,最大长时负荷电流Ica为两台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之和,即
Ica I1N1 I1N2
3
(4-14)
(3)向3台及以上移动变电站供电时,最大长时负荷电流Ica为
3
Ica
(4-15)
式中 Ica—最大长时负荷电流,A;
PN—由移动变电站供电的各用电设备额定容量总和,kW; U
N
—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压,V;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公式,尤其适合
江西省暴雨强度计算公式
江西省各县(市)暴雨强度公式
序号 1 县(市)名 暴雨强度公式 (L/s·hm2) 1598(1?0.69LgP)q?(t?1.4)0.64 q?q?q?q?q?q?q?q?q?q?q?q?1464(1?0.69LgP)(t?1.4)0.64 2226(1?0.60LgP)(t?8)0.7 2619(1?0.78LgP)(t?10)0.79 2307(1?0.60LgP)(t?8)0.7 1350(1?0.58LgP)(t?8)0.66 2198(1?0.60LgP)(t?8)0.7 1707(1?0.60LgP)(t?8)0.7 1323(1?0.60LgP)(t?8)0.7 1171(1?0.70LgP)(t?9)0.74 1330(1?0.69LgP)(t?1.4)0.64 1860(1?0.60LgP)(t?8)0.7 2273(1?0.78LgP)(t?10)0.79 资料记录年数(a) 35 备注 用7年自动记录雨量资料统计法求得 1386(1?0.69LgP)q?(t?1.4)0.64(487,423) 446 370 308 383 248 365 284 220 q?1771(1?0.70LgP)(t?9)0.74A=17
基础上拔稳定计算公式
架空送电线路基础上拔稳定计算公式的修正
王高益
(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 海南 海口 570203)
【摘要】通过对《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和《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 5219—2005)》的对比与分析,同时结合山西院基础设计程序Tfod2006的编制原理,发现《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 5219—2005)》中上拔稳定计算公式中个别参数的表述有误,需要对其进行修正,以供同行参考设计。 【关键字】送电线路;基础;上拔稳定;公式;修正
amending for Uplift stability calculation formula of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foundation
WANG Gao-yi
(Hainan Electric Power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Haikou 570203, 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Manual (Second Edi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公式大全要点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公式
1、负荷计算(移变选择):
Sca?kde?PN (4-1)
cos?wm式中 Sca--一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kVA;
∑PN--具有相同需用系数Kde的一组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kW。 综采工作面用电设备的需用系数Kde可按下式计算
kde?0.4?0.6Pmax (4-2) ?PN式中 Pmax--最大一台电动机额定功率,kW;
cos?wm--一组用电设备的加权平均功率因数
2、高压电缆选择:
(1)向一台移动变电站供电时,取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即
Ica?I1N?SN?1033U1N (4-13)
式中 SN—移动变电站额定容量,kV?A;
U1N—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压,V; I1N—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A。
(2)向两台移动变电站供电时,最大长时负荷电流Ica为两台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之和,即
Ica?I1N1?I1N2?(SN1?SN2)?1033?U1N (4-14)
(3)向3台及以上移动变电站供电时,最大长时负荷电流Ica为
Ica??PN?1033UN?KSC?cos?wm??wm
压力容器强度计算公式及说明
压力容器壁厚计算及说明
一、压力容器的概念
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为压力容器,否则为常压容器。
1、最高工作压力P:9.8×104Pa ≤P≤9.8×106Pa,不包括液体静压力; 2、容积V≥25L,且P×V≥1960×104L Pa;
3、介质: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二、强度计算公式 1、受内压的薄壁圆筒 当K=1.1~1.2,压力容器筒体可按薄壁圆筒进行强度计算,认为筒体为二向应力状态,且各受力面应力均匀分布,径向应力σr=0,环向应力σt=PD/4s,σz= PD/2s,最大主应力σ1=PD/2s,根据第一强度理论,筒体壁厚理论计算公式,
δ理=
考虑实际因素, δ=
PD+C
2[σ]φ-PPD
2[σ]-P 式中,δ—圆筒的壁厚(包括壁厚附加量),㎜;
D — 圆筒内径,㎜; P — 设计压力,㎜;
[σ] — 材料的许用拉应力,值为σs/n,MPa; φ— 焊缝系数,0.6~1.0; C — 壁厚附加量,㎜。 2、受内压P的厚壁圆筒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大全【5篇】
篇一:混凝土配合比表 篇一
你好:混凝土标号:10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600 强度等级: C8 C13 C18 C23 C28 C38 C48 C58---------------------------C15 水泥330 砂子619 河石1315 水160 (27.5水泥)
C20 水泥330 砂子618 河石1315 水167 (32.5水泥) C25 水泥390 砂子561 河石1309 水170 (32.5水泥)
C30 水泥430 耗子530 河石1309 水170 (32.5水泥)---------------------------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混凝土设计标号
水泥:砂:石:水(重量比) 塌落度
实测试块强度(平均) C10 1:3.56:5.57:0.79 2~3cm
统计计算公式
公式名称次数密度 组距
数学公式各组次数/组距 (最大值-最小值)/组数 全距/1+3.322*lgN 全距/组数 (上限+下限)/2 上限-相邻组的组距/2 下限+相邻组的组距/2x
说明
字母含义
组中值
开口组只有上限 开口组只有下限 简单x x n f
n
x
算术平均数x
xf fn
加权
:平均数 :单位变量值 :总体单位数 :权数
H
调和平均数H
1 x
简单
m 1 x *m
加权
H :平均数 x :单位变量值 n :总体单位数 m :权数
G
n
几何平均数G f
f
x xf
简单 加权
G :平均数 n :项数
:连乘
Me
L
2
s m 1 *d fm
下限公式
中位数
Me
f
U
2
sm 1 *d fm
上限公式
计数 中位数所在后各组累计 s m 1 : 数 f m :中位数所在组的次数 d :中位数所在组的组距M o :众数 L :中位数所在的下限 U :中位数所在的上限 1 :众数所在组的次数与前一组
M e :中位数 L :中位数所在的下限 L :中位数所在的下限 U :中位数所在的上限 中位数所在组前各组累 s m 1 :
M
o
L
1 1 2 2 1 2
*d
下限公
超高计算公式
路线平曲线小于600m时,在曲线上设置超高。超高方式为,整体式路基采用绕路基中线旋转。 超高设计和计算
3.6.1确定路拱及路肩横坡度:
为了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应在路面横向设置路拱。按工程技术标准,采用折线形路拱,路拱横坡度为2%。由于土路肩的排水性远低于路面,其横坡度一般应比路面大1%~2%,故土路肩横坡度取3%。 3.6.2超高横坡度的确定:
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当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高的最小半径值时,应在路面上设置超高,而当平曲线半径大于不设超高时的最小半径时,即可不设超高。拟建公路为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小时。按各平曲线所采用的半径不同,对应的超高值如表: 表3-1 圆曲线半径与超高 表3-1 圆曲线半径(m) 超高值(%) 圆曲线半径(m) 超高值(%) 600~390 1 150~120 5 390~270 2 120~90 6 270~200 3 90~60 7 200~150 4 当按平曲线
曲线计算公式
一、曲线要素计算
已知:JDZH、JDX、JDY、R、LS1、LS2、LH、T、A1、A2(LH=LS1+LS2+圆曲线长)
1、求ZH点(或ZY点)坐标及方位角
L?DZH?ZHZHx?L?L5/(40R2ls1)y?L3/(6Rls1)?T?A1?i?l2/(2Rls1)?180/???DX?ZHX?xcosA1?i?ysinA1?DY?ZHY?xsinA?i?ycosA11?
2中桩距离,左正右负)
?ZHZH?JDZH?T??ZHX?JDX?TcosA1 ?ZHY?JDY?TsinA1?2、求HZ点(或YZ点)坐标及方位角
?T?T????BDX?X?NcosT ?BDY?Y?NsinT?七、纵断面高程计算
(1) 直线段上高程计算 已知:直线上任一点桩号(ZH)、高程(H)、纵坡(i)
DH?H?i*(DZH?ZH)
(2) 竖曲线上高程计算
已知:竖曲线起点桩号(ZH)、起点高程(H)、竖曲线半径R、起点坡度(i)、k(凸曲线+1、凹曲线-1)
?HZZH?JDZH?T?LH??HZX?JDX?TcosA2 ?HZY?JDY?TsinA2?3、求解切线长T、外距E、曲线长L
(1)圆曲线
四、圆曲线上各桩号点坐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