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逻辑学论文
“趣味逻辑学论文”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趣味逻辑学论文”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趣味逻辑学论文”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逻辑学论文
篇一:逻辑学考试论文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作为2015级的大学生〃我迎来了大学生涯里第一个寒假。在这个寒假里我试着去工作〃带着自己的好奇心和党的十八大的影响投入短暂的工作中。
在寒假的一个月时间里〃我在一家超市工作〃我带着自己的美梦踏上短暂的工作岗位上。在经历一个月后〃我发现我变了〃从这次工作中我学到很多〃不是课堂上所学的到。感受工作的辛苦〃感受了挣钱的不易〃更感受到时代的要求。
在上班前〃我的一位长辈就对我说:上班要多做事〃少说话〃说对话。当时我不依为然〃感觉我是大学生知道该干什么〃可还是点头说好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想法:我刚开始两天总是看自己的货架〃不管其他的〃直到我的货架来货了〃我自己弄不完〃才知道完了。[莲 山课件]可是旁边的货架在大家帮忙下很快弄好了。我怯懦的说〃大家好〃麻烦你们帮帮我〃可以不?很快大家投入了帮我的潮流中。这次经历〃我深深的印在脑海里〃让我一直反思。
在春节期间〃超市里客流量很多〃工作相对我来说异常辛苦。我慢慢的度过了这难忘而有意义的日子。当我结束工作时〃回顾过往〃我内心十分充实〃感觉这次经历让我改变了很多〃学到很多东西〃而不是课堂上的理论。我深深的体会到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法宝〃更能让人很快提升。
在一个地方〃要想做好一件事很容易〃
逻辑学论文
篇一:逻辑学论文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论 文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论文题目:浅谈生活中的逻辑学
姓名:
提交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学生签名:
浅谈生活中的逻辑学
摘要:逻辑的力量是人类通过逻辑思维或逻辑工具,正确的、批判性的思考问题,在生活中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我们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便可窥一斑,使得很多现象都有特定的规律可循。本文在我们采取随机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通过归纳、判断、推理、假定等逻辑方法,从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和自身的专业进行一定的逻辑分析,进而从逻辑学角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老师和学生都应该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大学生 日常生活 专业逻辑分析逻辑力量
生活就像是流水,自自然然,没有刻意,却可以一天一天地流淌,不曾静止,似乎无迹可寻。而逻辑就像水中的鱼,穿梭其中。正因为有了鱼,水的作用也就更加突出。
或许我们觉得不用逻辑缜密的思考,不用极具逻辑的编制,我们依然在过日子。可是若是没了逻辑,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会如此凌乱不堪,毫无条理,也因而无法生活,就更无从谈生活乐趣了。其实,逻辑思维与人类为伴,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逻辑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理解逻辑学以养成一种逻
逻辑学论文
逻辑与刑事侦查
【摘要】生活中,刑事侦查离不开逻辑推理。侦查人员在掌握案件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可以对案件的性质、犯罪人作案的手段、动机、时间和地点等进行推测和断定,有助于侦破工作的展开。
【关键字】逻辑刑事侦查类比推理假言推理
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打击,掩盖罪行,总是千方百计地使用各种诡秘狡猾的伎俩来实施其犯罪行为,竭力进行反侦查活动。在案件侦查初期,侦查人员掌握的案件材料往往极其有限。这些材料不仅是零碎片段,而且杂乱无章、真假并存。为了确保破案及时、准确,做到不枉不纵,不错不漏,提高侦破工作的效率,除了客观上要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侦查设施和手段外,关键的问题在于侦查人员是否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推理的能力。侦查人员要从案件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逻辑推理,对犯罪过程中的犯罪活动和犯罪人的情况做出科学的分析、判断,为确定侦查方向、制定侦破对策提供依据。逻辑推理是从已知的案件事实去发现未知的案情,从而扩大人们对案情未知领域认识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刑事侦查工作认识案情和判断案情经常运用的一种思维形式。
一、 刑事侦查与逻辑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另外某些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形式。在刑事侦查中,侦查
华软《趣味逻辑学》复习
一、 名词解释
1. 交叉关系
A、B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仅有一部分重合,即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并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
2. 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只为该集合体所具有,而不为这个集合体中的个体所具有。
3. 排中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即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就同一对象而言,它或者是“A”或者是“非A”,二者必居其一。
4.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形式
二、 名词解释(20分) 1、 普遍概念
普遍概念是反映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组成的类。
2、 正概念
1
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属性。如:国家、勇敢
3、 选言判断
选言判断是断定几种可能的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
4、周延
三、 名词解释(20分) 1、 同一关系
A、B两个概念,外延全部重合,即所有的A都是B,同时所有的B都是A。
2、单独概念
单独概念是反映独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
2、 假言判断
假言判断就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个事
逻辑学
《逻辑学》2012年7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性质判断谓项是否周延由( )决定。
A.量项 B.主项 C.联项 D.谓项
2.我们的干部来自五湖四海。这里“干部”这个概念,是在( )的意义上使用的。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3.在“杨树世界各地都有,这棵树是杨树”这个语句中,“杨树”这两个语词表达的( )。 A.都是集合概念
B.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C.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D.都是非集合概念
4.设“A可以分为A1、A2、A3”是一个正确的划分,且A与B全异,则“A可以分为A1、A2、B”,作为划分,其错误( )。 A.仅是\划分不全\ B.仅是\多出子项\
C.既是\划分不全\,又是\多出子项\
D.既不是\划分不全\,又不是\多出子项\ E.划分标准不一
5. “森林”和“树木”,这两个概念是( )。 A.交叉关系 B.属种关系 C.矛盾关系 D.对立关系
E.既非矛盾,也非对立的不相容关系
逻辑学
《逻辑学》2012年7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性质判断谓项是否周延由( )决定。
A.量项 B.主项 C.联项 D.谓项
2.我们的干部来自五湖四海。这里“干部”这个概念,是在( )的意义上使用的。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3.在“杨树世界各地都有,这棵树是杨树”这个语句中,“杨树”这两个语词表达的( )。 A.都是集合概念
B.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C.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D.都是非集合概念
4.设“A可以分为A1、A2、A3”是一个正确的划分,且A与B全异,则“A可以分为A1、A2、B”,作为划分,其错误( )。 A.仅是\划分不全\ B.仅是\多出子项\
C.既是\划分不全\,又是\多出子项\
D.既不是\划分不全\,又不是\多出子项\ E.划分标准不一
5. “森林”和“树木”,这两个概念是( )。 A.交叉关系 B.属种关系 C.矛盾关系 D.对立关系
E.既非矛盾,也非对立的不相容关系
逻辑学
逻 辑 学 LOGIC
第一章 绪 论 一 逻辑与逻辑学
1.现代汉语中?°逻辑?±的共时含义 ?a?a在不同语境中具有多种含义 (1)指(某种)理论、观点 (2)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3)指人类主观思维的规律
(4)指(作为一门学科的)逻辑科学 例:
(1)在有些人看来,占领别国领土而杀人是为解放这个国家的人民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被占领国家的人民的反抗而杀人倒是一种恐怖主义,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2)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反动派的逻辑。
(3)你在辩论中没有战胜对手,不是因为你所表述的观点逻辑性不强,而是因为你的口齿不清楚。
(4)文化工作者要学点逻辑。
(5)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中国革命合乎逻辑的发展。 (6)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好像万能的触角,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
(7)虚构、夸张是文学创作的必要手段,但它不曾离开现实生活的逻辑,其目的在于更概括、更真实、更典型地表现事物的本质。
(8)普及逻辑应以面广量大的中学生为重点。他们年纪轻,精力旺盛,记忆力和接受力强。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1)(一般意义)逻辑学的研究对
逻辑学
第二章
课堂练习:从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来看,下列五组概念为属种关系的是
1.华东地区——江苏省——南京市2.米——分米——厘米3.树——树枝——树叶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市人民代表大会 5.中国作家——中国当代作家——莫言 第5组概念为属种关系。
下列概念的限制与概括是否正确?
1.将“诚实”限制为“诚实的人”,概括为“优秀品质”。 限制不正确,概括正确 2.创作的灵感触动了他,第一篇处女作散文《大理石》就这样诞生了。 多于限制 3.“山东省”限制为“淄博市”。 限制错误
4.“学生”概括为“知识分子”,限制为“中学生”。 概括不正确,限制正确 5.“中国人民解放军”限制为“某军某师某旅某团六连战士”,概括为“军队”。
限制错误,概括正确
2.选择题 2.1( A)“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中的“青年”这个概念是 A 集合概念 B 非集合概念 C 属性概念 D 负概念 2.2( A )若A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 A 单独概念 B 普遍概念 C 肯定概念 D 否定概念
2.3( DE )若“A可以分为B、C、D”是一正确
逻辑学
逻辑学
总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简单命题的基本要素——概念 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第四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第五章逻辑基本规律 第六章归纳推理 第七章类比推理 第八章假说 第九章论证
第一章绪论
本章教学要点和重点:
逻辑和逻辑学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的学科性质 学习逻辑学的目的
第一节“逻辑”和“逻辑学”
一、“逻辑”一词的含义
(一)从词源上看:“逻辑”一词源于英文“Logic”的音译,它又导源于希腊文,原意指思想、理性、规律、言辞等。 (二)在现代汉语的含义: ?1.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生活的逻辑”。 ?2.指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应该合乎逻辑地思维,明确地表达思想”。 ?3.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和或看法。
“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的逻辑”。 ?4.指逻辑学。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熟炼运用逻辑知识,对思考问题、写文章、说话、办事以及进一步发展智力都大有好处”。 二、逻辑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发源地
1.古印度(其逻辑学名为因明)
2.古中国(其逻辑学名为名学或辨学) 3.古希腊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二)西方逻辑发
逻辑学
第一章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思维形式结构 2.逻辑常项 3.逻辑变项 二、选择题
1.与“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具有共同形式结构的是:
A. 将在于勇也在于谋 B. 甲不出国而乙出国
C. 甲出国而乙不出国 D. 将在于谋而不在于勇 E. 甲出国乙也出国 2.在“并非他或者是法官或者是律师”这一命题中,逻辑常项是: A. 或者 B. 法官 C. 律师 D. 并非 E. 他
3.逻辑学是一门没有阶级性的工具性的科学。以下哪项不能支持上面的观点:
A. 人人需要逻辑,人们都在应用逻辑。
B. 逻辑学源于公元前4世纪的古代中国,那时的中国已成为阶级社会。
C. 逻辑学只通过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而间接地为人们认识和获取真理服务。 D. 逻辑学研究人类思维的共有现象和普遍规律。
E. 如果逻辑学有阶级性,那么各阶级就会有自己特殊的思维形结构,各阶级之间也
就因无法沟通而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了。
4.在司法审判制中,所谓肯定性误判是指把无罪判为有罪,也即错判,否定性误判就是把有罪者判为无罪,也即错放,而司法公正的根本原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