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变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观的转变-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的视角
教师观的转变: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的视角
[摘 要]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变,不只是概念的替代,更是一种观念的更新和制度的改革。在这个观念转变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认识也由知识型教师转变为素养型教师。从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两个视角出发,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知识型教师和素养型教师的特点及其转变过程。
[关键词]师范教育;教师教育;知识型教师;素养型教师
一、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变
(一)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本质
以《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为代表的各种教育工具书,大都把师范教育定义为“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培养和提高基础教育师资的专门教育。包括职前教师培养、初任教师考核试用和在职培训。” 但在我国,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形式上看,我国师范教育主要是教师的职前教育;从内容上看,我国的师范教育主要侧重于所教学科的专业教育;从办学模式上看,师范教育采用的是独立的办学模式,教师一般是由师范院校培养。”
而教师教育的内涵则可以概括为:整体性、专业性、开放性和终身性。“整体性是指教师教育培养是一个职前、入职、职后一体化的过程;专业性是指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开放性是指教师教育的培养方式是“开放非
陶行知师范教育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师范教育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为中国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师承大教育家杜威但却不拘泥于杜威的思想。他将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在了解中国国情的基础之上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他创办晓庄师范学校、上海工学团,鼓励即学即传、小先生制,他著名的教育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不仅是他整个人生的关照,而且他一生都在践行这个理论。 1919年,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对新教师的期望和要求,为当前新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等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蓝本。教师是千千万万个岗位中平凡的岗位,但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教师需要从平凡走向普通,从普通走向卓越。 一、教师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对教师的发展至今还没有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说法,理论界对教师教育各执一词,对教师发展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叶澜的界定相比而言更被广泛认可和接受:“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或教师内在
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儿童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行为的规范者、人格的塑造者。儿童是祖国的希望、社会的栋梁,教师是栋梁的培育者,教师是播撒国家希望种子
中国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中国师范教育的生成与流变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其发展历程是一波三折的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师范教育在初创时期就饱受质疑,同时还受到保守势力的竭力阻挠,但是她还是顶着压力破壳而出,走过百余年的风雨历程,改写了中国师范教育零的历史。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师范教育也是如此,中国的师范教育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不断的根据具体情况完善着自己,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随着中国教育的大发展与受到其自身概念界定的有限性的影响,当今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顿与新的趋势。
第一节 初创与定型
谈到师范教育我们大多数人会想到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关于教师教育他有相当多的论点,包括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选择等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等孔子的这些教育名言几乎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同时孔子的这些零散的关于教师教育的思想也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师范教育的发展。孔子之后的汉代思想家杨雄在其《法言》中最早的提及了师范教育——“师者,人之模范也”。[2]唐代的韩愈更加明确的论及关于教师的内容,其文章《师说》更是具体而明确的阐明教师的职责等内容,极大的影响了后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这说明我国古代先
陶行知师范教育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师范教育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为中国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师承大教育家杜威但却不拘泥于杜威的思想。他将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在了解中国国情的基础之上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他创办晓庄师范学校、上海工学团,鼓励即学即传、小先生制,他著名的教育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不仅是他整个人生的关照,而且他一生都在践行这个理论。 1919年,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对新教师的期望和要求,为当前新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等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蓝本。教师是千千万万个岗位中平凡的岗位,但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教师需要从平凡走向普通,从普通走向卓越。 一、教师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对教师的发展至今还没有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说法,理论界对教师教育各执一词,对教师发展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叶澜的界定相比而言更被广泛认可和接受:“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或教师内在
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儿童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行为的规范者、人格的塑造者。儿童是祖国的希望、社会的栋梁,教师是栋梁的培育者,教师是播撒国家希望种子
曲阜师范教育技术学导师研究 - 图文
李兴保
研究方向
目前主要从事教育技术理论、多媒体软件开发、现代远程教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研究成果
承担教学、科研研究课题:
(1)虚拟社区中的信息管理和知识共享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08BTQJ01),2008.11--, 5人第1.
(2)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影响网络学习质量的模式、策略与评价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AYA010034)之子课题, 5人第1.
(3)网络学习的模式、策略与评价研究. 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2.11-2004.10, 5人第1.
(4)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实验教学的优化与组合.山东省教育厅实验改革课题,2005.10-2008.10, 5人第1.
(5)基于局域网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仿真系统.山东省教育厅实验改革课题,2005.10-2008.10, 5人第2.
(6)当代高校实验教学模式探究.山东省教育厅实验改革课题,2005.10--, 5人第2.
(7)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课题,2005.12-2008.04, 5人第2.
(8)山东省中学生信息素养调查研究.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重点课题(), 2008.7--, 5人第
教师如何面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教师如何面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内容提要〕当前应试教育还未退出历史舞台,素质教育正不断深入,作为教师
该如何以应试教育为基础,努力开展素质教育,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关 键 词〕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教师
在这炎热的夏季,中考、高考、分数、这类词出现的频率异常的高,在高考指挥棒下,应试教育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素质教育成了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望,特别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使中考成了莘莘学子上大学、上中专的分水岭,把高考的竞争又提前了三年。 一、 我国教育的现状
1、应试教育虽有危害,但依然存在
虽然我国政府和教育界的仁人志士都认识到应试教育带来了诸多危害1.德育被忽视,特别是其中不能通过考试来检测的部分,被严重忽视,这极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科学人生观和良好道德观的养成。2.体育、休息、娱乐等被忽视,这已危害到青少年的正常发育、健康成长。3.只注重死的书本知识,不能有效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4.教学方法局限于灌输式和死记硬背,不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教学形式多以课堂为中心,远离生产生活实际,不能有效培养青少年学生实际动手能力。6、应试教育的“筛选”结果是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受到学校重视,而
西华师范教育学考研必备信息及612参考书目
西华师范教育学考研必备信息及612参考书目
一、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学院简介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创建于1962年 ,经过了“教育系”、“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等发展阶段,于2007年由原教育科学学院与教育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10年更名为“教育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4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30余人(正教授15人,二级教授3人,三级教授4人),讲师19人,拥有博士(后)和在读博士学位教师17人,研究生学历占教师总数的96%以上。教师队伍中,博士生导师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优秀共产党员”2人;西华师范大学“首席教授”2人。
在长期办学的历史中,我院形成了“以研带教、以教促研、教研相长、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我院现已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兼及教育硕士教育、专业学位教育和教师职后教育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办学新格局。我院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设有教育学原理、德育原理、教育经济与管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
转变教育观念 改变教育行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转变教育观念 改变教育行为
作者:王明芳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5年第05期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35-02 近日来,我参加了各级部门组织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学习活动,有专家讲座、集中学习、小组研讨、个别交流还有自我学习,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具体有: 一、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幼儿教育
从事幼教工作16个年头的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每天做的幼儿教育工作会有“小学化”倾向,认为那是民办幼儿园,农村学前班才会有的现象。但当看到如何防止“小学化”倾向和读《指南》的几个章节时,我对自己这十几年来所从事的幼儿教育有了深深的怀疑,其实日常工作中我们很多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都存在很严格的“小学化”倾向,没有真正理解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没有真正体会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魅力。同时,“小学化”倾向远远不止我当初认为的在幼儿园学写字、背古诗、学计算那么简单,在“把《指南》的实施融入一日生活中
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摘要: 当前,广大数学教师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是中学数学教育如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应该看到,不仅“应试教育”颇有市场,而且“应试教育”严重困扰着现代数学教育,“应试教育”已成了当今中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枷锁。
关键词 中学数学 素质教育 人才
显然,“应试教育”很不适应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它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教育。为此,我们广大数学教师要理直气壮地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更新数学教育观念,强化数学素质教育。
一、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树立数学素质教育观念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更新数学教育观念。“应试教育”的弊端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但“应试教育”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的范围内仍然存在。中学数学教育在旧的数学教育思想观念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影响下,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高分低能”型人才。如我们培养出来的数学尖子只会解题,而不善于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动手能力差,创造水平低,应用数学能力弱。无论是教育外部还是教育内部,不少人认为成绩好,分数高就是人才,能升学就是人才,能考上名牌学校就是奇才,升学率高,教学质量就高。
试论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的转变
试论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的转变
[摘 要]: 和谐的家庭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的父母是孩
子的保姆、主宰、冷漠的旁观者等等,而和谐的家庭教育需要他们转变观
念,转化角色,作孩子的好家长,好老师。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父母角色; 转变
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室,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在这里生活、生长,它是人的第一发展环境,而人的第一位教师就是父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孩子的许多第一次,都需要父母来帮助、诱导和解答。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是其它人都替代不了的,现在的家庭需要改善传统的教育方法,有必要转换父母的角色。
一、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类型的局限性
1.保姆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是过分保护型的家长,曾经在《教书育人》一书中看到这样一个调查:中科院心理所教授王极胜对1800名家长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这类型家长占1/3左右,过分保护就是父母什么都代劳了,特别溺爱孩子,缺乏理智和分寸,娇生惯养,大事小事包办,不让孩子插手一切,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一切需求,这样会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结果培养出来的孩子是懦弱、依赖与无能的。这种个性心理特征熄灭了孩子的创造欲望,处处需要别人的指点与帮助,没有开拓精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