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

“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相关的资料有哪些?“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007年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三)(新教材)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2007年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三)(新教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

2.诗句“露似珍珠月似弓”描写的月相是( ) A.满月

B.蛾眉月

C.上、下弦月

D.新月

3.下列有关太阳的正确叙述是( ) A.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B.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太阳耀斑爆发 C.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天体 D.太阳对月相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

4.下列资源中,不属于宇宙资源的是( ) A.空间资源

B.太阳能资源

C.矿产资源

D.气候资源

5.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发生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高层大气

6.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 ) 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 C.无大气保温效应

B.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D.地面辐射弱,大气辐射强

7.引起对流层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不同高度上的气压差 C.高低纬度间的差异

B.水平气压梯度力 D.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作用

8.《联合国海洋公约》确认的领海范围为( ) A.12海里

B.26海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3.7水循环和洋流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

高中地理 2.37水循环和洋流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导学目标】

主要考点 水循环 洋流 能力要求 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影响; 了解陆地水体运动转化的规律 能力层级 简单应用 了解洋流的成因,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综合应用 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知识梳理】 一、水循环

1.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能量来源:在太阳能及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3.发生的领域

(1)海陆间大循环:海洋水蒸发,受大气环流的影响,水汽被输送到陆地的上空形成降水,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汇入海洋,一部分下渗形成地下径流,汇入海洋。如台风登陆形成降水,长江水汇入东海,南极大陆的冰川滑入海洋均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

(2)陆地循环:陆地水蒸发,同时在陆地上形成降水。陆地循环不仅仅指内流区的水循环,在陆地外流区域也有陆地循环,陆地循环补给陆地上水体的水量很少。

(3)海上内循环:海洋水蒸发,

(2019新教材)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九) 大气受热过程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 1 页共7 页

课时双测过关(九)大气受热过程

A级—学业水平考试达标练

读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图,完成下题。

1.图中数字表达的含义正确的是()

A.①—太阳辐射B.②—大气吸收

C.③—大气散射D.④—地面吸收

解析:选A据图可知,①表示太阳辐射,②表示云层的反射,③表示大气吸收,④表示大气散射。故A项正确。

通过阅读和绘制示意图了解地理事物的关系和变化过程是重要的地理学习方法,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2~3题。

2.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

A.①B.②

C.③D.④

3.图中②表示大气的()

A.保温作用B.吸收作用

C.反射作用D.辐射作用

解析:2.A 3.C第2题,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①,表示太阳辐射。A对。②表示大气的反射作用,B错。③表示地面辐射,C错。④表示大气逆辐射,D错。第3题,图中②表示大气的反射作用,是太阳辐射被云层反射回大气上界,C对。大气保温作用能量箭头由大气射向地面,A错。大气吸收作用能量箭头由太阳辐射指向大气,B错。辐射作用是大气散失热量,由大气指向空间或地面,D错。

第 2 页共7 页

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含量增加,将引起()

①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②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③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④大气逆辐射作用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环境与发展》试题含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一)

1.读人地关系模式图,回答下题。

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发生在①环节过程中的是()

A.水土流失B.大气污染

C.地震D.旱涝灾害

下图为“弃地倾倒”漫画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图中现象可能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A.环境污染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水土流失D.生态破坏

3.图中现象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

C.权利性原则D.共同性原则

“快递盒”,即用塑料快递盒替代常用的纸箱。这种快递盒使用时是一个方形的塑料箱,签收后,快递小哥就会将它折叠起来,变成一块塑料板,带回仓库重复使用。据官方数据,这种共享快递盒单个制作成本是25元,平均每周可循环6次,预计单个快递盒使用寿命可达1000次以上,单次使用成本0.025元。

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4.共享快递盒的出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环境的观念B.公平的观念

1

C.经济的观念D.权利的观念

5.如果共享快递盒大力推广将会()

①增加快递包装成本

②增加快递发送速度

③减少森林破坏

④减少快递垃圾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下图为“砍树人”漫画图,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6.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生活能源短缺B.土地荒漠化

C.全球变暖D.生物多样性减少

7.“砍树人”违

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变化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教材的变化---经济生活

第一课

原第五页蓝色虚线框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含义”等内容,合并到第四页的第一个蓝色虚线框中。

第四课

1、30页大力发展生产力中,删掉了“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

2、31页,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意义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内容。

3、删掉32页,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容及蓝色虚线框。在34页出现该内容,强调“是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33—34页,删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各自的作用,增加了总说“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扩展了35页,“两个毫不动摇”的内容

第五课

1、38页,公司的组织机构表述更加准确、合理。删掉了公司制的优点。

2、41页,劳动和劳动者的内容分成两个自然段分别描述。

3、44页,“在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这一自然段最后增加了“着力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第七课

61页,“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一自然段,规范收入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试题2套含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川西林盘”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成都市有大小林盘约12万个。下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读下图,完成1—2题。(双选)

1.川西林盘形成的背景有( )( )

A.地势平坦,水网密布

B.气候温和,物种丰富

C.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D.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2.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 )( )

A.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

B.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

C.保护性建设,留存文化遗产

D.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

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城郊间公共客运系统。图1为我国某大城市某站甲、乙两个快速公交站台示意图,图2为两个站台工作日分时段平均净上车人数统计图(净上车人数=上车人数-下车人数)。读图,完成3—4题。

1

3.靠近甲、乙两个站台的城镇功能区最可能是( )

A.商业区

B.居住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4.快速公交系统( )

A.该站运行方向为M出城、N进城

B.与轨道交通相比,更准时

C.与普通公交相比,运营效率更高

D.能够促进城郊间人口迁移

下图为我国某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图。读图,完成5—6题。

2

5.甲、乙、丙、丁四地中,属于商业区的是(

【新教材精创】1.2 人口迁移导学案(2)-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章人口

第2节人口迁移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

2.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了解国际以及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

1. 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

2. 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学生阅读课文总结)

定义:人口发生或改变的人口移动。

人口迁移的三个判定标准:①位移——迁出地到迁入地

②变更——跨越行政区域界线

③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

【探究活动】

春节期间的“民工流”是不是人口迁移?请说说理由。

人口迁移的分类:人口迁移(跨越国界)、人口迁移(未跨越国界)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发生变化,这种的变化称为人口增长。

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 占总人口的比例,称为人口率,又称人口净迁移率。

人口率>0:人口净;人口率<0:人口净。

区域人口的变化由人口增长和增长决定。

1

2 二、人口迁移的影响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 等等 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

等等 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活动探究】

分析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归纳美国不同阶段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2. 任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应用初探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应用初探

作者:雷媛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5年第04期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要求?以人为本?,要改革教育和培养人才的模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知识性与教育性紧密结合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特征。在新课改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编写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新教材提出“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重视引导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改后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结构更为合理,每课都由序言、正文、辅文、探究与共享、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综合探究等部分组成,既有文字描述,又适当配有图片图表,版式活泼多样,这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及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为了更好的实现新课改的目标,适应新教材的特点,中学政治课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有效运用新教材开展教学,中学生则需要转变自身学习方式,善于依据学科中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新教材培训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新教材培训心得总结篇1

xxxxx年xx月xx日,我参加了教育局举行的英语新教材培训学习,这一次主要学习《英语(新目标)》教材的介绍。张琳琳老师主要从五个方面来介绍:一、教材开发背景与使用情况。二、任务型语言教学。三、教材体例和特点。四、教材立体化建设。五、教材使用建设。六、(新目标)教材的有效教学。

经过这次的新教材培训,自己受益非浅,对教材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一定的帮助。我深深体会到使用这套教材具有如下特点:探究性、实践性、趣味性、评价性、灵活性。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下面是培训心得体会:

一、新教材的特点

传统的教材,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呈现,注重用教材反映相应学科的知识系统,教材的设计多考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而《Go for it.》教材主要是以结构—功能—话题相结合的三维编写主线。教材编写上,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整套教材中处处都渗透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的内容再囿于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要求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断开展探究性学习,更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教材的内容看,死记硬背的知识少了,灵活运用的东西多了,教材的弹性更大了。教材设置了语言情境,注重了语言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教材目录——地理

必修1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二节

必修2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城市化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地域的形成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必修3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森林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