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数学下知识点归纳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二年级数学下知识点归纳

一.复习与提高

(一)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

在 “5个3加3个3等于8个3”、“5个3减3个3等于2个3”的基础上,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分拆方法,主要是把一个两位数分拆成10和几,分拆成最简便方法就是分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也就是把十几分拆成十和几。还可以先通过交换,然后来分拆;

注意:我在分拆因数的时候,要分拆比较大的因数,书写时要注意格式。 1、 如将14×6这类表内乘法题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完成。 (1)、可以先交换,变成17×5=10×5+7×5=85, 也可以直接处理 5×17=5×10+5×7=85

(2)、可以先交换,变成17×5=9×5+8×5=85, 也可以直接处理 5×17=5×9+5×8=85 (二)正方体的展开图:正方体的展开图有很多,形状也是不同的,共有11种之多。由6个正方形的组合图形有多个,不是所有的6个正方形组合成的图形都能折出正方体的。 (三)连乘,连除

1.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提高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2.通过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计算,熟练表内乘、除法计算;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数量

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二年级前三个单元数学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除法以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有剩余,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除法列竖式计算方法:

(1)先写“厂”表示除号。(2)在除号里写被除数。(3)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4)把商写在除号的外面,被除数上面,并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5)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6)用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得结果写在横线下面,与个位对齐。4、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先想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再利用乘法口诀试商。

5、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

第二单元:时分秒

1、认识钟面:(1)钟面上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较短较粗的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1圈,也就是60小格,1时=60分。

(4)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精品文档--

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1分=60秒

2、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四单元 加法 第一课时 不进位加

教学内容:课本第31页例题,第32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加法的验算方法的过程。 2 学生了解验算的作用。。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加法的验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的验算方法的过程。 教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块黑板,大家想看上面是

什么吗?(出示小黑板)

同学们,你们看了小黑板,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数学问题吗?(生指名提问题,教师整理) 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2)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3)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4)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1

二、先学

1.出示例题:

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指名列式:143+126)

问:下面请同学们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求出结果? 2.师:谁愿意把你想出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指名

说)

师:你们想一想,在计算过程中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一 “我会认”的生字组词:

1课: 害羞 遮遮掩掩 躲藏 探出头 音符 接触 喜鹊

2课: 枯萎 光荣 繁荣 徐徐上升 篱笆 疏松 未来

3课: 笋芽 竹笋 呼唤 揉眼睛 漆黑 油漆 轰隆隆 扭动 钻出来

唠叨 辫子 抚摸 滋润 滋味 湿润 山冈 自豪

4课: 玫瑰 骨头 终于 终点 一瘸一拐 惋惜 黄莺

语文园地一:木材 牺牲 渡船 帽子 热烈 到达 按时 笨重

二 “我会写”的字组词:易错生字:溪 摇 解 追 烧 笋 微

1课: 脱衣服 冰冻 小溪 棉花 探出头 打探 摇头 摇动 田野

野外 躲起来 解放 解开

2课:未来 追赶 (商)店 枯死 干枯 徐徐 烧火 光荣 白菜 住宿 3课:山冈 轰动 喊声 叫喊 世界 笋芽 呼唤

4课:弟弟 哥哥 骨头 抽出 拐弯 浇水 终于 安静 躺下 谢谢 渐渐地 微笑

三 同音字、形近字比较组词:

也(也是) 哭(哭泣) 刚(刚才) 中(中央) 第(第一)

野(田野) 枯(干枯) 冈(山冈) 终(终点) 弟(弟弟)

哥(哥哥) 烧(烧火)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知识要点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 图钉长1(厘米)

1 / 10

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 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 跳绳长2(米) 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 教室长12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卷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试卷2小学生数学报(全套)【2015~2016年最新教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

(小学生数学报)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2015年(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小学生数学报试卷。

全套试卷共8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使用

2. 第二单元使用

3. 第三单元使用

4. 第四单元使用

5. 第五单元使用

6. 第六单元使用

7. 第七、八单元使用

8. 期末使用

1

2

3

4

篇二:新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二年级(下)第一、二单元试卷

姓名成绩

一、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5×6=27÷3= 63—7= 45÷6= 6×8—5= 54÷6= 7×4= 18—6= 56÷9= 4×6+1= 35÷5= 5×9= 28÷7= 27÷7= 2×3×8= 8+6= 40÷8= 3×8= 83÷9= 81÷9÷3=

2.用竖式计算。

72÷8= 16÷7= 70÷9=

二、填一填。

1.用一些小棒摆

,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根小棒。

2. □÷△=5??6,除数最小是 ; ★÷4=2??◆,余数最大是 。

3. 在○里填上“>”“<”或“=”。

3150分 990秒 28÷÷7

6 60分1分3秒 60秒 25÷5 ÷5

4.我们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归纳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2020年最新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与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知识要点归纳: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

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2020年最新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

加法: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整册知识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二年级语文上册:整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句型拓展

1、识字1

(金秋)十月,水乡一片迷人景象。(荷塘)里(菱藕)飘香,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迎风飘荡。(夕阳)西下,水面上(烟波)渺渺,一只只(归舟)在动听的(渔歌)声中向我们驶来。

2、识字2

十月一日是(国庆)节,天安门(城楼)上红旗迎风飘扬,八只大(红灯)笼,显得格外明亮!天安门(广场)上,(海陆空)三军仪仗队正在接受(检阅);天空中,(礼炮)声声,(烟花)绽放;(金水桥)边,人们度过了一个(狂欢夜)!

3、识字3

会意字:看、笔、尾、尖、歪

改写课文:丁丁是个小画家,彩色铅笔一大把。画个炉灶(有个门),画只鸭子(扁嘴巴),画张桌子(腿不歪),画匹大马(有尾巴)。你看看,可是个(细心)的小画家?

4、识字4

形声字

也:他、她、地、池、驰苗:猫、锚、喵、描、瞄

青:请、清、情、晴、睛、蜻包:抱、饱、苞、跑、泡、炮

第二单元句型拓展

1、秋游

(一)把句子写具体

1、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正在你追我赶地玩耍);有时像几只绵羊,(在悠闲地吃着青草);有时像一匹骏马,撒开蹄儿迎风奔跑。

2、农田里,稻子黄了,(像铺了一块金地毯);高粱红了,(像一个个高举的火把);棉花白了,(像天上的白云落在了地上)。

(二)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1、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 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

常用的长度单位:米(m)、厘米(cm);

2、 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做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 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 刻度线,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就是几厘米;

4、 米和厘米的关系: 1 米=100 厘米 100 厘米=1 米;

5、 线段: 拉紧的一段线, 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1) 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2) 画线段的方法: 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 刻度线, 在“0” 刻度线所对应的位置上面画一个点, 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刻度,在这个刻度所对应的位置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在这两个点之间画一条直线连接两个点,在直线的上方写出线段的长度,并标明长度单位;

(3)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 当不是从“0” 刻度量起时, 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 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个二年级学生的身高:1(米) 30(厘米);

一本数学练习本的宽度:13(厘米);

一根铅笔的长度:17(厘米);

教室里黑板的长度:2(米);

一颗图钉的长度:1(厘米);

一张床的长度:2(米);

一口井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整册知识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二年级语文上册:整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句型拓展

1、识字1

(金秋)十月,水乡一片迷人景象。(荷塘)里(菱藕)飘香,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迎风飘荡。(夕阳)西下,水面上(烟波)渺渺,一只只(归舟)在动听的(渔歌)声中向我们驶来。

2、识字2

十月一日是(国庆)节,天安门(城楼)上红旗迎风飘扬,八只大(红灯)笼,显得格外明亮!天安门(广场)上,(海陆空)三军仪仗队正在接受(检阅);天空中,(礼炮)声声,(烟花)绽放;(金水桥)边,人们度过了一个(狂欢夜)!

3、识字3

会意字:看、笔、尾、尖、歪

改写课文:丁丁是个小画家,彩色铅笔一大把。画个炉灶(有个门),画只鸭子(扁嘴巴),画张桌子(腿不歪),画匹大马(有尾巴)。你看看,可是个(细心)的小画家?

4、识字4

形声字

也:他、她、地、池、驰苗:猫、锚、喵、描、瞄

青:请、清、情、晴、睛、蜻包:抱、饱、苞、跑、泡、炮

第二单元句型拓展

1、秋游

(一)把句子写具体

1、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正在你追我赶地玩耍);有时像几只绵羊,(在悠闲地吃着青草);有时像一匹骏马,撒开蹄儿迎风奔跑。

2、农田里,稻子黄了,(像铺了一块金地毯);高粱红了,(像一个个高举的火把);棉花白了,(像天上的白云落在了地上)。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