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进位加法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二年级数学上册进位加法教学反思”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进位加法教学反思”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因此,本课的重难点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我在备课时,注意在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数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数学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这一过程,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活动经验,去自主开展活动。首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游乐园游戏项目中小朋友坐的位置,感性地体会“几个几”。 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通过例一的主题图为情境先解决问题,再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的反馈和学生解决的加法算式再得出乘法算式以及读法,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
二年级数学上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
一、口算题.
60-32= 36-7= 26+14= 23-7= 29-13= 43+19= 29-8= 2+24= 53-8= 17+33= 26+5= 28-7= 60+13= 52-52= 52-0= 88-80= 88-8= 19+6= 52-6= 22-5= 83-80= 70-20= 83-4= 39+5= 100-50= 9+61= 48+8= 10+32= 32+38= 88-9= 60+30= 25+8=
36+7=
二、列竖式计算:
69+21= 70-25=-24=
17-8= 23-7= 70-5= 13-8= 80-9= 88+8= 20-2= 55-3= 72-6= 35-20= 3+57= 32+9= 72-20= 59+2=
11-2= 32+9= 42-4= 20+50=80+9= 8+80= 61-7= 6+56= 27-6= 36-8= 45+5= 15-4= 32-17= 50+16=+23= 37+4= 48-9= 44-4= 81+7= 99-9= 87-8= 5+43= 40+35= 27+6= 32-7= 21+4= 50+50= 63+37
二年级数学上册 加法的估算教案 苏教版
有效探究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加法的估算
一、口算。
20+30= 40+10= 50-20= 70-30=
90-80= 100-30= 10+70= 60+20=
40+30= 30-20= 80-50= 30+40=
40-30= 30+40+20= 20+50-10=
二、下面的这些数分别接近哪个整十数?
59最接近( ) 49最接近( )
82最接近( ) 68最接近( )
94最接近( ) 73最接近( )
17最接近( ) 13最接近( )
三、选择下面的数,按要求写算式:
67 46 28 9
(1)和比70大,比100小的算式。
(2)差比20小的算式。
四、考考你。
1. 已知足球28元,数学书11元,买两样物品要用( )元。
买两样物品大约要用( )元。
2. 爸爸给芳芳买一个台灯花了51元,买了一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篇一: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变为主动,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
一、数学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自学课本时,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不能很到位的理解某些知识,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让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尽管在老师看来非常简单,但这些问题是学生思考后的思维断点。由于学生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问题具有思考的价值,有的甚至幼稚,我们重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长此以往,水滴穿石,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越来越精彩。
二、数学预习,有利于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经过预习,有些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可以解决,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解决。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对自己疑惑的问题肯定会倍加关注。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模糊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和澄清,鼓励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经教师的点拨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对教师来说,间接实施了因材施教。对学生来说,易突出学习重点,
突破学习难点。通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编号:_____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学 校:_________ 教 师: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 1 页 共 8 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二(2)班共有40人,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长度单位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角的初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目录
第一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篇:6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更多相关范文正文
第一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灌云伊山中心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8的乘法口决
总课时数:第课时上课时间:2014年月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7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在应用口诀的过
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增强自主学习和与
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挂图、口诀卡
课前自学:
① 自学教材第71页的内容。
② 观察并思考:摆一个大正方体至少要多少块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
③ 尝试编制8的乘法口诀,并记忆。
④ 哪一句口诀容易记?哪一句口诀难记?记下来,想办法记住它。
学习过程:
一、交流展示
1.通过预习,你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摆一个大正方体至少要多少块小正方体。你能动手摆一摆吗?
学生动手摆一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八肯中小学 刘兴起
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
的基本思想。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改为主动,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我认为,数学预习有以下四个优点:
一、利于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自学课本时,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不能很到位的理解某些知识,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让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尽管在老师看来非常简单,但这些问题是学生思考后的思维断点。由于学生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问题具有思考的价值,有的甚至幼稚,我们重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长此以往,水滴穿石,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越来越精彩。
二、利于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经过预习后,有些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可以解决,教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上设置情境让学生解决。在单位时间内,解决三个问题与解决两个问题,哪个更有效率?不言而喻。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对自己疑惑的问题肯定会倍加关注。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模糊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和澄清,鼓励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
疑,疑有所得。经教师的点拨后,“山重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2.初步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会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计算。
3.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估测能力。 教材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设计情境---阿福做新衣的故事,让学生在充满兴趣中思考:衣服为什么做小了呢?通过小组交流,体会到师傅、徒弟量衣服的标准不一样,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做好?体会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引出直尺。
教学重点: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会用厘米进行简单的测量,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想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一个阿福做新衣的故事。(以故事引入,并给学生留下悬念,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也为学生体会测量长度需要工具和同一单位的重要性创设了具体的情景。) 2. 这是为什么呢?
3.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分析。 4.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观察自己的直尺,你发现了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小学2014-2015第一学期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一、现状分析及改进
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及改进
二(3):共有学生
40人(转入1人),二(4)班共有
学生39人(转出2人,转入3人)。
学生在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本学期要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再接再厉的保持,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具体分析:
(1)通过一年的学习,本年级大多数学生已形成一定的课堂常规,但常规习惯还需继续培养和加强,尤其是课堂常规。
(2)两班学生整体学习气氛较好,成绩优秀,但有极少
1
数学生成绩较低,需要做好“培优提中辅差”工作。
(3)学生的积极性高,兴趣广。能积极参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学设计
统计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课我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小动物更是深受小朋友的喜爱,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良好的气氛中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次统计的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通过这些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三、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来回答简单的问题,要理解和接受本次教学内容应该不难。
四、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6页,例1,“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第1题。
五、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