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新课标试题及答案2011
“小学英语新课标试题及答案2011”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小学英语新课标试题及答案2011”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英语新课标试题及答案2011”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1小学英语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小学英语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乌市第71小学新任教师英语新课标试卷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正确T 错误F 20分, 每小题2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 2.学生通过英语课程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 3、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
4、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 ) 5. 教学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教学应该以老师的教学为中心。( ) 6. 文化导入的目的是积累有关异国文化的知识和培养跨文化意识。( ) 7.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重要标志物为二级文化意识分级标准。( ) 8.英语教材既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媒介。( )
9.教材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学习需求。( )
10.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具有灵活性,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取舍和补充,对教学方
法作适当的调整。( )
二、单项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
1、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情,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6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
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二、单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每个小题2分,共10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
2011新课标语文数学英语文综试卷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
学生学与教师教 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
2.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 和 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与 合作交流 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3.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 认知发展水平 和 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4.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 过程 和 结果 ,激励 学生学习 和改进 教师教学 。应建立 目标多元 、 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5. 《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分学段目标,并从 知识技能 、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 情感态度 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6. 《标准》用了“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运用 ”等认知目标动词表述知识技能目标的不同水平。一句“
2013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2013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6、小学阶段课标提出课外的阅读量6年不少于145万字。要求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的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8、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9、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10、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河南卷)新课标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河南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
2011年新课标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文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1.已知集合M={0,1,2,3,4},N={1,3,5},P=M?N,则P的子
集共有
A.2个 B.4个 C.6个 D.8个
5i? 1?2i2.复数
A.2?i B.1?2i C. ?2?i D.?1?2i
3.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y?x
2C.y??x?1
3B.y?|x|?1
?|x|D.y?2
x2y24.椭圆??1的离心率为
168 A. B. C.
131232 D. 325.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是6, 那么输出的p是
A.120 B. 720 C. 1440 D. 5040
6.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A.
13B.
1 2 C.
23D.
347.已知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
y?2x上,则cos2?=
1
A. ?
45B.?
35C.
2011年新课标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文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1.已知集合M={0,1,2,3,4},N={1,3,5},P=M?N,则P的子
集共有
A.2个 B.4个 C.6个 D.8个
5i? 1?2i2.复数
A.2?i B.1?2i C. ?2?i D.?1?2i
3.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y?x
2C.y??x?1
3B.y?|x|?1
?|x|D.y?2
x2y24.椭圆??1的离心率为
168 A. B. C.
131232 D. 325.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是6, 那么输出的p是
A.120 B. 720 C. 1440 D. 5040
6.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A.
13B.
1 2 C.
23D.
347.已知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
y?2x上,则cos2?=
1
A. ?
45B.?
35C.
2011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A??x|x?3?,B??x|
A. ?
??x?1??0?,则A?B= x?4?C.??2,1?
D. ?4.???
B. ?3,4?
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哦、又在(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y?x2 C.y??x2?1
B.y?x?1 D.y?2?x
3.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是6,那么输出的p是 A.120 B.720 C.1440 D.5040 4.已知?ABC中,cotA??
5.已知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x上,则cos2?=
A.?C.A.
12 1312, 则cosA? 555B. C.? 1313D. ?12 134 5B.?3 534 D. 55x6.曲线y?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2x?1
w.w.w.k.s.5.u.o.m
A. x?y?2?0
2013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新课标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 语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
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不能答在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I'm sorry I made a mistake! -- .Nobody is perfect.
A.Take your time A.come along A.but A.what A.caught A.can A.leave A.paid A. a good one difficult to complete.
A.when
B.that
C.wh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