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服饰的花纹图案
“哈尼族服饰的花纹图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哈尼族服饰的花纹图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哈尼族服饰的花纹图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哈尼族服饰
哈尼族服饰
摘要: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典型山居农耕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和特有的技能,创造了光辉灿烂、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服饰是其特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哈尼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而且与其社会习俗、心理意向有着密切的联系,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造型、图案、装饰.
正文:哈尼族人多居住在云南省的西部,是一个开垦梯田种植稻谷的山地农耕民族,独特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哈尼族多姿多彩的服装服饰文化。哈尼族服饰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仅是简单的御寒防风蔽身之物,它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构成展示和追忆祖先迁徙壮举英雄业绩的物化态载体。哈尼服饰的色彩、款式和纹样,既是该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光,也是族人社会身份和角色的标识,透露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服饰文化可谓五彩斑斓,制作工艺精湛,体现了哈尼族妇女的勤劳和智慧。
一、哈尼族不同年龄段的服装造型
哈尼族喜欢用自织自染的小土布做衣物。崇尚黑色,古朴庄严。6-7岁以前的儿童基本无性别之分,以护体为本。各地男子服饰发式也基本统一。上穿青色或蓝色有领对
论哈尼族服1
论哈尼族服饰
——元江县羊街乡哈尼服饰
胡黎明
玉溪师范学院 成教 院 10 级 元江 班,学号:10151066
【摘要】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典型山居农耕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和特有的技能,创造了光辉灿烂、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服饰是其特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哈尼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体现,而且与其社会习俗、心理意向有着密切的联系,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造型、图案、装饰。
正文:羊街乡位于滇中南部哀牢山区,元江县东南部。国土面积202.5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6公里。在这片土地上主要居住有哈尼、彝、汉、拉祜等民族,哈尼族占总人口的87%,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是一个开垦梯田种植稻谷的山地农耕民族,独特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哈尼族多姿多彩的服装服饰文化。哈尼族服饰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仅是简单的御寒防风蔽身之物,它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构成展示和追忆祖先迁徙壮举英雄业绩的物化态载体。哈尼服饰的色彩、款式和纹样,既是该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光,也是族人社会身份和角色的标识,透露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服饰文化可谓五彩斑斓,制作工艺精湛
论哈尼族服1
论哈尼族服饰
——元江县羊街乡哈尼服饰
胡黎明
玉溪师范学院 成教 院 10 级 元江 班,学号:10151066
【摘要】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典型山居农耕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和特有的技能,创造了光辉灿烂、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服饰是其特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哈尼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体现,而且与其社会习俗、心理意向有着密切的联系,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造型、图案、装饰。
正文:羊街乡位于滇中南部哀牢山区,元江县东南部。国土面积202.5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6公里。在这片土地上主要居住有哈尼、彝、汉、拉祜等民族,哈尼族占总人口的87%,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是一个开垦梯田种植稻谷的山地农耕民族,独特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哈尼族多姿多彩的服装服饰文化。哈尼族服饰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仅是简单的御寒防风蔽身之物,它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构成展示和追忆祖先迁徙壮举英雄业绩的物化态载体。哈尼服饰的色彩、款式和纹样,既是该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光,也是族人社会身份和角色的标识,透露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服饰文化可谓五彩斑斓,制作工艺精湛
推进格朗和哈尼族乡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几点思考
推进格朗和哈尼族乡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发展的几点思考
格朗和乡人民政府 李尚清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云南省提出“两强一堡”战略、西双版纳州提出“六大战略”、勐海县提出打造“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和“西双版纳春城”的发展目标。从国家到地方一系列战略决策的推出,使旅游业迎来了春天,面对机遇,笔者就格朗和哈尼族乡如何在旅游二次创业中找准位置、发挥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做一粗略探讨。 一、抢抓机遇,坚定发展信心
据世界旅游组织研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即可以享受度假旅游。2011年,全国人均GDP达到5540美元,已经全面进入休闲度假旅游时代。近年来,云南省旅游消费持续活跃,旅游市场不断扩大。2012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1702.5亿元,同比增长31.2%;旅游增加值预计将达650亿元,同比增加近100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6.5%。国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发展;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改善;节假日旅游继续成为全省旅游市场发展的强劲增长点,全国旅游业转型升级、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黄金时
- 1 -
代来临。
哈尼族人捕蜂的启示
在中国云南的无量山脉和哀牢山脉,哈尼族人经过迁徙跋涉,把自己的家园安置在了这里。高山上的湿气很重,哈尼族人喜欢喝酒驱寒,而他们最常用来泡酒的便是野蜂。据说,野蜂酒还可以用来治疗和预防风湿。所以,野蜂就成为哈尼族人不可或缺的食物。
野蜂生长在野外,其毒性较强,人若同时被二三十只野蜂叮咬,就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那么,哈尼族人是怎么轻而易举地将大量野蜂捉来泡酒的呢?
并非所有的哈尼族人都敢去捕捉野蜂,只有养蜂人才有这种技术。而养蜂人的技术在于,通过一只或者几只野蜂,找到野蜂的窝点,然后连窝端回家里养着。变成家养的蜂之后,野蜂便不会轻易蛰人。这样,才有源源不断的野蜂用来食用。
所以,找到蜂窝是关键。养蜂人会先准备几样东西:木棍、蜻蜓、羽毛。野蜂喜欢吃栗树分泌出来的汁液,于是养蜂人就爬到栗树上,把绑有蜻蜓诱饵的木棍支在某个树杈中,等待前来觅食的野蜂。
当野蜂上钩专心吃蜻蜓的时候,养蜂人就轻轻地把白色羽毛系在它的腹节上。成功后,养蜂人就开始追踪它们的飞行路线。如果野蜂觅食的地方距离蜂窝很远,养蜂人往往还需要一两个人帮忙。他们分别站在不同的山头,分段观察追踪。有时候失去了追踪的方向,养蜂人就会在失去方向的地方再捕捉野蜂,绑上羽毛后继续追踪。之所
《服饰图案设计》大纲
《服饰图案设计》 教 学 大 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服饰图案设计 课程代码:
课程所属系部:数字艺术学院 课程面向专业:服装设计、人物 总学时:72 学分:4
二、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服饰图案设计是一门专业课程,是服装设计,人物专业学生接触的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在整个服装专业课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一门技能课。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准确判断、精于选择、灵活运用服饰图案的能力,让他们对服饰图案的时尚趋势、流行潮流有敏锐的洞察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服饰图案的设计概述 第一节 图案与服饰图案
第二节 服饰图案的特点 第三节 服饰图案内容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基本掌握服饰图案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学会理解服饰图案对服装的影响。
教学重点:服饰图案对服装的影响。 教学难点:服饰图案的特点。
第二章 服饰图案设计基础
第一节 图案造型设计 第二节 图案色彩设计 第三节 图案组织设计 第四节 图案设计技法 第五节 图案设计法则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图案的设计技法和法则。 教学重点:服饰图案的设计。 教学难点:服饰图案的造型设计
第三章 服饰图案设计方法
第一节
蒙古族的图案纹饰
大漠南北广阔的草原,从来就是我国北方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考古发掘证明,远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存。蒙古族是蒙古高原文化的集大成者。虽然蒙古民族共同体是在13世纪形成的,但组成蒙古族的蒙古各部都有着更为古老的历史。他们与阿尔泰语系各民族,与我国历史上的东胡、匈奴、鲜卑、突厥等古代游牧民族,与更早期的原始人类,都有着某种程度的渊源或亲缘关系,他们之间的文化传统有许多是一脉相承的。在民间美术方面可以找出明显的发展传承轨迹。
《墨子·节葬篇下》云:"尧北教乎八狄。"狄与尧并称,狄人出现于唐尧时代,居北方。狄,来源于狄历,简称北狄,曾是北方民族的统称或泛称。匈奴语"颠连"是"天"的象征,是北方民族至高无上的天神。
《史记·匈奴传》:"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括地谱》云"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荤粥,妻桀之众妾,避居北野,随畜迁徙,中国谓之匈奴。"服虔注:"尧时荤粥,周日猃狁,秦日匈奴。"
古代东方沿海地区有个鸟王国,与古史传说中的太嗥、少嗥有关。"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模板)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生产制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
101°39’~102°22’、北纬23°18’~23°55’。东与石屏县毗邻,南
与红河县相连,西与墨江县接壤,北与新平县紧邻。县境南北长64.5千米,东西宽71.5千米,总面积2858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2766.54平方
千米,坝区面积91.46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澧江镇,海拔380米,距
省会昆明市216千米,距玉溪市红塔区128千米。2017年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
2009年以来,我国胶粘剂产量保持了较快的增长。2009年我国胶粘剂
行业产量已达405万吨,消费量达395万吨。截止到2017年我国胶粘剂行
业产量增长至796.2万吨,同比增长8.49%。同年,行业消费量也达到了
788万吨,同比增长9.29%。预计2018年我国胶粘剂行业产量将达838.3
万吨,同比增长5.28%。消费量也将达827.1万吨,同比增长4.96%。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10138.4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112.9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02%;流动资金2025.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98%。
达产年
研究中国古代服饰花纹2 - 图文
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纹样
小组成员:廖以恒,方钰文,庄泽鸿,李泓彤,李俊葳
班级:高一(1)班 指导老师:陈少康
(一)问题的提出
服装图案源自于生活,而生活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改变的。在这期间,中国古代服饰花纹都历经了怎样的变化?
(二)研究目的
了解中国古代服饰花纹的演变过程。
(三)研究内容
中国远古时期至清代的服饰中的花纹。
(四)调查过程
小组成员以翻阅书籍、上网搜寻为主,以去往博物馆咨询专业人士、咨询本校的美术老师为辅,最终完成了我们的研究。我们去往了珠海的两大图书馆,找到了一些对我们的研究十分有用的书籍。在网上、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也全面而恰到好处地补充了我们在翻阅书籍中所遗漏的要点。然而,在博物馆的收获是最令我们感到惊喜的。在那儿,一位对中国古代服饰花纹颇有研究的学者向我们介绍了我国古代服饰花纹几大重要的变革,以及一些十分有趣的关于服饰花纹的小故事,也让我们意识到了古代服饰花纹很大程度上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更令我们对于这一研究课题更加热情。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
①古代较早的服装图案
人类早期树叶遮蔽身体,后来随着狩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获得比以前多一些的猎物,将毛
2022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教师招聘《通用知识》真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2020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教师招聘《通用知识》真题及
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的典型代表。
A、外铄论
B、内发论
C、遗传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答案】A
2、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A、相当于
B、等于
C、高于
D、低于
【答案】C
3、亲子关系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
A、放任型
B、溺爱型
C、保护型
D、包办型
【答案】A
4、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生活焦虑
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
D、考试焦虑
【答案】D
1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
5、班主任接管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要做好哪些工作?()
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B、建立班集体核心队伍
C、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D、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