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振荡反应实验报告

“化学振荡反应实验报告”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化学振荡反应实验报告”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化学振荡反应实验报告”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BZ振荡反应-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30
【bwwdw.com - 博文网】

B-Z振荡反应

实验日期:2016/11/24 完成报告日期:2016/11/25

1 引言

1.1 实验目的

1. 了解Belousov-Zhabotinski 反应(简称B-Z 反应)的机理。 2. 通过测定电位——时间曲线求得振荡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1.2 实验原理

对于以B-Z反应为代表的化学振荡现象,目前被普遍认同的是Field,kooros和Noyes在1972年提出的FKN机理,,他们提出了该反应由萨那个主过程组成:

???BrO?Br?2H?HBrO2?HOBr 3过程A ①

??HBrO?Br?H?2HOBr 2②

式中

HBrO2为中间体,过程特点是大量消耗Br。反应中产生的HOBr能进一步反应,使

?有机物MA如丙二酸按下式被溴化为BrMA,

??HOBr?Br?H?Br2?H2O (A1)

??Br?MA?BrMA?Br?H2(A2)

??BrO?HBrO?H?2BrO2??H2O 32过程B ③

3?4?2BrO??2Ce?2H?2HBrO?2Ce22④

这是一个自催化过程,在Br消耗到一定程度后,

3??HBrO2才转化到按以上③、④两式

4?进行反应,并使反应不断加速,与此同时,催化剂Ce氧化为Ce。在过程B的

BZ振荡反应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30
【bwwdw.com - 博文网】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2013030020

B-Z振荡反应

华天瑞2013030020/生34 同组:于泽铭 实验日期2014/10/18 ,提交报告日期2014/10/24

指导教师:袁斌

1 引言

实验目的

? 了解Belousov-Zhabotinski反应的机理

? 通过测定电位-时间曲线球的振荡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实验原理

? 化学震荡:反映系统中某些物理量(如组分浓度)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 B-Z反应机理:在硫酸介质中以金属铈离子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丙二酸被溴酸氧化——FKN机理(共

十步)系统中[Br-]、[HBrO2],[Ce4+]/[Ce3+]都随时间做周期性的变化。

? 测量及数据:我们用溴离子选择电极和铂丝电极分别测定[Br-]和[Ce4+]/[Ce3+]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处理

数据得到诱导期时间及震荡周期。由1/t诱,1/t振分别衡量诱导期和振荡周期反应速率的快慢,综合不同温度下的t诱和t振,估算表观活化能E诱,E振。

2 实验操作

2.1 实验药品、仪器

B-Z振荡反应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30
【bwwdw.com - 博文网】

B-Z振荡反应

姓名:何一白 学号:2012011908 班级:化22

实验日期:2014年11月6日 提交报告日期:2014年11月22日

带实验的老师姓名:王振华

1 引言(简明的实验目的/原理)

1.1 实验目的

了解Belousov-Zhabotinski反应的机理

通过测定电位-时间曲线球的振荡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1.2实验原理

化学震荡:反映系统中某些物理量(如组分浓度)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B-Z反应机理:在硫酸介质中以金属铈离子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丙二酸被溴酸氧化——FKN机理(共十步)系统中[Br-]、[HBrO2],[Ce4+]/[Ce3+]都随时间做周期性的变化。

测量及数据:我们用溴离子选择电极和铂丝电极分别测定[Br-]和[Ce4+]/[Ce3+]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处理数据得到诱导期时间及震荡周期。由1/t诱,1/t振分别衡量诱导期和振荡周期反应速率的快慢,综合不同温度下的t诱和t振,估算表观活化能E诱,E振。

2 实验操作

2.1 实验药品、仪器型号及测试装置示意图

2.1.1 实验仪器

计算机及接口一套;HS-4 型精密恒温浴槽;电磁搅拌器;反应器1 个;铂电极1 个; 饱和甘汞电极1 个;滴瓶3 个;量筒3 个;

高频实验报告 - 电容反馈LC振荡器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30
【bwwdw.com - 博文网】

电容反馈LC振荡器实验报告

学号 200805120109 姓名 刘皓 实验台号

实验结果及数据

(一)静态工作点(晶体管偏置)不同对振荡器振荡频率、幅度和波形的影响 1、K1、K2 均置于1—2,K3、K4断开,用示波器和频率计在B点监测。调整DW1,使振荡器振荡;微调C6,使振荡频率在4MHz左右。

2、调整DW1,使BG1工作电流IEQ逐点变化,IEQ可用万用表在A点通过测量发射极电阻R4两端的电压得到(R4=1kΩ)。振荡器工作情况变化及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振荡器的影响

VEQ(V) IEQ(mA) 0.5 0.5 0 0 完全失真 1.0 1.0 0 0 完全失真 1.5 1.5 0 0 完全失真 2.0 2.0 3.93 2.5 2.5 2.5 4.00 2.5 3.0 3.0 3.98 2.5 3.5 3.5 4.00 2.5 4.0 4.0 0 0 fosc(MHz) VoPP(V) 波形失 真情况

正弦波 锯齿波 锯齿波 锯齿波 完全失真 最佳静态工作点VEQ= 2.0V IEQ?2.0mA (二)反馈系数不同对振荡器振荡频率、幅度和波形的影响

分子模拟实验实验报告化学反应模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30
【bwwdw.com - 博文网】

分子模拟实验作业

一、实验部分

10.1热力学参数的计算

10-1-1 计算甲基自由基(?CH3)的生成焓(实验值35kcal/mol )和生成自由能的计算(采用B3LYP/6-31G(d)理论方法) ①优化. CH3结构,得到总能量:

------------ GAMESS Interface ------------

Model: Untitled-1

GAMESS Job: Minimize (Energy/Geometry) B3LYP/6-31G(d)

Finish @ energy = -24977.625963 Kcal/Mol

E (CH3.)=-24977.6kcal/mol

②计算振动频率(run frequency ),在输出文件中找到:

零点能: ZPE=18.6 kcal/mol

焓: H=21.2 kcal/mol

对焓进行零点能的修正: H 298K -H 0K = (21.2-18.6)kcal/mol=2.6 kcal/mol

③从输入文件中找到熵的数据:

熵 S= 50.4 cal/(mol .K)

④用同样的理论方法计算C 原子和H 原子的能量:

E (C )= -23734.5 kcal/mol

E (H )= -311.8

分子模拟实验实验报告化学反应模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30
【bwwdw.com - 博文网】

分子模拟实验作业

一、实验部分

10.1热力学参数的计算

10-1-1 计算甲基自由基(?CH3)的生成焓(实验值35kcal/mol)和生成自由能的计算(采用B3LYP/6-31G(d)理论方法)

①优化. CH3结构,得到总能量:

------------ GAMESS Interface ------------ Model: Untitled-1

GAMESS Job: Minimize (Energy/Geometry) B3LYP/6-31G(d) Finish @ energy = -24977.625963 Kcal/Mol E(CH3.)=-24977.6kcal/mol

②计算振动频率(run frequency),在输出文件中找到: 零点能: ZPE=18.6 kcal/mol

焓: H=21.2 kcal/mol

对焓进行零点能的修正: H298K-H0K= (21.2-18.6)kcal/mol=2.6 kcal/mol ③从输入文件中找到熵的数据:

熵 S= 50.4 cal/(mol.K)

④用同样的理论方法计算C原子和H原子的能量:

E(C)= -23734.5 kcal/m

BZ振荡反应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30
【bwwdw.com - 博文网】

BZ振荡反应的活化能研究

科学研究训练

姓名:陈鹏

年级:2009级

专业:应用化学

学号:090139

指导老师:荣华

2 实验二十五 BZ化学振荡反应

摘要:本实验用铂电极及217型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测定了BZ振荡反应的电位变化曲

线,通过改变温度观察对反应诱导期,振荡周期的影响,并测定活化能。 -

关键词:BZ震荡 活化能 温度 BrO3

一 目的要求

1 了解Belousov-Zhabotinsky反应(简称BZ反应)的基本原理及研究化学振荡反应的方法。

2. 掌握在硫酸介质中以金属铈离子作催化剂时,丙二酸被溴酸氧化体系的基本原理。

3. 了解化学振荡反应的电势测定方法。

二 实验原理

有些自催化反应有可能使反应体系中某些物质的浓度随时间(或空间)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类反应称为化学振荡反应。

最著名的化学振荡反应是1959年首先由别诺索夫(Belousov)观察发现,随后柴波廷斯基(Zhabotinsky)继续了该反应的研究。他们报道了以金属铈离子作催化剂时,柠檬酸被HBrO3氧化可发生化学振荡现象,后来又发现了一批溴酸盐的类似反应,人们把这类反应称为B-Z振荡反应。例如丙二酸在溶有硫酸铈的酸性溶液

化学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30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__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实 验 报 告

姓名: 班级:同组人: 自评成绩: 项目: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课程: 学号: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实验室规则,安全守则及意外事故处理。

2.学会玻璃仪器正确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3.掌握简单玻璃工操作的基本要领,学会制作玻璃管(棒)和毛细管及塞子的钻孔。

二、实验原理

简单玻璃加工操作

一些小件的玻璃仪器及零件,如滴管、毛细管、搅拌棒等,有时需要自己加工,本实验面介绍一下加工方法。

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使用

1.酒精灯的使用

常用于加热温度不需太高的实验,火焰温度通常可达400℃~500℃。

2.酒精喷灯的使用

加热玻璃管或用于加工简单零件可以用酒精喷灯。酒精喷灯的温度通常可达到700~1000℃,使用前,先在预热盘上加满酒精,然后用火点燃预热盘中的酒精,用以加热铜质灯管。

使用前,先在预热盘上加满酒精,然后用火点燃预热盘中的酒精,用以加热铜质灯管。待盘内酒精将燃尽时,开启开关,这时由于酒精在灼热的铜质灯管内汽化,并与来自气孔的空气混合,用火柴在灯管口点燃,即可得到很高的火焰。调节开关螺丝,可以控制火焰的大小。用毕,向右旋紧开关,可使火焰熄灭。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启开关、点燃以前,灯管必须充分灼热,否则酒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30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班别: 姓名:

定义: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一、实验目的

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热效应)

二、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 mol/L 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

三、实验步骤

1.在大烧杯底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图所示。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

2.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4.把温度计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30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班别: 姓名:

定义: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一、实验目的

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热效应)

二、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 mol/L 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

三、实验步骤

1.在大烧杯底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图所示。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

2.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4.把温度计